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初 2019.04.14


我们要什么样的王?属世的荣耀之王?还是属灵的神国之王?

读经 可十一1-11;约十二12-13, 19

引言

根据教会年历,耶稣荣进圣城标志着「圣周」开始。这是大斋期最后的一周,也是我们在祈祷并亲近上帝的同时,特别留出一些时间,默想我主基督荣进圣城、被卖、受死、和复活的一周。

耶稣荣进圣城前,也就是尼散月第九日,「逾越节前六日」,在离耶路撒冷两英里、橄榄山东边斜坡上的伯大尼长大麻疯的西门家或拉撒路家过安息日。安息日后(星期六晚),在那里赴筵席。这伯大尼,就是耶稣曾「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约十二1-13)耶稣所行这件使拉撒路复活的神迹,确给众多前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犹太人带来极大的振奋,因他们相信耶稣或许就是那位要来推翻罗马人统治的弥撒亚。(约十二18;路十九37)

七日的第一日上午,耶稣在朝圣群众的欢呼声中,骑着驴驹从圣城的后门,就是东门(可能就是今天看到被封闭的「金门」),进入圣城。这是一件叫石头都能欢呼起来的重大事件。

但耶稣那天的荣进圣城并非唯一事件。据新约学者Marcus J Borg和John Dominic Crossan合著的《圣周:关于耶稣在圣城最后几天》,罗马总督彼拉多在同一天率罗马军团,特从犹太省首府该撒利亚下来,驾着战马,在军团鹰旗下,在骑兵前呼后拥下,在步兵整齐步伐声中,在号角和击鼓声中,浩浩荡荡地从城西正门开进圣城。他以震慑术向前往耶路撒冷守节但有可能搞动乱的犹太人显示谁是真正的掌控者。按惯例,罗马总督须每年在犹太人准备过逾越节时带兵入城,以把过节期间因爱国爱教交织一起而可能产生的任何动乱迹象掐死在萌芽状态。(对罗马当局来说,逾越节期间的耶路撒冷就像一个火药库,只要谁来点一下火,就可立时爆炸。)

棕枝主日告诉我们耶稣是将要来的王。耶稣荣进圣城是要当众宣称上帝国即将来临,而作为地方王的彼拉多荣进圣城是要展示帝国的威权。对这两种王,我们要的是哪一种呢?是属世荣耀之王,还是属灵神国之王?

耶稣荣进圣城

马可记载:「当耶稣和门徒们临近耶路撒冷,到橄榄山附近的伯法其和伯大尼[两村交汇处]的时候,耶稣派了他的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到对面的村子[伯法其]里去。你们一进村,就会发现一头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你们把它解开牵过来。如果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做,你们就说主需要它,会很快把它送回这里来的。两个门徒去了,果然发现一头驴驹拴在岔路口一个门外,他们就解开驴驹。站在那里的一些人问:你们解开驴驹做什么呢?他们就照着耶稣所吩咐的回答,那些人就让他们牵走了。」(中文标准译本可十一1-6)

耶稣从来都是走路的,也从来不想以特别荣耀的方式出现在人群中,以此煽动他们的弥赛亚热情。「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约六15)但这一次,他却一反往常。在这从伯法其到耶路撒冷东门不到一英里的路程,他要安排以骑驴的方式进城。一英里的路程,就是「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徒一12)很短的路,又是下坡,走路只需十分钟。这么短的路,耶稣为什么非要骑驴进城?

耶稣这样做,是为要应验先知撒迦利亚的话,说:「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既公义又慈爱],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他必向列国讲和平。他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亚九9-10;太二十一4-5)

耶稣骑着驴,是要向群情鼎沸的人们表明:他就是王。所罗门将成为王时,是骑着骡去基训被膏立的。(和平时期,君王骑驴,乃有王尊的标志)(王上一33-34)耶稣进圣城,也是骑着驴,温柔地进入,因驴象征着谦卑和平。这跟彼拉多驾马进城不同,因马象征着统治世界的权柄和荣耀,也象征着武力和战争。

驴驹当然没有鞍,他的门徒便「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可十一7),以补无鞍之缺,给耶稣以王的尊荣。

当他们走的时候,「有许多人 …」(可十一8a)注意这里的「许多人(polloi)」,数目可不小。按犹太史家约瑟法估计,上耶京过逾越节的人数约占犹太和加利利人口的一半。法利赛人则夸张地用ho kosmos(「世人」或「整个世界」)这一希腊字,来形容跟随耶稣者之众多!(约十二19)耶稣和门徒就是跟这「许多人」一起走向耶路撒冷东门。

这「许多人」急切想要拥耶稣为王,因此以最好的姿态,欢迎他的到来:他们「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可十一8b)

想当年耶户登以色利王位时,亚哈王宫里的臣仆们纷纷脱下外衣,把它们铺成地毯,让耶户走在其上,然后吹号,欢呼说:「耶户是王!」(王下九13)又当年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时,欢迎他的群众用花铺成地毯,让他走在其上。今天用英文说隆重欢迎某某重要人物时,我们还是用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铺开红地毯隆重欢迎某人)来表达。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十一9-10)

「何散那」在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求救」的意思:求你现在就来救我们吧!救我们脱离罗马人的统治,建立大卫国,使大卫国再次伟大!其源于诗篇「埃及颂诗」「耶和华阿,求你拯救。耶和华阿,求你使我们亨通(KJV: send now prosperity!  意为:使我们国强民富,繁荣昌盛)。」(诗百十八25)用前不久以色列人竞选总理期间的口号说:「使以色列再伟大!」(MAKE ISRAEL GREAT AGAIN!)

几个世纪来,以色列人一直在「引颈盼望」救主来临。他们盼望出现像马卡比那样的大英雄,当年把他们从希腊人统治下解救出来,今天则把他们从罗马人统治下解救出来。奋锐党人更已准备好,随时进行武装起义。

这「许多人」看到耶稣骑驴进城时,以为他就是这么一个因行神迹出了名的大英雄,他只要说一句话,彼拉多就灭亡,罗马人就被赶走。他们于是用「埃及颂诗」的诗句为他欢呼,因他们相信上帝曾藉着摩西把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救出来,今天照样可藉着耶稣把他们从罗马人统治下救出来。

第二层是「称颂」的意思:将荣耀,颂赞,光荣归于这位拯救者!也就是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太二十一9)他们个个在这「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 高兴欢喜」(诗百十八24),说出应验「赞美诗篇」中一篇的话来:「奉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百十八26)

朝圣客「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路十九37),另一大群朝圣客,手拿从枣椰树树顶长出的长叶(罗马人和犹太人用作和平和胜利的象征),从城内出来迎接他。约翰这样记载:「有许多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十二12-13)

其场景,犹当年西门马加比从希腊统治者夺回耶路撒冷保障后的欢乐场景:「犹太人兴高彩烈地,拿着棕榈枝 … 唱着诗歌,进入堡垒,因为大仇敌已从以色列肃清。」(思高版圣经玛加伯上十三51)

见此情景,被嫉妒心激发的「法利赛人彼此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他去了。」(约十二19)法利赛人感到自己很无能为力。路加补充:「有几个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十九39-40)这几个法利赛人要耶稣把他们平静下来,意思是:驻扎在安东尼堡的罗马人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是不会容忍的。他们可能担心这一空前的群众热情会被罗马人视为动乱。(约十一48)但「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太五35),是如此重要,以至若有人不赞美,石头都要发出赞美声。

耶稣下山,经客西马尼园,又经横跨汲沦溪上的石桥,然后往上,走向东门,由东门「进了耶路撒冷 … 」(可十一11a)

关于耶稣荣进圣城,诗人大卫这样预言:「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诗二十四7-10)

荣进圣城的教训

我们都喜欢棕枝主日。这个特别庆典常让我回想起我在爱丁堡求学期间过棕枝主日的美好情景:孩子们进入圣所,边走边唱圣诗《无量荣光歌》(All Glory Laud and Honour),挥舞着棕榈树枝,跟会众一起呼喊「和散那」!

我记得那是个精彩的游行,开始为期一周的「圣周」。其以复活主日庆典为最高点,紧接着是传统的复活节彩蛋搜寻。我却不记得有关「濯足星期四」或「耶稣受难日」的任何事情。那些都是让人感到沉重,沮丧,因此没什么人参加的教会活动,不像「荣耀日」(棕枝主日)和「复活日」的庆典,像场嘉年华会,有很多道具,很多服饰!

若以「成功神学」的思维去思考,十字架讲一个人痛苦的挣扎和残酷的死亡,有啥好庆祝的?人们对那样惨死的人不感兴趣,死得太窝囊啊!讲这个,不是个好的教会增长策略。还是少讲些负面的东西吧。美国某巨型教会牧师告诉盖新教堂的建筑师说:我们不希望室内室外有任何十字架,我们不希望让人去联想软弱或失败。

总的来说,我们喜欢积极的、令人振奋的宗教。作为基督新教徒,我们要的是一个没有苦像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教。要讲十字架吗?难道不能多讲些上帝的爱、恩典、怜悯、和饶恕吗?

但今天不仅是「棕枝主日」(Palm Sunday),也是「受难主日」(The Sunday of the Passion),因今天是「圣周」第一天,前面还有许多的不确定。

我们知道今天喜庆的「和散那」的呼声,五天后便在同一群人声嘶力竭的「把他钉十字架」(太二十七22)的呼声中被淹没,被遗忘。为什么几天内,他们变得那么快?

当初犹太人的民粹主义是一个因素。民粹主义者们往往寄希望于魅力型人物之出现。所以当耶稣骑驴经过时,人群耸动,大声呼喊「和散那」!他们的呼喊是失落了的一代人的呼喊,是在罗马人铁腕统治下,以及在宗教领袖律法惩罚下徘徊的呼喊。

被称为「英国平民先知」的艾略特(Ebenezer Elliott)曾在他最后一首诗《人民的赞歌》中为维多利亚时期贫苦人民发声:

主啊,你什么时候拯救人民?(When wilt thou save the people?)

怜悯之神!什么时候?(O God of mercy! when?)

主啊,是人民,是人民,(The people, Lord, the people,)

不是精英集团,而是普罗大众!(Not thrones and crowns, but men!)

这就是那些犹太人呼喊「和散那」的用意所在。谁要是承诺并履行拯救,他们就会发声支持谁。而正在那时,他们看中了耶稣。

但很快一切都变了。随着耶稣在地上最后一周事件的展开,即使是那些在荣耀日欢迎他的人也不会再呼喊「和散那」了。这是因为他们想要寻找的,是一位政治救赎者,一位大有能力的王,而耶稣现在却被卖,却被告,显然不是他们盼望的那位「政治弥赛亚」。他们对耶稣彻底失望了!

民粹主义有一致命缺陷,那就是空心化,缺乏可以为之献身的核心价值。民粹主义在本质上可以与任何意识形态结合,因此是易变的,脆弱的,可燃的,拥有一股原始的巨大能量。

耶稣暂时被他们拥护,但当局同时开始利用他们。很快「和散那」变成了「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约十九15)正是这批从喜庆转向失望的人群,把耶稣送上「苦路」(Via Dolorosa),最后把他送上各各他!

其实上帝对他爱子的旨意是:他成为王,是通过受苦、死亡、和复活。(太二十八18)但犹太人误解了这位「弥赛亚」,这一误解给他们带来了毁灭,即40年后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

耶稣不是作为属世的王来到世界:为要推翻罗马及其走狗希律安提帕的统治,把受压迫、受剥削的以色列人从苦难中解放出来。耶稣是作为「受苦的仆人」(赛五十三)来到世界:为要认同并进入我们全人类的苦难。

耶稣没有为他们获得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和自由,而是为我们所有信他之人获得了属灵上的胜利和自由。因此,当我们进入圣周时,我们当专注耶稣之后为我们所有人所忍受的:被拒绝,被背叛,被逮捕,被误判,被鞭打,被嘲弄,被钉十架,受极度痛苦,最后死亡。耶稣因他所受的一切,为我们带来了胜利和自由。

这些全是我们藉耶稣被钉和复活而有的胜利和自由:赦免、与神相通、谦卑服务、和无私的爱。这胜利和自由是我们今天庆祝弥赛亚王荣进圣城时所要记念的。耶稣带来的胜利和自由是藉十字架上的苦难和死所带来的复活的新生命。

最后的思考

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王?属世的荣耀之王或成功之王?还是属灵的神国之王?神的国(福音的内容)乃上帝在道成肉身、被钉十架、从死里复活的基督里的恩典统治。在这得蒙救赎的弥撒亚国度里,基督是我们当爱和顺服的王。上帝是藉基督被钉十架而建立起这国度的,可见上帝国的荣耀是通过十字架彰显出来的。

路德的「十架神学」(theologia crucis)告诉我们:认识上帝的正确方法是:把神学重心放在被钉在耻辱十架上的耶稣身上。只有「透过苦难和十字架」,才能「理解上帝可见和显明的事物。」「十字架神学家是透过受苦和十字架来观察万事的。」他「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试炼、受苦、患难 … 都视为上帝的作为,并不试图寻求明白这些事。」

基督的荣耀通过十字架上的受苦彰显出来。我们也当学习他的样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创始人威廉潘恩有句名言:「没有荆棘,就没有宝座;没有痛苦,就没有荣耀;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冠冕。(No thorns, no throne; no gall, no glory; no cross, no crown.)」荣耀是在苦难背后。上帝的大能在软弱中表现出来;复活的生命在死亡中彰显出来。

人世间充满苦难。苦难中我们最大的疑惑就是:上帝为什么让这灾难临到我身上?我们在绝望中,不禁向上帝呼喊说:「上帝啊,你在哪里?」

「十架神学」不同于「荣耀神学」(theologia gloriae)。「荣耀神学」试图在上帝明显的事工、能力、荣耀(例如主荣进圣城)、智慧中直接认识他。

「成功神学」则是「荣耀神学」的一个变体。我们或多或少会受成功神学的影响,因此往往不「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六33),却先求耶稣说:和散那,救我脱离疾病、贫穷、痛苦、和忧愁吧!但我们的王耶稣,并不一定按我们渴求的垂听我们,就像当年他并不按犹太人所愿望的,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统治,使以色列国再次伟大一样。于是我们就失望,也就不再庆祝他的来临,反而抱怨说:「主啊,你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不帮助我?」我们开始怀疑,开始对我们的王失去信心。我们觉得耶稣并不关心我们,并不爱我们,并不遵行他对我们的应许。

但我们的王耶稣确实一直在关心你和爱你。他曾来为你的罪在十架上受苦受死,并从坟墓中胜利复活。他要救我们脱离罪恶、死亡、和魔鬼的权势,使我们得赦免、救恩、和生命。

耶稣今天,并每一天,来到我们这里,他应许永远与我们同在,在我们里面工作,为我们的复活和永世的生命做准备。他赐我们圣灵,在我们里面建立信心,使我们坚信他的圣言,并按着圣言过敬虔生活。

我们的王当然关心我们的疾病、贫穷、焦虑、痛苦、和忧伤(太六32),但他主要关心的,是我们的罪得赦免,与神和好。这样,我们虽然死了,却是活着;虽然病了,却很健康;虽然贫穷,却很富有;虽然仍是罪人,却是圣徒,是属神的,承受天上基业的。

我们是荣耀日(棕枝主日)和复活日的人,但却生活在受难日的世界里:我们渴望爱情,却以失恋告终;我们希望无病,却检查出来是癌症;我们盼望我们的宝宝健康,却生下来就是残疾 … 这是一个受难日的世界!

