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迅宏 牧师
St. Paul, L’Amoreoux Church
路加福音24:1-8 24: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24: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24:3 他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24:4 正在猜疑之间、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24:5 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他们说、为甚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24:6 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24:7 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24:8 他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
复活节是基督教最大的节日。节期是怎么确定的呢?今年2019年复活节是4月21日,去年2018年是4月1日,而前年2017年复活节是在4月16日。复活节是不定期节日,它是这样确定的: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春分是太阳和地球的一个相对位置;而月圆是月亮和地球的一种相对状态。同时,复活节和犹太教的逾越节很有关系。庆祝复活节也成为一种文化。例如:彩色鸡蛋,兔子巧克力,复活节添置新衣服。
但是,今天我们要聚焦在福音书中基督复活最初所发生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下医生路加所记载的历史。路加福音24章1-12节。第一节提到时间是七日的头一日,就是主日,礼拜天。主耶稣是礼拜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礼拜天就是第三日。那天黎明,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几个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到耶稣的坟墓前。她们发现了两件事情:石头从坟墓滚开了,其次是耶稣的身体不见了。这是两件可以证实,无法驳倒的事实。然而,对它们的解释却是五花八门。官方的解释是耶稣的门徒来把耶稣的尸体偷走了。
但真正的解释是从上头来的启示,并且从上头来的能力才能让人明白这些启示。这启示远超过人的所求所想,换句话说,这启示是远超乎人的理性的。这里,我想要插入一个部分来讨论一下,我们对圣经中的启示或神迹应有什么样的神学态度。是谦卑接受的信仰态度;还是高傲拒绝的态度,理由是因为理性上无法接受啊。我们并不反对理性,但不少信仰内容都是超乎人类有限理性的。我们每次做礼拜时要读的使徒信经,是靠信仰接受的;若只是凭着我们的理性是很难理解的。
有一种宗教,名字我这里就不说了。有一次,这门宗教的几个人带着他们的宗教经典来和我们有一个相聚。他们给我们看他们宗教经典的复印件。他们的宗教经典里提到了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不过,很遗憾,这些所谓的经典是这样记载的: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其实不是耶稣,而是犹大。所以,耶稣以后又出来布道了四十天之久。我当时就说,这样的记载其实就是说,耶稣没有真的死;这样的记载,对人的理性来说,很容易理解,根本不需要信仰来谦卑接受。但是,这样的记载不是事实。
好,让我们返回过来,用一种谦卑的信仰态度来接受从上头来的启示,也就是对空坟墓的真正解释。路加24:4-5a,“忽然有两个人站在旁边,衣服放光。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这两个人是谁?应该是天使,他们是忽然地显明了出来,又忽然地消失了。这就如同舞台上的聚光灯,照射到哪个演员,那个演员就显明出来,不照射那个演员,那个演员就消失在阴影里,其实这演员还在那里,不过观众看不见而已。福音书中多数次提到天使的显现,也更多次提到神迹。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如何处理这类所谓超自然的现象呢?有一种神学,叫自由主义神学,在上个世纪很盛行。这派神学观点认为,人们在对待圣经中的神迹和天使显现等所谓超自然现象时,都应采取“非神话化”的态度来处理。例如,在解释“复活”这个神迹时,他们就说成是“精神不死”。他们基本上就是边缘化处理或者就是根本不信圣经中的神迹。所以经过他们处理后的圣经,被严格的局限在有限的人类理性之内,而信仰的实际完全被模糊化了。而没有信仰实际的宗教所能留下的就只能是空洞的道德说教了。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神学是导致今天主流教会日益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超自然的神迹或天使显现其实是很自然的。近几天,轰动全球的”黑洞”照片,以及以后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新理论相信应会很正面地有助于我们明白这一点。天使的显现都不是随意的,而是有重大的信息要释放给人类时才发生的。还记得耶稣降生的时候,也是天使报佳音:“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1)。马槽里婴孩,这个事实的意义是有上天确定的,那就是”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并有天使把这信息释放出来启示给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如同“黑洞”陪伴在我们这看得见的世界周围,并在爱中支配着这个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当看不见的世界要披露重大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天使显现出来了。他们要来披露出或是启示出人类历史上最重量级的信息。
两位天使的显现向抹大拉的马利亚等妇女们披露了一则重大信息,同时强调了另一则业已启示过的重大信息。天使直截了当地告知她们:“基督复活了!”他的身体不是被偷去了,而是死而又复活了,并且,在他升天之前,他的身体可以在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之间相互切换。另一则被天使强调的信息是:当纪念他(耶稣)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妇女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天使再次要提醒人类,耶稣确实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没有任何别的人可以代替他被钉十字架。因为十字架揭示出上帝救赎的爱和恩典。
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基督的复活,这就是福音。也是被天使直接宣告启示出来的。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生命的衰败,疾病,和枯竭;死亡也是那么直接的辖制着每一个人。所以说,基督战胜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好消息。胜过死亡,脱离罪恶的控制,真正重生得救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不幸的是,从最近发生的新西兰悲剧到巴黎圣母院大火,又到今天在斯里兰卡发生的一连串大爆炸,在全球范围内,宗教的竞争和文明的较量使我们看不见我们的真正仇敌,那就是罪恶与死亡;也使我们看不懂超乎文明之上的福音的价值。先知以赛亚说:“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赛65:17-18)。可惜,当我们永远担心受怕,永远劳苦愁烦,日复一日在无休止的挣扎中时,我们对先知的话麻木,毫无反应。基督复活的信息,一再提醒我们,要定位正确我们征战的战场在哪里。在我们不长的人生旅程中,要为那能胜过死亡的复活生命征战劳力;要为那离弃罪恶而永远欢喜快乐的生活劳力征战。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也正是这个意思。生命,复活的生命应该永远放在我们人生目标的首位。
我本人有一个小小的经历,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明白好的正确的征战对我们是很重要的。上个月的一天,我预约去我的眼科诊所,进行例行的年度检查。我的眼科医生是一位犹太人,总是在头上带着一顶小圆帽。他个子比较矮小,讲话声音也很轻;但技术看上去好像很棒。几个房间里,摆放着很多各样的仪器设备。我穿了一件红色T恤衫,上面有一个拳头的图案,还有FIGHT(争斗)的反写字样。这件T恤是我女儿参加一个义工俱乐部时,有人发给她的。这位犹太医生给我做检查时,看见了T恤的图案和FIGHT字样,就认真地问我“FIGHT WHAT?”(争斗什么?) 我说,我不知道,这是我女儿的T恤。过了一活儿,他又认真地说, YOU KNOW THAT FIGHTNG IS VIOLENT (你知道争斗是暴力啊)。我开始觉得有点尴尬了。最后,他居然带我到前台,向两位前台女士说 YOU SEE THE WORD:FIGHT(看有FIGHT地字样)。这两位女士警觉地看着我,问我说 “FIGHT WHAT”(斗什么)。当时我尴尬到极点,因为我觉得,他们是在想我这个人很好斗吧,是要找什么人打架吧。我就回答说,让我去一楼问问我太太吧。我从二楼冲到一楼,找到我太太,就问,“哎,你知道女儿参加的是什么俱乐部啊?这件T恤上写的FIGHT,是FIGHT什么啊?”她说,“你怎么不知道啊,是CANCER呀。”我听到着个回答,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许多朋友听。他们听到最后,都会哈哈大笑,有人也会对我说:FIGHTING CANCER IS A GOOD FIGHT (与癌症抗争是好的争战)。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面向耶路撒冷时,目标定位很清楚。主耶稣说: “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太10:39);他又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作“灵魂”)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35)。这里其实提到两种生命,一是物质的外在的,看得见的生命;另一是内在的看不见的灵魂生命。在夜深人静时,你的灵魂或许会向你说话,你的灵魂才是真实的你,你的灵魂支配着你外在的物质生命。我们人生的重心应该是:得着灵魂得着生命。
复活节后的礼拜一,7:30早餐时,不幸的消息从家里传来,老父亲在屋内摔倒,被送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上午10:30我在办公室,消息又传来,父亲的瞳孔已扩大,血压已降至50以下。我止不住地开始流泪,同时,为他灵魂尽力代祷,“全能永生地上帝,我流泪求你接受他地灵魂。” 晚上20:30晚餐时,消息是: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默默无语,但我知道,没有比这个时候,我更懂得什么是灵魂生命。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路加福音第十章25-28节说: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老师,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念的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如己。”耶稣对他说:“你回答得正确,你这样做就会得永生。”路加福音第十八章18-25节说:有一个官问耶稣说:“善良的老师,我该作什么事才能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善良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没有善良的。诫命你是知道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当孝敬父母。’“那人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听见了,就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些话,就很忧愁,因为他很富有。耶稣见他变得很忧愁,就说:“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 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太福音第五章43-48节说:“你们听过有话说:‘要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但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迫害你们的祷告。这样,你们就可以做天父的儿女了。因为他叫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做吗?你们若只请你弟兄的安,有什么比别人强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做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如同你们的天父是完全的。”
在《旧约》里告诉以色列人及其先祖遵守的是律法,首先给亚当和夏娃的律法是不可吃智慧树上的果子。然后告诉他们的儿子该隐不可杀人。随着犯罪的增多,律法也越来越多。到了摩西时代就有了《旧约》的律法。我们知道律法本是好的,律法是用来惩戒犯罪的,人不应该违反律法。但是人们却不能遵守律法,这是因为人们心里的恶念。就像我们知道偷盗或作假见证是违法的,但是我们心里的贪念和虚荣却驱使我们去做违法的事。所以就像《旧约》预言的那样人们要在思想上洁净,从心灵里除掉恶念。
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31-33节说:看那,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这是耶和华说的。这约不像是我拉着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侯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这是耶和华说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新约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西结书第三十六章24-27节说:我必从列国带领你们,从列邦聚集你们,领你们回到本地。我必洒清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绝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遵守遵行我的典章。
这预言就是《新约》耶稣传讲的爱,两条最大的诫命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如己。人如果有了爱就在律法之上,不再受律法的约束。就像一个充满爱的人不会再想到偷盗或做假见证,而是有怜恤人的心,当看到一个人没有吃的就会给这人吃的,没有穿的就会给这人衣服。律法是为了惩戒人准备的,不会有人说没有偷盗过要得到奖赏。爱是我们得到的恩典,爱让我们获得永生。罗马书第十三章8-10节说:你们除了彼此相爱,对任何人都不可亏欠什么,因为那爱人的就成全了律法。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别的诫命,都包括在“爱邻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对邻人作恶,所以爱就成全了律法。
我要探究天下所学之道本为一。但对一个字的不同理解,各经文的意义会相差甚远。论到圣经中的十诫“不可杀人”,马太福音第五章21-22节说:“你们听过有话对古人说:‘不可杀人’;‘凡杀人的,必须受审判。’但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必须受审判;凡骂弟兄是废物的,必须受议会的审判;凡骂弟兄是白痴的,必须遭受地狱的火。”如果我们做到不向弟兄动怒且爱人如己,就不再受诫命“不可杀人”的约束。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徳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徳信。第六十三章说:报怨以徳。第三十一章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里清楚地说:有道者和君子不参加战争。对于其他人,如果穷追“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如果一个将上战场的人知道战争结束后要参加如同为亲人或邻舍举办的葬礼,就没有任何理由参加战争。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圣人虽然知道有人冒犯或亏欠了自己,并且掌握充分的证据,但也不责怪那人或向其追讨。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三说: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十善的第一善为“不杀生”。关于什么是“不杀生”,已探讨争论千年。我这样的凡夫如果痴迷于知道何为生,可能要到学校学习生物课了。或心生异念妄解什么是“不杀生”就要走入邪途。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说: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惠能理解的“不杀生”就是“不可杀人”。惠能虽有慈悲怜悯之心,放生捉到的猎物和不吃捉到的猎物,但也吃肉边菜而不愿猎人因吃的食物感觉羞愧。
我们不能痴迷,也不可自欺。罗马书第十四章20-23节说:不可因食物毁坏 神的工作。一切都是洁净的,但有人因食物使人跌倒,这在他就是恶了。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使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是善的。你有信心,就要在 神面前持守。人能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人疑惑而吃的,就被定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摩西律法规定不可吃不洁净的食物,但耶稣基督是要我们心里洁净。约翰福音第一章17节说:律法是籍着摩西颁布的;恩典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马可福音第七章18-23节说: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难道你们不了解,凡从外面进去的不能玷污人吗?因为不是进入他的心,而是进入他的肚子,又排入厕所。”(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耶稣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玷污人;因为从人心里发出种种恶念,如淫乱、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毁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玷污人。”路加福音第十一章40-41节说: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了里面吗?只要把杯盘里面的施舍给人,对你们来说一切就都洁净了。路加福音第十七章20-21节说:法利赛人问:“ 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睛看得见的。人也不能说:’看哪,在这里!‘或说:’在那里!‘因为 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
