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_olivers4
Mt_olivers7

抹大拉的马利亚Mary Magdalene,在《圣经·新约》中,被描写为耶稣的女追随者。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都把她作为圣人耶稣天上能将权柄证实在天上各城各乡在传道时,与耶稣的除了十二个门徒以外,还有祂所医治的几个妇女,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其中的一位(路加福音 8章:1-2节)。耶稣到处,治好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赶出她身上的。她信耶稣后,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当稣耶稣被带往审判时,门信徒都离开祂逃走了(马太福音 26章:55-56节)。耶稣钉十字架时,环境极其恶劣,但她跟耶稣到十字架下,看耶稣受苦,断气,埋葬(马可福音 15:40-47)。

安息日过后,马利亚在天还没亮就到耶稣天上的坟墓,而且发现坟墓已经空了,其他门徒闻风而来,看看空坟就走了,只有马利亚留在天上空坟处哭泣,所以她将成为第一个看见复活后的耶稣的见证人(约翰福音20:1-18)。一些现代作家认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耶稣的妻子。这些作者引用诺斯底派的写作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例如被命名为《腓力福音》的残章(又译《斐理柏福音》)的确描述抹大拉的马利亚不单单只是十二门徒之一,还是最为接近耶稣的使徒。这种亲密的关系被描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能够理解耶稣以及他的教导,而其他的使徒却不能。

在《腓力福音》中有一句:“救世主的同伴是·抹大拉的玛利亚。耶稣爱她胜过其他门徒。”其他的门徒很气恼,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他们问耶稣:“你为什么爱她胜过爱我们所有人呢?”虽然难有定论,但是马利亚在耶稣受难地以及在他的坟墓出现,至少和她作为妻子或寡妇的角色是一致的,尽管也有可能这是耶稣对她和他母亲马利亚的关心而所预备的。很久以来这个女人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妓女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她用忏悔的眼泪为耶稣洗脚,用密软的黑发来把它们擦干; 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里哀哭祈祷喂他喝水;耶稣死后她进入停尸的墓穴预备亲自为其用油脂净身,却意外发现耶稣死而复活……这些故事确实非常动人,也很引人好奇。但是,研究圣经、基督教历史的学究们不满足于《圣经》上对抹大拉的玛丽亚只字片语的描述,孜孜不倦地搜索史记,欲临摹出这个神秘女子的真面目。1896年,一位德国学者在开罗发现了《玛丽亚福音书》,1943年《拿哈马地文献》在一个陶罐内被发现……

另外,关于她的身份有各种争论,有说她是皇室贵族的,有说她是妓女的,还有说她可能是耶稣大大的妻子。这个爱八卦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查相关资料。还有一个专门关于她的电影(抹大拉的玛丽亚 Mary Magdalene 2018),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有一个影评也可以参考:Mary Magdalene lives in Jesus' shadow, even in her own movie。关于她的更多故事可以参考这里 → Mary Magdalene Is A Lot More Mysterious Than You Think。说到这里,不由得感叹,简直厉害了,抹大拉的玛利亚,锋芒明显盖过了圣母。所以,古往今来关于她的艺术创作不计其数,包括绘画,雕塑,书籍,电影,等等。可以看出,这姑娘的基本形象都是温柔虔诚并美丽的,一袭卷曲及腰的金红色长发(有少部分作品是黑发)是大部分作品中她形象上的鲜明特点 。

那么,抹大拉的玛利亚的标志性物件又是什么呢?根据文献,她的标志性物件有很多(延伸阅读请参考 → SYMBOLS OF MARY MAGDALENE 或 Symbols of Saint Mary Magdalene),《达芬奇密码》(节选 → 第六十章_丹·布朗)中也提到了玫瑰和维纳斯的五角星。除了木十字架和圣经这两样作为虔诚教徒的象征,下面我来说说其他三样绘画作品中比较常出现的特色标志物。玉膏瓶:路加、马太、马可、约翰福音中,对这个“盛满香油膏的玉瓶(雪花石膏瓶)”的故事的描述稍有不同(有兴趣的可以看这里→ 耶稣、玛利亚与香油膏的故事)。总之就是耶稣和一群人在一起,玛利亚到来伏在耶稣脚边,用名贵的香油膏为耶稣涂抹,耶稣宽恕了玛利亚的罪过,并告诉其他人这香膏浇在他身上是为他将来安葬用的。

