Condemnation_Imposition

定罪堂——罗马天主教教堂,与荆冕堂均位于耶路撒冷旧城东部的方济各会修道院中。教堂有5个白色圆顶,花窗玻璃表现是耶稣受难:彼拉多判处耶稣死刑、使徒约翰不让圣母看见耶稣背十字架走上苦路。壁面描绘彼拉多洗手、士兵让耶稣背十字架。

Monastry_flagellation

鞭笞堂 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耶路撒冷旧城东部,狮子门内,属于穆斯林区。鞭笞堂和毗邻的定罪堂与荆冕堂 都属于方济各会的鞭笞修道院建筑群。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圣亚纳教堂 是耶路撒冷旧城内的一座教堂,位于穆斯林区,靠近毕士大池考古遗址。目前分配给白衣神父会。它是法国在耶路撒冷的四块领地之一,另外三处是橄榄山的天主经堂、列王墓 和阿布戈斯 的本笃会修道院。

Melkite_Greek_Catholic_Church,_Damascus,_Syria

默基特希腊礼天主教会 为一与罗马教宗完全共融的东仪天主教教会。采行混合了黎凡特等地中海东岸以及希腊文化的拜占庭礼仪,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宗徒伯多禄在安提约基亚建立的基督徒团体。领袖为 默基特希腊礼安提约基雅宗主教,由于教宗方济各于2017年5月6日接受宗主教额我略三世·拉罕的辞呈,现由默基特希腊礼天主教阿勒颇总主教让巴尔于选出新任宗主教前代为管理。

Inside_Saint_James_Cathedral_in_the_Armenian_Quarter_of_Jerusalem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王国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因为被他关押十三年的教士启蒙者格列高利而改宗基督教,结束了多年来的对基督徒迫害,并将之为国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圣雅各主教座堂 是一座12世纪建成的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主教座堂,位于耶路撒冷旧城的亚美尼亚区。这座教堂敬奉基督教圣人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Jerusalem_Old_City_map

 

耶路撒冷旧城

 

1. 雅法门 2. 锡安门 3. 粪厂门
4. 金门 (耶路撒冷) 5. 狮子门
6. 希律门 7. 大马士革门 8. 新门

Jerusalem-Religions

圣殿山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犹太人的耶路撒冷圣殿就位于此处:第一圣殿建于前967年,前586年被摧毁;第二圣殿建于前515年,公元70年被摧毁。犹太教一般还相信,这里还将是弥赛亚到来时重建第三圣殿的地点。目前圣殿山准确位置也还不清楚,犹太人认为圣殿山就是现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位置。但是阿拉伯人认为,犹太人的说法很荒谬,因为犹太人从来没有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实圣殿山就是现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位置。伊斯兰教2个重要的宗教圣地位于圣殿山:圆顶清真寺(建于690年)和阿克萨清真寺(建于710年)。圣殿山是世界上最具争议性的宗教圣地之一。在1948年到1967年约旦统治东耶路撒冷期间,不允许以色列人进入耶路撒冷旧城。在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东耶路撒冷,限制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人进入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对这个地方的主权争议,一直是阿以冲突的关键因素。

西墙,又名哭墙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圣殿山山下西侧。这是环绕第二圣殿庭院的古城墙的残存部分。在四面墙之中,西墙被认为是当年最靠近圣殿的,使它成为犹太教信仰中除圣殿山本身以外最神圣的地点。通常认为,西墙由大希律王兴建于公元前19年,但最近的发掘表明希律王生前并未完成此项工程。墙底部的大石块区段是于希律王时期修筑;上方中型石块区段于奥米亚王朝时期修筑;顶部小石块区段修筑时间于奥斯曼帝国时期之后。现存西墙总长488米,犹太人聚集祈祷的那段位在圣殿山西南端犹太区里的大广场,其他部分隐身在穆斯林区的建筑物后。

西墙一词最早出现于犹太经典,但其“圣殿西墙”[所指是否与今日相同,亦或是圣殿群内其他墙壁并不而得知。犹太文献记载中,最早称其为西墙的是在11世纪。“哭墙”或是描述其为“令人哭泣的地方”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被广泛使用。会有这类描述,是因为犹太人经常到此悼念他们被消失的圣殿。在1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开始称之为al-Buraq,相传穆罕默德将神兽布拉克拴于墙内。

许多个世纪以来,西墙一直是犹太人祈祷和朝圣的地点。最早记载犹太来此祈祷的文献可以追溯到4世纪。从19世纪中叶起,犹太人试买下西墙和其邻近地区,但没有成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20世纪早期兴起后,西墙成为犹太社区和穆斯林之间摩擦的原因,穆斯林担心西墙被用于犹太民族主义对圣殿山和耶路撒冷主权的宣示。西墙下的暴力行为变得司空见惯,于1930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以解决穆斯林和犹太人对西墙所有权的问题。1948年以阿战争后,约旦控制了西墙,长达19年之久都禁止犹太人前往,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以色列占领老城。占领后三日,以色列拆掉西墙边有770年历史的摩洛哥区,让犹太人有更多祈祷的空间。