约翰福音第四章23-24节说: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敬拜他。 神是灵,所以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马太福音第七章1-2节说:"你们不要评断别人,免得你们被审判。因为你们怎样评断别人,也必怎样被审判;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哥林多前书第四章1-6节说:人应该把我们看为基督的执事,为 神的奥秘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忠心。我被你们评断,或被别人评断,我都以为是极小的事;我连自己也不评断自己。虽然我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判为无罪;审判我的是主。所以,时候未到,在主来以前什么都不要评断,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揭发人的动机。那时,各人要从 神那里得着称赞。弟兄们,为你们的缘故,我拿这些事应用到我自己和亚波罗身上。让你们从我们学到“不可过于圣经所记”这话的意思。免得你们自高自大,看重这个,看轻那个。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所有的有哪一个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
如果一个人持守“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或为持守诫命远遁深山,我不能论断这人。耶利米书第三十五章13-14节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你去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你们不肯领受训诲,听从我的话吗?这是耶和华说的。利甲的儿子约拿达所吩咐他子孙不可喝酒的话,他们已经遵守了;他们因为听从祖先的吩咐。直到今日都不喝酒。至于我,我一再警戒你们,你们却不肯听从我。我一再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到你们那里去,说:‘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恶道,改正行为,不再随从事奉别神,如此,就必住在我所赐给你们和你们祖先的地上。’只是你们不侧耳而听。也不听我。利甲的儿子约拿达的子孙能遵守祖先所吩咐他们的命令,这百姓却不肯听从我!“
耶利米书第三十五章18-19节说:耶利米对利甲族的人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因你们听从你们先祖约拿达的吩咐,谨守他的一切命令,照他所吩咐的去做。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断有人侍立在我面前。”耶利米书第十六章1-2节说: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你不可在这地方娶妻,为自己生儿育女。”哥林多前书第九章5节说:难道我们没有权利带着信主的妻子一起出入,如同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们,和矶法一样吗?我们不能根据上面经文就断定圣经不让我们喝酒或先知和使徒不能结婚。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8-11节说: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准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不贞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门徒对耶稣说:“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耶稣对他们说:“这话不是人人都能领受的,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从母腹里就是不宜结婚的,也有因人为的缘故不宜结婚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己不结婚的。这话谁能领受,就领受吧。”马太福音第十一章28-30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我要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向我学习;这样,你们的心灵就必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约翰福音第八章31-36节说: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继续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将认识真理,真理会使你们自由。”他们回答他:“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隶,你怎么说‘会使你们自由’呢?”耶稣回答他们:“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人就是罪的奴隶。奴隶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才永远住在家里。所以, 神的儿子若使你们自由,你们就真正自由了。”约翰一书第四章7-8节说:亲爱的,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 神来的。凡有爱的都是由 神而生,并且认识 神。没有爱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约翰一书第五章2-3节说:我们爱 神,又实行他的命令,由此就知道我们爱 神的儿女了。我们遵守 神的命令,这就是爱他了。而且他的命令并不是难守的。
雅各书第二章12-17节说:既然你们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要照这律法说话行事。因为对那不怜悯人的,他们要受没有怜悯的审判;怜悯胜过审判。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没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要的,这有什么益处呢?信心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是死的。
歌林多前书第十三章说:我若能说人间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语言,却没有爱,我就成为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的能力,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齐备的信心,使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财产救济穷人,又牺牲自己的身体让人夸赞,却没有爱,仍然对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消逝。我作孩子的时候,说话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长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现在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认识的有限,到那时就全认识,如同主认识我一样。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受难周是上帝救恩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上帝救赎计划的最高潮。”3月29日是棕枝主日,标志着受难周的开始。当天,燕京神学院院长高英牧师在北京崇文门堂的主日崇拜上,勉励基督徒们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更多地默想纪念耶稣在受难周这段时间中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根据考证,教会从公元4世纪开始就形成一个传统,每一年在复活节之前的这个主日,都要纪念耶稣荣耀地进入圣城耶路撒冷这件事。又因为当年耶路撒冷全城的百姓手里摇着棕树枝欢迎耶稣,所以在教会年历上,就给这个主日起了一个名字,叫棕枝主日,也叫棕枝节。如今,每逢棕枝主日,世界各地的礼拜堂都会有棕树枝装饰,圣诗班会拿着棕树枝行进堂礼。
那么,为什么在一千五百年来,全世界的教会都要在棕枝主日纪念耶稣进入耶路撒冷这件历史事件呢?在教会传统里面,为什么要把棕枝主日这天,作为我们纪念耶稣进入受难周的开始呢?棕枝主日与耶稣基督的救赎有什么关系呢?从纪念纪念棕枝主日的礼拜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属灵的启示呢?,所有的这些答案都在圣经里面。圣经记载,耶稣骑着毛驴进入圣城耶路撒冷,城里的百姓看见耶稣来都很兴奋,他们把衣裳脱下来铺在耶稣要经过路上,还有人把棕树枝铺在路上,向耶稣大声欢呼。在两千年前的新约时代,根据巴勒斯坦地区的传统,有身份的人出门的时候要骑上毛驴,因为毛驴象征着和平,骑驴代表着你是一个主张和平的人。因此,耶稣当年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象征着他是和平的君王。
棕枝节是教会节期中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之外的另一个最重要的纪念日,因为就在棕枝主日以后的礼拜五,耶稣就为我们受难了。所以教会规定从棕枝主日开始的这个礼拜叫做受难周,进入纪念主耶稣受难的日子了。受难周是耶稣在世上最后的一周,在这短短的一周当中,耶稣为我们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救赎作为。受难周是上帝救恩史的一个里程碑,又被称为圣周,教会将举行各种各样的聚会,纪念耶稣受难之前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棕枝主日作为受难周的第一天,是教会崇拜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期之一。当教会进入受难周的时候,个人灵修生活也会有与平时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可以怀着沉思默祷的心情,在圣灵的感动引领下,与当年预备受难的耶稣,一同进入受难周。我们可以随着耶稣在世上最后的脚踪,默想耶稣是怎样为成全神的旨意,为拯救我们全人类,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从时间上看,耶稣在世上最后的几天在他三年的传道中只占了很小的与部分,但是四福音书的作者都用了很长的篇幅记载耶稣最后一周的言行。为什么福音书的作者这么重视耶稣这段时间的事工呢?高牧师解释,因为这不是普通的一周,而是进入了神的救赎计划最高潮。“没有耶稣基督的受死,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救赎。”她强调,上帝的拯救是通过耶稣基督的受死来实现的。神的独生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乃是因着神的爱。耶稣自己清楚地告诉我们,他来到世上的目的,就是为我们舍命,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
我们因为受到罪的捆绑而成为罪的奴隶,神要拯救我们,并在基督里为我们预备了救赎的方法,差遣神的儿子为我们而死,要把我们从罪的捆绑中解救出来。耶稣经历了人类一切的不幸,他也为我们承担了人类一切的不义。我们因他所受的刑罚得到平安,因他所受到的鞭伤得到医治。高英牧师指出,基督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让十字架成为基督教最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并且让无数人被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大爱所吸引,甘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耶稣。
我们之所以纪念棕枝主日,是为了纪念耶稣荣入耶路撒冷。纪念棕枝主日的意义在于,这是我们进入受难周的第一天。因为没有耶稣基督荣进耶路撒冷,就没有耶稣基督的受难;没有耶稣基督的受难,就没有我们这些罪人被救赎。棕枝主日拉开了耶稣基督受难的序幕,直接成就了上帝的救赎计划的开始,这就是我们教会纪念棕枝主日的属灵的意义。进入纪念耶稣基督的受难周,更多地默想纪念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罪人受死,盼望因着他得救赎、罪得赦免,之后和他一同复活,得到他的复活的新生命。
走进新的一年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参太6∶34)
经文:太6∶31-34;腓3∶13-14
时间,是我们忠实的伙伴,它执着而有序地把我们带入新的一年。与它比起来,人们迈入新年的步伐显得复杂多了,有人踉跄,有人果敢,有人茫然,有人欣喜……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需要在新年伊始想一想该如何走好前面的路程。
一、当坦然无惧
当人们为所需用的而忧虑时,主提醒我们去看、去想。看那天上的飞鸟,天父尚且养活它们;想那野地里的百合花,仅存一季,天父尚且为它们预备了美丽的衣裳,其荣华远胜皇袍在身。“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参太6∶31-34)
我们在基督里受了儿子的心,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我们称上帝为“阿爸,父”。既然如此,没有什么比天父的爱更值得确信。他的应许是信实的,他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49∶15)“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7∶9-11)因此,请不要为明天忧虑,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上帝的施恩宝座前,他必要怜恤你,施恩于你,他要做你随时的帮助(参来4∶16)。
二、当凡事交托
有一句古老的箴言这样说:“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的确,不要夸口在新的一年要做成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今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正如我们未曾预料到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如主的兄弟雅各所说:“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 4∶14)做任何事,需要以计划作为牵引,却不可为明日夸口。不要仿佛自己能控制将来,因为我们并非全能;不要对自己的打算过于自满,因为我们并非全知,我们甚至不知道明天自己是否仍然活着,所以要给计划留有余地。“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参雅4∶15)我们当凡事交托给主,无论发生何事,神的旨意对我们来说总是最好的,因为神是全然智慧、全然良善的。
我们不知道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但我们知道谁掌管着明天。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也是我们不可预估的,但我们知道,上帝许可万事发生,是要“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参罗8∶28-29)。这段经文中的“益处”一词,是指我们与基督的形象相符。也就是说,无论发生的事如何,都要使我们更加学像耶稣。新的一年,让我们把家庭、工作、事业交托给主,主必使我们的肩得脱重担,使我们的手放下筐子。凡事交托,不是说交托给主,主就一定会按着我所愿的成就,而是凡事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主的旨意成全。
三、当爱惜光阴
在圣经时代,以弗所城地处欧亚两洲的交通要津,人口密集,富甲一方。在这个商贾云集的繁华大城,基督徒在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诱惑与试探,一不留神就迷失了。此时,他们收到了使徒保罗在狱中写的信,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使徒保罗在信中告诫他们:“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弗5∶15-16)
保罗所言极是,邪恶的、愚昧的事,以及不良的习俗会不知不觉消耗我们的生命,浪费我们的时间。因此,我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参西4∶5)。还记得圣经中那个无知的财主吗?他自己心里思想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12∶19-20)这财主使用他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只是为了吃喝享乐,这就枉费了生命,最终一切归于徒然。弟兄姊妹,让我们靠着上帝的帮助,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抓住上帝给我们的每一次机会,“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参加6∶10)。
四、当朝向标杆
每到岁首年终,弟兄姊妹都会用使徒保罗的那句话彼此勉励:“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这句话在《思高本》圣经中的翻译更能形象地体现出赛跑运动的特性:“弟兄们!我并不以为我已经夺得,我只顾一件事:即忘尽我背后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驰,为达到目标,为争取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召我向上争夺的奖品。”(斐3∶13-14,思高本)
当时,赛跑是希腊化世界中常见的竞技运动,腓立比人很熟悉它。赛跑时,每人前方有一根标杆,运动员要朝向标杆,才不会走弯路。要朝向标杆,向前奔驰,这就要首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夺得了奖杯,而是仍要竭力奔跑,为的是要得主所预备叫我们得的奖赏。就像赛跑的人不会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也不会向左右观望,不会在意有没有人鼓掌或献花……为达到目标,要忘尽我背后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驰,因为只有现在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这样,就像保罗所说的,斗拳不是打空气,奔跑不是无定向。
大卫在逃亡中经历死荫的幽谷,但他可以享受神的同在,他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那时他并没有成为迷失的羊。然而,在得到王位后,江山已定,大卫却像迷失的羊一样,没有了奔跑的方向,睡到日头平西,在城墙上无所事事,最终犯下大罪。曾有一位弟兄说:“空白的大脑是魔鬼的乐园,不能闲着。”想想,真有道理!弟兄姊妹,走进新的一年,愿我们按着以上四点建议而行—当坦然无惧,当凡事交托,当爱惜光阴,当朝向标杆。新的一年,愿你蒙恩纳福!
我的神与我的国
在以色列士师秉政时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摩押女子路得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在信仰和生活上有正确的决断。她曾向婆婆表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日后的结局正说明这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实现了信仰与爱国的完美结合,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督徒而言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训。
一、爱国与敬神并不冲突
1.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参得1∶1-5)
这件事发生在以色列的黑暗时代,那时人们都按自己的意志任意而行(参士17∶6,21∶25)。作为家长的以利米勒受此风气影响,不顾信仰原则与家人安稳,就仓促地赴摩押地去躲避饥荒。摩押人虽是神选民的远亲,但却是近敌,在士师时代曾是侵略以色列的国家之一(参士3∶12-30)。由于摩押与以色列之间存有敌意,因此以利米勒的选择及行动十分不妥,结果家庭不幸,三个男人相继去世,留下了三个寡妇无依无靠。
伯利恒又叫以法他,有“粮仓”或“馒头房”之意。大饥荒中,连这里都缺乏供应,哪里还能有满足呢?拿俄米无原则地顺从丈夫,结果导致在异国他邦痛失丈夫和儿子,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假若他们在苦难中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到邻邦去逃荒,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凶险的遭遇。以利米勒的选择以及给家庭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严正警戒!