骷髅头的象征意义可能有三种:

1. 当时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她正在场,耶稣的受难地点Golgotha,又名"Place of the Skull" (马可福音15:22)。由此就引出这颗头骨属于最初的人—亚当,这种观点中认为髑髅地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亚当埋骨于此,人的罪始于亚当,而罪带来死,所以表示死亡的骷髅头象征人的罪恶,这往往是和十字架一起出现的时候。

2. 骷髅头很好地象征了在耶稣死后,玛利亚安静的苦修生活。是反思、忏悔、悲伤,表现其对死亡的注视、对人生的思考。同样,其他过着苦修生活的圣人,如埃及的玛利亚(Mary of Egypt),圣保禄(Paul)、圣杰罗姆(Jerome)、圣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圣布鲁诺(Bruno)等,以他们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也会常出现骷髅头。

3. 同时,根据普遍的认同,这可能暗示,人们可以在位于法国St. Maximin市的"抹大拉的圣玛利亚大教堂(Basilica of St. Mary Magdalene)"地下室中发现她的头骨。(据说玛丽亚其余的遗骸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反动分子给移走了。)

真相似乎重见天日。抹大拉的玛丽亚并不是什么妓女,相反的她可能是耶稣在世间最亲密的信仰伴侣,或者说她是未被正史记载的最受耶稣教诲最得其神髓的门徒。耶稣曾与她一对一地传授福音,这是著名的十二门徒所没有受到过的待遇;也有猜测说《拿哈马地文献》上被蚂蚁咬噬的那行片语,实际上是记载了耶稣在抹大拉的玛丽亚唇上的那深情一吻,理解、信任和亲密……尽管如此,抹大拉的玛丽亚被基督教的正史所忽略也是事实。也许她不该离开抹大拉追随自己的信仰离乡背井而去,也许她不该在众人面前对耶稣的旨意表现得那么贯通领悟狂热赤诚,也许她不应该毫不忌惮地与彼得为敌只为继承耶稣基督的遗志广播福音,也许她仅仅只是不该生为女人……还有一个被用来支持耶稣结婚的论点是:根据《马太福音》,耶稣属于大卫王家族,是犹太王所罗门的后代,独身在耶稣那个时代对于犹太男人是很罕见的。耶稣是个犹太人,而按照当时的传统,犹太男人是必须结婚的。根据犹太人的习俗,独身是要受到谴责的,一位犹太父亲有义务为他儿子找一个合适的妻子。

然而,目前仍无证据证明这种(犹太人今天的)婚配传统在公元1世纪就已发展出来。关于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耶稣的妻子的想法,由于一些书刊例如《圣血,圣杯》(1982)以及受到这本书深远影响的《达芬奇密码》(2003)而被普及。透过“高灵”阿顿和白莎的对话而写成的《告别娑婆》亦提到了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耶稣的妻子,与耶稣一同教导其思想,抹大拉的马利亚并且有许多妇女门徒追随。教宗方济各决定把圣女抹大拉的马利亚的纪念日改为庆日,与其他宗徒地位同等。圣座礼仪圣事部遵于2016年6月10日公布法令,庆日日期维持7月22日。

耶稣哭了——马大说了这话就回去暗暗叫她的妹妹玛利亚,说“拉比来了”。。。玛利亚来到耶稣面前,一看到他,便扑到在耶稣的面前,对他说“主,如果您早些来,我的弟弟就不会死了”耶稣看着她和那些同来的犹太人都痛苦着,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耶稣问道“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告诉他"主,请您过来看"。。耶稣哭了。(约翰福音11:19-37)耶稣知道死亡并不算终结。生命也没有这般脆弱。但是抹大拉的悲痛让他留下了热泪。不是为了拉撒路得死亡而是因为抹大拉的真挚。这个脆弱而善良的女人抛弃一切的真诚让耶稣悲悯。她看起来脆弱但是西门彼得的信仰与她相比却懦弱。他看起来无法支撑悲痛但手中的红色彩蛋却因为悲痛而更加艳丽。她善良而美丽……