神学家拉青格有句著名的话:「十字架实际上就是上帝认同并参与世人痛苦的最清晰可见的地方。(Das Kreuz ist in der Tat der Ort, wo das Mitleid Gottes mit unserer Welt auf vollkommene Weise sichtbar wird.)」

确实,复活节即将来临,然而,我们只有在生活中经历了一些耶稣受难日,才能真正完全明白复活节深刻的含义和真正的力量。波提耶的主教福图那图斯,在他那首古老的受难周圣诗中,以其极富诗意的天才点出了这一点:

主因慈爱加冕,为万民王,(Love’s crowning power, that all may see,)

主藉十架得胜,统治万方。(He reigns and triumphs from the tree.)

这就是主作王的精意所在。

他的王权不是彼拉多以为的那种,也不是后来某沙漠民族以为的那种(那位一手教义,一手弯刀的「穆圣」)。他是王,但非属世之王,乃神国之王。他「是我们的和平」(新译本:弗二14),其唯一的道路是谦谦卑卑地从后门进圣城(棕枝主日),最后被耻辱地钉在十字架上(受难日)。幸好,这是一条走向复活的道路(复活日)。感谢上帝!

我们祈祷:

在这棕枝主日,让我们呼喊「和散那」:主啊,拯救我们吧!拯救我们脱离一切的罪!主啊,我们为你降世为我们所行的一切拯救,把所有一切的荣耀、颂赞、和光荣归给你。在这接下来的受难期间,我们求你赐我们双耳,使我们愿意聆听你对我们要说的话。愿我们常把基督的十字架放在我们面前,意识到我们需把自己属肉体的本性钉在十字架上,让基督的本性移植在我们身上,使我们的生命不断更新而变化。我们这样祈求,是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阿们。

《无量荣光歌》


ALL Glory, Praise, and Honour  
一切荣耀、颂赞、和光荣

无量荣光和赞美,全归救世之君,
当年儿童的歌唇,和散那歌声震。

大卫王家的后裔,以色列人君王,
奉父圣名来世界,当受万众赞扬。

天使天军无量数,在天赞美主名,
受造万物和万民,在地高歌相应。

当初有希伯来族,迎主欢拂棕枝,
如今我众同恭献颂赞,祈祷歌诗

当年在主受难前,他们向主歌诗
如今在主升天后,我们奉献新词。

慈悲之主爱善良,从前悦纳他们,
恳求如今也接受,我众赞美之诚。

(副歌)
无量荣光和赞美,全归救世之君,
当年儿童的歌唇,和散那歌声震

 

Hosanna, hosanna,Hosanna in the highest

Hosanna, hosanna,Hosanna in the highest
和散那,    和散那 ,    和散那归于至高神

1/ I see the King of glory 我看见荣耀君王
Coming on the clouds with fire 驾着云彩而降临
The whole earth shakes, the whole earth shakes 全地震动
I see His love and mercy 主你用慈爱怜悯
Washing over all our sin 将我罪完全洗净
The people sing, the people sing 万民歌唱,万民歌唱

2/ I see a generation 我看见全新世代
Rising up to take the place 兴起要得着这地
With selfless faith, with selfless faith 放下自己,放下自己
I see a near revival 我看见复兴来临
Stirring as we pray and seek 全因祷告寻求你
We're on our knees, we're on our knees 我们屈膝,我们屈膝

3/ Heal my heart and make it clean 求医治洁净我心
Open up my eyes to the things unseen 开启我双眼,看见你心意
Show me how to love like You have loved me 教我如何来爱你的百姓
Break my heart for what breaks Yours 我要触摸你的心
Everything I am for Your Kingdom's cause 我所做一切,全为你旨意
As I walk from earth into eternity 一生追求你,直到天地废去

14 thoughts on “棕枝主日思想”

  1. 月圆人圆不?——一种神人复和角度的反思

    经文:创1:26-27,罗3:23,弗4:24

    圣经中的人类有三种不同的生命阶段:初人、罪人与新人;随之带来三种不同的生命情形:具有神形象、亏缺神形象与复得神形象。初人具有神形象,罪人亏缺神形象,新人复得神形象乃上主创造(以月圆为喻)与救赎大功(以人圆为喻)的循环,更是基督教复和神学的核心所在。正值中秋花好月圆之际,让我们共同思考人圆之道。

    一、月圆人应圆(初人具有神形象,得乐园,创1:26-27)

    要想全面了解人与神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查考一下当初人被造时的情况。当我们翻开圣经第一节你就会发现一幅美好无比的创世图画,神在创造宇宙万物的六天当中,共用了六个“好”字(创1:4、10、12、18、21、25),他看着每一项被造物都好。当人最后被造时,“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1:31)。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在人没有被造以前,神只是说每项都“好”,唯独人被造后他看着所有的受造物都“甚好”。如果没有人的话只有“好”(good)没有“甚好”(very good )。由“好”(good)到“甚好”(very good)可以说人的被造是上帝创世奇工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旧约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神保护人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人身体上最重要的器官)。人不同于其他被造物,因为上帝是按着自己的形象(也作:肖像)和样式造人的,人有从上帝而来的生气与灵性,并且是造男造女,否则有男无女在上帝看来“不好”(2:18)。以赛亚先知面对这一切,不得不发出感慨之言“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他一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赛40:26)。

    人的受造是非常尊贵的。中国古人语,“人为万物之灵长”。上帝在万物中找不到与他交通的对象,因为动物植物都是没有灵性的。只有有他形象的人,才具有他的性格;只有有他灵性的人,才能与上帝有灵里交通。是非之心,恻隐之心、爱美之心这些都是上帝的形象在人身上的表现。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人就把这莫大的荣耀失落了。

    二、月圆人不圆(罪人亏缺神形象,失乐园,罗3:23)

    当始祖犯罪后,神人关系有了隔膜,人不能面对面与神交通,要借着祭司与祭物朝见神。“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也作:都失掉了上主的光荣)。”“人非圣洁不能见主的面”(来12:4)。上帝的荣耀就是上帝形象的光辉。原来人被造时上帝赋予的仁义、圣洁残缺不全了。对罪的责任互相推诿,甚至兄杀弟、国王霸占大臣之妻、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等等,单单罗1:29-31三节圣经就列出21种罪。应该去做的事情做不出来,不应该做的却去做,这是罪人亏缺神荣耀的写照。“罪”的另一个替代词应是“分离”(或隔绝,separation), 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在罪的状态就是在分离的状态,分离有三层含义: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神(存在的根基)。这三种分离构成一切存在物的状态,是普遍的事实,是每个生命的命运。生存即分离!罪在成为行为之前,它已经是一种状态了。当今世界有这样一种现象,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但是犯罪率与日俱增。经济日益繁荣,人们的心灵越发空虚。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罪人身上缺少了上帝的形象。国与国连年战争,那是因为亏缺上帝的形象;人与人嫉妒纷争、尔虞我诈,那是因为亏缺上帝的形象;家庭不平安,那是因为亏缺上帝的形象……。有一个学者(马丁·布伯),称这种现象为“神蚀”(the eclipse of God, 犹如日蚀-solar eclipse、月蚀-lunar eclipse)--上帝形象的亏缺。人亏缺上帝的形象不但自己受损,更使上帝的名受辱。基督徒的不好形象与行为常常被外人视之为基督徒所信之上帝的“不好”。正如日蚀的时候日光被月球遮住一样,罪人常常遮住上帝的形象不被人所知晓。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帕斯卡(Pascal 1623-1662)在他取得伟大成就之后(比如,物理学中有名的“帕斯卡定理”),悔改归主,热心追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里面有一个上帝形象的空虚”(God-shaped emptiness,又译“神形真空”the God-shaped vacuum))。中国人常常将那些在相貌、才华、知识、才能等方面不如父亲的人称作“不肖(xiào)之子”(children of unlikeness, 与不孝之子不同,广东话称“反骨仔”),即不像他的父亲。世人都亏缺了神的荣耀,都是天父的“不肖之子”。所以,圣经新旧约都要求人要在天父面前努力作完全人(参创17:1、申18:13、太5:48),效法基督(林前11:1)。我们要作天父的“肖子”,即(在外貌、举止或性格等方面)酷似父亲的儿子(be one’s father’s son)。

    三、月圆人亦圆(新人复得神形象,复乐园,弗4:24)

    人有罪亏缺了上帝的形象,重新得到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回归到基督里,主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只有借着他才能使人与天父的关系破镜重圆(约14:6)。人要经过圣灵与火的洗,得到重生。把原来上帝形象残缺不全的旧人脱去,“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与圣洁”。保罗在这里用穿衣来比喻,人要脱离罪,穿上新的形象,那就是有真理的仁义与圣洁,“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亦即新人要有追求真理(耶稣基督)的心(“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并遵行真理(耶稣基督)的义路(“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更要分别为圣。仁义与圣洁是新人的形象,新人不仅要披戴基督(加3:27),更要让基督成形于每个人心里(加4:19)。“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

    初人具有神形象,罪人亏缺神形象,新人复得神形象。世人应当回归到上帝的形象,才是名副其实的返璞归真。人在基督里除旧换新成为新的创造(林后5:17);基督是神人之间的中保(或桥梁,和好的缔造者peacemaker),我们(新造的人)是基督与世人之间的桥梁(Christ & Culture, Word & World)(林后5:18)。“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林后5:19)。我们是“基督的使者”(Christ’s ambassador),“替基督求你们(世人)与神和好”(林后5:20),“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这是复和神学(月圆人亦圆)的基本内涵。有一次一个人向一位伟大的以马为题材著称的雕塑家请教“你雕塑马的秘诀何在?” 雕塑家回答说“无他唯将不象马的部分去掉就像马了!”同样基督徒将不象上帝的部分去掉就像上帝了,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形象的真正见证人。而一个象上帝、与上帝复和的基督徒也必能在自己所生活的家庭、社会中与亲人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和谐相处,为家庭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做一位爱岗敬业的基督徒

    “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经文:弗4∶28;帖前4∶11-12

    这两处经文都要求我们做爱岗敬业的基督徒,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一;是公民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礼记·学记》中有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此大学之道也”;同时,这也是基督教圣经的教导,保罗曾说:“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西3∶22)可见,爱岗敬业就是要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依法依规从事各行各业,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我认为爱岗敬业至少应当包括:创业要合法经营;守业要各尽其职。故此,今天我愿以“做一位爱岗敬业的基督徒”为题,分两方面与大家共勉。

    一、创业要合法经营

    圣经说:“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弗4∶28)所谓“亲手作正经事”,不但鼓励我们要创业,并且要求我们要合法经营。

    创业是提供就业的好机会,是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的主动力,同时也是刺激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创业需要抓住机遇,更需要有坚固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爱岗敬业者,都希望对其事业在现有的方式上进行变革、创新、转换,或引入新方法,或在现有的规模上扩大再生产,使效益或利润有所增长。基督徒可研究开创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业,对上帝所赐予的创业时机应有迫切感、责任感,当信靠上帝、刻苦钻研、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具有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相信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成功不可忘记过去,万一失败也要相信还有未来,同时应当认识到每个工作岗位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是可以施展理想抱负、奉献聪明才智、展示我们人生价值的平台。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每个单位都有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合法经营是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对经商者的起码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道德的底线。圣经说:“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彼前2∶13)“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13∶7)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法依规办事或合法经营。保罗说“并且我们的人要学习正经事业……”(参多3∶14),所谓“学习正经事业”即就业或创业要正当合法、不可违法乱纪;并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就是要求信徒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乡土);君子怀刑(法制),小人怀惠(小利)。”(《论语·里仁第四》)基督教有“十条诫命”,其中有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可见,基督徒无论是创业或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当依法依规、合法经营,不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能哄抬物价、强买强卖;不能商业贿赂、诋毁商誉;不能偷工减料、偷税漏税;不能挪用公款、化公为私;更不能搞电信诈骗、传销或贩卖毒品、经营犯罪场所。基督徒只有依法依规、合法经营,事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蒙神祝福。如企业家李爱良于2009年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宁波伊司达集团有限公司”,创造就业岗位700多个,他合法经营、尽力奉献,结果企业越办越强,还出资成立了一个扶贫基金,每年从中拿出5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还有500多户困难家庭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并在广西、湖南建立希望小学等。正如圣经所言:“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参弗4∶28)

    二、守业要各尽其职

    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圣经说:“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林前7∶20)由此可见,基督徒理当守住自己的身份和工作岗位,即各尽其职。