由此可见,国家的命运与家庭的福乐是相连的,正确的爱国思想及行动是何等的重要。国家与民族的荣辱、苦乐、兴衰,都与我们个体密切相关,偶然的逆境其实是神对我们信心的考验。基督徒不应该躲避现实、逃避责任,反倒要勇于担当,乐意为信仰及生存的社会环境付出应有的代价,过真正的奉献生活。
2.悔改归回的重要性(参得1∶6-7、14-17、18-22)
由于神眷顾伯利恒的消息传到了摩押地,在苦难中的拿俄米猛然醒悟,急忙带着两个儿妇归回故土。虽然中途离开了一个,但路得却坚定地跟随婆婆回到了丈夫的祖居地。拿俄米意识到自己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对神的不顺服,当她与路得在承受痛苦的过程中认识到神的旨意而悔改时,便选择了一条通往平安的正途。路得和拿俄米返回伯利恒显然是神计划的一部分(参撒上16∶1;弥5∶2),这一家人的迁徙不仅仅是为了她们的幸福生活,也是要应验圣经中的预言,实现万国万族的福祉。
路得说:“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这种将信仰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超越的认识值得我们深思。路得定意与婆婆同行,是在拿俄米的再三劝阻下依然做出的生死抉择,在她的信仰告白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信仰与他所在的国家利益并不冲突。
圣经启示我们,所有的权柄都源于神(参罗13∶1;多3∶1),因此顺服执政掌权者就是活在神的旨意中了。我们的信仰与我国传统文化也并不矛盾,如敬天孝亲等。康熙皇帝曾经给宗教场所题写了“敬天助国”的匾额。可见,“爱国爱教”在神学上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中国基督徒理应爱自己的国家和政府。
二、摩押女子路得的见证
1.既殷勤又孝敬(参得2∶2-7、17-23)
路得在犹大地安身不是依赖拿俄米,也不是静静等候好运的降临,而是主动尽自己的责任和本分。她是寡妇,无法养活自己和婆婆,所以就到麦田去捡拾麦穗。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贫困,并努力工作来获取所需。路得的孝敬与勤劳涉及到家庭与社会两个层面,她是在生活琐事上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义务。
“容我往田间去”,表达了路得对婆婆的感人孝心。波阿斯家监管收割的仆人见证了摩押女子路得的殷勤、吃苦耐劳、忠于职守。这种勤劳刻苦的敬业精神,正是我们全社会都需要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路得把自己的劳动收获带给婆婆,在那个生活资源极度缺乏的年代,这对穷苦的人是何等的宝贵啊!这也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中国古代“怀橘遗亲”的孝道故事。
从波阿斯管家的口中以及路得对婆婆的回报中,我们看到了她殷勤与孝敬的美好见证。她勇于担当奉养婆婆的责任,这样的美德是值得赞赏的。殷勤与慈孝不仅是社会美德,而且也有其属灵价值(参出20∶12;申5∶16;箴12∶24,13∶4,22∶29;林前7∶35;弗6∶2)。中国文化也十分重视孝道,道家追求“绝虚谎弃妄思(注:“绝仁弃义”考古证明有误),民复慈孝”,儒家更是不遗余力地倡导“敬天”与“孝慈”的社会价值。可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慈孝等优良传统,与我们的信仰要求和谐一致。
2.终蒙上主赐福(参得4∶9-10、13-17)
波阿斯给予路得的帮助其实已经超出了律法的要求。波阿斯是个有担当的人,在众人的见证下赎买死人财产、迎娶寡妇路得;他不怕自己的财产外流,乐意尽责为死人留名,好保全这个家族不被灭没。波阿斯十分欣赏路得的品德,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欣然接受一个外邦的“罪人”进入自己的家,这慈善的表现是何等感人啊!
在救赎的历史上,摩押人所留下来的印象是非常负面的(参创19∶31-38;民25∶1-9)。摩押女子路得却完全不同,她展现出了刻苦、仁爱、和蔼、忠诚和勇敢的优良品格,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榜样形象,这是令人钦佩的。路得毅然离开摩押地来到伯利恒,敬婆婆的神、爱婆婆的国,并视其为“我的神”和“我的国”,这是极其重大的责任意识和信仰宣告。
当波阿斯决定迎娶路得的时候,城门口的众长老祝愿说:“愿耶和华使进你家的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结、利亚二人一样……”(参得4∶11-12)这话迅速应验了,神让路得怀孕生子,起名叫俄备得。“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参得4∶16-17)这种如同收养的关系极大地提振了拿俄米的精神,因此大家说神赐她的这个儿媳比“七个儿子”还好。波阿斯与路得所生的俄备得正是大卫王的祖父、耶西的父亲。路得是进入耶稣谱系中有信心的三位外族女性之一。神在动乱的世代仍然看顾敬畏他的人,这个家庭后来得进耶稣基督的家谱,这是多么有福的事啊!
《路得记》中所表现的人物品格是义人行善的典范,波阿斯、拿俄米、路得都是爱国敬神的榜样。路得有关“我的国”与“我的神”的人生追求,使她渡过了重重难关。她对婆婆的仁孝在伯利恒有口皆碑,她的友善贯穿人生始终,可以说她在社会上为自己建立了好名声。当今,神正以他的美善引导着诸位的人生,我们切不可关闭神赐福众人的通道,应当充满信心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众人面前有美好的生活见证!
洪水灾难后的危机干预
2021年7月16日以来,河南出现强降雨,截至25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144.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5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86.19万人。
郑州的张牧师打电话给我说:“老师,我要找你治疗,这次洪水围困郑州,我们在家附近帮助救灾,分发食物和水,还要去安慰一个失去亲人的会友。有失去财产的,有汽车仍泡在水中的弟兄打电话找我祈祷,教堂里不少地方要清理泥浆,太多要处理的事情,都是紧迫的任务,我快倒下了!”
我一边听,一边因她的行为感动道:“张牧师,我很佩服你的勇敢行为,你是受灾区的一线救灾志愿者,既要冲到上线去救灾,又要在后方发物资,回头还要照顾教堂里的一切所需,难怪你透支了。”
她略有紧张又有条理地叙述着:“我家阳台对面就是隧道口,在大水涌入路上时,我看到车辆沉没在大水中,车内还有人出不来。看得我心都要碎了,赶忙和丈夫拿了两根竹竿,一起冲下楼去,希望能救些人。当时不知道害怕,趟进急湍的流水中,才发觉太危险了,自己连脚根都站不稳,眼睁睁看着一辆辆车淹没下去。救援人员还未赶到,我们在两边捞人,救上岸的人都在大哭,我发现自己也是眼泪和雨水混着流。这几天我都无法合眼,情景不断重现在脑海中,我是否也病了。我记得您在授课时,曾描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我好像都有,老师,请您告诉我该怎么治疗。”
我安慰她说:“在灾难危机中,当创伤性事件超出了我们常规的应对能力,无法在心理上承受或处理时,就会转化为症状性行为,你可以告诉我,这两天产生的有关症状吗?”
经过细心聆听张牧师的诉说,我确诊她是因目睹创伤事件而引发恐慌,导致失眠和轻度的惊恐症状,包括有心悸、呼吸急促,头痛、轻微出汗等。在两次的电话辅导中,我让她安心叙述着目睹灾难时发生的情境,接纳自己已经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实,并指导她每晚睡觉前进行15分钟的呼吸放松。若半夜醒来睡不着,便起床到安静地方去祷告,与主耶稣交心对话,放下重压交给厚爱众人的主,然后放心地去睡觉。昨天她高兴地告诉我,自己已经好了,症状全消失了。
一些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心理危机反应,灾难包括自然天灾:地震、风灾,火灾、洪水,泥石流,海啸等。人为灾难包括:身体伤害、虐待、强奸、车祸、战争、恐怖袭击和社会暴乱等。经历这样的事件,通常会引发一种精神疾病,称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特点是强烈的恐惧、无助和惊恐状态,伴随着情感麻木、缺乏情绪反应、分离感、对周围环境的觉察能力减低、非真实感或健忘。情绪反应是感到焦虑、易激动、烦躁、痛苦、绝望、易激惹或灰心丧志。
并有以下的思维、行为反应:
• 可能在反复出现的梦境、闪回或创伤的持续侵入性记忆中再体验该事件;
• 可能会回避容易唤起创伤事件记忆的人、地点和事物;
• 可能会在家庭和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正常工作;
• 可能存在幸存者内疚,即为没有给别人提供足够的帮助而感到内疚,或对自己在危机情况下所做的事情引起大量的自我批评;
• 可能会孤立自己,或者会变得有攻击性,自我摧残,忽视自我照顾,变得困惑或行为怪异。
若能发现和及时干预,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会在30天内减少或消失。若症状加强或影响生活规律,便需要寻找专业治疗。
但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便称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会持续多年,对患者生活会有严重影响,表现行为如:易激惹、好斗、无端的恐惧、噩梦,惊醒,对其家庭成员是严峻挑战。在洪水和地震中,人们常常失去宝贵的财产、房屋和亲人,在遭受重大损失时,通常会情绪失控如:抑郁、悲伤、焦虑、混乱、现实感丧失、失眠、进食困难,烦躁、尖叫、痛哭、自伤、闹事等。
教牧同工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给急性或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当下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是叙述疗法。这一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参考《心理医生笔记》,这本书是我在汶川、玉树地震后进行创伤干预后所写的个案和评析。
同工们可能首先要协助患者处理当前急需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住房安置、饮食配备、保暖衣服床被等。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让患者放心来谈论灾难情境、现在尚存的身心症状、心中仍然困扰的事情。他们也许在开始时,谈论创伤会很痛苦,但当他们能放心讲述曾经发生的创伤后,往往症状能得到减轻和缓解。
希望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同工们帮助患者修复创伤,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去理解它,使其更易于识别,释放那些凝固在创伤造成的症状中的情感。
提醒同工们在参与救灾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受灾地区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危机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在这项助人的工作中情绪低落和不知所措是常见的,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饮食和休息,免得精力耗竭。所以同工们需要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建立团队一起合作,展现基督徒的品质、贡献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多人的祝福。
亚利马太的约瑟为“受难的耶稣”所做的三件事
圣经记载了一位十分爱主耶稣的人,他就是“犹太亚利马太城的约瑟”。一般来说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为受难的主耶稣奉献了新坟墓,其实他还为主耶稣做了很多事情。
一、不趋炎附势,始终站在主耶稣一边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神国的人。”(路23∶50-51)“议士”就是“议会的成员”,“议会”就是“公会”。“公会”是犹太人最高的宗教法庭和民事法庭,一共有71位成员,包括三种人:祭司长(大祭司)、长老、文士。《路加福音》23章50节记载约瑟是“公会的成员”,《马太福音》27章57节说他是个“财主”,可知他是个有钱有势的人。圣经对他的品性十分肯定:为人善良公义,是素常盼望神国度的。他是耶稣的门徒,但当时因为怕犹太人,他就暗暗地做了主耶稣的门徒(参约19∶38)。
在主耶稣受公会迫害时,“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看起来约瑟好像没有主动为主耶稣做什么,其实不助长主耶稣仇敌的势力、站在主耶稣的一边也是很不容易的。正如主耶稣所说:“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可9∶40)犹太公会为了定耶稣的罪,干了许多坏事,例如诬告、控告、收买假见证人等;面对人多势众、颠倒是非的犹太人,约瑟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虽然他在某种压力之下,但他不被压力打倒,不被强权压制,始终坚持真理,持守着他的善良、公正。
人在环境中不随波逐流,坚持真理的原则,实在不易。我们也当学习约瑟,不要只讨人的喜欢,不讨神的喜欢。我们要在品格、德行上,追求做正直、光明的人。因为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箴言》16章2节、21章2节讲到“两种衡量”:“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为正,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我们所行的如果仅仅在自己的眼里被看为善,这是不够的;一定要在神的眼里被看为善,这才是蒙喜悦的。在非法审讯主耶稣的事上,约瑟的正直经得起神的察看。这是约瑟为主耶稣所做的第一件事。
二、冒着生命危险,公开向彼拉多求主耶稣的身体
“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路23∶52)这是约瑟为主耶稣所做的第二件事。当时,罗马人对待犯人的做法十分残忍,犯人被钉十字架之后,尸体就留在十字架上自行腐烂,有时被野兽或鸷鸟叼食,剩下来的尸骨被丢在一个普通的坟墓里面。罗马人不埋葬犯人的做法,是对犯人最后的羞辱。不过如果有一个当时社会上势力较大的人来向罗马人请求安葬死人,有时也会被允许。
按罗马人的律法,主耶稣要葬入坟墓,唯一的办法就是一位有权势、有名望的人愿意做他的庇护人,这个人就是约瑟,他是个大财主,也是在犹太人中有地位的人。他在此之前都是“暗暗地做主耶稣的门徒”(参约19∶38),但从这时开始,他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在众人面前勇敢地表明自己是主耶稣的门徒,他为安葬主耶稣而向罗马巡抚彼拉多求情。
“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参可15∶43)约瑟求见彼拉多的行动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他可能会损失掉名誉、地位与财产,也许他的家庭还会受牵连,甚至还可能会危及他的生命。但他爱主耶稣超过他自己的一切,在特殊的时刻,他把一切抛在了背后,甘愿站出来为安葬主耶稣而求彼拉多。因此约瑟的伟大不只是因为他的勇敢,更是因为他愿意为主耶稣完全地舍己。
约瑟为了神的事,在艰难的时刻完全摆上了自己,包括他宝贵的生命,他的信心与爱心实在可贵!愿主的爱像激励他那样,常常激励我们,使我们同样爱主更深!约瑟不计较任何得失,冒着生命的危险求得主耶稣的身体,这是约瑟为主耶稣所做的第二件事。
三、奉献自己的新坟墓,隆重安葬主耶稣
“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路23∶53)四福音书都记载了约瑟埋葬主耶稣的事。爱主的约瑟不仅用昂贵的细麻布包裹主耶稣的身体、放上珍贵的香料,还奉献了自己的新坟墓,给了主耶稣一个隆重的葬礼。耶稣因犹太人王的罪名被处死的,按罗马人的规定,不可以公开哀悼,也不可以隆重地安葬。但因为有约瑟做了主耶稣的护庇人,主耶稣就得到了荣耀的埋葬。
有解经家说,耶稣时期的墓园和墓地大多数是归家族所有的。也就是说,约瑟的坟墓不是个人的坟墓,而是约瑟整个家族的坟墓。按当时的社会情形,一般人不会把别人安葬在自己家族的坟墓里,特别是不会把一个犯人安葬在权贵家族的坟墓里。约瑟的行为表达了他对主耶稣极高的崇敬和爱慕。约瑟隆重安葬主耶稣这件事完全应验了先知的预言,《以赛亚书》53章9节说“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约瑟的善举早在八百年前圣经就预言了。他在主耶稣身上所做的,会与福音一同流传下去,他对主耶稣的爱流芳千古,世代传颂!