1969年,天主教会终于承认对抹大拉的玛丽亚的误解,解除了她的“忏悔”,千年的委屈似乎终被解脱。可是,我以为世人可能早已不在乎了呢。顺便说一下,那些学者说的话确实很妙。其中一个研究犹太人历史的学者说:我们无法确定耶稣是真的复活站在她的面前,也有可能是玛丽亚自以为看见了耶稣,但是无论如何,在那一刻,玛丽亚的体验将基督教的运动,推向了一个重要而崭新的方向。在《达·芬奇密码》中,主人公罗伯特兰登和索菲奈芙直至在寻求的那个圣杯--抹大拉的玛丽亚,抹大拉的玛丽亚有着王室血统(追溯至犹太人的便雅悯王),而且是有着大卫王王室血统的耶稣的妻子。她是妓女的说法是教会为隐匿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而编造的谎言。在基督受难时她怀着身孕。基督受难后她逃到高卢,在那里受到马赛的犹太人的保护。她生下一个女儿名叫萨拉。耶稣和抹大拉玛利亚的血统后来演变为法国的墨洛温王朝。

在小说和电影《达·芬奇密码》中,抹大拉的玛丽亚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便雅悯家族成员。她不仅是耶稣的追随者,更是耶稣的妻子,她追随耶稣修道,并成为有名的圣女之一,崇尚女权的耶稣甚至想让她建立和接管基督教。耶稣受难后,为了逃避罗马帝国的追杀、保全皇室血脉,抹大拉的玛丽亚隐居法国南部,在那里生下了耶稣的女儿萨拉。这位被误解的圣洁女性是许多艺术家的珍爱,成为他们心中女神的化身。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时,与他同行的除了十二个门徒以外,还有他所医治的几个妇女,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是其中的一位(路加福音8章:1-2).耶稣到处医治赶鬼,治好了抹大拉的玛利亚,赶出她身上的鬼.她信基督教后,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加福音8章:2-3)。可见她有爱主之心。所以在传福音的救灵工作,除神力,人力外,还须财力协助.当耶稣被带往审判时,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马太福音26章:55-56).主钉十字架时,环境极其恶劣,但她跟耶稣到十字架下,看主受苦,断气,埋葬(马可福音15章:40-47).足见她有纯正的信仰与跟主到底的心志,故勇敢地在敌人面前与主亲近. 主会说 “凡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 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马太福音10章:32-33)。

东方仍有一些国家崇拜着一种红色彩蛋。传说玛丽亚手握着一颗白色的蛋向罗马皇帝提比略游说,皇帝笑道:“如果耶稣能复活,就像你手持的这颗蛋能变成红色。”他刚一说完,那颗蛋便变得血一般鲜红,而玛利亚依然继续平静地宣讲着福音书。关于这个故事的其他说法(多来源于希腊),说是玛利亚将这些蛋放在耶稣荆棘之路的脚印上,让它们沾满了耶稣的鲜血。一些现代作家认为抹大拉的玛丽亚是耶稣的妻子。这些作者引用诺斯底派的写作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例如《腓力福音》的确描述抹大拉的玛丽亚为最接近耶稣的使徒。然而,没有任何已知的文件能够证明她是耶稣的妻子,并且诺斯低派基本上没有任何性别上的证明。这种亲密的关系被描述为抹大拉的玛丽亚能够理解耶稣以及他的教导,而其他的师徒却不能。虽然难有定论,但是玛丽亚在耶稣受难地以及在他的坟墓出现,至少和她作为妻子或寡妇的角色是一致的,尽管也有可能这是耶稣对她和他母亲玛丽亚的关心而所预备的。由于缺少当代文件,这些假设不能够被证实,并且尽管有人认为这些想法可以接受,但是大多数的学者并不严肃接受它。一个支持耶稣结婚的论点是,独身在耶稣那个时代对于犹太男人是很罕见的。"Be fruitful and multiply",“结果子并且去传播”。由于这个原因,像拉比一样去游历教导,对于一个没有结婚的成年犹太人是难以想象的。对此回击的论点是在耶稣那个时期的犹太人是非常不同的,并且拉比真正的角色并没有很好地被定义。直到在公元70年罗马摧毁了第二圣庙,拉比的角色在犹太人中才被统一。在耶稣之前,那些不结婚的老师在艾塞尼社会中是很著名的,以及施洗约翰也是没有结婚。后来,大数的扫罗是另一个在基督徒中巡回的不结婚的牧师。耶稣自己也由于宗教原因而自告不婚并且拒绝结婚的义务:“因为有人是阉人,因为天国的缘故自阉。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马太福音19章12节)