    我们中国基督徒不可忘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是基督的门徒,更不能忘记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和守业的责任,守业当持之以恒。保罗说:“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贴前4∶11)所谓“立志作安静人”与“办自己的事”就是要求我们默默无闻、在岗爱岗、在岗守岗、在岗为岗,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彼得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参彼前4∶10-11)说明工作岗位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人人都应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圣经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可见基督徒无论在何岗、做何业,都应犹如为主侍奉一样,化事业为侍奉,只有这样才能每天愉快地做好本职工作,并保持积极进取的干劲。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就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像贝多芬谱曲,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以同样的心情打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是的,凡以侍奉的心态工作者,才会甘心情愿、尽职尽责守业,做到在其位而谋其政。当年耶稣要求门徒忠于职守,凡事要忠心、良善、有见识(参太24∶45)。摩西在神的家里侍奉也是坚守本职、忠心耿耿(参民12∶7)。大禹治水也如此,孟子曰:“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可见其对事业何其专心与恒心。再如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姊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一生守业如一日,默默无闻为中国妇产科事业奉献一生,共接生了5万多名新生婴儿,正如圣经所言:“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参路17∶10)

    愿我们都能自觉践行“敬业”这一朴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岗敬业的基督徒,做到创业合法经营,守业各尽其职,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诗90∶17)

  3. 我的两位父亲

      天父有怎样的形象?我们都像门徒腓力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约14:8),但这样的想法注定落空,因为神是灵,“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然而,主耶稣赐给我们一条全新的路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参约14:9)。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儿子如何认识父亲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不完美的父亲

      我出生在一个北方家庭,母亲是基督徒,而父亲不是。实话讲,父亲是一位本分、勤劳、顾家的好人,但他留给我最深的童年印象却是严厉。在那个沿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我家的情况更是格外严重。

      作为家中的长子,我似乎生来就要承受更多的责罚:回家晚了会挨打,头发里有泥沙会挨打,考试成绩不好更会挨打,甚至弟弟犯了错我也要代为受罚。这一切就像北方的暴雨,说来就来。父亲的手劲极大,下手很重,打起人来绝不是象征性的惩戒,这给我留下极恐惧的感受,以至于他只要一瞪眼、一发声、一抬手,我都会条件反射似的退缩与战栗。

      如今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分的体罚和家庭暴力会导致孩子怯懦、自卑、缺乏安全感,并产生明显的暴力倾向;而缺失父爱的严厉教育,则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导致其成年后缺乏自信和自尊。说实话,那时的我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还好,同样深受其害的母亲带着我走入了信仰。

      另一位父亲

      在圣经中,我被带进了一个平静、温馨的家庭。借着耶稣,我逐渐认识了自己的另一位父亲——属灵的天父。他展现出的慈爱与信实,让我感觉自己真是一个被温柔臂弯宝贝怀揣的孩子,那颗渴望父爱的心灵被他的怜悯所充满,在这片属灵的天地里我可以自由地奔跑、翱翔。

      通过不断地阅读、灵修和团契生活,我开始明白,“父亲”并非不容靠近、极端严厉的惩罚者,而是满有怜悯、恩慈、张开双臂等待热情拥抱孩子的至亲。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拥抱比责打更有力量,饶恕比审判更能拆毁墙垣、融化石心。从那时起,我不那么惧怕父亲了,并且心里竟然起了一个原来难以想象的念头:希望他也能认识天父。

      和睦有爱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我们认识上帝,但若现实不如人意,我们就必须回到信仰中来,借着天父的带领重新审视家庭的意义以及家人间应有的合宜关系。上帝是大能的医治者,会挪去那些阻碍我们享受恩典的心灵困扰,令我们重拾彼此的信任、忠诚、爱与委身的能力,修复、重建破碎的家庭关系,并借此实现与他的合一。

      他们的相遇

      转机出现在一个特殊的时点,这是我多年后才意识到的。大学毕业前,我听到天父的呼召,立定了自己奉献传道的心志。对此,父母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母亲自然最是高兴,奉献儿子是她一生的夙愿;而父亲的打算则是让我进入国营企业工作,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回想与父亲谈话的情形,我仍记忆犹新:那是北海公园的湖畔,我和父亲并肩走着,沉重的话题令我们无心观赏怡人的景致。还是他先开了口:“你决定报考神学院了?”我说:“是的。”他接着说:“那可是个苦差事,可能像你外公一样,你想好了?”我回答:“没关系,只要有饭吃,有地方安身,就足够了。”沉默许久,父亲有些艰难地说:“是不是我对你太严厉了,所以你想离开这个家?”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他接着低声问道:“你恨爸爸吗?”我有些诧异,这是第一次听他吐露心声:“不,从来没有,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读神学是为了回应天父的呼召。”

      父亲转过身去,面对着那片被称为“海”的湖面,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只听到他深沉却郑重地说:“按着你的心愿去考吧!我会一直支持你。”如今回想起那一幕,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另外两个身影——摩利亚山上的亚伯拉罕和加利利海边的西庇太。原来天上的呼召不只是临到儿子的身上,更是临到父亲的心上。在那里,天上的父与地上的父相遇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父的孩子,有感知爱的能力。在信仰的相遇中,我们体认家是爱的空间和团契,即便是已经为人父母的软弱者也能从中感受到理解、爱和接纳,点燃他们重回父家的盼望。可以说,父亲这次出人意料的顺服不仅成为我人生的转折,更成为整个家庭重归合一的起点。

      在恩典中合一

      因为有了父亲的放手和支持,我的奉献道路走得一路平顺。那些年间,上帝将多多的恩典倾注在父亲的事业和整个家庭当中,不仅助我圆满完成了学业,连原本拮据的家境也渐渐殷实起来。

      然而,比起经济上的改善更令人欣喜的是父亲的转变:他学会了感恩,每逢有人夸赞他精明能干时,他总会谦虚地说:“那是因为上帝的光顾。”在待人接物上,他变得宽大而热情,连原本视他为“顽石”的舅舅们都惊叹于他性格的改变。当然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庭的合一,争吵与冲突越来越少,祷告和赞美越来越多。如今父亲已经受洗归入基督。他总会用自己的见证劝说那些顽固的人:没有上帝改变不了的人生。现在,他每次祷告时都会这样开头:“我们慈悲的天父!”

      我有两位父亲,一位在地上,一位在天上,却都住在儿子的心里。你们给予了我生命,与你们的相遇是我的幸运。又到一年父亲节,我要手按着心房对你们说:“老爸,我爱你!”“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

  4. 圣经中的伟大母亲

      经文:民26∶59;撒上1∶20;徒12∶12;提后1∶5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主日是母亲节,它的发起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位主内姊妹,叫安娜·加维斯。其母是教会里一位慈祥的主日学老师,深受学生爱戴,于1905年安息主怀。安娜为此很伤心,她觉得世上的母亲受苦最多,报酬又最少。所以在第二年(1906年)她发起了一个劝勉儿女要孝敬母亲的运动。为了赞扬母爱、提倡孝道,她一方面写信给政府及各界人士,建议创设母亲节;另一方面她到处旅行,宣扬设立母亲节的意义。直到1919年,全世界公认五月的第二个主日为国际母亲节。犹太人有谚语说:“上帝不能分身到各家去,所以他创造了许多位母亲。”“男人建造房屋,女人建造家庭。”一个人的成长中,母亲的影响至关重要。诸如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断织教子”与“岳母刺字、画沙教子”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圣经中更有很多伟大的母亲,值得我们学习,堪称“模范母亲”。

      一、约基别——米利暗、亚伦、摩西之母,伟大在于信心(民26∶59)
      根据《出埃及记》1章8节至2章10节,我们知道,约基别与她的丈夫暗兰都是利未人,虽然身为埃及的奴隶,但他们仍然坚持对耶和华上帝的信仰,甚至能因信而有勇气违抗王命(来11∶23)。约基别生了摩西以后没有遵行王命,反而将他藏了三个月,这不仅是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更是为了服从上帝的命令。上帝要向世人、向被欺压的希伯来民族、向这个被试验的家庭施行大事,上帝需要一个人来完成这项计划。在当时,约基别无法想象上帝在这个孩子身上独特的使命是何等奇妙,他将来要成为希伯来人的拯救者,并为上帝传授律法。而这一切的实现,完全在于这位母亲的信心。

      约基别冷静、细腻,她在上帝的指引下,展开了拯救孩子的行动,她也使全家人都参与了这项计划。结果在恐怖的迫害时期,由于摩西姐姐米利暗的引介,约基别当了摩西的保姆,可以毫无惧怕地公开照顾并教导自己的儿子。她对摩西的启蒙教育也奠定了他的人生根基,母亲的信心深深地影响着摩西的成长与未来。圣经虽然只两次提到她的名字(出6∶20;民26∶59),但她却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母亲之一。她的三个儿女在圣经历史中,对上帝的选民都有深远的影响:米利暗是女先知,当以色列人过红海后,她带领以色列人歌颂上帝(出15∶20-21);亚伦是摩西的代言人(出4∶14-15),也是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出28∶1-5);摩西更是一代伟人,功名显赫。作为如此三位伟大儿女的母亲是何等的荣耀,但这一切都出于主,诚如约基别的名字—“耶和华是我的荣耀”。在座各位母亲,我们有否将所有儿女都领到主前并为主所用?我们是否曾这样想过?我们可有这么大的信心?

      二、哈拿——撒母耳之母,伟大在于祷告(撒上1∶20)

      哈拿因为不生育,饱受丈夫以利加拿的另一个妻子毗尼拿的冷嘲热讽,心中愁苦,哭泣不吃饭。对别人的无理欺负,她并没有起来反抗或争吵,而是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办法—“祈祷耶和华”(撒上1∶10),而且是“不住地祈祷”(撒上1∶12),“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撒上1∶15)。她果然得到了上帝的祝福,“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撒上1∶19-20)。她知恩(“撒母耳”意即“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报恩(“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撒上1∶28)。撒母耳断奶之前,哈拿的敬虔和爱主的心必定影响她的孩子,及至儿子离家以后,她仍借着一针一线,将自己的爱心透过“小外袍”(一年一件,撒上2∶19)带给儿子。哈拿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对她后半生圣经没有更多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耶和华眷顾哈拿后来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撒上2∶21),难怪她自称“七子之母”(撒上2∶5)。她的美德直到如今仍被信徒所景仰和羡慕,在座的母亲们,你有哈拿的祷告吗?若有,你就必有一个撒母耳。

      三、马利亚——马可之母,伟大在于奉献(徒12∶12、25)

      保罗与巴拿巴(马可乃其表弟,西4∶10)替安提阿教会办妥供给的事以后,就从耶路撒冷带马可来到安提阿(徒11∶27-30,12∶25),圣经未记载其母马利亚有任何阻挡,可见其奉献心志。尽管后来保罗第一次外出布道时,马可行至旁非利亚省的别加,半途打过退堂鼓,离开保罗与巴拿巴回耶路撒冷老家去了(徒13∶5、13),导致第二次外出布道未出发前保罗与巴拿巴因是否带马可之事产生分歧(徒15∶36-41)。但这并不证明保罗对马可完全失望,后来可能马可在其母的引导下不断学习,追求长进,仍不失为保罗的同工(门24)。保罗晚年写信给提摩太时说:“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4∶11)他又劝歌罗西教会要接待马可(西4∶10)。马可的成长,马利亚作为其母是功不可没的,这是马利亚奉献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家中有一聚会的地方,有人推测,她家也是五旬节门徒聚会的地方。她敞开心门接受主,打开家门接纳人。后来当彼得被天使救出监狱时,随即往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家去(徒12∶12、25)。这是基督徒家庭礼拜的楷模,这种礼拜传统上通常由主妇负责灵修,此乃古今基督徒家庭的必由之路,今人当尽力而为,身为基督徒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儿女有义不容辞的传福音责任。这是马利亚作为母亲的伟大之处,你我有吗?

      四、友尼基——提摩太之母,伟大在于家教(提后1∶5)

      马可是保罗第一次外出布道之前所结的果子,提摩太则是保罗第二次外出布道时所结的果子。提摩太与他母亲友尼基住在路司得(今土耳其境内),他母亲是一位信主的犹太妇人,其父为外邦人,当保罗到他们家的时候,提摩太已是一个深得弟兄称赞的门徒(徒16∶1-3),这一切得益于他有一位良母,友尼基对提摩太信仰上的影响令人钦佩,保罗在他的书信中特别强调,是友尼基使得提摩太从小就明白圣经、教导带领他有信耶稣得救的智慧(提后3∶14-15)。不但如此,她也将无伪的信心传给他,而友尼基的无伪之信来自于其母罗以,这是何等宝贵,何等奇妙(提后1∶5)!这是一个三代同堂、主恩满溢的家庭。友尼基必定是位熟悉圣经、敬虔爱主的妇人,她以身作则使提摩太从小就在圣经真理上受到造就,这对提摩太以后一生的侍奉,是一项无法计算的恩典。当然提摩太个人生命的改变是因为保罗将他领到基督面前,但我们也不可忽略,那早先在提摩太心中撒下种子的是友尼基,她是一位美好胜利(友尼基为“美好胜利”之意)的母亲。

      总之,若没有约基别的信心,就没有摩西的成功;若没有哈拿的祷告,就没有撒母耳的侍奉;若没有马利亚的奉献,就没有马可的成长;若没有友尼基的教导,就没有提摩太的献身。一位母亲给予她子女的爱,抵得上她所有子女对她的爱;母亲不仅是伟大的,也是巨大的。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有的母亲富有,有的母亲贫穷,但有一点她们是一样的—伟大。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幅杰作,伤感的却是那位塑造我们的艺术家—母亲!