在主耶稣受难的日子里,亚利马太的约瑟为受难的主耶稣做的这三件事,实在是大大地激励了我们。约瑟在特殊的时期做了特殊的事工,在门徒都离开主耶稣的时候,他奉献了特殊的爱,他是主耶稣的好门徒,也是所有基督徒爱主的好榜样。在生命的道路上,约瑟是一位先行者,让后来的人可以得着力量起来行路;约瑟也是软弱之人的鼓励者,让停滞不前的人可以得着安慰勇往直前。约瑟所做的犹如一盏明灯,在任何时代都永不失去他的光芒。
默想耶稣受难的意义
在2021年复活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失去亲人的人、为抗疫而无私付出的“最美逆行者”,以及响应国家号召而自觉隔离的人们献上祈祷。祈愿抗疫取得最终胜利,祈愿国泰民安。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因为耶稣死而复活,更新了生命,战胜了死亡,给予了所有人的生命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庆祝耶稣的复活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纪念他的受死,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上帝的救赎计划和耶稣基督那难以测度的舍己的爱。以下从三方面默想耶稣受难的意义,以此纪念他的爱,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活出更加爱上帝、爱众人的生活见证。
一、经上的话必应验
以赛亚先知预言的话(参赛53),在近七百年后都得以应验在耶稣身上(参可15∶1-41)。先知预言中以“仆人”(参赛52∶13)、“义仆”(参赛53∶11)来描述耶稣,“仆人”的希伯来文有“奴隶”和“仆人”的意思。当时,奴隶是主人的资产,本身无主权,一切属于和服从主人;而仆人特指以色列人或敬拜上帝者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如先知、利未人等。仆人做当做的一切都是本分,即使做得再好,仆人也不能大过主人。以赛亚先知所提到的义仆,其意义两者兼而有之。换句话说,义仆是对仆人所做的给予最高的行为价值判断。有译本认为,《以赛亚书》53章11节的“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不是指人认识义仆,而是指义仆借着亲身经历而认识痛苦(参圣经研修本《以赛亚书》53章11节的注释)。的确,耶稣是受苦的仆人,并非是认识不到痛苦而茫然地接受,乃是认识到了痛苦,仍毅然面对痛苦,这正是义仆的高贵品格所在,更是其难以计量的价值所在。由此,我们可知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参赛53∶3-4)这些话的意义所在。
耶稣被藐视、被弃绝、被钉十字架(参可15∶1-41),耶稣所经历的痛苦,正是以赛亚先知所预言的那仆人、义仆所必经历的伤痛。这事的成就并非偶然,乃是对“经上的话”的应验(参赛53;诗22)。福音书中,约翰也是如此宣告:“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参约19∶36-37)基督徒当确信,“经上的话”不仅预言了耶稣的降生和他的受难、死亡,还应许了他必从死里复活,且要“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参约3∶16)。我们当坚信,“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参林后1∶20)。
二、爱到底的爱
耶稣受难,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罪,审讯他的彼拉多甚至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参路23∶4)然而,在祭司长的挑唆下,众人宁愿选择释放作乱杀人的巴拉巴也要弃绝耶稣,并要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何竟至此?因为有人“嫉妒”他(参可15∶10)。“嫉妒”乃“骨中的朽烂”(参箴14∶30),这是极大极深的败坏,是从深处不断发出恶的行径。这揭示出人性被罪所污染,必会发出恶意,嫉妒乃是最明显的特征。上帝借此将人性的败坏暴露无遗,但上帝却“定意”(或作“喜悦”)将耶稣压伤,因为“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参赛53∶10)。可见,耶稣的受死在上帝的手中有极大的意义。耶稣是以义的代替不义的,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参彼前3∶18;林后5∶21)而受死。由此成就了“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参赛53∶5、11)。
罪应得到相应的刑罚,才能体现公平与正义。耶稣却是无罪的、义的,但他代替了人的罪和不义而受死,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还对求他的强盗施以恩典,并为钉他的兵丁和众人代求,赦免他们的无知之罪(参路23∶34、39-41),这是一种何等的爱!是的,上帝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不能测度(参诗103∶8-12;弗3∶18-19)。使徒保罗说:“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7-8)这爱是圣爱,是不平凡的爱,是明知死也不放弃的爱,是永不改变的爱,这爱就是“爱到底的爱”(参约13∶1)。基督徒也应当效主模范,并以爱到底的爱,实践爱的命令。
使徒约翰劝勉信徒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6-18)
三、背负众人的罪
耶稣受死,背负了众人的罪,超过了旧约中“赎罪祭”的功效。以赛亚预言:“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他被夺去……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参赛53∶6、8)“罪”如墙,阻隔了人与上帝的关系,罪不除,人就无望。除罪的方式在旧约是一事一祭,罪事不绝,献祭不止。在新约,耶稣亲自做了赎罪祭,献上自己,借着死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就是因罪所生的死(参来2∶14)。所以,耶稣所成就的事,比旧约透过献赎罪祭所成就的更美。使徒保罗如此说:“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参来12∶24)耶稣“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参来9∶12),保罗再说“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上帝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2-14)。
耶稣的受死,不仅背负了那一时代人的罪,也背负了众人的罪。他的死既满足了上帝对罪的惩罚的公义属性,也满足了上帝爱世人、拯救罪人的慈爱属性。上帝让他的独生子以受死的方式成就他的神圣旨意,这是完全的救法,又具有永恒的功效。正是如此的救法,使得众人在耶稣基督里有了“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应许和机会(参约3∶16)。
耶稣受死的价值,正如他的名是耶稣—“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参太1∶21)一样,他以舍命的爱心和行动,担当罪担,亲尝罪苦,满足了上帝的心意和对人类的救法。罪所产生的死的后果就被解释了,“死的毒钩”也没有威力了,撒但的诡计破产了。人借着信他,就得到赦罪的恩典和应许。
以上三点,以“经上的话必应验”“爱到底的爱”和“背负众人的罪”作为2021年圣周中的默想,并不足以表述经文精意及主耶稣的大恩,仅以此三点归纳所思,予以呈现,权作感念主恩之纪念和对信心之坚固。
复活基督的牧养
经文:路24:13—35
今年的复活节和往年不一样,面对疫情,我们更加需要从复活基督的牧养中得平安。复活的基督并不是为了荣耀、高高在上,而是俯就关怀心中愁烦的门徒,与他们同在、同行。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门徒,因着眼见跟随耶稣。结果,他们眼睛迷糊、脸带愁容,心中的理想因着耶稣的受难,土崩瓦解了。所以,他们要从耶路撒冷回故乡、重操旧业。然而,复活的基督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对他们进行精心的牧养,安慰失望的心灵,坚固迟钝的信心,激起他们火热的爱心,使门徒们得安慰、得平安、得盼望。复活的基督,是怎么精心牧养门徒的呢?这对于今日教会,有什么启发呢?给那些迷茫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安慰呢?
1. 俯就关怀(路24:13—17)
复活的基督主动地俯就关怀心灵愁苦的门徒。这两位门徒眼睛迷糊,脸带愁容,是因为他们心中所认定、所跟随的先知耶稣,被祭司长、官府解去,定了死罪,被钉在十字架上,在坟墓中还找不着耶稣的尸体;且这位说话、行事大有能力的先知耶稣是门徒素来所盼望要救赎以色列民的(参路24:17、21)。现在这位先知被埋葬了,门徒的希望没有了,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心中的期待如何实现?心中素来所盼望、所跟随、所认定的耶稣,被害、被钉死、被埋葬了,门徒心中安身立命的“根基”,因着耶稣的受难被埋葬,土崩瓦解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两位门徒为什么会眼睛迷糊、脸带愁容呢?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两位门徒心中对基督受难的理解不完整。他们以政治性的角度去认识这位耶稣,期待这位大有能力的先知耶稣,在当下带领以色列民脱离罗马的统治;现在这位大有能力的先知耶稣,竟被祭司长和官府钉死,被埋葬了,心中的政治梦想不能实现了,心中所盼望、所追求的“被埋葬”了。这两位门徒是凭着眼见、带着自己的期望去认识耶稣。这位大有能力的耶稣竟被钉死,使得他们心中的根基动摇,人生的理想破灭,所以门徒心中失望、眼睛迷糊、脸带愁容。
复活的耶稣主动俯就门徒,与他们同行,门徒因着心中的愁苦、眼睛的迷糊,认不出复活的基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弥赛亚观。凭着眼见、用自己的理解来认识弥赛亚。当这样的弥赛亚形象不能满足心中的期待时,我们就会像以马忤斯的门徒一样,眼睛迷糊,脸带愁容。当我们带着经济性的心态,去跟随耶稣,期待“靠主发财”时,我们会失望;当我们带着政治性的目的,去跟随耶稣,要得“权力”时,我们会软弱;当我们用自己想当然的理解,来跟随耶稣时,我们也会迷茫。复活基督主动俯就、关怀愁苦的心灵,是上帝大爱的彰显,正如保罗所言,“惟有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2. 智慧探访(路24:15—27)
复活的基督,不单主动俯就软弱的人,还智慧地对他们进行探访。这是基督复活后的“第一次探访”,亲自关怀这两位迷茫的门徒,俯就愁苦困惑的心灵,与他们同行,疏导他们心中的愁苦。门徒们因为心中的困惑,却没能认出与他们同行、开导他们的是复活的基督。复活后的基督在第一次的探访中,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榜样呢?