在1279年,普罗旺斯伯爵查理二世奉委托去发掘一个法国的小教堂。他在里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石棺。里头所深藏的东西,可能是最重要的历史和宗教遗物之一…抹大拉的玛丽亚的遗体。查理二世一直调查着这个坟墓,因为据说抹大拉的玛丽亚在他梦中出现。而当这大理石的坟墓开启的时候,据说飘来一阵“美妙又香甜的味道”(据说查理二世认为这是耶稣为抹大拉的玛丽亚洗脚的香水味道)。里头就是具骷髅,还有一个木桌写着“Hic requiescit corpus beatae Mariae Magdalenae.”(抹大拉的玛丽亚在此长眠)。但如果这个陈述是真的,那又是为什么,这个耶稣最忠诚之一的追随者最终会出现在法国呢?理由可能为,据说在耶稣辞世后,玛丽亚上了艘小船逃到了法国,然后来到了这个幽静的小山洞度过余生,这里也被称之为是“La Baume of Mary Magdalene”,她们继续在这里传播福音。(这一点与“达芬奇密码”里的剧情对应)

这里最后被查理二世给搭造成一个坟墓Saint-Maximin-la-Sainte-Baume。而玛丽亚其余的遗体则在法国大革命当中被亵渎神灵的窃贼给偷走了。与之陪伴的是一张草纸,上面有着字迹,读作“The year of the birth of the Lord 710, the sixth day of December, at night and very secretly, under the reign of the very pious Eudes, king of the Franks, during the time of the ravages of the treacherous nation of the Saracens, the body of the dear and venerable St. Mary Magdalene was, for fear of the said treacherous nation, moved from her alabaster tomb to the marble tomb, after having removed the body of Sidonius, because it was more hidden.”“主(耶稣)诞生710年,12月的第6天,于非常虔诚的法兰克国王Eudes统治下,同时是撒拉逊人的背信弃义和破坏王国期间,出于对被王国再次欺骗的恐惧,为更加隐蔽,在移走Sidonius尸体后,将亲切、受人尊敬的抹大拉的玛丽亚尸体从雪花石墓移至大理石墓。”

抹大拉的马利亚和伯大尼的马利亚。按:在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膏主的女人,在圣经上是特别突出的人物,主对她的评价也是最高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但是查考膏主的女人这个题目的时候,必定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那就是新约圣经里至少提到两个膏主的女人,一个是路加福音第七章记载主刚出来传道时膏主的“罪人”,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当主耶稣快上十字架的时候在伯大尼膏主的那个女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伯大尼的马利亚”。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女人,那就是第一个看见复活主的妇人:“抹大拉的马利亚”,圣经记载她也同样不能相信主的复活,反要去膏主的身体,却没有膏到,因为主复活了。没想到,这位“死守”主身体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竟成了看见复活之主的第一人。头两个女人到底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还是一个人以两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圣经里?另外,要膏主却没膏成主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与她们两位有什么关联?回答这些问题,对我们认识主在我们身上工作的三个层次有极大的启示。我们从《夜间的天露》中将8月5日到12日的完整信息摘出来。

8/05:抹大拉的马利亚和伯大尼的马利亚,是圣经上两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一般而言,人们都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然而,从对圣经原文的查考,我们发现这两个马利亚,实际上是同样的一个人。首先,我们看一下如下的经文:“那城里有一个女人,是个罪人,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就拿着盛香膏的玉瓶,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哭,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他的脚,把香膏抹上。”(路7:37-38)

这一个女人是谁?在讲了这个女人之事后,圣经紧接着就提到:“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和祂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路8:1-2)于是,不少研究圣经的人都推测说,头一个女人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亮相就披着神秘的外纱,让我们不容易认清她的真相。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圣经上出现了12次。数字12在圣经中是一个代表完全的数字。所以,不管法利赛人带着“墨镜”,把她看得如何黑,抹大拉的马利亚却是圣经中所记载的第一个耶稣亲口承认的完全得救者: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50)原文让我们看到,这句话中的“救”的动词时态是完成式。难怪,她会成为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所见的第一个人。