  5. 新年新步伐

      经文:申8∶6-10,11∶11-12

      古时耶和华上帝应许他的百姓以色列民进入迦南美好宽阔之地,也即流奶与蜜之地。那地何等美好丰富,富饶繁茂,从岁首到年终都蒙耶和华上帝所看顾。以色列民进入迦南美地就是预表我们今天要进入耶稣基督丰富的属灵境界,充分享受基督里的丰富、甘甜、喜乐、平安。在这旧年过去新年来临的时刻,让我们再一次在基督里彼此共勉,迈开新的步伐,跨上新的台阶,走进新的一年。

      一、上达锡安山

      圣经告诉我们:“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来12∶22)“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上帝。”(诗84∶5-7)锡安山被称为神的圣山,是因为圣城耶路撒冷建造在锡安山,即上主圣殿的所在地。所以,锡安山也即神的居所,是代表神赐恩祝福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要丰富长进,灵性要活泼丰盛,必须要努力追求,上达锡安山,也即上达属灵生命的高山,站在属灵的高处,活在属天的境界,与世界分别为圣,与神距离更加接近,与主关系更加密切。热心为善,敬虔度日,常常思念上面的事,积攒财宝在天上,在地如同在天。

      《诗篇》120篇到134篇被称为“上行之诗”,当年神的选民从平原上到锡安圣山,一面上山坡一面唱赞歌,一面登台阶一面唱圣诗,故称“上行之诗”。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跟随主耶稣走天路,也要高唱属灵的“上行之诗”,上达锡安山。我们侍奉主只能上高山,不能走下坡路,只能上耶路撒冷,不能“下耶利哥”,只能上伯利恒,不能“下摩押地”,只能上伯特利,不能“下埃及地”。这就是我们跟随耶稣基督的“道路自信”。

      二、下到约旦河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美地,必须经过约旦河,并且让肩抬约柜的祭司首先下到河里。当祭司的脚一入水,约旦河水在极远之地便立刻停住,立起成垒,使百姓平安过了河。“约旦河”即“落下者的河”,也就是谦卑下降的意思。我们跟随耶稣基督走侍奉的道路,必须有“下到约旦河”的经历,就是谦卑虚己,存心顺服。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圣经教导我们服侍主“凡事谦卑”,并要“以谦卑束腰”。因为上帝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谦卑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美德。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说:“谦逊是藏于土中甜蜜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圣徒慕安得烈说:“水总是往低处流的,你要想得恩典的水,你也只有往谦卑的地方站。恩典的水流总是往低处、空处流注的,常常谦卑地倒空自己在神面前,你就能盛装从上头来的恩典的水。”主的仆人奥古斯丁说得好:“成圣之道有三,一是谦卑,二是谦卑,三还是谦卑。”以利沙先知下到约旦河,从神那里得到加倍的灵感(王下2∶9-15),大将军乃缦下到约旦河沐浴七回,全身大麻风得洁净(王下5∶14);我主耶稣下到约旦河受洗,使天门大开,圣灵仿佛鸽子降下,天父亲自为此做见证(太3∶13-17)。我们侍奉主也当有“下到约旦河”的经历。

      三、藏于基立溪

      先知以利亚时代,有三年半的饥荒。耶和华上帝吩咐他“藏在约旦河东边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里的水,我已吩咐乌鸦在那里供养你”(王上17∶3-4)。神把以利亚先知藏在基立溪,表明神对他特殊的保护、看顾和供应,同时也表明神对他信心的操练与考验,从而促使他进一步认识神,体会神的慈爱和怜悯。在遭遇饥荒的极度困境中,上帝对以利亚照顾周全,使他天天都能吃饱喝足。这也应验了《约伯记》5章20节和《诗篇》34篇9节至10节的话:“在饥荒中,他必救你脱离死亡。”“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许多时候,我们会面临属灵的饥荒,即缺少神的话语。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8∶11)但感谢主,我们有一个躲避饥荒的办法,就是“藏于基立溪”,要藏在神的爱里,深信神必使你得到生命的供应。可是许多时候我们不肯藏,不肯像以利亚先知那样隐藏在神里面,不肯静默、等候、渴慕、追求。因为人都有一种通病、弱点就是喜欢显露自己,喜欢出风头,而不愿隐藏。有时对一些真理认识不全面、不透彻,只是一知半解,就夸夸其谈,显露自己。我想一个真正被神重用的仆人,应该“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太12∶19)。一个真正为侍奉主而工作的人,首先必须经历隐藏的过程,即将自己藏在神的里面,让神来对付、破碎、陶造、锻炼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合乎主用。比如,摩西童年时曾被母亲藏于蒲草箱内,后来藏于埃及王宫,再藏于旷野四十年,然后被神大用,成为以色列民族的伟大领袖,带领六十万大军走出埃及为奴之地;使徒保罗曾藏于阿拉伯旷野三年多,不断灵修、祈祷,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使徒。以利亚先知如果没有经过基立溪的隐藏,就难以度过西顿撒勒法的极其艰难的生活。照样,我主耶稣开始传道之前也被圣灵引到旷野,经过了四十天的隐藏。

      “基立”两字的原文为“峡、开凿、壕沟”之意。这对我们信徒的属灵生命是很有启发的。藏在基立溪,也就是叫我们在山峡中不断开凿壕沟,挖掘水源,正如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那样不断地寻找水源,挖掘水井(创26∶17-22)。我们可以思想以利亚先知藏在基立溪旁,并不是在那里无所事事地休息,而是不断地默想、祈祷,与神交流、亲近,从而促使他信心更加坚固,灵性更加高尚,生命更加丰富、活泼、老练。

      四、卧在青草地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23∶1-2)这首诗篇被称为大卫的牧人之歌。因为大卫自幼为父放羊,他深知羊的性情和羊的需要。圣经把教会比作主的草场,将信徒比作主的羊群,而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好牧人。“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表明主对我们的带领、牧养、看顾、供应是何等的完美、周到,使我们必不致缺乏,使我们在基督里“吃饱喝足”,享受丰富的喂养和供应。正如《雅歌》1章16节至17节所说:“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我们以青草为床榻,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以松树为椽子。”这就是在基督丰满的恩典里享受何等美好的安息。

      有人说大卫写的《诗篇》23篇是基督徒的“万宝箱”和“保险柜”,里面蕴藏着上帝极大丰富的恩典。“卧在青草地”,表明我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卧在青草地”,也就是指我们的属灵生命像婴孩那样安然躺卧在耶稣基督慈母般的怀抱里,享受属天的丰富、温馨、甘甜,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信心、盼望、喜乐、感恩,不再忧愁、烦恼,没有苦闷、忧伤。因为耶稣同在就是天堂,以马内利何等美好。得着基督耶稣为至宝,心灵满足乐陶陶。

      亲爱的弟兄姊妹,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基督里与主同心同行、携手前进,不断努力追求生命长进,上达锡安山,下到约旦河,藏于基立溪,卧在青草地。“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6. “正月初一”

      经文:创8∶13;出40∶1-2;代下29∶17;结45∶18

      一元复始,万物更新;信徒欢聚,感谢神恩。旧约圣经曾四次提到“正月初一”,每个皆意义深远,求主在这新年伊始,帮助我们明白他的心意。上帝把时间观念赐给人类,他也时常在有限的时间内工作。

      一、挪亚揭开方舟盖子:危机中的转机

      “到挪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挪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上干了。”(创8∶13)这是人类经历了洪水的洗礼之后,以及洪水即将结束之前发生的一幕。挪亚在方舟里的这一年当中,至少有十个不同的时刻,我们今天要来看其中的一个,就是挪亚入方舟第二年的正月初一。之前整整十一个月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当挪亚打开方舟的盖子一看,雨停了,天晴了,水也干了,外面已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也可能会无数次进入危机。可能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孩子的学业遇到了红灯,陷入学业危机;工作的人似乎忙碌了一年没有忙出什么结果来,好像也陷入一种莫名的危机当中;还有的人婚姻遇见暗礁,身体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们常常危机四伏。但是在新年开始的时候,我们把天上的盖子打开,一切就完全不同了。不管你的学业、工作、婚姻,还是你的身体情形如何,那里都蕴含着转机。有人说:危机等于危险加机会,此言不无道理。

      二、摩西立起会幕:敬拜的常规化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正月初一日,你要立起帐幕。’”(出40∶1-2)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非常美好的一幕——神命摩西建立会幕。神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在旷野三十多年的时间,耶和华神希望跟这些百姓常常会面,我们看见那一幕实现了。正月初一的时候,摩西把神与人相会的那个会幕立起来,也就意味着前无古人的一个开始。这之前神人相会都不在正规的场合,但从这开始,会幕就成了人们敬拜神的一个模范和标准。那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

      过去,我们敬拜神可能不够有规律,想起来的时候才祷告,遇到困难才把圣经找出来。不知道过去的一年里你是不是如此呢?现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与神的关系要有规律,而且要进入一种常规、正规的状态。你看整个会幕的侍奉,时间、地点、祭物、人物、程序,是一个完整的敬拜体系。我们侍奉神、与神相会,有没有进入一种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圣经里会幕侍奉是那么复杂,献的祭物那么多,日子又是那么严格要求?其实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我们人要有规律地亲近神。那么正月初一就是你开始的时候,你愿不愿意在新的一年里,把你跟神相会的那个帐幕重新打理一下,把它立起来,从头开始?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立起敬拜神的那个帐幕,并且要落实到你我的实际生活当中,实现基督徒敬拜“四化”:日常化、正常化、常规化、正规化。

      三、希西家洁净圣殿:侍奉中的更新

      “从正月初一日洁净起,初八日到了耶和华的殿廊,用八日的工夫洁净耶和华的殿,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代下29∶17)
      在以色列历史上,南国犹大第十三任国王希西家(公元前727年-公元前697年)的一生当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事,最重要的应属其洁净圣殿、聚众献祭之举。共包括三个步骤:1.元年正月,开了耶和华殿的门,重新修理(代下29∶3);2.从正月初一日洁净起,初八日到了耶和华的殿廊(外部),用八日的工夫洁净耶和华的殿(内部),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代下29∶17)(里里外外,干干净净);3.希西家王清早起来,聚集城里的首领都上耶和华的殿。牵了七只公牛、七只公羊、七只羊羔、七只公山羊,要为国(国家)、为殿(宗教)、为犹大人(人民)作赎罪祭。王吩咐亚伦的子孙众祭司,献在耶和华的坛上(代下29∶20-21)。元年正月就是希西家王登基的时候,拆了耶和华殿的门重新修理、洁净、献祭。祭物每样七份,为国家、圣殿、百姓而献,这是完整的祭物。

      当我们年初聚集在神面前的时候,从以上也可以得到许多的启发,为国家、为教会、为人民献祭。第一,我们所处的这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平安,人人都需要平安,在正月初的时候求主将平安临到我们的国家;第二,为神的教会祷告;第三,为我们的同胞祷告。求主借着希西家正月洁净圣殿献祭敬拜使我们学到智慧。

      四、以西结洁净圣所:对未来的盼望

      “主耶和华如此说:‘正月初一日,你要取无残疾的公牛犊,洁净圣所。’”(结45∶18)
      当年以西结先知在异象中看见整个洁净圣所的过程,在正月初一日主耶和华说你要取无残疾的公牛犊献祭。这是一种对将来盼望的信息。我们的将来是什么样子?乃从现在开始,求主帮助我们在正月初一的时候将未来的信心建基在神的话语上。我们的一生极其短暂,求主帮助我们学会使用我们生命中的正月初一,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真正的价值。基督徒的人生就是一个在盼望中前进的过程,信心引导我们向前。
      古人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四个“正月初一”蕴含着四重祝福,愿上帝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赐福于我们。

  7. 学习认识真神

      凡物“有”生“有”,“无”生“无”,“无”决不能生“有”,这是一个极其浅近易明的道理,空升中倒不出米,取款不得多于存款,无钱租不了房住。人欲有合乎逻辑的思想必须认清“无不生有”的原则。

      近代的科学也得了同一的结论,明显这宇宙必有着一个起源,大天文学家秦斯爵士说:“每一事物都带着惊人的力量,指向着在那非无尽期远的一个,或一系列确定的创造事件。这个宇宙,既不能从现有原质中凭机遇而产生,亦不能永远像现在一般的模样。”(见Jeans,Eos,or the Wider Aspects of Cosmogony. p.55 )连赫胥黎(Huxley)也说天文学“带领我们去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证明它们必有一起源。”(见T.H.Huxley,Collected Essays,Vol,I,p.35 )

      说也奇妙,没有人会相信把一些铁板、螺丝、橡皮、木块和锤子、铲刀放在一起,经过了若干年的震荡,就会变出一架打字机。几堆砖瓦、钢条、木料、石块、泥灰和铁钉不经过精密的思想和设计,工匠的血汗和劳力,就不可能出来一座房屋。但却会相信这奇妙、有规律的宇宙,不过是些无思想的物质,循其自然的规律所发展而成的。却不知所谓自然律,仅是一被造之物,绝非创造之主;系一出产品,绝非生产者。

      赫尔(Hull)说:“物质变化而生热,皆由复杂而趋简单,为一退化的现象。此乃物理的基本定律。宇宙之间,绝无自简单而成复杂者。故不问宇宙之起源以何种学说解释之,太初之世界,必如钟表旋紧发条,含蓄巨量之力,然后始能随时发泄之。”是谁旋紧了这宇宙的发条?绝不能是那些无理性的自然律的本身。

      只要稍有一点天文常识的人,就知道这宇宙是何等的伟大而有规律。星球的运行,已有天文学家用数学的方法来推算,其行动不能有丝毫之差别,否则一切生物将不能生存。例如,太阳光球层平均温度为摄氏5500度,我们的地球刚好与这一个火球隔着相当的距离,约有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遥,使它能够温暖我们而不过甚。假若太阳只射出现在一半的热,我们就都会冻死。如果比现在增多一半,又都要被烧焦了。地球依轴心自转,每小时1670公里,假若要以每小时167公里转动的话,我们的白昼与黑夜就会比现在增长十倍,白昼,赤热的太阳会烧毁我们的植物;而在漫长的黑夜里,就要冻坏了那些初生的嫩芽。地球的倾斜,构成一个23.26的角,就有了四季的调节。假若不是如此倾斜的话,海洋的水蒸气必流向南北二极吹成冰大陆。假若月亮离我们只有八万公里远,而不是现在实际的距离三十八万四千公里,那么,潮水就会淹没所有的大陆,甚至高山亦会被冲刷而去。假若地球的地壳再厚三米,地上山没有氧气,动物的生命都必死亡。若是海洋再深几米,二氧化碳和氧气都被吸收殆尽,植物亦不能生存。或者我们的大气层较现在更为稀薄,那么每天数百万颗殒星,不会在空中被氧化消灭,而要撞到地面上来,世界天天到处有大火灾了。