圣墓教堂(拉丁语:Sanctum Sepulchrum),正教称之为“复活教堂”是耶路撒冷旧城内的一所基督教教堂。当地的许多基督徒认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约圣经》中描述的基督耶稣被钉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处,而且据说耶稣的圣墓也在其中,他们因而对此地顶礼膜拜。从公元4世纪开始,教堂即已成为一处朝圣的重要目的地。时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教座所在,而建筑本身则由罗马天主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正教会三个教会负责主要的行政及管理,另外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则享有部分祭坛等设施的使用及管理权。

2世纪时,今日教堂的所在地曾是一座阿佛洛狄忒神庙,也有一些古代作家将其描述为维纳斯神庙,即罗马神话中与阿佛洛狄忒对应的神祇。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在他的《君士坦丁传》中提到,这里本是曾为基督徒朝拜的圣地,但憎恶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将此地掩埋,并建起罗马自己的神殿。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有争议。尽管优西比乌的记载语焉不详,神庙确实很可能是公元135年哈德良摧毁耶路撒冷并建设罗马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 (Aelia Capitolina) 的过程中建成的。

圣墓教堂自公元4世纪落成,就是基督教维护的圣地,但天主教方济会、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东正教、叙利亚正教、埃及科普特正教和埃塞俄比亚正教等六个教派都认为自己才拥有圣墓教堂的管理权,因此教派之间固定有争执、甚至有严重的肢体冲突。于是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奥斯曼三世(Osman III)在1757年颁布了皇家公文(Firman),命令耶路撒冷与伯利恒的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徒,都必须“维持现状”(status quo),意思是当时管理权是谁的,那地方就是属于谁的。从此不许再继续争土地或争物权。颁布维持现状那天,刚好希腊正教教会的梯子放在属于亚美尼亚教派的窗户外,当时梯子在那的用途已经不可考,东西是希腊正教会的,区域管理权却是亚美尼亚教会的,为了要维持现状,就只能把梯子留在那!

教派之间对于“维持现状”的规定相当斤斤计较,包含1927年发生地震,因为共同区域需要做改变包含维修,就必须得到所有管理者的同意才能开工,所以先花了30年争论,再花了30年才完成维修。照理说,一把梯子收起来并不是不大了的事,但是因为“维持现状”本身只是粉饰教派之间纷争的一个命令,并无法改变教派之间的不满,很容易一些小动作就造成擦枪走火。例如2002年在圣墓教堂的屋顶上,科普特东正教的修士觉得天气热,擅自动了他的椅子到属于埃塞俄比亚正教的阴影处,于是被视为挑衅行为,双方起冲突造成11人送医。又例如天主教方济会修士没有把圣龛的门关好,就被希腊正教会的群众攻击。

这个公文的影响是极大的,圣殿山那里就成为穆斯林区,基督徒圣墓教堂那里就成为基督徒区。该年的棕梠星期日,希腊正教会才刚把方济会从童女马利亚的墓赶出去,即便有再多不满,按照“维持现状”的规定,管理权归希腊正教会,这个“默契”其实持续到今日。而“维持现状”对于圣墓教堂里的六个教派的影响,就是不可能再想说把其他教派赶走,让自己的教派独占整个圣墓教堂。颁布那天所拥有的地盘是如何,就是那样子了。

在1187年,阿尤布王朝的苏丹撒拉丁占领耶路撒冷后任命两个穆斯林世家管理圣墓教堂,其中朱达·阿勒勾迪亚家族为“钥匙的保管者”,而努赛贝家族为“圣墓教堂的守护人与守门人”。这两个职务也被传承至今,由于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基督宗教派系的身份,因此常常担任各种仪式的中立见证人角色。也因此使得这个教堂除了多个基督宗教教派共管外,还拥有穆斯林管理者这种特殊的风貌。

定罪堂(Church of the Condemnation and Imposition of the Cross)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与荆冕堂均位于耶路撒冷旧城东部的方济各会修道院中。传统认为此处就是耶稣在走上前往各各他的苦路之前,受彼拉多审判的“铺华石处”(希腊语:lithostratos),因为在其地下发现古罗马时期铺设的石板。但是现在的考古调查表明,这些石板是属于公元2世纪哈德良兴建的罗马广场,广场所在的地点原是一个大型露天池塘,毗邻第一世纪的堡垒,并且仍在哈德良石板的下面。罗马总督在耶路撒冷时,是住在希律王的宫殿[4],在外面的铺华石处进行审判和鞭笞。2001年,考古学家在城西的大卫塔下面发现希律王的宫殿。因此,罗马总督是在城市西部,而不是在城市东部现在的定罪堂审判耶稣。

最初的教堂兴建于拜占庭时期,后来改为清真寺,1904年又改为天主教堂。这座教堂有5个白色圆顶,花窗玻璃表现的主题都是耶稣受难:彼拉多判处耶稣死刑、使徒约翰不让圣母看见耶稣背十字架走上苦路。墙壁上的画面描绘彼拉多洗手、士兵让耶稣背十字架。四根粉红色大理石柱子支持着天花板。墙上有许多壁柱, 微型的科林斯柱式支持着祭台。