首先,主动关怀。复活的耶稣,主动关怀忧伤软弱的心灵。第二,同在同行。复活的基督,与软弱、忧伤的心灵同在、与他们同行。第三,智慧地提问。复活的基督智慧地提问,循序渐进地追问愁苦的原因,“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参路24:15—17)耶稣问门徒,“什么事呢?”而不是问:“你们为什么愁苦呢?”耶稣用智慧的方式引导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参路24:18—19)。第四,耐心地倾听。复活的基督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倾诉,直到日头平西(参路24:29)。第五,讲解圣道。复活的基督讲解圣经,通过询问,了解门徒由于对“圣经的无知”而产生“信心的迟钝”之后,就把自己放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宣讲基督的受害和上帝的救恩安排。第六,救恩的重温。复活的基督通过“圣道”的讲解和逾越节晚上宴席(“圣礼”)的重演,重温救恩记忆,开启门徒心眼,使门徒心灵的眼睛明亮了,最终认出复活的基督。
复活基督的主动关怀、陪伴同行、智慧询问、耐心倾听、圣道讲解、救恩重温,为我们的探访牧养事工,留下了美好的榜样,尤其是教导我们如何安慰那些忧伤、愁苦、迷茫的心灵。
3. 圣道讲解(路24:19—27)
复活的基督通过倾听、询问,了解门徒心中愁苦、迷茫的缘由后,就开始对症下药、讲解圣道,这是复活基督的“第一次解经课”。门徒愁苦、迷茫,复活的基督亲自俯就同行、耐心倾听、圣道解惑。这让我们看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复活的基督是怎么发现门徒眼睛迷糊的原因呢?主要是通过智慧提问、耐心倾听,从而发现问题。
复活的基督就近困惑的门徒,与门徒同在、同行,询问门徒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参路24:17)门徒们就站住,很正式地回答:“你在耶路撒冷做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吗?”(参路24:18)复活的耶稣继续追问:“什么事呢?”(参路24:19)复活的耶稣通过智慧地提问、耐心地倾听,了解门徒心中的困惑。这两位门徒就把心中的困惑,这几天在耶路撒冷“说话行事有能力的先知耶稣”被害、被埋葬的事情都讲述出来。言为心声,复活的耶稣耐心地倾听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慧地提问是了解困惑的所在,耐心地倾听是最好的疏导,整全的讲解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复活基督的“第一次解经课”是怎么进行的呢?基督是把自己的受难与得荣耀置于以色列的民族领袖摩西和众先知所预言的脉络中来讲解,讲明耶稣受害、耶稣得荣耀的连续性,让完整的福音教导呈现在门徒面前。复活基督的“第一次解经课”呈现出:“最好的老师”是复活的基督自己(参路24:25-27、44—49),“最好的课本”是摩西和众先知所记载的经书(参路24:27),“最好的主题”是基督自己(参路24:26—27),“最佳的果效”是开启门徒的心窍(参路24:45)。在跟随耶稣的信仰道路上,很多时候我们由于对圣道的一知半解,有时自以为是,结果产生困惑和忧愁。我们应该效法复活的基督,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要让整本圣经向我们说话,让复活的基督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带领我们认识圣经的主题是基督自己,愿复活的基督开启我们的心窍,在恩典的福音中分享基督复活的生命。
4. 圣礼施行(路24:28—31)
复活的基督不但详细、智慧、完整地讲解“圣道”(参路24:25—27),而且还帮助迷糊的门徒重温逾越节,他亲自设立这“最后的晚餐”,也就是“圣餐”(参路24:28—30)。耶稣借着完整的“圣道”,宣讲和重温熟悉、难忘、温馨的“圣餐礼”,帮助门徒回忆基督完整的救恩故事,帮助门徒把信心建立在“圣道”和基督的“圣餐”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想当然的对基督的理解上。
复活的基督耐心地倾听、智慧地讲解,不知不觉走近门徒所要到的村子。耶稣似乎要往前行,而认真听基督讲解圣道的门徒,却要“强留”耶稣一起住下,“时候晚了,日头已经平西了,请你同我们住下吧!”(路24:28—29)于是耶稣就进去,与门徒同住下,到了坐席的时候,复活的基督主动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参路24:30)这让我们看到,这两位迷糊的门徒,聆听真道、尊重真道,尊敬宣讲真道的人,“强留”宣讲圣道的耶稣住下;耶稣也知道这两位门徒的心思,故意“好像还要往前行”(参路24:28),复活的基督其实是在用心地教导这两位门徒。
当这两位门徒不再凭着眼见、不再凭着自己的私欲来认识主耶稣,而是凭着神的信实,神在以色列民族中的应许,借着完整的“圣道”和“圣礼”来认识主耶稣的受难时,心灵的眼睛明亮起来,就认出了复活的基督。当门徒心灵的眼睛明亮起来,认出复活的基督时,基督忽然不见了。复活的基督超越时空,却俯就迷糊、愁苦的门徒。当门徒的信心建立在完整的“圣道”和“圣礼”上时,复活的基督忽然不见了。这是因为,门徒心灵的眼睛明亮了,他们不再凭着眼见,而是凭着信心。他们信心坚固起来的时候,心里也火热起来了。
5. 牧养效果(路24:32—35)
复活的基督借着“圣道”的正确被宣讲和“圣礼”的及时施行,达到了牧养的果效。迷糊门徒的眼见被照亮,认出了复活的基督;迷茫的门徒从心得力,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要为复活的基督作见证。因为那里有十一位使徒和他们的同人,需要安慰。曾经迷茫的门徒,重回耶路撒冷宣扬复活基督的安慰、基督复活的喜讯,坚固使徒和同人的信心,同得复活基督的平安和应许。迷糊愁苦的门徒,经过复活基督“圣道”、“圣礼”的教导,晓得受难的基督是顺服天父上帝的旨意,经过死亡和复活,胜过了恐惧、罪恶、死亡,完成了上帝的救恩,进入了神的荣耀。这条死亡和复活的道路,不只是为复活的耶稣预备的,也是为上帝的子民预备的。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那里爬起来;从哪里迷茫,就要从那里清醒起来;从哪里软弱,就要从那里刚强起来。这两位门徒在耶路撒冷认识了耶稣,也在耶路撒冷因着基督的受难、被钉死而迷糊、愁苦,现在经过复活基督的教导和照亮,心灵的眼睛明亮了,冰冷的心灵火热了,软弱的心灵刚强了。这种信仰奇妙的复活经历,促使这两位门徒“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因为那里有人需要安慰、需要被坚固。当我们在这条信仰的道路上,经历复活基督心灵洗礼的时候,我们也要效法以马忤斯路上的这两位门徒,一同宣告基督复活的喜讯,因为复活的基督胜过了死亡、胜过了恐惧、胜过了失望。尤其是在疫情中的人们,更加需要复活基督牧养而来的安慰和平安。
那一天——耶稣从死里复活
经文:路24章1至53节
基督徒大都会背的信经其中一句:“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于十字架上,受难,埋葬;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参阅《尼西亚信经》)耶稣的复活信念不是基督徒的固执,更不是基督徒的一厢情愿制造出来的教条。
路加在本书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他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路1:2-3)为此,路加用整一章的篇幅详细记述了耶稣复活的情节,特别是描绘了门徒对耶稣复活这一事件的质疑、惊讶、迷茫、无助,到最后欢喜、振奋 、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为耶稣基督做见证。
一、那一天的清晨(路24:1-12)
第一幕(几位妇女目睹空坟墓)
人物: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并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还有与她们在一处的妇女,最少5人的妇女团。
目的: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膏耶稣的身体。
发现: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表情:猜疑,怀疑;疑虑不定想知道; 琢磨。
进展: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当记念他还在加利利的时候怎样告诉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
目睹空坟墓的人中,其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希律管家的妻子约亚拿,雅各和约翰的母亲马利亚。路加详细列举了这些人的名字,就是为了要向我们表明他的见证是可以查证的。路加写这卷书大约是主后45年,与事件发生很近。这群妇女不仅怀疑复活的神迹,更没有理解复活的意义,原因就是她们不了解耶稣的死亡。
这群妇女清晨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如同一个走到坟墓前,追思离世的朋友,将鲜花放下,追忆而已。天使说:“他不在这里,你们来的地方错了。”
第二幕(解说词:她们就想起耶稣的话来,便从坟墓那里回去,把所遇见的一切事向十一使徒和其他的人报告)
人物:彼得、约翰等。
反应:使徒以为这些妇女胡说八道,没有相信她们的话。(路24:11,现代中文译本。)
行动:约翰跑的快先到,彼得跑慢。彼得到坟地,俯身探视墓穴,只看见那块麻纱,没有别的,就回去了。
表情:心里稀奇,对所发生的事非常惊奇。
使徒们第一反应就是认为这群妇女们可能神经高度紧张出现幻觉。“胡言”这个字是希腊医学者用来描叙“发烧和神智不清”的病人。只有约翰和彼得跑到坟墓那里,去察看是否确有其事。耶稣复活了,他的门徒们却依旧无法重新振作起来。要解冻他们忧伤的情绪非常慢。
“我们与宇宙某种东西之间的连结被切断了,一辈子都渴望重新与它连结,渴望得见上帝的荣耀。但我们向来只能从外面往门内偷看,一直渴望能进去观看。那不是一个神经质的幻想,也不是年少的朦胧梦幻,而是我们处境最真实的描述。穿过那扇门的途径就是耶稣的复活,穿过那扇门就是打开的空坟墓。看看他已经不见了,了解当中的意义,然后去寻找他吧。”——鲁益师(C. S. Lewis)
我们缺乏用复活的眼睛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只有我们与复活的耶稣连接才更深理解事件的意义。
二、那一天的黄昏(13-32节)
第三幕 (耶稣复活向两个门徒显现)
地点: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十一公里。
人物:革流巴等两人。
表情:满面愁容。
他们满面愁容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目睹耶稣复活的生命,困惑于妇女们的见证,彼得不相信,他们当然也不会相信。他们只是着眼于今生,对他们而言,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死亡就是耶稣的结局,也将会是他们的结局。任何人若如此看生命,如此思考生命,也会陷入绝望之中。那些人只会停滞不前,一脸愁容。
第二原因是耶稣在那里,他们却认不出耶稣。耶稣就在那里,为什么他们认不出耶稣呢?其实耶稣就在他们身边。大概我们也处于同样的境况中,耶稣就在你生命中,在平凡生活中带领你前行,扶持你前进。
沙滩的脚印这个故事就是如此。一个人在困境中,非常无助。夜晚梦见他在海边沙滩上,低沉的日子,沙滩上只留下了一行脚印。他问主说:“为什么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那里只留下我一个人的脚印?”主耶稣回答他说:“我亲爱的宝贝孩子,我爱你,永永远远不丢弃你!当你在困苦之中,那是我是背着你走过去的脚印!”。
耶稣:聆听、陪伴、对话、教导、擘饼。
翻转:心里火热;立刻动身,回耶路撒冷去。
耶稣会在擘饼的时候、在团契中向我们显现,这就是他让人可以认识他的地方,这就是他已经让人认识他的地方。主已经复活了,他确实复活了。唯有当你这样读圣经,门徒的心就火热起来,直到他们终于见到耶稣。这就是你与基督相遇的方式。
正如一道诗歌中说:“他同情的目光仁爱训勉,深印我心永不忘记,他见我陷罪中绝望无助,这位加利利人耶稣。他向我显示他钉痕枪伤,柔声说道:这是为你。我俯伏在主前重担皆脱,这加利利人耶稣。”
三、那一天的傍晚(33-53节)
第四幕 (耶稣复活向十一个使徒等显现)
地点:耶路撒冷,可能就是马可楼,最后晚餐的地方。
人物:使徒等人。
耶稣:忽然,耶稣亲自站在他们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过程:问安、感知、开启、讲解、差遣。
高潮:敬拜他,怀着极喜乐的心。
当耶稣出现对他们说:看看我,摸摸我。神学家赖特认为:“第一世纪的犹太人不期望死去的人会复生,成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不相信复活。门徒受此影响,同样认为,当上帝将历史带向终结,将来所有人都会复活,那时耶稣复活,整个世界都会更新。”
耶稣接下来与他们一同进食,满足他们心里的渴望。路加详细地记载耶稣复活的证据,是耶稣身体的复活,可以让人摸,可以吃食物。路加知道当时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世界观认为肉身的复活完全不可能。犹太人的世界观则认为历史非到终点个人不会有复活。耶稣耐心的让他们看,让他们感觉,复活真的发生了。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因着基督的复活,他的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忧伤都被驱散了。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剧终:门徒明白复活的过程
1.理解上帝启示的圣经。我们透过圣经来认知耶稣,认识上帝。不能单凭理性认识上帝的作为。
2.经历耶稣大能的同在。在认识耶稣的过程中,经历耶稣。在经验中体验信仰的奥秘。
复活节催逼我们超越理智上认同,复活节显明耶稣复活的真相。我们成为基督徒意味着现在你心中有能力真实地“渴慕”他、“经验”他、“思想”他。你不只是知道而已,也要认识他是多么和善和慈爱; 也得花时间去改变你、我生命的体质。
复活表示你得着自由,因为复活表示救恩不是要逃避这个充满问题的物质世界。基督信仰并非要我们离开这个可怕的世界,然后上到天堂,而是在饥荒、瘟疫、疾病、恶疾、死亡中,用耶稣的复活生命活出勇气与盼望。
圣周默想
经文:太26:36-39、42、44
耶稣受难与复活的真理,与耶稣的降生同等重要,且在四福音中关于耶稣最后一周(称为“受难”或“圣周”)的言行所占篇幅相当多,总计约29章;但降生只有4章。受难周与《创世记》中上帝七日创造万物“创世周”前后遥相呼应,都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全备福音(full gospel)应有5个记号:马槽-主降生,十架-主受难,空坟-主复活,云彩-主升天,号筒-主再来。复活节前一主日,当年主耶稣骑着驴驹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开始了受难周的征程,教会史称“棕树(枝)主日(节)”。让我们随着主的脚踪再次体会主耶稣在接下来7天中要喝下苦杯成全父旨的经历。
一、复活节前主日—— 荣耀日或棕树主日
在受难周的第一天,主耶稣骑着驴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城,这是一个序幕。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主前六世纪)的预言“锡安的民哪……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门徒把衣服搭在小驴背上,许多人把衣服与棕树枝铺在地上,让耶稣骑着的小驴踩在上面。前行后随的人高呼“和散那”(有“颂赞”与“求救”双重意思)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118∶20-26)。这是何等荣耀的场面(对照太21∶1-11、 14-17;可11∶1-11;路19∶28-40;约12∶12-19),但此时的主耶稣全无得胜者凯旋的喜悦,而是忧心忡忡为这座歌舞升平的都市哀哭(路19∶41-44),当时曾有几人注意到主脸上的泪滴?主泪何时止?那天晚上主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过夜,可能住在那个使他伤痛的心些许得安慰的爱主之家(约12∶1-8,马大、马利亚、拉撒路),从此每日白天在耶路撒冷教训人,晚上回这里住宿(可11∶19;路21∶37)。
二、复活节前礼拜一 —— 权柄日
第二天早晨,主耶稣进到圣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洁净它,犹太人的圣殿分成若干“层”,最外层叫作“外邦人的殿”,非犹太人亦可进去。这本是耶稣心目中“万民祷告的殿”(赛56∶7),这是当初设计的本意。但犹太人将它变成了市场、贼窝,那里有买卖牛、羊、鸽子的人,也有许多兑换银钱的人。名为献祭奉献用,实已变质。主耶稣“为殿心急如焚”(诗69∶9)义愤填膺,推翻他们的桌子,赶走他们的牛、羊、鸽子。在此显明公义之主容不得不义猖獗,更显明他有权柄制止不义之行,故此本日称作“权柄日”(对照太21∶12-13;可11∶15-18;路19∶45-48)。这天主耶稣回城途中也曾咒诅一棵华而无实的无花果树,使它枯干,再次显明他的权柄,借此提醒耶路撒冷的未来厄运(太21∶18-22;可11∶12-14、20-26)。这对今天的教会仍不失为一支清醒剂!
