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 my bow in the cloud 简体 ⇔ 繁体

Amazing Grace

      怀念敬爱的陈泽民老院长 ♥

礐石一君,三代敬虔;生性聪颖,勤学上进。 真道熏陶,热心事奉;尚节布道,立愿献身。 负笈沪江,深造金陵;福康院牧,卑以服侍; 执教协和,力匡教育。下放边疆,旷野牧歌。 拨乱反正,金陵重建;悉心教导,院务斐然; 传经授艺,桃李芬芳。见证基督,仁慈谦恭; 俗称大爷,至亲至切。学贯中西,汕头才子; 怀揣桑梓,不辞奔波;培灵布道,佳美脚踪。 云柱火柱,世纪善牧;神工妙笔,荣神益人。 彼息诸劳,诸行随之;天国瑰宝,念兹无忘
BillyGraham

News

《致天堂里的恩师》

亲爱的陈院长:

我们是一群您曾亲手栽培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的孩子们。在您歇了人世间一百年的辛劳,回归到天父的宝座前的时候,我们还想用当年您在校园里、讲坛上对同学们谆谆教诲的语言,倾诉我们对您的不舍与景仰。

我们知道,您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完成了大学学业和神学的装备之后,到中国社会底层的教会医院担任院牧。在您的一生中,人们都能体验到您悲天悯人、宽厚仁慈的为人。

您曾经是金陵神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全程参与金陵协和神学院的组建,和1962、1980两次复校的重要时刻。我们能与您这位“老金陵”同为校友而感恩!

在您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我们都能领受到您一贯倡导的本色化理念与传统神学的完美结合。选修教会音乐,和参加唱诗班的同学更有福气,我们在您睿智而生动的调教下,从心里唱出一曲又一曲赞美上帝的颂歌。尤其是您亲自谱写或改编的中国民族风格赞美诗,已经在当今的普世教会,广为流传。

您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神学教育人才,使金陵逐步形成接班态势。一批在海外的校友,亦不遗余力继承金陵精神,关注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进入普世教会的事奉。您多次应邀参加海外教会和神学院的交流和研究工作,每当海外金陵校友获知您的到来,都像回巢的鸟一样,聚集在您的身边,促膝谈心。这种超越了师生关系的父辈情感,让许多同学永铭在心。

在金陵的校园里,您不仅是主管教学的院长,还在同学的婚礼中充任“新娘的老爸”,我们背地里称呼您“陈大爷”。我们在这个属灵的家里,真好!

金陵大学教授謝扶雅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提出过基督徒君子的学术论题。若用“基督徒君子”概括您的一生,实至名归。

敬爱的陈院长,纵有万般不舍,我们仍无法留住您的离去。愿您在天国里安享父神所赐的福乐,愿天使们陪伴着您歌唱,愿您的音容笑貌今夜降临我的梦中。 -- 金陵海外校友

《难以忘却的记忆》

亲爱的陈大爷,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因81-82级同学都这样称呼您),从82年起,我有幸拜您为师,非常感恩。我们见面几乎只谈系统神学,宗教心理学,当然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每次回国,我与您分享在海外的学习与经历点点滴滴,您都鼓励我写成文字,发表在金陵神学志上,但是我一次次叫您失望,没有做到,非常惭愧。我记得那年,逸鲁刚上岗没有几天,我们见面分享,您听了我的肤浅的想法。之后,您在办公室马上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给我安排在学校开讲座。但是他很忙无法立即兑现。

今年二月回国,我有幸能见您最后一面,您正在午休,我迫不及待,非常兴奋的告诉您,逸鲁已经安排我给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上了心理学的课,关注在人性的本性。下午他又安排我给研究生硕士博士也上了课,分享教会的权柄与传承,核心在教会论,鼓励学生将来更好服侍中国教会。您听了非常高兴,并用肢体的语言让我体会到您的托付。

您把自己一生献给主耶稣,竭尽全力为了中国的神学教育。我在想如今身在海外又如何能接您的棒?我知道自己无才,没有多少学术功底,但是您老人家放心,我会尽自己微薄之力,与其他海外金陵同学众志成城,同心合意,清晰主的托付,您的期望,完成金陵人肩上的特殊使命。我将来在天上与您见面时,继续分享为主工作的美好与见证,荣耀主名!同时,我们等候主判!阿们! -- 朱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