8/06:“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他身上赶出来。”(路8:1-2)在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曾经有过七个鬼,这似乎是她留给人们最深、最黑的印象。然而,很少人明白这七个鬼的真面目。从原文字典中,我们看到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的七个“鬼”,是跟“分配财富和命运”连在一起的。由此可推,她原来可能是一个富有的人。尽管,我们不知道她以前的背景。可能,她还做了许多搭桥铺路的善事,不像人所想的又恶又狠。透过抹大拉的马利亚,神让我们看清一件事:活在鬼文化盛行的世代,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倘若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污秽,就不可能在主的脚前伏下来,求祂的救赎和释放,从而摆脱鬼的缠绕。同时,只有像抹大拉的马利亚一样,不但让主赶出她身上的鬼,而且,把一切都奉献了出来,跟随耶稣一直往前走。如此,不给鬼留下卷土重来的机会和余地,才能与死里复活的主,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圣经借此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千万不要把鬼当成“稀有动物”,或别人身上的“产物”。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人人巴不得名利双收的社会,许多人都在求“分配财富和命运”的“好鬼”来附身;或鬼来了根本就不想、不舍、不肯让牠走。如此,还谈什么赶鬼呢。就算是神的仆人,许多看来似乎在十字架的道路上已看透了人生,但只要求名、求利、求地位的欲望不死透,就不管用什么名堂包装,仍然会为鬼留“后门”。

8/07: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姊姊马大的村庄。(约11:1)他们走路的时候,耶稣进了一个村庄。有一个女人,名叫马大,接祂到自己家里。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路10:38-39)这里,提到了另外一个马利亚,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伯大尼的马利亚。她静坐在耶稣脚前听道,得了上好的福份。然而,耶稣进去的那一个“村庄”,到底是不是伯大尼,又值得探讨了。实际上,圣经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路加福音10:38中提到的“村庄”就是伯大尼。而原文中,约11:1的“村庄”带有冠词,它的前面还有“离开”的字眼。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是离开那“村庄”之后才来到伯大尼的。而那一个“村庄”,可能就是位于加利利的抹大拉这个地方。当主耶稣最后一次从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上十字架时,有一些加利利的妇女也跟随祂走,其中包括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内。若离开了加利利的那个村子——抹大拉,搬进了方便主耶稣出入耶路撒冷的伯大尼,从此,抹大拉的马利亚变成了伯大尼的马利亚,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8/08: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祂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约11:2)在这节经文中所用的几个动词时态,都是过去式。在此之前,唯有路加福音第七章提到的那个女人,曾用香膏抹在主的身上,并用头发去擦耶稣的脚。由此,我们便可推论,“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伯大尼的马利亚就是《路加福音》第七章中那个不提名的女人。同时,她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也就是说,那个不题名的女人,开始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后来称作伯大尼的马利亚。其实,这三个女人都是同一个人。或许,有不少的人,心中宁愿认同那个不题名的女人,就是被鬼附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却难以认同被鬼附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与伯大尼的马利亚会是同一个人。这也难怪,如此的一个“坏”女人,怎么能与信徒心目中的爱主的“楷模”——伯大尼的马利亚连在一起呢?人们都把坐在主耶稣脚前的马利亚想像得太圣洁了。我们总以为,一个所谓属灵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着清白背景和良好记录的人。倘若被七个鬼附身的事实,曾经在伯大尼的马利亚身上发生过。那么,有多少的理念就得重新思考一遍了。实际上,神要我们监察的不是自己有多白,别人身上有多少鬼;而是要我们先看自己有多黑,心中有没有鬼。

8/09: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可14:9)令人费解的是,如此爱主的伯大尼的马利亚,当她作了膏抹主这最后的一件事之后,就再也不见踪影了。甚至在主钉十字架的时候,也不见她的名字出现在主的身边。对于一位深深爱主,又为主特别纪念的人来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伯大尼一名的意思是“无花果之乡”。无花果在圣经中代表谦卑为怀,不显露自己的品德。伯大尼的马利亚,把香膏倒在主耶稣的身上之后,就自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名。这种与主一同“埋葬”的隐藏,不正是来自“无花果之乡”的圣徒,该有的风格吗?然而,不要忘记,主曾经嘱咐门徒们在传福音时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纪念。实际上,主不但纪念伯大尼的马利亚,而且还高举了她。当耶稣从死里复活时,第一个看见祂显现的人,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从抹大拉的马利亚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座“高塔”(“抹大拉”一名的意思是“高塔”)。这不明显地暗示说,当人望这高塔的时候,就要纪念那“无花果之乡”的马利亚吗?如果说,这两个马利亚确是同一人的话,那么,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在“无花果之乡”已经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白”;而向外的见证却毫无忌讳地让人知道,她曾经是那样的“黑”,是主的恩典把之从鬼的捆绑中释放出来。