      据最近天文家的研究,在整个宇宙中,似乎只有这地球能适合一般生物的生存。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盂得先生说:“生命是丰盈的,但仅限于少数有特曰情状之星球,甚至可认为我们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先前有人认为火星上或者有像人那样的动物生存着,现在知道火星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因为气温变化甚剧,黑夜降低至零下八十度,而且氧气及水蒸气均甚缺乏,从前有些人以为火星上有许多人造的运河,现在已证明这只是天文观察者的一种幻觉而已。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都有着最适当的组织与特性。例如,空气中含有充分的氧气,可供动物的需用,同时它的浓度也不大,只占空气的五分之一含量,大量的氮气冲淡缓和了它的氧化作用。否则一切的动物必致夭亡,而整个的地球早被焚毁了。

      水,更是一个美好的例证。一切的物体都含有水分。多数的动植物,大半由水组成。水是由氢、氧二种气体化合而成的。氢气能自燃,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的气体能剧燃而产生摄氏几千度的高热,可是化合而成的水,便成为灭火的物质了。水不易被分解,而能溶解极多的物质,也能使干燥的物体相互粘附或变软。它本身虽不是电导质但却能溶解盐类而导电。由于水的蒸发较任何物质需要更大量的热,并其他的特殊性质,当水面为烈日所熏射时,就不致使气温有很大的变更。最奇妙的一点,在一切自然界的液体中,水是唯一的,违反了热胀冷缩的定律。在摄氏4度下,它却热缩冷胀了,这样就产生了二个极重要的结果:第一,当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水开始结冰,体积反而膨胀,因此冰能浮于水面而不致自水底冻起,水底生物乃得生存。第二,当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岩石因而崩裂,逐渐分化而成沃土,植物得生长其上。这不是表明万物是有着特殊而精密的设计吗?

      原子的结构,也显明了造物者的匠心。我们早就知道有好些元素能单独分离而出。他们具有固定的物理与化学的性质,并且能依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化合而成某种与原来元素性质迥异的物质。而原于结合的数目,系依据一数学之定律。例如,二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一个钠原子与一个氯原子,合成一个氯化钠(食盐的组成)分子。这些元素都由许多小质点组成,这些小质点叫做原子。用普通的方法是不能把它们分裂的,它们的重量很小,如一个氧原子仅重0.000,000,000,000,000,000,000,264克。

      经卢瑟福与玻尔等研究的结果,说明原子的中心是一带正电的核心,四周有一群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心而疾转着。1913年莫塞莱证明,如果我们把一个电子所负电荷的数目,算作一个单位,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就等于原子核的正电荷数,并且也就是环绕核心的电子数目。那时所发现的元素可能有九十二种(现在有一百零九种以上),而它们的原子序数,就自一,二,三……而至九十二,其中除了二种元素以外,那时都已经发现,而且有了确定的名字。如氢有一个绕转的电子,原子序数是一;氦有二个绕转的电子,原子序数是二;直到第九十二个的元素铀。正如秦斯爵士某次在剑桥大学所说:“这宇宙明显是由一位纯粹的数学家所设计的。”

      愈多研究元素及其性质,就愈能证明它们是受一数学的定律所管制。从门捷列夫(Mendelyeev)所建议的元素周期表中就可得知。玻尔证明这是因为每一元素,自氢开始,在其环绕原子核心四围的电子层中,有规律地增加了一个电子。当满了八个以后,就开始了第二列。每一列的元素数目,用数学来表示,就是2:8:8:18:18:32等等。在每一列的规定地位上,各元素都有着相似的性质,如锂、钠、钾等碱族元素就占着平行的地位,而在每一列的最后,则为一稀有气体如氦、氖、氩等。

      莎士比亚的戏剧,决不能用一个打字机随便地打成。即使可能的话,打字机的本身也需要精密的设计和完备的制造。贝多芬的乐曲,不可能胡乱地就在钢琴上奏出来。即属可能,钢琴自身就必须先有专家的计拟,各项材料的配合、制造和安排。我们虽然不能凭感觉来证明神,但看到这自然界一切奇妙的现象,就不容否认这位伟大的智慧者的存在了。

      自然界的美妙配合和奇丽的结构,已令人咋舌惊叹不已。但如果和生物的天赋智能来一个比较,又何啻有天壤之别。倘若我们肯仔细虚心地观察动物由天赋而得的本能,就会无可疑异地相信,必有一位美善的造物者了。例如,幼小的鲑鱼在海中生活数年以后,再回到它自己的河里,沿着它出世的支流所在的这边河岸,逆流而游着,假若要把它换到另一条支流里去,它立即会知道是错了路,挣扎地逃回主流里,还是原来那样地逆游着,准确尽其终身。

      鳗鲡就更希奇了,它们先在原生的河或湖内生长,长成以后就游向美国以西的一千公里远的伯尔木达岛附近的深海中。从欧洲来的鳗鲡,要穿过大西洋这段很远的路程。它们在那里生卵,孵化以后便与世长辞了。而幼小的鳗鲡,虽然被留在一片汪洋里面,没有知道任何事物的方法,然而它们却仍然能找着路回家,不仅能刚好回到它父母离开的海岸,并且一直从那儿回到原来的河流湖泊与水池。在欧洲捕不到一条美洲产的鳗鲡,在美洲也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条欧洲产的鳗鲡。更使人惊奇地,欧洲鳗鲡的成年期,要比美洲鳗鲡迟一年,这些现象,必是为了补偿它们回到原籍以前穿过大西洋所耽搁的时间。

      蜘蛛也是一个奇妙的动物。它铺张丝网在墙角里,苍蝇、蜻蜓等投到网上,因为丝网有粘性,虽然拚命挣扎,也逃脱不了,只得束手待毙,做了蜘蛛的大餐。但是为什么蜘蛛吃飞虫的时候,自己不被粘着呢?原来它的腿上,分泌一种油质,使它不被粘住。所以网中央的丝上,是没有粘性的。

      又有一种蜘蛛,体积仅如黄豆大小,却能将蚌壳举到离地好几米高的空中,织网壳内,抚育幼虫,以防危险。蚌壳的重量对于微小的蜘蛛,等于以一人之力举十吨钢铁于一至二公里高之空中,是一极其伟大的工程,非由工程学解决不可。而此蜘蛛竟能利用科学方法,将其举起。它先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树枝,作为巢窝的根据。然后放出潮丝,系于蚌壳,再收紧其丝,以待自干。潮丝一干,自然紧缩,而蚌壳的一端,遂得稍稍离地。然后再放出潮丝,紧系壳之他端,待其干后,彼端亦能离地而起,如此继续不已,终能吊起蚌壳至一适当高度,经营而布置之,遂成一稳妥紧密的住所,从事孳生工作。

      猫从墙上跳下,都是四足落地。依照科学原理来说,上重下轻,一定会倒冲下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经科学家的研究,当猫跳下时,将它的动作摄成电影,然后再慢慢地放映出来,才看见当猫跳落时,它的尾巴在空中急速地旋转,好像飞机的螺旋桨,趁着劲使身子不致倾斜,所以不会跌倒。

      黄蜂对付蚱蜢,也是一件很妙的事情。黄蜂先在地上挖一个小洞,把它的刺,刺在蚱蜢身上的某一部分,使其不致死亡,仅失去了知觉,像一块储藏着的鲜肉。于是黄蜂很巧妙地产卵,这样,当幼虫孵化成功以后,就可以慢慢吞食这一块为它们预备的鲜肉,而不至于死亡。因为死肉对于它们是致命的。母蜂做完了产卵的工作便飞开,不久就死了,它永不会看见它的孩子。当然黄蜂必须很准确地完成这些工作,一代又一代地都是如此,否则世界上早就没有黄蜂的存在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过了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合力的研究,发明了雷达,藉以探知远距离的海上战舰或高空飞机的位置。这种机件所根据的原理是:由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定阻波物的距离。谁知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号的奋勉杂志上,科学家费哲拉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给我们解释蝙蝠在黑暗中怎样指导自己。它在飞行时,不论遇到如何黑暗窄狭的地方,绝不至于碰壁。这是什么原因?既不能看见,它又怎样会知道在前面有障碍呢?关于这事,生物学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零四年已经证明,蝙蝠之所以能够避免碰撞,是借着一种天然的雷达,不过是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出人类的听觉范围以外。这两位科学家在蝙蝠飞行时,借着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将它所发的高率声波记录出来,当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就必然折回,它的耳膜便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而向适宜的方向飞去。蝙蝠发送声波时,也像雷达一样,相距极短而极有规律的时间,并且每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才可以分清自己的声音,而不致发生扰乱。因为这种原因,蝙蝠在飞行的时间,常是张着嘴。假如你将它的嘴捆紧,或堵上它的耳朵,使它们失去了指挥的功用,便要撞到墙上而无法飞行了。格利芬和迦朗包就是借着这种实验,发现了蝙蝠的秘密。

      近代科学上的发现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使我们感觉人类的万能,傲然自居为宇宙的主宰。但是仔细一思想,一数算,这所有发明,又怎能及于自然界奥秘之万一呢?望远镜与眼睛,电话筒与耳朵,钢琴与音喉,录音器与脑子,血清与白血球,飞机与雀鸟,汽船与鱼虾……如果,我们承认这一些不能自动的机器,尚需千百最有智慧的科学家,经过许多年日的思想和研究,设计和试验,费尽了心计,流尽了血汗,最后才得成功,同时却说这些千万奇妙的生物,只是那茫然无知之自然的产物,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是否能令人满意地接受呢?

  8. 复兴从新年开始

      经文:创35:1-7   神对雅各说:“起来!上伯特利去,住在那里,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

      新年新风尚,家家新,人人新,事事新。新年已近春天,万物在复苏,大地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值此佳节,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的信仰也当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灵性也当有新的复兴。我们当如何使我们的灵性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复兴?雅各的经历和体验,可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复兴,当有真神的启示
      伯特利是雅各信仰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二十年前,他为了逃避兄长以扫的追杀,独自一人浪迹于茫茫旷野中。在伯特利旷野,在身体极度疲乏、精神极度颓丧之际,神向雅各显现,让他经历天梯,使他清楚知道神与他同在的事实(创28∶13-16)。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对付和造就后,“神对雅各说:‘起来!上伯特利去,住在那里,要在那里筑一座坛给神’”(创35∶1),乃是为了让他记住二十年前神曾经如何复兴了他的灵性,如何与他订立了祝福他的恩典之约,好让雅各的灵性有一个崭新的、更大的复兴。雅各的灵性造诣,就是在这一次经历后达到了完全、深固的地步。

      迦密山上的以利亚,灵性正达高峰,面对850位来势汹汹的假先知,他凛然不惧,轻易取胜;迦密山下的以利亚,功成名就后满怀喜悦和自豪,此时的他,灵性却跌至深谷。王后耶洗别的一句话,就令他恐惧万分,没命地奔逃。逃了一天的路,以利亚又疲又乏,饥渴交加,心里悲观至极,就在罗腾树下向神求死。向神发一通牢骚后,他躺下昏然入睡。神差遣天使下去,为以利亚预备饼和水,并将他拍醒,让他起来吃喝。以利亚醒后起来吃了、喝了,接着又躺下睡着了,身体和灵命均已软弱衰萎到极点。神再次让天使拍醒他,并仔细叮嘱他:“你当走的路甚远。”(王上19∶7)以利亚起来后再次吃喝,然后仗着饮食之力,走了四十天的路,来到何烈山上,接受神给予他的新使命(王上19∶1-18)。

      主耶稣在被兵丁解往大祭司该亚法处审判时,彼得“远远地跟着”(路22∶54),深怕自己与耶稣扯上关系而有性命之虞。进入大祭司院里后,彼得和众人一道在火堆边烤火,三次被人认出是跟耶稣一伙的,他坚决否认没这回事,甚至发誓说不认识耶稣(路22∶54-62)。耶稣被钉十字架后,彼得对主已产生了彻底的失望,遂放弃侍奉而重操打鱼旧业,重新回到了世界。当他和其他门徒一道在提比哩亚海边捕鱼时,复活的主向他们显现,并帮助他们打上了一船的鱼。此时的彼得对主有了重新的认识,其跌至谷底的灵性又一次冒了出来。主一连三次问彼得是否真的爱他,彼得感到惭愧难当,因为知道自己以往的属灵光景实在可怜。也就是在此时,彼得的灵性再次得到复兴(参约21∶1-19)。

      基督徒的灵性要想得到的复兴,除了自己努力争取、主动奋发外,更不可缺乏神直接或间接的启示,因为只有来自神的启示,我们的复兴才更具属灵色彩,同时也更有果效,继而能感染、帮助别人复兴。

      二、复兴,当主动除污自洁
      曾经,雅各的家里摆设了许多外邦偶像,他的心中也隐伏着许多世俗“偶像”。雅各知道耶和华神是一位忌邪的神,不能容忍他子民的家中和心中存留着别的邪恶之神,于是,在进入“神的殿”和“天的门”之前,他要先除掉一切污秽败坏的东西。“雅各就对他家中的人,并一切与他同在的人说:‘你们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也要自洁,更换衣裳。’”(创35∶2)这是促使雅各的灵性复兴起来的又一重要举措。

      “自洁”是关乎内里的事,即心思意念要做到纤尘不染;“更换衣裳”是关乎外面的事,即外表行为也要清洁成圣。雅各的举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基督徒要想得到神的喜悦,其灵性要想得到神的复兴,必须做好自己心灵和身外的除污、洁净工作。