鞭笞堂(Church of the Flagellation)是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位于耶路撒冷旧城东部,狮子门内,属于穆斯林区。鞭笞堂和毗邻的定罪堂与荆冕堂都属于方济各会的鞭笞修道院建筑群。传说此处是耶稣在走上前往各各他的苦路之前,被罗马兵鞭打之处。不过,这个传说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认为在毗邻的定罪堂和锡安修女院下面发现的罗马石板区域,就是圣经中记载彼拉多审判耶稣的铺华石处,现在的考古调查表明,这些石板是属于公元2世纪哈德良兴建的罗马广场,广场所在的地点原是一个大型露天池塘,毗邻第一世纪的堡垒,并且仍在哈德良石板的下面。约瑟夫证明,罗马总督在耶路撒冷时,住在希律王的宫殿,在外面的铺华石处进行审判和鞭笞。希律王的宫殿在西部小山,2001年,在大卫塔下面发现希律王的宫殿。现在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在一世纪,罗马总督是在城市西部,而不是在城市另一侧的鞭笞堂一带审判耶稣。

1839年,最初的教堂兴建于中世纪十字军神龛的遗址上。奥斯曼帝国时期神龛用作马厩,后来是私人住宅。19世纪,整个建筑群为方济各会获得。目前的教堂建于1927年至1929年,完全是按照原样重建。教堂的内部只有一个走廊。教堂的三块花窗玻璃分别描绘彼拉多洗手 (Matthew 27:24)、鞭打(Mark 15:15) (John 19:1) 和巴拉巴获释(Matthew 27:26) (Mark 15:15) (Luke 23:24-25)。教堂的马赛克金色圆顶设计得如同一顶王冠。建筑师安东尼·巴卢奇还设计了耶路撒冷的其他一些教堂,例如橄榄山的主哭耶京堂、客西马尼园的万国教堂,和隐凯林(Ein Karem)的圣母往见堂,位于伯大尼的拉撒路教堂也是他的作品。

耶穌聖名主教座堂——是天主教耶路撒冷宗主教區的共同主教座堂,技術上的主教座位所在地。它位於耶路撒冷舊城城牆內的基督徒區,新門和雅法門的中途。1847年,鄂圖曼帝國允許天主教會在巴勒斯坦建造新的主教座堂。該堂於1872年建成,是天主教耶路撒冷宗主教區建築群的一部分,宗主教有效行使神權的地方。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正式的主教座堂仍是聖墓教堂。該堂為新哥德式風格,希臘十字平面,28米長,24米寬。該堂有五個祭台,四扇花窗玻璃,分別象徵基督復活戰勝死亡、受難、三王來朝。

錫安修女院是一個錫安聖母會的女修道院,靠近耶路撒冷苦路東端,建於1857年。一位皈依天主教,成為耶穌會會士的法國猶太人Marie-Alphonse Ratisbonne購買了這塊土地。1858年-1862年,他建造了荊冕堂、孤女院和修女院建築。修女們買了周圍的幾個阿拉伯住宅,將其併入修女院,用於開設藥房。由於國家開設孤兒院,自1967年起,孤兒院建築用於其他宗教目的。修道院現在開設賓館和圖書館。

在錫安修女院的下面,是大片的古羅馬石板,在好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發現。這些石板一度被認為是聖經中記載的「鋪華石處」,即彼拉多審判耶穌的地方但考古發現現在表明,這是公元2世紀古羅馬廣場的遺蹟,是哈德良興建的Aelia Capitolina的一部分。石板下面是一個大水池,收集從古羅馬廣場建築物排水管匯集的雨水。在哈德良以前,這是一個露天水池,哈德良為它增加了拱頂,上面鋪成路面。修女院內的荊冕堂,荊冕堂外有一座跨街的拱門。傳統上認為拱門是聖經上彼拉多說看這個人的地方,但是現在了解這是哈德良所建,作為上述羅馬廣場的入口。

圣救主修道院是一座方济各会修道院,位于耶路撒冷老城西北角的新门以东,城墙以内,圣方济各街1号。该堂建于1885年,1985年重修。圣救主修道院分几个阶段建成,其所在的土地在1558年至1559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从格鲁吉亚正教会转交给方济各会。由于老教堂已不能满足堂区的需要,1850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批准拆除旧堂,在原地兴建新堂,但条件是新堂不得大于旧堂。1869年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访问耶路撒冷期间,为建堂提供了资金,条件是由他的建筑师规划。修会的领导人拒绝了这个条件,最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同意捐献60,000法郎。建堂工程历时三年,完成于1885年11月29日。