三、复活节前礼拜二 —— 辩论日
第三天,主耶稣又来到耶路撒冷圣殿,首先智慧地避开祭司长、文士、长老们所设的有关他权柄来源的陷阱。然后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教训人,警告他们要防备法利赛人;预言希律修建的伟大圣殿将被毁,并告诉门徒有关未来的事,以及他自己的再来。这些讲论篇幅较长,旨在与反对者辨明真道,同时警戒门徒留心预言。其中不少预言今天已应验,但仍有一部分尚未实现,就是关于主的再来,这是基督徒信仰的重要真理,是不可忽视更不容曲解的。历世历代的异教邪说多滥用篡改这一教训,弟兄姊妹们当慎思明辨。诸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民圣殿教”;90年代美国的“大卫教派”、“天堂之门”,日本的“奥姆真理教”;1999年中国的“法轮功”及2000年乌干达的“恢复上帝的十诫组织”等,花样百出数不胜数。我们当为“真理竭力争辩”(犹3)!这天称作“辩论日”再恰当不过了(对照太21∶23-26∶16;可11∶27-14∶11;路20∶1-22∶6;约12∶20-50)。
四、复活节前礼拜三 —— 寂静日,又称“退隐日”
第四天,主耶稣的言行在福音书中没有提及,根据《约翰福音》12章36下半节“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我们知道耶稣在这天休息了,从一连三天的繁忙日程中暂告一段落,他需要充分预备自己迎接那个日子——受难的到来。人的生命需要“细拉”(意为“休止”),人的生活中也需要休息调养,基督徒的生命要重新得力,更离不开退隐与在主里的安息。
五、复活节前礼拜四 —— 设立圣餐日或“行动日”濯足节
第五天,在一幢楼的客房里,耶稣为他的死准备自己和门徒的心。他为普通的逾越节晚餐带来新的意义,饼和酒代表他即将献上的身体和流出的血,如此设立了“主的晚餐”。圣餐礼是一极大的奥秘,每人都当深思(对照太26∶17-35;可14∶12-31;路22∶7-38;约13∶1-30)。饭后他们唱了诗,往客西马尼园,主在极大的痛苦中祷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的处境。
六、复活节前礼拜五 ——受难日
第六天,在被卖、被捕、被离弃、受审判、不为门徒所认,又在被定罪、鞭打、戏弄之后,耶稣被迫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前往各各他山,与其他两个犯人一同被钉在十字架上 [对照太26∶39-27∶61;可14∶32-15∶47;路22∶39-23∶56上;约18∶1-19∶41;其中包括十架七言:1.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2.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3.“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19∶2-27)4.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可15∶34)5.“我渴了!”(约19∶28 I thirst)6. “成了!”( 约19∶30) 7.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 ] 这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冤假错案,却是上帝的救世大功。
七、复活节前礼拜六 —— 安息日或复活日
惨绝人寰的一幕已过,耶稣的身体在礼拜五黄昏6点前被安放在坟墓内,安息日从此开始,一切工作都停下来了(对照太27∶62-66;路23∶56下;约19∶42)。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不久我主就要冲破死亡而复活显现,从此给人类带来了新时代的生命曙光。圣周默想是每一个人生命长进的绝好方法。让我们携手并肩与主同行,在此一周内让主昼夜在我们里面有安身之处!“起来,我们走吧!”(约14∶31;太26∶46)
耶稣活着
经文:提后2∶1-10
复活节,是基督教会所定的一个节日,旨在纪念耶稣从死里复活。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重温耶稣复活的史实,坚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更深经历耶稣复活的生命,更好回应耶稣给我们的大使命,传扬耶稣复活的福音。
一、坚信耶稣复活的史实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极其痛苦,气绝而亡(可15∶22-37)。亚利马太的约瑟向彼拉多要求领了耶稣的尸体,按照犹太人的习俗,用细麻布加香料裹好,安放在自己的坟墓里(太27∶57-60)。耶稣生前曾预言自己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要复活(太20∶18-19)。犹太人的宗教领袖生怕耶稣的门徒来偷耶稣的尸体佯称耶稣复活,故此,他们要求罗马当局派驻犹太地的巡抚彼拉多派兵看守。彼拉多派罗马士兵封住墓门,并驻守在坟墓前(太27∶62-66)。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耶稣于第三日的清晨复活了,只留下一座空的坟墓(太28∶1-8)。
复活的耶稣有四十天之久向门徒显现(徒1∶3)。在这四十天里,许多人见过复活的耶稣,人数超过500人(林前15∶1-8)。在此,要特别提到三个人: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耶稣肉身的兄弟雅各、使徒保罗。
在耶稣被捕受审的当晚,有人说使徒彼得是与耶稣一伙的,彼得因惧怕危及自己的性命,三次否认自己认识耶稣(太26∶69-75)。当彼得处在挫折和绝望中,复活的主向他显现,彼得重拾勇气和力量,勇敢地见证基督复活的福音,不惧任何危险(约21∶15-19;徒4∶1-12)。
耶稣肉身的兄弟雅各在耶稣复活之前不信他就是神所差来的(约7∶1-9),耶稣复活以后,特别显现给雅各看(林前15∶5-8),雅各终于认识到耶稣是神所差来的,耶稣在世时自称为神的儿子不是疯狂,而是真实的!雅各彻底改变,开始见证耶稣复活的福音,后来成为教会的领袖、教会的柱石(加2∶9)。雅各在耶路撒冷主持教会的日常工作,第一次耶路撒冷大会的主持人就是雅各(徒15章)。
使徒保罗原名扫罗,曾经疯狂地迫害耶稣的门徒。保罗带着祭司长的文书,前往大马士革去抓捕信耶稣的人,在路上复活的耶稣向他显现,扫罗悔改信主,从此改名为保罗,从一个极力反对耶稣的人转变为不遗余力见证耶稣复活的人,成为一个火热的传道者(徒9∶1-22)。
复活的耶稣不但改变了曾经否认自己的门徒、不信自己的家人、反对自己的保罗,而且改变了千千万万的人(徒4∶33)。直到今天,无数的人因复活的耶稣而改变生命品质,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耶稣复活了,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二、经历耶稣复活的生命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9-10)原来,“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因着我们相信这位从死里复活的耶稣,耶稣就赦免我们的罪,救我们脱离罪和死。
我们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作为我们个人的救主,我们就成为神的儿女。“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4∶6)我们是神的儿女,有向父神祷告的权利,“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
上帝差他儿子耶稣的灵进入我们里面,使我们的生命得着重生,有属灵的生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3∶6)“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壹5∶12)重生的生命使我们能行在圣洁公义中,远离罪恶(约壹2∶29,3∶9,5∶18),属灵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也使我们心中有爱和宽恕(约壹4∶7)。
耶稣借着他自己的灵住在我们里面,与我们同在,我们并不孤单(约壹4∶13)。耶稣基督生命的大能显在我们身上,使我们可以过得胜的生活,胜过自我、罪恶与环境(约壹5∶4)。耶稣复活的灵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明白真理,有复活的盼望。我们相信当我们今世肉身的生命终止,我们蒙拯救的灵魂要在乐园里等候,当基督再来的时候,我们将拥有复活的身体,乃是不朽坏的身体,两者结合,迁居到基督的国度里,何等有福!当基督再来的时候,活着的信徒身体要改变,也变成不朽坏的,一同在基督的国度里享永福(林前15∶50-54;帖前4∶13-18)。
三、传扬耶稣复活的福音
我们经历基督耶稣的拯救,拥有复活的生命,现在与基督同活,将来有一个荣耀的复活的盼望。这是神给我们多么大的恩典啊!我们务要信心坚固不可摇动,并且心存感恩,常常竭力多做主工,传扬耶稣复活的福音,因为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使徒保罗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但他坚信自己虽然受捆绑,但神的道绝不会受捆绑。教会存在且兴旺的历史证明,真理不能被摧毁。保罗没有沮丧,更不失望,为了别人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而不畏艰辛,甘愿忍受苦楚(提后2∶9-10)。
基督的恩典激励我们,古圣先贤的榜样鞭策我们,愿我们靠着耶稣死里复活的大能,尽力传扬耶稣死而复活,是罪人的救主,是生命的主。耶稣复活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耶稣复活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耶稣复活的福音是不能不传的。愿我们坚信耶稣复活的史实,更深经历耶稣复活的生命,更好传扬耶稣复活的福音,与人同得福音的好处。阿们!
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基督受难复活默想
耶稣生,福音大剧开始;耶稣死,福音大剧高潮;不是剧终,没有剧终,因他复活,直活到永永远远。基督生平,跌宕起伏。生即为死,向死而生。生下来就为受苦,受死在十字架上,是他的人生使命。十字架,也就成了他人生的聚焦点。神使髑髅复生,神使腐朽化为神奇,神使咒诅成了祝福,神使十架变为荣耀。
棕枝节 经文:太21∶1-11;可11∶1-11;路19∶28-44;约12∶12-19
耶稣荣进圣城,众民手摇棕枝,夹道相迎。
先知撒迦利亚曾说:“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耶稣骑驴进京,缓缓而行。耶稣当初降生来到时,合城的人都惊慌;如今耶稣再来时,合城的人都欢呼。上来过逾越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他们哪里知道,逾越节的主角,这位耶稣基督,将要成为逾越节被杀的那只羔羊。
他们欢呼,是希望耶稣接受众人的拥戴,成为犹太人的王,领他们揭竿而起,推翻罗马的统治。可耶稣不照人意,欢呼“和散那”就变成欢呼“钉死他”,且把他们的企图强加给耶稣,作为控告耶稣的理由。人心如此险恶卑鄙,神圣的信仰于他们而言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你我是要做耶稣的一匹驴驹,让耶稣骑在上面;还是做手拿棕树枝,摇枝呐喊的民众,耶稣不遂人愿,就要骑到耶稣的头上?
洁净日
经文:太21∶12-17;可11∶15-18;路19∶45-48
耶稣进入圣殿,洁净圣殿。
耶路撒冷啊,你当哭泣。不单因为城要废坏,更是因为殿已污秽。
神的殿,何时有了牛鸣羊叫;圣的殿,几时有了罪恶交易。教会的权贵,以敬虔的外貌发着宗教财;教会的信徒,想着以少搏多的交易做着礼拜与祷告。不要让神的殿满了欲望,不要让圣的殿有了欺骗。神的殿是清心祷告的殿,圣的殿永不能成为贼窝。耶稣进入圣殿,洁净圣殿,他为神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主啊,当你的教会失去纯正,当你的儿女失去清洁,求你仗杆警教!不过我的主啊,容我说一句话,求你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免得我们在你的怒气中灭没。
教诲日
经文:太21∶12-17;可11∶15-18;路21∶34-36
耶稣巧答难题,耶稣谆谆教诲。
即将离开的耶稣,有很多话要说,在耶稣周围的人,也有很多事要问。问的人别有用心,说的人一片诚心。
撒都该人、法利赛人轮番粉墨登场,展示自己抓主把柄的“聪明”,提问刁钻古怪,且陷主于两难、不义。耶稣以其超然的智慧,跳出他们的陷阱,又把真理讲明。
与这些人有所不同的是门徒,耶稣乐意向他们倾吐忠言心语。门徒关心上帝的国几时来到,耶稣要他们时时警醒,预备妥当。故此,人要做的就是谨慎祈祷、敬虔生活,在主来的那日,坦然无惧地站立在人子面前。
静修日
耶稣安静预备,迎接受难。
这日,圣经没有详细说明耶稣的行动。也许是多日的疲累之后和更大的牺牲之前,耶稣选择稍事休息。何处可歇?耶路撒冷神的城里没有地方,去到城外,伯大尼的那个村庄,那是耶稣常常歇息的地方,那里有耶稣素来所爱的家庭。
这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耶稣要与这家默默饯别,明日离去之后,他将不再归来。马利亚无声膏主,默然之爱随着膏香静静流淌,在这寂静的夜,在这生离死别的夜,欢呼和散那的甚多,而打碎玉瓶、倾尽所有膏抹耶稣的,却只有一位马利亚!
这日寂静无声,他日惊天动地。
团契日
经文:太26∶17-30;可14∶12-36;路22∶7-23;约13∶1-30
耶稣与门徒团契,为门徒洗脚,设立圣餐,在客西马尼园祈祷。
耶稣和门徒,坐上逾越节的筵席。耶稣要将这延承千年的节期奥义点明,赋予新意。耶稣拿起饼,掰开饼,说自己的身体要被举起,自己的身体要被掰开;耶稣拿起杯,饮了杯,说自己的鲜血要流出,罪恶的苦杯要饮尽。那饼是死亡的滋味,那杯是断肠的苦杯。
往日逾越节的筵席,以色列人宰杀羊羔;过罢今日,以色列人要宰杀这位爱人的耶稣,神的羔羊。人铁了心也要这样做,人子定了意也愿这样做。那一夜客西马尼园的苦痛挣扎,撕心裂肺的祈祷之后,他甘心情愿把自己的命舍了,他无怨无悔将自己的血流了。
古时逾越节那夜,上帝灭绝不信神、抵挡神的人,将他们的长子除掉;今天逾越节这夜,上帝却要将自己的儿子牺牲,为救更多的儿子。神的得胜,不再是将仇敌踩在脚下,而是弯下腰为出卖他的人洗脚;神的拯救,不再是高傲地征服众人,而是谦卑地服侍众人。他舍了自己,放下自己。
受难节
经文:太27∶1-26;可15∶1-47;约19∶18-37
耶稣被鞭打、戴荆冠、被定罪、走苦路、钉十字架。
受难节是个沉痛的节日。没有欢笑,有的只是泪水,门徒沿着十架苦路一路泪如雨下。没有荣耀,有的只是羞辱,耶稣被一丝不挂地挂在那木头上。愚拙的人啊,你把生命的主杀了,你是在自绝生路,你将何处得生,以何安生?