      新年之际,每家每户都要打扫屋内屋外,洁净家里所有的生活用具;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新衣裳,让自己的面貌焕然一新,给人崭新的美好印象。同时,我们也当清洁我们的“心”,因为它是“圣灵的殿”(林前6∶19),是神居住的所在。当我们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时,也当懂得为自己预备一件最珍贵的“光明洁白的细麻衣”(启19∶8),以便将来与主在天上“成婚”时穿上。

      圣洁之装蒙神喜悦,肮脏污秽的衣服却会惹怒神。昔日大祭司约书亚因为没有“自洁,更换衣裳”(创35∶2),依旧穿着那件已经脏污了的祭司服进入圣殿,导致将魔鬼引入神的圣所,遭到神的怒责。神吩咐天使脱去他的污秽衣裳,给他换上一件新衣,才使恶魔退去,同时他也才有资格担任祭司的职责,主持献祭之礼(亚3∶1-5)。

      使徒保罗也勉励我们当“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并且穿上新人”(弗4∶22-23),他还为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2-24)。《希伯来书》也劝导我们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并要求我们“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12∶1)。我们当切记神的嘱咐:“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19∶2)

      三、复兴,当懂得向神感恩
      学会向神感恩,是神的儿女们灵性复兴的一个关键因素。雅各深知这个道理。他没有忘记,在他遭难的日子,神是如何安慰他、鼓励他、帮助他、保佑他的。他没有忘记,神在这二十年来所赐给他的长阔高深的爱和恩。他忆及神的恩和爱,想到自己的败坏,对神真是感激涕零。他如此向神祷告:“耶和华我祖亚伯拉罕的神,我父亲以撒的神啊,你曾对我说:‘回你本地本族去,我要厚待你。’你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诚实,我一点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如今我却成了两队了。”(创32∶9-10)

      使徒保罗也是一位懂得向神感恩的人。他回顾自己蒙召受恩以及得神重用的经历,心里甚为感动:“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逼迫神的教会。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15∶9-10)这份感恩之心促使着保罗“常常竭力多作主工”(林前15∶58),以致打完了当打的仗,跑尽了当跑的路,并且守住了当守的道,从此为自己铸就了一顶荣耀的公义冠冕(提后4∶7-8)。

      诗人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一切的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诗103∶2-5)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奔走的天国路上,曾经领受过神“何等长阔高深”(弗3∶18)的爱。我们不要像那九个被主耶稣洁净后却不懂得来到主前谢恩的麻风病人,当学效那位撒玛利亚人,将身体给祭司察看后,回到主的面前“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路17∶15-16)。

      四、复兴,当时刻与神灵交
      伯特利本是旷野之地,偏僻、荒凉,但因为有神的同在,也就成了使雅各得力量、蒙祝福的“神的殿,天的门”(创28∶17)。雅各要想重新得力,想让他的灵性得到再一次的大复兴,他必须“上伯特利去”!去干什么呢?去“住在那里”,即住在神的殿里,时刻与神亲近,和神交通(创35∶1)。

      我们的灵性要想得到复兴,得“上”神的殿,且“住”在神的殿中。我们应经常上教会聚会听道,《希伯来书》劝勉我们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来10∶25)使徒教会初期,信徒们的灵性之所以那么复兴,全在于他们天天在教会(神的殿)里聚会、擘饼(徒2∶46)。大卫深谙住在神殿里的重要性,他曾说:“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27∶4)此外,我们的灵性要想得到复兴,也得“上”天的门。我们当每时每刻向神祷告,和神灵交。主耶稣深谙祷告的益处,他每次做完圣工后,总要退到旷野去祷告,以求得父神的重新加力。他不但自己如此,也谆谆教导门徒们要“常常祷告”(路18∶1)、“警醒祷告”(太26∶41)。

      许多时候,我们的灵性不能复兴,是因为我们没有“上伯特利”,而往往是“下耶利哥”(路10∶30),故而我们的灵性才走下坡路。“伯特利”是神的殿、天的门,是神和人同在的地方,是人得能力、受恩典的所在;而“耶利哥”却是一座让人堕落、败坏的世俗罪城。亲爱的弟兄姊妹,若你此时正在往“耶利哥”下,那么请你赶紧掉转头,“上伯特利去”,在新的一年领受神的恩典和祝福,迎来新的复兴。

  9. 新年思“新”

      《罗》12:2“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约》13: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弟兄姐妹:新年平安!

      今天是我们过年后的第一个主日礼拜,将心归主!
      
      回顾过去一年,尽管有几多曲折坎坷、几多磨难历练,但在神施恩之手的引领下,都平安地走过来了,经历从岁首到年终都蒙保守的恩典,平安度日,健康成长,喜乐生活,丰衣足食,恩典够用……恩上加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当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参腓 3:13),在新的一年里更加侍主爱人!
      
      新年是我们新的起点,无论是工作事业、家庭婚姻、学业读书,或是灵性生命的追求,都是新追求的起点。今天在新年之初与大家分享新年思“新”的主题。“新”字在旧约用了142次,新约用了72次,共计214次。
      
      一、新年做“新”造人
      《林后》5:17节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新造的人有新的眼光,过新的生活,做新的侍奉。保罗说:“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小时候等着过新年,因为新年到了,可以换新装——新衣裤、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在属灵生命上,也要改换心志做新人。什么叫“做新人”?不是宗教修养增加了,文化程度提高了,圣经知识提高了,就是新人了。新人是有标准的。
      
      1、新人有更新的言语。雅各说,一个人在言语上没过失,就是完全人(参雅3:2)。要随口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这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信主后世俗的言语还是很多,“小鬼”、“垃圾”、“要死”都不适合基督徒的体统。不能随口谎话,圣经说:基督徒讲话要真实,“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 5:37)要合时,“口善应对,自觉喜乐,话合其时,何等美好。”(箴15:23)要公义,“我的口要发出真理;我的嘴憎恶邪恶。我口中的言语都是公义,并无弯曲乖僻。”(箴8:8)要正直,“公义的嘴,为王所喜悦;说正直话的,为王所喜爱。”(箴16:13)要和气,“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怎样讲话不犯罪“神前讲人,人前讲神。”
      
      2、新人有更新的行为。信主前我们的行为是旧的,但现在是新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基督里了,所以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西3:9-10)。“穿上”表示在行为上要有变化,生活要有见证。
      
      1) 是否荣耀神“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春节里醉酒?
      2) 是否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林前10:23)春节也抽烟?
      3) 是否造就人“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春节里搓麻将?
      4) 是否受辖制“凡事我都可行……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6:12)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3、新人有更新的关系。基督徒的关系有二种:一种对神,一种对人。无论是对神对人,在新年里都要更新。多祷告、多读经、多聚会。对伴侣要爱你的妻子。顺服你的丈夫。对亲情要孝敬父母。用主的道教养儿女。对工作要做好老板,好同事。对社交要做好邻舍、好朋友。对教会要做好信徒,与人和睦。
      
      二、新年练“新”本领
      我们要做让人感动的人,做让人放心的事。这就是基督徒的品质。
      
      1、做让人感动的人:《创》13章是讲亚伯拉罕与罗得仆人吵架的事,后来二人分道扬镳。照道理说,罗得是叔叔从老家带出来的,到新的地方要让老人家选地才对,但罗得老实不客气选择了最好的地方——所多玛、蛾摩拉,圣经用二个比喻来形容这地方的好——如同伊甸园,又如埃及地。但自私的人,神不会祝福;肯为神牺牲自己的人,神一定要祝福。神就人人祝福亚伯拉罕。到《创》14章,记载罗得被四王俘虏,亚伯拉罕不计前嫌,带318个家丁前去营救。家丁没受过军事训练,四王的军队是行军打仗的部队。业余打专业,不是自讨苦吃吗。可见,亚伯拉罕是个让人感动的人。
      
      《创世纪》45:1-5节记载约瑟与弟兄相认,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人,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
      
      我们要想做感动别人的人,必须要有基督的爱,且要做得及时才能感动人。去年2月,淳安树林火灾,烧死6人,市基督教两会得知这一情况马上行动,以基督的爱伸手帮助,捐献20万人民币给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他们大受感动,是宗教界第一笔善捐,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成为让人感动的事。
      
      2、做让人放心的事:有的人做件么事你都不能放心,因为他是一个不能让人放心的人,所以他做事也无法让人放心。但我们基督徒既是让人放心的人,做事也要让人放心。
      
      《创》24章记载了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为以撒找媳妇的事,看见他是一位做事让人放心的人。能办事,还要办好事,这才让人彻底放心。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第一、忠心。做事忠心的人是让人放心的人。忠心表现于“不耽延”。“耽延”了等于没有做。一个不忠心的人,他常常说:我会做,但迟一些。我们会不会心里想:主啊,我会侍奉你,但要等到我退休的时候。
      
      第二、靠神。多多依靠神的人是个让人放心的人。因为神是信实,多依靠神的人也会多多活出信实的本质。若不是神的帮助,我们将—事无成。即使是侍奉神,我们都需要倚靠神。
      
      第三、主动。一个做事主动的人是个让人放心的人。因为他做事主动,就会积极地想做好事。今天的世代,神在寻找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呢?
      
      三、新年学“新”功课
      
      《林前》6:7节提到神责问哥林多的信徒,你“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肯为主吃亏的人是需要有吃苦心志的,否则吃亏不起。很多时候正因为不肯吃亏,就发生争吵、分裂,不能彼此相爱。彼得说:“受苦的心志是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的事(参彼前4:1-2)。肯为主的缘故吃亏是我们在新年里要学习的功课。
      
      基督既为我们受苦,我们就当为他受苦,吃亏算得了什么。基督在世上为我们吃了多少亏,生而为人却没有人的权利。在客西马尼园他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就是肯吃亏。当他要上耶路撒冷时,彼得说:“主啊,你万万不能去”,耶稣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当他被捕时,彼得把马勒古的耳朵削掉了,主对他说:“你想我不能求父为我差十二营多的天使来吗?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这是肯吃亏的精神。今天我们肯为主的缘故吃亏吗?肯,就是在不断活出基督,在实践神的旨意。我们若有肯吃亏的精神,就能得胜魔鬼各种的试探,就能过得胜的生活。
      
      《诗》15:4节说义人“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这是指神的儿女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的行动,即说话算话,要讲信誉。基督徒千万不要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既然说了,即使吃亏,也要实行,神看重言而有信的人。《撒上》2:30节“神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哈拿祷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察验婢女的苦情,就给我一个儿子。我就奉献给你,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神听哈拿的祷告,她就怀孕生了撒母耳。当撒母耳一断奶,哈拿依着对神的诺言就把孩子送到示罗去了。这就是言出必行。我们好多人在神面前耍赖皮,讲话不算数。有一信徒与人说好80万卖他的房子,但签字后,另有人以90万的价格来买房子。他说,我已答应第一买家,就守信誉。那人说:你付他点违约金,你还多7万呢!他说:我是基督徒,要守信誉,因为我所信靠的神是信实的。“美名胜过大财!”这是明摆着为主的缘故吃亏。违约在人面前或不算什么,但基督徒要活出诚信,成为“信得过”的记号。
      
      主对哥林多信徒说:“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这就是我们常常与人争吵不息的原因。特别是信徒之间争吵、告状,很多时候只要能心存吃亏一点的态度,就不会争吵了。当亚伯兰与罗得的仆人争吵时,亚伯兰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当时有迦南人与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让人看后,失去见证。为了神荣耀的名,亚伯拉罕选择吃亏。“遍地都在你眼前,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当罗得离开亚伯兰后,神就对他说:“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为主吃亏的真吃亏吗?不吃亏。神大大祝福他。从他们的结果看,罗得与亚伯拉罕的结局大不一样,是谁使他们不一样?神。所以,不必争、吵、夺、恨,最后结局掌握在神手中。他要恩待谁就恩待谁。你不要计较那虚空、暂时的东西。
      
      四、新年守“新”命令
      《约》13:34-35节记载,在耶稣与门徒分离的前一晚上,主亲自给门徒洗脚,之后颁布一条命令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1、这新命令是既旧又新的。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约-2:7-8)这爱的命令是既旧又新。“旧”是因这命令来自旧约,神早就说过要爱人如己(参利19:18);“新”是因耶稣做了新的解释,爱人不仅如己,要像主一样去爱人。
      
      2、新命令内容是彼此相爱。爱是对人的态度,我们不能藐视、讨厌、轻看别人。爱不是一种感觉,是一项选择。为教会、世人、国家祷告就是一种爱的关怀。
      
      3、新命令榜样是基督的爱。爱是什么爱?是舍己。标准呢?神爱我们,赐下独生子。《约一》4:9-10说:“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所以,我们也当彼此相爱(参约-4:11)。神的爱何等长阔高深,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地位、阶层,普世的人他都爱(参约3:16;约壹2:2)。
      
      爱的标准像基督的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牺牲的爱,服侍的爱,舍己的爱,这爱永不改变,永远长存。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我们到底(参约13:1)。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13:8)。
      
      结语:求主保守我们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在新年中,让我们恒久靠主,得主喜悦。察验何为神所喜悦的事,并行在其中。2012年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在新的一年里,愿神垂听我们的祷告,求神赐给我们聪明智慧,立定心志,遵行神的旨意;同心合意,兴旺福音,高擎十架,传扬基督。新年做“新”造人,新年练“新”本领,新年学“新”功课,新年守“新”命令。
      
      愿主赐福大家,新年蒙新恩!