教堂的建筑师,Raffaele Cingolani神父受到了意大利建筑师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的启发。该教堂是典型的巴西利卡风格。不像大多数的教堂沿东西轴线修建,后殿和祭坛在东部,圣救主堂沿着南北中轴线修建。钟楼位于教堂的一侧。1932年,钟楼增加了两层,以纪念里斯本的圣安多尼去世700周年。1985年,教堂和修道院进行维修,以纪念建堂一百周年。修道院内设有出版社、管风琴作坊、图书馆和学校

圣亚纳教堂——是耶路撒冷旧城内的一座教堂,位于穆斯林区,靠近毕士大池考古遗址。目前分配给白衣神父会。它是法国在耶路撒冷的四块领地之一,另外三处是橄榄山的天主经堂、列王墓(Tombeau des Rois)和阿布戈斯(Abou Gosh)的本笃会修道院。根据拜占庭的传统,这座教堂兴建在圣母玛利亚的父母约阿希姆和亚纳住所的原址。目前的教堂为罗曼式,由十字军兴建于1140年。萨拉丁征服耶路撒冷后,这座教堂在1192年变成一个伊斯兰法律学校。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因为法国支持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将这座教堂赠送给法国。圣亚纳教堂得到恢复,1877年,法国政府将其委托给拉维热里主教和白衣神父会。1882年到1946年之间,此处设有培训希腊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神学院。

在亚美尼亚的传统中,最早将基督信仰带入该地区的是宗徒达陡以及巴尔多禄茂(St. Bartholomew),这二人也被亚美尼亚教会奉为其主保圣人。此外,在优西比乌对埃德萨圣像传说的纪载中,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的埃德萨的达陡也曾在多默的派遣下带着奇迹复印了耶稣面容的圣像画到达埃德萨,治愈了埃德萨王阿布加尔五世的痳疯病,并促进了国王的改宗。

亚美尼亚王国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因为被他关押十三年的教士启蒙者格列高利而改宗基督教,结束了多年来的对基督徒迫害,并将之为国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大约在302年,格列高利被梯里达底三世给予卡托利科斯这个称号,任命他担任亚美尼亚的国家教会领袖,并由其友人马扎卡的该撒利亚主教利奥提乌斯(英语:Leontius of Caesarea)祝圣为主教,之后此职位的继承者也被称为亚美尼亚宗主教。做为建立者,格列高利的名字也被用来称呼亚美尼亚教会。

在梯里达底三世的王宫边上,格列高利建起了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一千七百年来,王宫早已荡然无存,而教堂却一直是亚美尼亚宗主教的驻地,被称作亚美尼亚的梵蒂冈。公元405年,宗主教撒哈克一世委托司铎梅斯罗布为亚美尼亚的人民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翻译制作了亚美尼亚语圣经。从5世纪中叶以来,亚美尼亚教会就一直保持独立。直到现在,亚美尼亚教会依然独立于基督宗教主流派以外。

基督教的主流教义强调神的“三位一体”和“基督二性论”,即认为基督的本身具有两种本性,即神性与人性,这两种属性相和而不相混。基督有两种性质,“每种性质本身都很完善,彼此又有区别,二者却完全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 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在451年,基督教迦克墩公会议上,这种“两性说”获得胜利,成为基督教的正统。

亚美尼亚教会并没有追随迦克墩公会议,不承认迦克墩公会议的合法性。亚美尼亚人另外提出了一种基督教观点,既不同于主流的二性论,也不同于聂斯托里主义。与主流信奉不同,亚美尼亚教会信奉神的“一性说”,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溶入神性,因此只有一个真正的属性——神性。但是他们在历史上,因其基督信仰中包括富年耶稣也打救了悔改的魔鬼,魔鬼得救后化为孔雀守擭圣家,因而被视为异端,因而遭受了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的迫害。

圣马可修道院是叙利亚正教会在耶路撒冷的一座修道院。6世纪的铭文表明,这是马可的母亲玛利亚的房子(使徒行传12:12),基督与他的门徒进最后的晚餐的地方。修道院内保存了一块耶稣被钉的十字架,还有许多圣徒的圣髑,玛利亚的洗礼池,以及使徒圣路加所画的圣母像。许多古代的朝圣者从西方和东方来此朝圣。这里是叙利亚正教会社区的中心。在公元6世纪,他们遭到迫害。圣马可修道院曾多次重建:公元6世纪,1009年,1718年,1791年,1833年,1858年和1940年。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称为“天主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犹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犹太会堂。

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欧洲各封建领主热心于在自己的领地上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

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统治欧洲。自12世纪到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下壮丽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哥德”是指野蛮人。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德”了。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德化”的影响。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大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世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高耸削瘦,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性力量。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瑰丽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域,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心灵上获得的有限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属灵的光透进了现实黑暗的中世纪。

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攀模,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

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晚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哥特式教堂不再受到建筑师的亲睐,教堂更加成为一种建筑师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好机会,追求宏大的穹顶成为建筑师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力学和建筑材料不够先进,真正能成功建成并保留至今的穹顶教堂为数不多。