8/10: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太 27:61)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太28:1)以上的两节圣经,在提到“那个马利亚”时,原文中都有一个冠词跟着“马利亚”。也就是说,“那个马利亚”是跟前面的一个“马利亚”一样的。那么,这前面的“马利亚”又是谁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抹大拉的马利亚”,我们无法找到其他的“马利亚”。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推断,“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那个马利亚”——伯大尼的马利亚。而且,圣经明言:“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耶稣从她身上曾赶出七个鬼。”(可16:9)换言之,抹大拉的马利亚是第一个看见耶稣的人。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不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谁能断定两个一直在一起的人,哪一个是第一个见到耶稣的人呢?

8/1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约20:1)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约20:11)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祂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约20:16)以上的三节圣经,都各含有“马利亚”的名字。但是,除了第一节的经文中,明确指出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之外。其他两节经文中的“马利亚”的身份,都是模糊不清的。因为,这两节经文中的“马利亚”,在原文中都没有冠词跟随着。换句话说,从文法的角度而言,第二处经文中的“马利亚”与第一处经文中的“马利亚”并非同一个人;第二处经文中的“马利亚”与第三处经文中的“马利亚”又不是同一个人。那么,这该如何理解呢?只能作出如下的解释:第二处的“马利亚”是指伯大尼的马利亚,这跟第一处的抹大拉的马利亚不一样。第三处的“马利亚”是反过来指抹大拉的马利亚,它跟第二处的伯大尼的马利亚又不一样。然而,变来变去的最终目的还是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让你明白:抹大拉的马利亚,与伯大尼的马利亚是同一个人。如果你能认同这一点的话,就可以看到:伯大尼的马利亚在圣经上出现了11次,若我们把她成了不知名的“那个马利亚”——当作1次加进去的话,就成了12次——一个代表完全的数字。前面说过,“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圣经上出现过12次。就连这一点,抹大拉的马利亚和伯大尼的马利亚都是一致的。这么多的证据摆在眼前,你说,她俩还不是同一个人吗?

8/12: 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祂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祂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太13:55)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路8:2-3)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约19:25)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徒12:12-13)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罗16:6)数字5是一个代表圣徒进入神里面的恩典,及受造者与创造的神联合的数字。上面罗列了那么多的圣经章节,是想告诉你一件事:马利亚作为耶稣家谱中的第5个女人,凡是跟“马利亚”这名字连在一起的,都与数字5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看:除了耶稣之外,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还生了四个儿子:雅各、约西、西门和犹大,一共5个人;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连同主耶稣一共5人。在徒12:12-13的经文里,出现的名字不多不少一共有五个:马可、约翰、马利亚、彼得和罗大。在《罗马书》第16章中,保罗问候了许多同工,其中包括多受劳苦的马利亚。在此马利亚的前面,还有非比、百基拉、亚居拉、以拜尼土,一共5个人。伯大尼的马利亚——其实是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人算两名;家里还有马大、拉撒路,若把经常到她家的主耶稣也算进去的话,同样是5。与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有希律、苦撒、约亚拿、苏撒拿,连同抹大拉的马利亚本身一共5个名字。在圣经中,“马利亚”这个名字一共出现了54次。如果把《马太福音》第28章中2次出现的“那个马利亚”,及《约翰福音》第20章中2次身份不明的“马利亚”,一共4次都拿掉的话,就剩下50,再一次回到完整的数字5所代表的恩典源泉。若伯大尼的马利亚——抹大拉的马利亚合而为一,恢复变成一人的话,则圣经上的6个马利亚就变成了5个。此外,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名字出现了24次,相当于双倍的12;抹大拉的马利亚出现了12次;隐姓埋名的伯大尼的马利亚也出现了12次。当看到眼前这么多代表进入主里面的恩典的5,及代表最后完全的12都聚到了一起,你说,这会是偶然的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