  10. 新年新喜乐

      经文:腓4∶4-11

      基督徒的人生是乐观的,喜乐的。圣经倡导信徒要乐观处世。“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要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喜乐”是圣灵所结九个果子之一。“圣灵中的喜乐”是“圣灵所赐的喜乐。”(参帖前1∶6)

      《腓立比书》通卷洋溢着“喜乐”,是保罗在监狱所写的书信。奇怪!一个身居牢房的人如何能写出这卷以“喜乐”为主题的书信呢?因为保罗的喜乐是真喜乐,是圣灵在人身上工作的果效。

      一、靠主的喜乐

      保罗说:“我靠主大大地喜乐。”(腓4∶10)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腓4∶4)两处经文都强调“靠主”这两个字。正如祭司尼希米对百姓说的:“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8∶10)。

      保罗叫我们要“靠主”喜乐是有根据的。因为主耶稣曾应许:“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5∶11)主耶稣是我们喜乐的源头,他已应许将他的喜乐赐给我们,所以我们有主就有喜乐了。

      “无论高山,无论海洋,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人生在世幸福不幸福,一个重要标准是他喜乐不喜乐。喜乐不取决于物质,而取决于精神;不取决于外界,而取决于内心。财富不是能否喜乐的决定因素,富裕并不说明一个人生活就有喜乐,喜乐是因为我们有主可以依靠。

      二、交托的喜乐

      保罗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肩上都有大大小小的担子,担子把腰都压弯了,怎么能喜乐得起来呢?俗语说:“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主耶稣也明明告诉我们:“你们在世上有苦难。”当苦难的事临到时,还会喜乐吗?喜乐和忧愁是双胞胎,在我们人生的旅程中,常会遇到喜乐的事,但更多是遇到忧愁的事,怎么办呢?彼得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前5∶7)好像卸车一样,唏里哗啦把重担全部卸在主的面前,我们的心就释放了、喜乐了。喜乐是一个基督徒的外包装。如果一个基督徒整天愁眉苦脸,他就失去了见证。

      一个小孩,在父母面前为什么能无忧无虑,欢喜快乐?关键是小孩对父母有最完全的交托。今天我们都是天父的儿女,如果我们整天摆个苦瓜脸,唉声叹气,说明我们对天父还没有完全彻底的交托。所以,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回转像小孩子,像小孩那样完全交托。

      忧愁和烦恼是人类一种流行性的疾病,许多人都常患这种病。人知道挂虑不好,知道挂虑解决不了问题,但有些人偏偏喜欢挂虑。他的工作、生活、健康、经济等都可能成为他挂虑的理由。有人说:“这件事我不能不挂虑。”什么意思?是否要说明这件事主不能担当,所以还是我自己来挂虑呢?

      一女孩早晨开窗,见仆人在埋葬她家的一只死狗,她哭了。奶奶领她到另一边,开了窗,见窗外的花园里有许多鲜花、蝴蝶,有许多小朋友在玩耍,她笑了。我们也常常像这位小女孩,开错了窗,看不到使人喜乐的一面。人生在世,要苦是苦不完的。有位大学教授,杞人忧天,终日忧愁。一天被人带到山上去看落日,他见晚霞美好,十分快乐。但下山的路上他又叹了一口气说:“可惜这样的美景到晚上就没了。”

      有人写四句诗:“问我何故信耶稣,笑而不答心内舒,脱离罪恶得释放,喜乐满怀说不出。”一个尝过天恩滋味的人,一定是个生活喜乐的人。有人惊讶地问:“你们信主的老头老太,怎么都会唱歌?”他们不了解,因为老头老太深感神恩,就会情不自禁地唱出诗歌来。

      三、知足的喜乐

      保罗说:“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4∶11)你满足了,不再奢求什么了,心就自然平安喜乐了。林则徐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俗语说:“平安最贵,喜乐最美,知足最富。”

      有人以为,能否喜乐是取决于生活中的“得”与“失”,“得”就欢喜,“失”就忧伤,其实这是不对的。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得”,也没有绝对的“失”。“得”未必都是好事,“失”也未必都是坏事。人都有一种通病,即老想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很少想自己现在还拥有什么。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世界上什么是最宝贵的?”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带他去问了几个人。第一位是因暴食暴饮而得了严重胃病的人,答案是“健康”;第二位是因打骂妻子,以致妻子长期出走的人,答案是“爱情”;第三位是拐着手杖艰难行走的老人,答案是“青春”;答案各不相同,但都是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我们中间许多人,现在不是还拥有这些东西吗?你知足就拥有了喜乐。不要去跟别人攀比,“人比人,气死人”。

      所罗门说:“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传5∶10)这是所罗门的人生经验,他就是一个不知足的人。他每年收入金子666他连得,他的银子堆积如山,但他还是不断为自己积蓄金银。他有1000个嫔妃,但晚年又贪爱许多外族的女子,并随从她们去拜偶像。到头来他的人生总结只能是“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有一种药,你吃了会身体健康,心情舒畅。什么药?是喜乐。“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17∶22)“笑一笑,十年少”;“多忧多虑要得病,快快乐乐会长命”;“说说笑笑精神好,不说不笑有病了”。最近报纸上有篇文章,名为“让喜乐的阳光温暖更多人”。文章说到喜乐在人心灵上的重要,好比阳光。没有阳光,生命就不能长进。文章最后说:这个阳光本来应该属于全人类,但可惜的是,有些人竟想将它霸为己有,千方百计地拦阻别人也得到这份阳光。他们只想独家乐,而不想千家乐、万家乐。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约8∶12)主就是这个世界的阳光,基督徒的本分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都来享受喜乐这份阳光。

      我们基督徒应该享受喜乐的人生,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弹琴,有人喜欢爬山,有人喜欢养鸟,这些正当的爱好和兴趣,你都可以去做,这就叫自得其乐。

      我们基督徒必须有喜乐的人生。大卫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我们有主的救恩,有复活的盼望,有永生的盼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享受那满足的喜乐,圣灵中的喜乐。但愿从新年开始,我们都来学习保罗,靠主常常喜乐,把我们的一切烦恼都交托主,让我们知足常乐。求主让喜乐的灵充满我们,让我们在神、在人面前都能欢喜快乐、笑口常开。

  11. 蒙恩后的新生活

      经文:弗4:1-3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上帝藉保罗告诉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既然是神的恩典,我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应当有像基督的品格。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这里有四句话,我们将按此次序一句句分享。

      一、基督徒凡事谦虚、温柔、忍耐
      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谦虚的人看自己会看的合乎中道,不骄傲,也不自卑,容易得到他人的接纳与尊重,自然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榜样,祂道成肉身,降卑为人主要是为成全救恩,而救恩的结果就是使人与神和好,人与人和好。耶稣基督是主,但谦卑地服侍门徒,为有需要的人服务,我们也要效法基督谦虚的精神,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一个谦虚的人,也是温柔的人。如果我们要用世上的事物来形容温柔,较为恰当的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都离不开的水。大家都很熟悉的“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所涵盖的思想意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给万物带来好处,却不争利益;帮助他人,不要求回报,这样的德行,就是至仁至善。

      温柔不等于懦弱。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因此我们旅游时,都爱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有人说,君子遇水必观,就是因为能够从其中获得一些感悟。有了温柔的感悟,就会以温柔的性情行事为人,这样我们交友就可以像水那样相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

      《圣经》中所记载的忍耐与温柔,都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忍耐不是消极的忍受,而是积极的、带有属灵能力的美好见证。当我们看到“忍耐”二字的时候,通常会想到爱,因为在《哥林多前书》13章4节说:“爱是恒久忍耐”。《箴言》书中记载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箴19:11)。因此,我们应当培养自己忍耐的性情,不轻易发怒。《路加福音》21章19节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 )。”当人自身心理健康的时候,才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我们通常也将忍耐与谦让联系在一起,有句格言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的心胸宽广了,人际关系就会处理好。

      基督徒凡事谦虚、温柔、忍耐是我们蒙恩后新生活应有的性情。

      二、基督徒当用爱心互相宽容
      “宽容精神” 可以追溯到圣经中主耶稣的教导。在《马太福音》5章43至48节,教导我们在处理各人之间的关系时要爱仇敌,我们对于那些可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实行爱是容易的,对于恨我们的人要谈爱就困难了,但是我们若以基督的爱心来做就容易了。主耶稣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祂爱世上的每一个人,在祂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甚至还为迫害祂的人向上帝祈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这里记载的就是超越的、宽容的爱,我们也当用爱心去宽容他人,活出与我们蒙召的恩相称的生命。主耶稣在世界上传福音的过程中,不是用武力征服世人来跟从自己,乃是以祂至高的大爱来吸引人,祂以爱心宽容世人的同时也怜悯世人,虽然当时许多人并没有跟从他。

      近几年海地和青海玉树的地震等灾情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肠。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伸出援助之手,并且共同为遭受苦难的人民祈祷,这些跨越国界、种族的爱心行动带给灾区人民以温暖和希望。我们从新闻媒体中可以看到,在解救受灾群众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问:“这个人的品行如何,我们是否应当救他?” 我们基督徒也不应有狭隘的心态,只关心那里的基督徒,而是一切以人为本,不抛弃,不放弃,充分彰显了用爱心宽容的精神。在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同渡难关。孟子有一句名言: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只有学会以爱心宽容他人,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社会才能和谐,基督徒用爱心互相宽容,在地上才会有美好的见证。

      三、基督徒当用和平彼此联络
      我们的主耶稣,祂是“和平的君王”。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乃是缔造和平,我们也当正确取用十字架的原则,是把自己的老我,而不是把他人钉在十字架上。

      和平是基督徒之间彼此联络的方法。我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如今,这些各自带着不同条件的人在一起,互相联络,彼此配搭,还要合而为一,看起来是很难的。但我们都是肢体的关系,大家彼此都应是相互联络的,我们是神的儿女,弟兄姐妹,都是神家里的人,基督徒在教会中,彼此之间会有一种归属感,即亲密的生命关系,并且同享神家中的安息和温暖。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只有和睦相处,我们才会有美好的见证,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才能够荣耀神的圣名。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从形象上看好像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这理念与用和平彼此联络是相通的,我们要兴起,做和平的使者,活出与基督徒相称的生命。我们不但在教会团契中、在家庭邻里之间,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要做和平的使者。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就先从自身做起,多说一些互相体贴的话,多做一些互相帮助的事,用和平彼此联络。

      四、保守圣灵所赐的合一的心
      我们基督徒之间是肢体的关系,联于元首基督,在基督里合而为一。“竭力保守”表明保守合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多看他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短处;对自己要公义,对他人要宽容,虽然我们外在背景与习惯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但是在我们里面却有相同的,就是灵里的生命,只有去除我们心思里面不同的成见,合一的见证自然地就会彰显出来。

      回顾今天的分享,神藉保罗告诉我们,我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作为神的儿女应有的生命特质,那就是:谦虚、温柔、忍耐,具有了这些美好的性情,我们在教会的团契中,生活、工作上才能够用爱心互相宽容,进一步用和平彼此联络,最终保守合而为一的心,由此就能够促进教会与社会的和谐,给他人带来益处,让神的名在我们的身上得着荣耀,并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12.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上海沐恩堂证道 (2015年5月31日)

      经文:彼得前书3:8-18上

      非常感谢今天能够受邀在此讲道。
      
      在三一主日,因着上帝的慈爱,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被圣灵带到上帝的面前。我们内心被上帝吸引,是为了被差遣出去,给与和祝福,成为基督的临在。三一是一个群体,在爱心、接纳、给与和走出去等方面都完美无缺。我们在教会中也应该是这样的。
      
      这些都是对的,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如何实现呢?彼得给当今土耳其的一些教会写信,写道如何过好与家人的复杂生活和带有烦恼和压力的复杂生活,以及如何成为上帝想让我们成为的群体,因为群体是上帝爱我们的主要渠道。所以我今天讲的是“在三一上帝之光中的群体”。
      
      教会群体首先要蒙召作见证和做礼拜。我们每天都通过个人的行为以及所在的群体作见证。在新约中,“见证”和“殉道者”的希腊文是同一个词,都是“martyroi”。如今在许多地方,对于第一世纪的教会,为耶稣基督作见证常常指的就是殉道而死。
      
      但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基督徒来说,作见证的常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自己的生命,向周围的人展示出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任,并且作为他的门徒永远追随着他。彼得很清楚,见证的心不是指对人大喊大叫,或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控制和破坏;而是要很清楚地活出自己的生命,使得身边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什么事情能够作最清晰的见证?在彼得的书信中提到,最清晰的见证指的是甘愿接受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在爱里合而为一的教会中仍然相信上帝。书信中大部分是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讲到家庭关系,讲到家庭运作,讲到时而公平、时而不公的审判,讲到生活的起起伏伏,讲到大多数人面临的困扰。
      
      彼得前书开始的一章讲到耶稣基督奇妙的好消息,也解释了教会的性质。彼得告诉他们,从一开始他们就获得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恩赐——救恩,所以他们的群体能够活出与别的群体不同的生活,是充满了希望和基督爱的生活。
      
      彼得承认,生活本不公平,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第8节)。没有谁的一生可以无忧无虑。
      
      我们的一位朋友曾经讨论过孩子的内心挣扎,他认为,最不快乐的孩子,也比大人们快乐。我不确定这样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但是几乎没有事情能够让我们在半夜醒来,像一个陷入困境的孩子一般。对于年长的亲人也是如此。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受到尊重和尊敬(彼前3:1-7),并且在我们老了的时候也能够被如此对待。我们所有人都面临上述这一两个问题,但是我们如何知道,在这一切压力中,上帝的平安是与我们同在的?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上帝通过耶稣为我们赢得并赐予我们的救恩是极其珍贵的,上帝是不会转身背叛我们的。其次,我们是信仰的群体,不是孤立的基督徒。三一的群体是教会群体的榜样。因此有两件事情让我们进入上帝面前。一件是通过我们的祷告、敬拜和感恩;另一件是通过差遣我们出去与他人分享重担、互相支持的教会群体。
      
      祷告不是让我们感觉好的心理伎俩。在祷告中,上帝用他的旨意重新塑造我们,让我们找到内心平安。我每天为我的孩子和孙辈祷告。他们有很多悲伤和快乐,但即使在悲伤中,上帝也与我们同在。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这个家庭经历过重创。但即使这样,上帝仍借着圣灵与我们同在,并在教会这个上帝的群体中彰显他的爱,使我们得以继续下去。
      