现代的教堂不再局限于教堂的传统形式,而是更注意宗教气氛的创造。玻璃、铸铁、木材、混凝土等各种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在教堂建筑中,同时也涌现出大量的杰出作品,很多建筑大师因设计出独特的教堂而一举成名,如阿尔瓦·阿尔托的三十字教堂、菲利浦·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会”、“水之教会”、“风之教会”等等。

花窗玻璃(英语:stained glass),为西方建筑装饰品,常见于教堂,装置于建物墙面上。在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花窗玻璃艺术也很常见。其作用原理是,当日光照射玻璃时,可以造成灿烂夺目的效果。而在电灯时代,夜间从教会内放射出的彩光,更是气象万千。早期花窗玻璃多以圣经故事为内容,以光线配合图案的效果感动信徒。而一些教会所在地本地的传说和神话,也会进入其主题之中。近代以来,花窗玻璃不仅出现在教堂,也在许多一般建筑中获得应用。

玻璃制作最早见于埃及。大英博物馆仍保有纪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一只蓝色玻璃瓶,罗马共和时代西方已有大量的玻璃生产。中国考古界在河北省古中山靖王墓发现的琉璃也已具备玻璃的效果。玻璃本身是硅、碱、石灰等原料高温烧成。花窗玻璃的色彩则是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不同的氧化金属成分而产生。但花窗的色彩也有可能是玻璃制成后涂装上去的。公元10世纪起,西方的玻璃工厂在盛产硅土的地区广泛建立。它们在玻璃制作半溶解状态时添加金属氧化物使玻璃变色。

花窗玻璃的制作要求较高的美学设计与科技工艺条件,尤其是大型花窗往往高达十余米或数十米,对材料、技术的要求甚高。花窗的安置实际上不是为使建物内部的人能透视外部,所以花窗,特别是大型花窗,实际上承担了“墙”的功能,是透光的墙。当代花窗玻璃的构件主要生产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

花窗图案可能是有具体人物的,也可能是几何图案。人物造型一般包括圣经故事、圣徒神迹、地方保护神传说、文学与历史故事等等。现代建筑中,教堂以外的花窗也有很多主题。例如大学讲堂的花窗可能以科学、艺术为主要语汇,国会的花窗则可能包括、国徽、王室徽章或选区徽章。

宗教革命与花窗玻璃被摧毁——16世纪大行其道的宗教革命思潮中,特别是新教观念,对一切形象化神与圣徒的作为极力加以反对,认为妆点神圣主题是人类傲慢与迷信的表现。其结果导致甚多中古时代的宗教艺术作品被摧毁。此一情形在英国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决裂后最为严重。大批英国与苏格兰等地的教堂雕塑、花窗玻璃被粉碎,而花窗玻璃工艺在英国甚至断绝了300年。目前在英国所看到的教堂花窗多是19世纪以后修复的。

但是在欧陆,特别是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地,花窗玻璃的工艺仍在进展,并且取得更精致的成就。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有不少花窗玻璃被砸毁。19世纪工业革命成熟后,英国也重新掀起热衷哥特式建筑时期艺术的热潮。当时天主教在新教地区也不再与基督新教有剧烈矛盾,大量教堂被重修或新建,装饰受到重视,花窗玻璃的需求大增。英国以机械化大量生产玻璃制品供应民生与建材,甚至销往美国,取得成功。

华府国家大教堂内景(雷根葬礼)20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又被新的艺术浪潮取代,若干19世纪成就非凡的花窗制作厂商因而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大量欧洲教堂被炸毁,重建重修导致对花窗材料的新兴需求。其中西德的艺术家在此一潮流中领导了趋势,发展了新风。此时的花窗题材更为多样,世俗主题与大量生产成为花窗的潮流。若干西方学府且专门开设课程研究、制作花窗玻璃。一个范例是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一项专案,该专案除了研究花窗,也为该州一个棒球场制作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世俗主题花窗玻璃。

圆顶,是一种常见建筑结构,外型类似一个空心球体的上半部。圆顶的横切面并不一定是完整圆球型,亦可以呈椭圆形。用各种材质制造的圆顶在建筑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史前时期。

在古代近东的建筑物和坟墓中,已经可以找到叠涩拱的身影。这是一种在两根支撑柱上以砖石层层收进,直到中线合拢的半圆顶的拱,和圆顶已经相似。而大规模的制造真正圆顶的技术则出现在罗马建筑革命中。罗马人利用圆顶来增加神庙和其他建筑物,如万神庙的内部空间。这个传统在罗马成为天主教中心后仍然有增无减,从拜占庭的宗教或世俗建筑中可以看得出来。公元六世纪,随着采用了革命性新技术三角穹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出现,可以说圆顶建筑达到了一个高潮。而随着穆斯林对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胜利,圆顶建筑也开始成为穆斯林建筑的特色之一。