这日以前,生只是死亡通道,爱只是物欲交换,苦只是罪有应得。这日以后,死成了永生通途,苦成了荣耀之路,爱成了舍己成全。
灾难深重的人世间,怎能接受一位受人供奉、任人受苦的神明?苦海浮沉的众生灵,不当拒绝这位饱经忧患、替人受死的救主!
“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要受很多磨难,但你们要鼓起勇气,因为我已经战胜了世界。”耶稣如是说,耶稣对你说。
安息日
经文:太27∶57-61;可15∶42-47;路23∶50-56;约19∶38-42
耶稣被葬,降在阴间。
耶稣被葬坟墓,万民的谋算成了,外邦的争闹这才静了下来,世界把安息日的主埋葬了,却指望这下可以好生安息去了。
这日魔鬼大肆狂欢,庆贺黑暗掌权。
耶稣好似一粒麦子落在地里,严冬肃杀、冰雪尘封、夜幕降临、天地无声。需要信心,你才能在黑夜中等候黎明,于无声处听候惊雷,从死亡中盼望复生。
复活节
经文:太28∶1-13;可16∶1-20;路24∶1-49;约20∶1-31
巨石挪开,耶稣复活。
“清晨的日光”划破了黑暗,无声的惊雷摇撼了阴间。神的儿子庄严宣告:魔鬼的狂欢到此结束,复活的喜讯就此传扬。
在长久的失败与羞辱之后,耶稣重拳一击,一招制胜,这位“女人的后裔”将“蛇”的头重捶在地。
耶稣说,我要离去,但还要到你们这里来。这是耶稣一直重复的话,他似乎怕我们忘记。今日,他在短暂的离去之后,回到了门徒中间,证实他曾说过的话是真实可信的。
王者归来,你看到了吗?
王者还会归来,你准备好了吗?
摩根说:“主从未说过,做基督的门徒是件容易的事。我相信,我们的失败在于我们向他人介绍基督时,将我们的信仰渲染成一个得到快乐生活的秘诀。但是从头至尾,基督信仰中最重要的就是十字架。”保罗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2∶2)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众罪都洗清洁,全靠耶稣宝血。既是这样,谁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呢?“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 5∶14-15)
在这个世代,让我们传扬他,用生命见证他的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与复活的主相遇
经文:约20∶1-18,21∶1-14;路24∶13-35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耶稣复活,是上帝在整本圣经中前后一贯的启示。基督的受死、复活,是上帝在创世以前就定好的旨意,是圣经关于救恩的完整启示,所以,耶稣复活是基督徒信仰核心中的核心。耶稣复活之后在地上有四十天之久,他多次向门徒显现。今天我们一起查看圣经,有一些门徒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了复活的主。他们遇见复活的主以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个遇见复活的主——马利亚(参约20∶1-18)
第一个遇见复活的主的人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她是一位爱主的妇人,耶稣受难时,她勇敢地站在十字架旁;耶稣受难三天以后,也就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马利亚第一个来到耶稣的坟墓前看望耶稣。没有想到,她看到的是空的坟墓,她以为耶稣的尸体被挪走了,就告诉了彼得和约翰,两个门徒看了以后就回自己的住处了,只有马利亚还在那里哭。
马利亚是个非常爱主的人,耶稣被钉十字架已经让她经历了锥心之痛,现在耶稣的尸体也不见了,更让她伤心欲绝。因此,她伤心痛哭。在泪眼朦胧中,耶稣向她显现说:“妇人,你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人,就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马利亚的双眼被悲伤的情绪模糊了,她竟没有发现和她说话的就是她深爱的耶稣。为什么马利亚认不出和她说话的是耶稣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马利亚心理上没有准备好,因她没想到耶稣会复活,所以脑海里只想找耶稣的遗体。也许马利亚觉得亚伯拉罕死了、摩西死了,大卫和所罗门也死了,以色列历史上众先知都死了,并没有人复活,便以为耶稣和他们一样。此时此刻,马利亚忘记了耶稣曾经多次提到他自己第三天将从死里复活的预言。所以,她认不出耶稣。第二,因为耶稣复活的身体有了改变,已是新的形象。在《马可福音》16章12节提到复活以后,说了一句“耶稣变了形像”,所以,马利亚可能一时认不出来。耶稣跟她讲话,她还是认不出他。直到耶稣叫她名字“马利亚”,她才恍然大悟,知道耶稣从死里复活了。马利亚开始恢复信心,并去告诉门徒,因为这是一个最能令门徒安慰、喜乐的好消息。
马利亚遇见复活的耶稣这件事让我们得到教训: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可能像马利亚一样,当我们陷在悲伤里时,常常会失去属灵的敏锐,感觉不到主耶稣就在我们身边,但其实这只是我们自己的眼睛迷糊了。弟兄姊妹,我们有时对主还心存怀疑,所以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每次祷告、读经、参加礼拜时,都能与主相遇。
第二个遇见复活的主——两个门徒(参路24∶13-35)
在耶稣复活那天的下午,门徒中有两个人从耶路撒冷往以马忤斯村庄去。为什么这两个人要离开耶路撒冷呢?有几种解释:第一,也许是因为耶稣受难,他们彻底灰心绝望了。他们选择在逾越节过后回到加利利,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平静,中途经过了以马忤斯。第二,这两个门徒可能是为了逃离仇敌迫害,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埋葬了,所以这两个人想离开耶路撒冷这个是非之地,回到家乡从长计议。所以在旅途中,他们边走路边谈论关于耶稣受死、埋葬、复活的事,脸上带着愁容,心中疑惑不解,走路缓慢。这个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而且和他们同行,只是这两个门徒眼睛迷糊,不认识耶稣。耶稣就问他们:“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就说:“就是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说话行事都有大能。祭司长和官府,竟定他死罪,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现在已经三天了,有妇女前往坟墓察看,说耶稣的坟墓空了,复活了。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耶稣就对他们说:“无知的人哪,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这话说出了他们灵性的光景。第一,这两个门徒对上帝在旧约中的启示和先知的预言信得太迟钝。他们知道先知的预言,耶稣要受难,第三天以后要复活,可他们心地刚硬,似懂非懂。第二,这两个门徒对耶稣说过的话信得太迟钝。他们明明知道“耶稣说话行事都有大能”,而且耶稣曾好多次说过“人子要被害,但第三日要复活”的话,他们也听过,可惜却忘记了。第三,这两个门徒对妇女传讲耶稣复活的见证信得太迟钝。因为马利亚看见耶稣复活,大家已经在传讲耶稣复活的事,但他们听了以后无动于衷,还是不相信耶稣的复活。故不免受主责备。
这两个门徒在思想和感情上都知道主的权柄和能力,但是他们对主的认识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尽管他们认识到主有大能,能让别人复活,但他们还不相信主自己会复活,以致当他们遇见耶稣时,也没能认出他来。
虽然耶稣责备他们信得太迟钝,但耶稣也开导他们,给他们讲解圣经。这是耶稣复活后第一次亲自向人讲道,而且听众只有两个人。他们听耶稣讲完后,脸上的愁容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解开了,走路有力量了。后来终于眼睛明亮,认识了复活的主。信心、爱心与盼望,全都复苏。
以马忤斯门徒遇见复活的耶稣这件事让我们得到教训:我们有时也和他们一样,信得太迟钝。我们听了许多圣经的话,但是对圣经是不是全部相信呢?我们对真理都明白吗?有时候可能是似懂非懂。求主时刻开导我们,让我们像通往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门徒一样豁然开朗,全面复苏。
第三个遇见复活的主——七个门徒(参约21∶1-14)
提比哩亚海,也叫加利利海。公元20年左右,安提帕在加利利海左岸建立了名叫提比哩亚的城市,所以也被叫做提比哩亚海。耶稣当年就是在加利利海边呼召这些门徒来跟随他的,门徒就是从加利利海边开始了跟随耶稣的生活。没有想到,三年以后门徒带着沮丧和失落又回到这个地方重操旧业。三年跟随耶稣的时间仿佛白白浪费了。
门徒以自己的想法选择走自己的道路,重操旧业,结果他们一个晚上也没捕着什么鱼。可见门徒依靠自己的本事不能成就什么。就在门徒沮丧失望时,耶稣在岸边等着他们,门徒并不知道那是耶稣。耶稣没有责备门徒,反而关心他们,问道:“你们有吃的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耶稣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他们便撒下网去,竟拉不上来了,因为鱼甚多,共153条。这件事表明了耶稣的能力。耶稣显现了他的能力和神迹,显明他是上帝的儿子,是复活的主。这也说明,门徒遇见复活的耶稣以后,发生了很大改变。
七个门徒在加利利海边遇见复活的耶稣这件事让我们得到教训:一个人在遇见耶稣以前和遇见耶稣以后,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在有些事上总是突破不了?有些想改变的却总也改变不了?其实,做基督徒最重要的有两个改变,第一是内在的,是生命的改变;第二是外在的,是行为的改变。只有遇见复活的耶稣,生命才会更新,行为才会改变。人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只有依靠主。
让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时刻与复活的主相遇。只有与主相遇,人生才会得到改变。
主果然复活了
经文:《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至22节
基督教“空坟墓”的信仰,是基督徒信心的重要根基,也是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标志之一。每每有人十分重视圣诞节的热闹,却时常轻视复活节的纪念。其实,假如没有复活,圣诞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大半,我们所传所信的便是枉然(林前15∶14-15)。没有复活,便没有十字架的荣耀和救恩;没有复活,也就没有今日的教会及其“主日崇拜”了。
也许复活正因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故在历世历代颇受某些人的攻击和误解。曾有人嘲笑说,信耶稣复活那是“傻子遇到骗子”。可有头脑的人都会思想:传基督复活的人既无分文好处,又遭猛烈的逼迫,甚至冒着杀身之祸,那些人值得为一个“谎言”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吗?保罗原先正是个十分痛恨传复活之道的人,可是后来在他的书信中复活之道讲得最多、最透。门徒平时传信息时充满着大量高举高尚道德的内容,倘若同时为复活之事撒谎,这还了得?自然早有人千方百计来揭穿他们不可呀!也有人怀疑,耶稣复活必是门徒因思念耶稣心切而产生的幻觉。可是,幻想是在盼望或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而问题是门徒当时压根儿不曾想到主会复活。他们只因深信主必已死而灰心哭泣呢!也有人猜耶稣必是“假死”,这样想的人就更错了。因为不单是圣经,就是罗马、犹太史也记载说,耶稣被钉死了。试想,六小时血流不止,细麻布捆绑全身,又遍体鳞伤的他怎能搬动坟墓大石? 假如他没死,他后来又去何处藏身?犹太人又岂能善罢甘休?又特为耶稣而戒备森严的墓地怎容耶稣溜走?门徒即便想偷“尸”,也不具有这个胆量和勇气啊!因此,所有探讨都指向一个事实:基督果然复活了!
当年初期教会的门徒们所以大讲特讲复活的信息,既是因主复活的事实在神救赎计划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主复活对于门徒生命经历中带来的改变实在太刻骨铭心,而且这种经历也成为后世信徒的极大鼓励和安慰。
一、主果然复活了,门徒的眼睛亮了!
也许是忧伤和灰心笼罩了他们的心房,也许是悲泣的泪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当复活之主在晨曦中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时,马利亚却“以为”他是“看园”的人(约20∶15)。夕阳的余晖里,复活之主和革流巴同行,他却把主当作一个“在耶路撒冷作客”的人(路24∶18)。夜色浓浓之时,门徒聚在一处,复活之主亲自站在他们当中,门徒却惊慌失措扬言自己所见的只是一个“魂”(路24∶37)……
一位资深的神仆曾这样说:“当人们还是以物质的身躯生活在这物质世界上时,对于那些超越物质的一切总是在认识和经验上会发生模糊和差错”。门徒的危机正在于此,他们想不到也想不通主已经复活了。
然而,主依然爱他们。“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24∶45),他像一位老师,循循善诱“迟钝”的学生(路24∶25);他像母亲,亲自为孩子准备早餐。终于,“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路24∶31)。
那个扬言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的多马,面对复活之主的柔声劝勉,不得不拜伏于主前,叹服:“我的主,我的神!”(约20∶25-29)。
耶稣站在提比哩亚海边,门徒却不知道他是耶稣,但因为依从他的话下网得鱼,爱徒约翰眼睛一亮说:“是主!”(约21∶7)
今天的基督徒,太需要这种认识主的“明亮”,诚如保罗祈求的:“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弗1∶17-18)属灵的长进必先有属灵的看见!神要亚伯拉罕往东西南北观看,凡看见的都属于他。因此,想要属灵上有丰盛的富足,必先需要有丰富的看见。认识神是永生的开始,也是信徒属灵上得以进深的重要途径。
二、主果然复活了,门徒的笑脸开了!