      另一个会让我们产生压力的方面是工作。中国人努力工作的程度以及他们承受的压力让我印象颇为深刻。压力包括我们内心想要成功而产生的压力。圣奥古斯丁是生活在四、五世纪的最伟大的教会导师之一。他写过一个见证,在他成为基督徒之前,看到一个乞丐,仅仅是因为肚子饱了,就感到很开心。奥古斯丁很羡慕他,因为尽管他很富有,但他的内心从未安宁,他的内心总是充满雄心壮志。雄心壮志是好的,但这也可能成为让基督远离我们而去的偶像崇拜。我们崇拜的只能是基督。崇拜让我们能够管理身心内外的压力。在敬拜赞美中,我们再次意识到上帝对于我们永恒不变的爱,上帝是我们的满足。
      
      压力也来源于家庭之外的事情(虽然家庭对我们影响很大),或者来源于我们自身,外加当代重大事件的影响,或是因健康原因、环境原因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教会是上帝的恩赐,让我们能够承受这样的负担。
      
      我有一位非洲朋友,他的国家被战争笼罩。大约两百万难民涌入他所在的地方。我问他是如何处理的,他说,“上帝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里他说的是“我们”,而不是“我”。这是教会怜悯受苦民众(太 25章)以及上帝创造的世界的见证。教会是同情和力量的源泉,而我们却常常忘记。
      
      所有这些将我们带入见证的核心——基督徒群体,他们在正常生活压力下忠实于基督,服从社会的领袖,成为社会的祝福。这让教会活在和平之中,并向世界展示真实的耶稣基督。
      
      作见证总是需要言语的,但总是始于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让身边的人理解得最为清晰。如果仅仅通过辩论就能让人们成为基督徒,那么上帝当初差遣的就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一位哲学家。如果通过武力可以让人们成为基督徒,那么上帝当初差遣的会是一名士兵。如果可以通过操控、耍手段或是贿赂让人们成为好的基督徒,那当初上帝差遣的将是善于耍手段的奸诈之人。但上帝没有这么做。我们慈爱的天父“爱世人,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他留下了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组成的群体,圣灵充满,活在世上见证耶稣的真道。
      
      在世人的眼中,三一的群体通过教会的群体活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所读的经文最后号召我们,“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我们是否都能解释为什么自己是基督徒?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如何回答吗?你可以找一个基督徒朋友练习一下。一旦有人问起你的时候,你才知道如何用一种尊敬的、亲切的方式去回答他们。
      
      英国一位名叫纽毕真(Lesslie Newbigin)的神学家将教会形容为福音的诠释者。其中的挑战在于,我们要形成一个群体,既要成为社会的祝福,也要不同于其他群体。这样,人们在看待我们的群体时,能够看到上帝的真实。有些基督徒,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如果行为不好,比如道德败坏、不团结、互相攻击等,都会作出不好的见证,他们会让别人认为,上帝是不好的。生活在各种生活压力之下的基督徒,如果仍然能够活出平安并有盼望,他们就向世人见证了上帝的真实和慈爱。
      
      基督徒的见证基于教会,并祝福社会,显示出上帝的平安。教会是一个良好的、开放的、有功能的群体。人们应该知道,有基督徒的地方,饥饿的人将得到饱足,受伤的人将得到医治,孤独的人将获得爱,绝望的人将重拾希望,有破坏性的人将学习做正确的事,学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在这样的群体中与基督徒生活在一起,可以使人们找到远离生活压力和忧虑的自由。
      
      在这样的群体中,三一上帝是可见的;在这样的群体中,我们找到处理生活中一切问题的保障和方法。

  13. 新年感恩

      经文:申11:11-12;诗65:9-13,103:2-5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又一个热闹的春节来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在基督里彼此勉励,携手并进。让我们在神面前再一次默想主爱,思念主恩。

    辞旧岁应数算主恩

      诗人大卫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103∶2-5)由此可见,神的恩典实在奇妙浩大,丰丰富富。 因他对我们有赦免之恩、医治之恩、救赎之恩、抬举之恩、供应之恩……从岁首到年终,神的眼目时常看顾我们(参申11∶12)。在我们度过的岁月里,神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23∶1-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神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诗34∶8-10)。我们在神面前应当懂得受恩而感恩,常常数算主的恩典,默想神的慈爱,而不能忘恩负义、徒受主恩,更不能辜负主爱。我们应当像诗人大卫那样昼夜思想主的话语,默念主的作为,称颂主的圣名,歌唱主的慈爱,传扬主的救恩。并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直到永远,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

      大卫在神面前感恩的心态何等美好,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他曾因上帝公义的典章,半夜必起来称谢神,而且一日有七次的赞美(参诗119∶62、164)。我们在神面前“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我们当学会知足而喜乐,喜乐而感恩,感恩而赞美。

      回眸以往,我们述说主恩不尽,数算主恩无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国家政通人和、繁荣富强,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亿万同胞为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中国教会也在不断兴旺发展,得救人数与日俱增,主的福音广被传开,“这一切都欢呼歌唱”(参诗65∶13)。我们因着上帝福佑中华大地而感恩,为着上帝祝福我们的祖国昌盛强大而欢欣鼓舞,更为天父上帝眷顾恩待我们中国教会蓬勃发展而喜乐感恩。我们更要像大卫那样按着神的旨意服侍这一世代的人(参徒13∶36),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为顺应时代发展大局起到推动作用。使我们真正成为世上的光和盐,为服务社会发挥正能量。

    迎新年当纪念神爱——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爱惜光阴、抓住机遇、爱主更深。

      第一,我们要趁着年幼,纪念造你的主(参传12∶1)。因为这位造物的主何等伟大,何等荣耀,何等尊贵,配得我们敬拜,值得我们纪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纪念主应当趁着年幼,不要等到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的时候再悔之晚矣。因为神是一位伟大奇妙而智慧高超的特殊设计师,他造我们是按着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使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又赐给我们管理世界万物的权柄,还将永生安置在我们心里(参传3∶11)。所以诗人大卫赞叹:“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139∶14)

      第二,我们要趁着白日,努力做主圣工。主耶稣教导我们:“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9∶4)人生短暂,光阴有限,必须要抓住机会多做主的圣工。过了一年,意味着我们寄居在世上的日子少了一年,而靠近离世的时间近了一年,见主的时间近了一年,所以必须要把握今日,勤做主工,不能空耗时间,虚度年华而白占地土,不可懒惰松懈而失去爱主的机会。智慧超众的君王所罗门曾劝勉我们:“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9∶10)使徒保罗也勉励我们:“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罗12∶11)在这“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的时候,我们不能再懒惰懈怠、放任自流,而应当分外殷勤、竭尽全力地做主圣工,忠心服侍教会,免得将来空手见主。

      第三,我们要趁着今日,天天彼此相劝。主的仆人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来3∶12-14)可见,彼此相劝的工作何等重要,更是十分迫切的,千万不能放松。因为彼此相劝乃是传福音救人灵魂的重要工作。因为有人心里存着恶心而离弃上帝,有人被罪迷惑而心里刚硬,有人在神面前信心冷落、爱心冷淡而灵性软弱;所以,做传道人的应当责无旁贷地关心人的灵魂,关注信徒的灵性状况,必须要有神仆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为众教会的事挂心,当以父神的事为念,当以祈祷传道为事,抓住机会做好教会牧养工作,总要趁着还有今天,天天彼此相劝。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神面前再立新志,每一天都能为主而活,敬虔度日。求神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参诗90∶12)。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每一天都能惜时如金,忠心侍奉,努力服务社会,尽心服侍教会,为主过好分别为圣的生活,为主做出荣神益人的见证,使我们的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活出耶稣基督美好的形象,散发耶稣基督爱的馨香。

  14. 施比受更为有福——基督徒的财富观

      经文:徒20:33-35

      我们刚才所念的这段经文,是当年保罗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劝勉,其中有一句话“施比受更为有福”是主耶稣的教导,所谓的“施”,就是拿出去或爱心给别人,所谓的“受”,就是拿进来或接受别人的爱心,“施比受更为有福”,就是拿出去比拿进来更为有福,爱心给别人比接受别人的爱心更为有福。“施比受更为有福”既是主耶稣的教导,也是保罗一生勤俭节约、甘心奉献的动力,也是我们基督徒对待财富应有的态度。我们基督徒认为“万物是借着他(三一真神)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约1:3),神藉人类的勤劳和智慧所赐给人类的财富都是美好的,其所有权应该属于上帝,财富的主人不是人类,而是创造万有的上帝,人类只不过是财富的代管者即管家,只有所有权的观念正确,人们才会正确对待财富,做到合法取财、合理用财。因此,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施比受更为有福——基督徒的财富观。分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共勉。

      一、珍惜财富
      财富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恩典,人类理当珍惜,不该糟蹋,更不该把财富看为罪恶。
      上帝直接创造或间接藉人类所创造的财富都是好的,正如圣经所言:“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提前4:4-5)。可见,财富并非罪恶。但是在教会历史上曾经有人把财富当作邪恶的,其实圣经只讲“贪财是万恶之根”(参提前6:10),并没有讲财富是万恶之根,贪财与财富是两回事,财富并非恶,其恶是在于贪,如果一个人有贪婪的心,就会把真理放在一边,用不择手段或非法的途径获得财富。故此,我们基督徒既不能厌财,也不能贪财,应当惜财。圣经讲:“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之中。”(提前6:9)这里所谓“想要发财的人”,不是勤劳致富者,乃是欲不劳而获者,即“贪财者”。基督徒理当珍惜财富,当年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神迹之后,对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约6:12)。可见,无所不能的耶稣何等爱惜财物,因为糟蹋财物,就是糟蹋神的恩典,基督徒当珍惜上帝给人类的每一份礼物或每一分钱,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更不能花天酒地、罪中取乐。

      我们中国约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天都节约一度电,共有多少度电?每个人每天都节约一斤水,共有多少斤水?每个人每天都节约一元钱,共有多少元钱?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多少事?珍惜财富,过低碳生活即是珍惜神的恩典。

      二、增加财富
      创造宇宙万有的耶稣从小就学会做木匠,他愿意通过双手用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增加财富,基督徒理当努力抓住机会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箴言》多次劝勉我们:“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箴12:27),“殷勤的人必得丰裕”(箴13:4),并告诉我们“去察看蚂蚁动作就可得智慧”(箴6:6)。是的,对于勤奋者来说遍地是黄金,任何一次成就的取得与神的赐恩和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上帝愿意赐恩给勤劳者,“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太25:30)在这方面圣经里有许多的伟人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如亚伯拉罕是一位精通畜牧业,善于管理的信心之父;波阿斯是一位精通农业,勤劳致富的大财主;户兰是一位精通建筑业,精益求精的高级工程师。正如使徒保罗所言:“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怎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徒20:33-35)他在百忙之中,一边传道,一边制造帐篷(徒18:1-3),并且劝勉信徒“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 (帖后3:12),“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可见,保罗主张基督徒当努力为社会增加财富。

      我们全中国有二千多万基督徒,如果每个基督徒都带头爱岗敬业、勤劳致富,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繁荣富强,教会在社会中也自然会有良好的形象。

      三、经营财富
      当基督徒拥有财富时,理当努力合法经营、盘活,使财富不断扩大,为社会产生更多的财富。圣经要求我们学习正经的事业(参多3:14),即鼓励信徒兴办合法、合乎圣经原则的事业。

      圣经中记载有一位主人分别按才干给三位仆人五千、二千、一千银子,那拿到五千、二千的两位仆人分别赚了五千、二千。主人来,不但称赞他们并且赏赐他们。但那拿一千的仆人,因又恶又懒不去经营,当主人回来时,被批评后丢在外面哀哭切齿。(参太25:14-30)由此可见,上帝给我们的恩赐或财富,我们基督徒应当努力发挥或经营,否则就是恶仆。在这里,两位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与一位又懒又恶的仆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两位之所以能赚钱被主人称赞,是因为他们良善、忠心、殷勤并具有正确的财富观,善于经营所拥有的财富。

      首先,这两位仆人应该是信息灵通的人,并有预判能力;其次,这二位仆人善于抓住机会,抓住机遇就是抓住财富;再者,这两位仆人为有信心者,因为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信心是一切希望及成功之母; 最后,这两位仆人为诚实守信者,诚实是经营财富的上策,因为谎言得计是不会持久的,故主人称之为良善、忠心者。

      四、善用财富
      财富为上帝所有,“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依靠他、归于他”(罗11:36)。既然财富属于上帝,那么其所有权与分配权也应属于上帝,基督徒应该按圣经原则善用上帝赐给各人的财富,甘心奉献,乐意济贫。

      使徒保罗曾言:“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款待”(罗12:12),“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乏的人”(弗4:28),“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林后9:6)。可见,保罗要求我们基督徒得诸于社会应还诸于社会,彼得曾言“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7),基督徒不但要爱教会,关心社会也是我们的本分。耶稣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路6:38),可见,爱主爱人是不会落空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凡为自己积财的,财富带给他的将不是快乐而是烦恼。圣经里有一个“无知的财主”就是这样,神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20-21)。我们有否在神面前富足呢?物质富足者未必真富足,只有存知足的心、感恩的心、奉献的心才是最富足者。办事需要钱,但你如果认为金钱是全能的,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陷入痛苦当中,有一位少年财主之所以忧忧愁愁,不能进神的国,原因何在?还是耶稣讲得好:“小子,依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可10:24),“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于家道丰富”(路12:15)。财产不能与生命划等号。基督徒应当清楚,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太6:24),若把财富当作偶像来崇拜,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我们应该要做财富主人的好管家,善用财富。

      但愿我们都有正确的财富观,听从主人吩咐,按照圣经原则,珍惜财富,增加财富,经营财富,善用财富,使财富为复兴教会,建设社会,服侍人群而效力,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

Leave a Reply to 坎特伯雷大主教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