在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中,东正教从拜占庭式建筑中汲取了圆顶技术后,则出现了使用多个圆顶的独特传统。俄罗斯建筑的圆顶常常镀金或采用明亮的色彩,并呈葱头形状,称为葱头圆顶,和方形攒尖顶一样是俄罗斯宗教建筑的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再次发现了圆顶建筑,圆顶建筑在18世纪早期的巴洛克时期到达了第二个高峰。不少19世纪的大型公共建筑都采用了圆顶设计,以示对罗马元老院的追思。民居则少用圆顶,圆顶只见于巴洛克世纪最豪华的宫殿和房屋。许多穹顶(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穹顶)上,会再加一个小穹顶。这是中世纪时期的创造,不仅有利采光和通风,也为穹顶的装饰增添了变化。

穹顶可以视作拱的发展。将穹顶沿中心剖开,剖出的平面就是一个拱形。所以穹顶可以看成是一个拱绕着它的垂直中心轴旋转一周而得到。因此穹顶像拱一样有着很大的结构强度,可以不需借助内部结构支撑而达到较大的空间跨度。叠涩拱是将两面砖石层层向中心收拢而最后在中线交合的拱,它和所谓“真正的”拱的区别在于它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平铺的,是相对于它下面的一块砖石朝中心平移了一点。而“真正的”拱或者说穹顶则是由角度不断变得更加倾斜的砖石层逐渐向中心靠拢,而最后角度转到90度的时候在中心最高点接合。复合式穹顶(红色)以及穹隅(黄色),穹隅形成的大球面支撑着穹顶。取决于穹隅的使用,圆顶可分为两类:简单的和复合的。对于简单的穹顶,穹隅是球面(即穹顶)的一部分。但是这类穹顶比较少见。对于更常见的复合式穹顶,穹隅大球面的一部分,而穹隅环绕的大球面之上是真正的穹顶或穹顶的鼓形座。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懂得使用手边的材料建造圆顶的居所。尽管无法知道最早的圆顶居屋源自何处,但在各地都已经发现了圆顶的房屋。已知最早的圆顶房屋大概是用猛犸的长牙和骨骼制成的。这些房屋在1965年于乌克兰的梅治里奇发现,大概可以追溯到15,000至20,000年前。到了现代,仍有不少土著使用类似圆顶的居所的记载。北美洲土著民族会建造一种称为“维格沃姆”的居屋,材料是皮革或禾草覆盖树枝或木棍。中美洲的俾格米人也会建造类似的小屋,只不过使用的材料是树叶或砾石[6]。而居于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则用冰建造圆顶房屋:因纽特冰屋。

罗马与拜占庭圆顶——吉奥凡奇·保罗·帕尼尼,罗马万神庙变成天主教堂之后。罗马人建造的圆顶有木质、石质、砖质、无钢筋混凝土和陶质的。最著名的也是最大的罗马式圆顶是罗马的万神庙。万神庙建于2世纪,最初建造时的用途是神庙。圆顶是用无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厚厚的圆环形围墙之上。圆顶的顶端有一个圆形的开口,称为圆顶的眼。眼可以是阳光透进神庙内部,同时改善通风。从地面到眼的高度和环形围墙的直径是一样的,都是43.3米。建成之后,万神庙在接下来的一千年内都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圆顶建筑,也是迄今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制造的圆顶建筑。

罗马人也使用半圆顶的建筑样式,也就是一个圆顶从中心竖直对半切开后的形状。这种样式一般用在巴西利卡的开敞式谈话厅或壁龛之中。在近古时代,开敞式谈话厅转变为一种半圆形后殿,样式视乎罗马和拜占庭风格而有所不同。民居中的罗马式圆顶首见于罗马皇帝尼禄的雄伟的金宫。金宫奢华昂贵的装饰导致如此大的非议,以至于这些装饰在尼禄去世后很快就被抹去,以便其它的公共建筑如提图斯浴场和罗马斗兽场的建筑工程能够进行。随着天主教的兴起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圆顶建筑开始成为余下的东罗马帝国中的宗教或世俗建筑的标志性特色。而且圆顶更多地被应用在四方形的建筑之上。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了使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围墙能够支撑住底部为圆形的穹顶,新的建筑技术出现了。一开始时,建筑师们使用的是一种称为突角拱的技术来解决问题。随着三角穹顶的发明,建筑师使用一个更大的圆顶的三角形部分来填充穹顶的圆形底部和四方形围墙的空间。拜占庭式建筑中最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第一批使用这种技术的成果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和之后的巴洛克时期的教堂中,三角穹顶被大量使用。在简单的三角穹顶中,使用的是原来的圆顶的三角形部分来填充。但这种穹顶不多见。[9]在更常见的复合式圆顶,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中,三角穹顶是一个更大的圆顶的三角形部分。也就是说,将一个更大的圆顶水平截去上面的一段,然后再在四面根据围墙的外形截去四个部分,剩下四个类三角形的结构。然后将它上接圆顶,下接围墙。

圣索菲亚大教堂537年峻工时,成为世界最大的教堂,直到1520年塞维利亚主教座堂面世。在三角穹顶中所用的大圆顶直径有31.24米宽,离地55.6米。与罗马万神庙的顶部不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顶端是没有眼的,而改为在圆顶的底端开出一环窗户。除此之外,主圆顶的两个对侧还开有大小相似的半圆顶。波斯、阿拉伯以及西欧的圆顶建筑——从224年建造的阿尔达希宫的遗迹中,可以看出萨珊帝国(今伊朗)对于穹顶的应用。萨珊建筑继承了早期美索不达米亚式的圆顶的风格。

耶路撒冷的石制圆顶——520年,东哥德王国的皇帝狄奥多里克大帝在意大利的拉文纳建造了狄奥多里克陵墓。这时离西罗马帝国灭亡已经有44年了。陵墓采用的圆顶是从一块三百吨的石块直接雕刻而成。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大部分圆顶都是用砖石砌成。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约于685-691年建成,是最早的伊斯兰建筑。圆顶直径约20米,外面用金覆盖。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宗座圣殿内部——790年代,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查理大帝在他在亚琛的宫殿里建造了帕拉丁礼拜堂。礼拜堂的建筑风格明显受到了拉文纳的拜占庭式巴西利卡,圣维塔莱教堂的影响。在当时,这个八边形的圆顶是阿尔卑斯山脉北边的最大圆顶教堂。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宗座圣殿在建成后的数百年间不断被修缮。现在的教堂是1063年修缮后的样子,采用五个圆顶的正十字形平面构造。圆顶为拜占庭式风格,似乎模仿了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教堂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圆顶内壁用镀金马赛克覆盖,被称为“金色教堂”。

著名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位于莫斯科,建于公元1555至1561年。别具一格的洋葱形圆顶是稍后的1680年建造的,充分显示了俄罗斯式圆顶的特色。俄罗斯教堂的特点是采用多圆顶,这是俄罗斯与其他东正教国家或天主教国家的不同之处。俄罗斯最早的基辅罗斯的基督教化后建造的东正教教堂就是多圆顶的。这些教堂中有13个圆顶的,也有25圆顶的。圆顶的数目有宗教意义,比如说13个圆顶代表了基督和十二使徒,而25圆顶还包括了旧约圣经中的十二先知。东正教教堂中最多的有33个圆顶,象征着耶稣在世上度过的33个春秋。而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圆顶要远小于拜占庭式的圆顶。

莫斯科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的葱头圆顶——早期的俄罗斯石质教堂还保留着拜占庭式的风格,但15世纪以后,葱头圆顶成为了传统俄罗斯建筑的常见形式。葱头圆顶是指圆顶的形状不是严格的半球形,而是像一个洋葱头。如攒尖顶一样,葱头圆顶一开始只是在木质圆顶中使用,到了很久以后才开始成为石质圆顶的样式。圆顶的顶端会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这个风格古罗斯时期东正教教堂从拜占庭教堂借鉴的。东正教中,圆顶意味着至高无上的苍穹,它是象征着帮助教徒接近上帝的阶梯。俄罗斯人将圆顶想象为一团燃烧的火焰,因此俄罗斯式的圆顶常常镀上金色或其它明快的颜色。19世纪中期以前,镀金工艺一直使用水银,易生危险。特别是在最大的圆顶建筑──圣彼得堡的圣以撒大教堂中也有使用。19世纪中期,比较安全的电镀镀金法面世,首次使用在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的圆顶上。后者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

管风琴(英语:Pipe organ)是一种流传于欧洲的大型气鸣式键盘乐器,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管风琴通过送风设施送风,吹响音管,并配合双手键盘弹奏来运作。管风琴于公元前三世纪由古希腊的非洲亚历士山大城工程师Ktesibris所发明。早期演奏管风琴通常需要两个人搭档,一人演奏、一人鼓风(一般是来自教堂信徒中的小男孩),后来管风琴越来越发达,有蒸气机及电力设备推动鼓风,因而又发展出了更复杂的键盘机械结构。现代常见的管风琴有机械式管风琴、机电式管风琴和电动压气式管风琴。一个中型教堂内安装的管风琴,大约有1200根音管及23个音栓控制音色、两层手键盘和一个脚键盘,制造一台管风琴通常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才能制造完成。装配时,还要根据演奏地点的室内声学特性来调节音响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在美国亚特兰大大西洋城的一个礼堂内。管风琴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弥撒仪式上,扮演着莫大的信仰角色。首先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因为管风琴的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所以一般与教堂或歌剧院同时建造。因此,管风琴没有明确的规格限制。

18世纪之前,管风琴都是为每一个教堂单独设计,并在现场制造组装。到了19世纪,法国工程师卡瓦叶.科尔(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11-1899)开始试验工厂化生产管风琴。他大幅提升了管风琴的制作工艺,其生产的管风琴质量很好,演奏强音的时候音量巨大,能够制造出以前的管风琴所无法企及的雷霆般音响,也能够奏出低声细语般的音色,细腻地表现微妙的情感。现在的巴黎天主圣三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余座教堂的管风琴都出自卡瓦叶的工厂。

演奏管风琴时,会同时使用高音谱号、低音谱号或中音谱号,脚踏键盘部分用低音谱号。管风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饱满,尤其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个小镇的教堂中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管风琴。能够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担任管风琴师,是音乐家们引以为豪的荣誉。

20世纪新型的管风琴通过演奏前设定好音栓,能模仿各种不同的乐器,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的音色等。踩下踏板时,踏板鼓风进入风道,如果不弹奏,则整个风道是密闭的;当手指按下某琴键后,该键对应的音管的管塞就会打开,气流通过而吹响音管,则发出一个乐音。靠鼓动风箱内的空气,通过铜制、锌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每首管风琴或管风琴改编作品,根据不同的演奏者会有不同的音栓配置法。即便作曲家标明了音栓的配置法,因作曲家所使用的管风琴和演奏者所使用的管风琴不尽相同,所以演奏者需要根据大师的指点,和自己的理解与经验来配置音栓。音栓也叫拉栓,是圆形突钮,可推进推出,通过轨杆机操纵滑板,控制音管;滑板上有与该排各音管对应的洞孔。音栓主要有:主要栓、笛音栓、弦音栓、簧音栓、变化音栓、混合音栓、联键音栓等。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

管风琴由音管、音栓、键盘、轨杆机、风箱、琴箱组成。音管有两种,分别称作哨管和簧管,采用不同的发音方式。哨管有圆柱形管体,圆锥形管脚,发声原理与管弦乐队中的长笛非常相像,演奏者的肺代替风箱来供给气流。气流通过哨管的根部进入,当气流在哨管的腔内分裂的时候就产生振动而发声。这个声音在通过笛腔或哨管的其余部分时被放大了。多组木制和金属制的音管,其长度(决定音高)和形状(决定音质)各不相同;其尺寸与音高相一致,长的奏低音,短的奏高音。

簧管在圆锥形管体内安装金属簧片发音,除本身音色外还可发出类似铜管、木管独奏的音色。簧管的发声原理是:空气从哨管底部进入,振动却发生于簧舌(通常是黄铜做的)与哨管底部的一个凹槽(即共鸣器)之间。管风琴上有一层或多层键盘。这些用手来操作的键盘叫做手键(manual)。大一些的哨管往往要用一种特殊的键盘来操作,即用演奏者的脚来操作,叫做脚键盘或脚踏板(pedal)。 现代的管风琴都有这两种键盘,一般手键盘有61个音,从C~c4,5个完整的八度。脚键盘32个音,从c~g1,两个半八度。与其他重要的键盘乐器如克拉维科德、羽管键琴和钢琴不同,它是通过管子而不是琴弦发音。键盘与储气箱相连接,即通过一种联动装置(action)与哨管相连接的。有若干种不同的联动装置,最古老、也是最耐久的一种联动装置叫做滑片(tracker)。当琴键被按动时,掣子拉动滑片至指定位置,滑片上的小孔正好对准指定的音管。

钟楼或钟塔(clock tower,bell tower),是一种多面(通常四面)有钟面的西方塔建筑。一般钟楼建于教堂或市政建筑之中,不过很多钟楼都是独立建成的。塔钟是在钟楼里面的一个部件,它通常于整点时响出撞钟的声音,有时也会播放一段音乐曲子。很多钟楼都是著名的地面标志。五大知名钟楼有:St. Stephen大钟,即伦敦西敏宫里面的大笨钟;印度孟买Rajabai钟楼;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Spasskaya钟楼;意大利威尼斯比萨斜塔的钟楼;瑞士伯尔尼的Zytglogge钟楼。钟塔(Bell tower)与西方的钟楼(Clock tower)不同,钟塔(Bell tower)更类似于中国的钟楼,它一般有一个或多个吊铃。在欧洲,钟塔是教堂的一部分,并受教堂支配。在欧洲大陆,钟塔与所有城市建筑一样都是受市政府所管辖。

在中国,西式钟楼是一种现代的西洋建筑,其中广州与香港、上海等中外交流频密的城市,钟楼建筑比较多。钟楼或钟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建筑,通常有两层高,在上层悬挂大钟,外貌形似城堡。钟楼通常于早晨敲钟报时,或皇帝驾崩时,亦有军事用途。钟楼通常在城池中和寺庙中都以晨钟暮鼓的方式出现,即东面修钟楼,西面修鼓楼,两个建筑以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立。在古代都城西安、北京、南京都保留着很多历史悠久的钟楼建筑。

日本将中国的钟楼式样带到日本建筑中去。但与中国不尽相同,除了报时作用外,同时也是一种表现传统或宗教的装饰。铃的地位是用于表示时间,如婚礼或葬礼,或传统的节日、受到空袭、火灾。钟塔也可以演奏音乐,钢琴键用绳、链、电线等连接一组大铃后,可以作为大喇叭。在欧洲与美国的很多大学都可以看得到。在允许安装钟铃的现代建筑物,它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小金属棒调皮敲击并且用电子扩音器及喇叭而发出的,它相当于沉重的巨铃所作的效果。模拟的钟乐系统已经使用录音、光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