耶稣肩背十架,走向各各他时,那些素来跟随他的“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路23∶27)。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独自来到耶稣的墓旁。当她发现她所敬所爱的“拉波尼”被人移走了尸体,顿时泣不成声,泪如珠溢(约20∶1-10)。
当抹大拉的马利亚把主复活的喜讯“告诉那向来跟随耶稣的人,那时他们正哀恸哭泣”(可16∶10)时,他们压根儿“不信”这消息,还认为是一派“胡言”(路24∶11)。那些日子,门徒们就是走在路上也是忧心忡忡,面带“愁容”(路24∶17)。
可是,主耶稣复活后三番两次地向他们显现,门徒的脸上终于绽开了幸福的微笑。首先他们是“喜得不敢信,并且希奇”(路24∶41)。以后,每一次“看见主,就喜乐”(约20∶20)。门徒经历了破涕为笑、转悲为喜的信仰历程,完全得益于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
威灵顿领英军在滑铁卢与拿破仑打仗大获全胜。可当时通过信号灯向伦敦报告时,因雾重,信号发到“滑铁卢一役,威灵顿大败……”时,其余信号被浓雾遮住。顿时,伦敦全城俱哀,可雾散开时,大家才看清,原来是“威灵顿大败拿破仑”,于是满城鼎沸,转悲为喜!
基督死里复活让门徒体验到的正是“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的恩典(诗30∶5)!马丁·路德在遇到极度困难的时候,也曾一度灰心到了极点。他妻子用十分形象的办法提醒他说:“既然上帝活着,你又何必如此忧伤失望?”一句话使他雄风重振,重新树起信心的风帆。
每个基督徒不论境遇如何,都当坚信“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信徒不动摇的信心根基就是基督的死里复活,主果然复活了!故此,信徒的信心、盼望和爱心也都应该“复活”了!
巨石既被挪开,阳光已经来临。基督不在坟墓之内,也不在长夜之中。因为坟墓不能拘禁生命之主,长夜也不能挡住红日初升!为此,我们必不哀叹于昨日的软弱,沉湎于痛苦的回忆之中。基督不在软弱与失败之中,他是死里复活的得胜、刚强、希望、信实之主!
三、主果然复活了,门徒的胆量大了!
彼得所以三次不认主,关键是心里害怕。害怕胆怯是信心的大敌,也是灵性道路上失败的主因。因为怕,耶稣十字架下只剩少数人远远观看,而原来朝夕相处的许多门徒却躲得无影无踪;因为怕,门徒们聚在一起时必须把房门紧紧地关起来(约20∶19)。即便复活之主突然亲自站在他们中间,向他们祝愿平安,他们仍是“惊慌害怕”(路24∶37)。可以说,在门徒确认主复活之前,惧怕笼罩了他们的思想,胆怯充满了他们的心房。
可是,复活之主第一次向妇女们显现时就安慰说:“不要害怕!”(太28∶10)复活是个喜讯,也是一个足以让人振奋和鼓励的信息。彼得自从被复活之主查问“爱心”之后,就有一个彻底的改变。曾经在小使女前战兢否认自己是耶稣的追随者,而今却在握有生杀之权的官长面前扬言:“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这“胆量”之大,令人希奇和刮目(徒4∶13)。
有人曾统计,整本圣经中类似“不要惧怕”、“放心”等字句至少有365次以上。也就是说,基督徒一年中每一天都可以享受到神所应许“不要惧怕”的恩典。因为神知道,“惧怕”是撒但递给人的第一张“名片”,你接受了它,也就给撒但留了地步、开了门隙。所以,我们当时刻坚信:“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来13∶6)其实,信徒只要自己的心不受责备,其他就完全可以无所畏惧了(约壹3∶21)。
死是最可怕的,又无人能免。可是,基督的死里复活成了所有“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释放了“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5),并且给予信徒一个活泼荣耀的盼望!使他们不再怕死,而真正能“视死如归”!
主果然复活了!你属灵的眼睛亮了吗?生活的笑脸开了吗?信心的胆量大了吗?
复活的黎明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妇女们面对着空墓,思绪万千;天使的话语,令她们惊喜不已。她们欢欣快乐,传报福音。耶稣基督的复活,揭开了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
一、耶稣基督的坟墓是世人犯罪的终局
复活,标志着新的开始;坟墓,意味着旧的结束。在这全新的时刻,我们联想起人类的起源,那时世界尚处在朦胧的黎明。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人与自然如此和谐,世界井然有序,大地充满生机。翻开《创世记》第一章,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而壮观的景象。上帝以丽日、明月、星宿点缀浩瀚穹苍,让各样飞鸟翱翔蔚蓝天空、各类走兽奔驰满山遍野、各种水族畅游万顷碧海。上帝又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叫人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上帝赋予我们人类的是如此广阔而自由的空间。
由于人的悖逆,世途布满荆棘,空间变得狭窄;诸如兄弟手足之情,变成了仇恨与残杀;家庭骨肉之亲,掺杂着欺骗与诡诈……罪的痕迹遍布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罪的工价乃是死,没有一人能逃脱死亡;每一代人都如过往的客旅,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难怪在《创世记》的末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副在埃及停留的棺木。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上帝的创造就这样了结?
人类自从远离了上帝,人生就丧失了光宠,生命就失去了永恒。人们就算求得功名利禄,拥有荣华富贵,到头来也只是一场虚空!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生在世,时有挫折,就如生活的不如意、环境的不安宁、工作的不理想、前途的不明朗;一生道路,多少次面临山穷水尽,多少回陷入死荫幽谷,这一切岂不是一座座无形的坟墓?
生活中常有风雨侵袭,人人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尤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日日无止境地工作,天天无休止地忙碌,常常拖着疲乏的身躯,在事务堆里无法从容自如,想脱身又力不能及,重担和压力不就成了无形的坟墓?
沉湎于罪中之乐,势必要为之付出代价。有人贪图不义之财,不择手段,结果愁苦萦绕,如陷荆棘罗网;有人迷恋色情,放纵私欲,结果身败名裂。罪恶的生活或许带来一点乐趣,暂且给人一丝慰藉,但是终究叫人陷入愁城,痛苦不堪,后悔莫及。尤其可怕的是,罪孽使人与上帝隔绝。罪的捆绑难道不是让人囚禁坟墓?
圣子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原是背负世人的罪孽,担当人类失败的后果,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埋葬在坟墓里。从这一角度而言,耶稣的坟墓是亚当悖逆的结果、人类失败的归纳、世人犯罪的终局。
耶稣既然亲自担当了我们的罪,承受了因罪而来的惩罚。因此,主的受死,审判了罪恶的权势;主的坟墓,杜绝了阴间的贪婪;主的十架,变成了得胜的记号;主的救赎,成全了起初的创造。
二、耶稣基督的复活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黎明是黑夜的结束,白天的开始;黎明时分,耶稣复活,漫长的黑夜已经结束,救恩的曙光正在普照大地。透过复活的黎明,我们依稀看见了无限灿烂的白昼,新天新地的序幕将要拉开。
七日的第一日是崭新的标志,按照上帝创造的定律,七日是完整的一个周期;七日的第一日,也是第八日,是旧周期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崭新的时代,苍茫的大地披上了救恩的曙光。从此,现世与天国可以重迭,历史的每一刻皆可交融永恒的无限。
耶稣的复活,为人类开辟了全新的局面,为芸芸众生带来了永生的盼望,使信他的人在今生即可分享他永恒的生命。耶稣的复活,为我们开启了属灵的境界,我们的肉身虽然生活在世上,心灵却能时常被升华,分享属天的荣光。耶稣的复活,使天国和现世可以借着信徒的生活并驾齐驱。基督徒与众不同的是,在劳苦中能获得内心的安息;在患难中能经历属天的平安;在痛苦中能得到灵里的安慰;在绝望中能重建活泼的信心。耶稣的复活,意味着天国全然地降临,将会在信徒的盼望中实现。
黎明是新的一天的来临,新的工作就要开始。当年妇女们得知耶稣的复活,随即把复活的喜讯告诉了使徒。福音从她们开始传扬,经过20个世纪的传播,也传给了这一代人。因着福音的大能,我们获得救赎,得着新的生命。承受救恩,理应传扬福音,这是基督徒义不容辞的使命。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基督的福音,是普世罪人的拯救、人间创伤的医治、劳苦大众的安息;基督的福音,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正确的目标,使平凡的人生获得崇高的价值。
基督果然复活了,他不再以肉身的形象显现,而是以复活生命的形式存在。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复活基督的明证,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部敞开的“福音”。求圣灵使用我们,借着我们热心的传扬、生命的见证和忠心的侍奉,让基督的福音传遍五湖四海,让复活的曙光洒向神州大地。
耶稣基督的复活,人间全新的面貌由此揭开,弥赛亚的时代宣告来临;我们因着主的复活而重生,分享了永恒的生命,沐浴着禧年的恩光。从今以后,世上的劳苦超越了日光之下的虚空,为主做工的效果必定在荣光之中呈现!
复活在我
经文:约11:25;林前15:14-22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了,这是事实。尽管有人疑惑,但主实在是复活了。
一、基督复活的真实性
1.空的坟墓:主耶稣在安息日的前一天下午被葬。按犹太人的习俗,尼哥底母用一百斤的沉香和没药膏了耶稣,将身体安放在一个坚固的石洞里,墓被约有二吨重的巨石封住。耶稣钉十字架前曾屡次告诉门徒,他要受死,但第三天要复活,故官长们就在墓外贴了封条,且特别派兵严严地看守坟墓……但是,坟墓里耶稣的身体确实没有了,里面是空的。
2.有人说找错坟墓:有人说那些妇女在极度的悲哀中找错了坟墓,这是不可能的事。后来门徒彼得、约翰也进入墓室,只见裹尸布安放在那里,耶稣的身体却不见了;当时耶稣已经复活的消息传出后,犹太官方可以立刻从确切的坟墓里找出耶稣的尸体来,这样,复活的流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所以,他们没有找错坟墓。
3.尸体被偷:有人说:门徒在夜里趁守卫兵丁睡觉之时,把耶稣的尸体偷走了,然后制造出耶稣复活的谣言。这怎么可能呢?当妇女们向门徒报告主已复活的消息时,他们还不信呢!当主被捉拿时,门徒都吓得胆战心惊逃遁一空,现在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大胆地将尸体偷走?他们怎么有周详的盗尸计划,难道不怕看守的兵丁?更何况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夺尸大行动”。如果确实是门徒们所为,那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相反地,正是由于他们宣传耶稣复活而遭鞭打、逼迫,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就可以肯定地说,尸体不是被人偷了,更不是被门徒偷了。
4.公会不追查:祭司和法利赛人既深知这件事情的后果极其严重,为何在事情发生后,不立刻竭力查问事实真相?既认定尸体是被门徒所盗,为何不拘捕门徒,反而任凭他们在耶路撒冷四处传播耶稣复活呢?其实,耶稣复活是事实,不是谎言。若真有人盗尸,必须合数人之力才能移动沉重的墓门,难道当时守墓的兵丁都沉睡?再则,古罗马军纪极严,看守坟墓的兵丁既已防守失职,为何没有一个被判刑?相反的却是安抚他们,使他们不至于也为耶稣的复活去做见证。另外,即使门徒们偷得尸体,他们大多是加利利人,在人地生疏的耶路撒冷城,怎么藏尸?那些公会的人员为何不去寻找?
5.裹尸布的安放:根据《约翰福音》20章6至7节的记载:“细麻布还放在那里,裹头巾是另在一处卷着。”换言之,这两样东西都是按原来裹着主身体的样式,一点不变地在原地放着。若有人盗尸,必然很紧张,一定愈快愈好,怎么把裹尸布解下来呢?即使解下来也不可能完好地安放(原文“躺”)在那里呢?从裹尸布安放的情景中,可以证明主耶稣复活了,他的复活像金蝉脱壳一样。
6.门徒的信心:门徒们从愁烦到喜乐,从绝望到希望,从流泪到心里火热,从害怕到平安,从躲藏到报喜,从怀疑到敬拜,这一切完全是主复活所造成的。犹太古书记载,主耶稣的门徒除了犹大吊死、约翰在年老时被充军到拔摩海岛外,其余都是为主殉道的。是的,如果主耶稣没有复活,门徒的复兴就是历史中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7.众多人归主:当时,门徒为主耶稣做复活的见证,接受他们见证而相信的一天有三千人,一天有五千人。这些人悔改的时候,离主耶稣复活还不满两个月,若是主耶稣没有复活,绝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接受耶稣。所以,教会在主复活后就成立起来了,这也证明主耶稣真的复活了。
8.复活后显现:圣经记载主复活后四十天内至少有十次向门徒等人显现,有一次是显给五百人看。在四福音书及保罗写十三封书信后,其中亲眼看见主复活的人还有不少仍活着,他们可以给福音书和其他书信做见证,证明使徒们所写的是真实无误的,主耶稣确实复活了。
9.历法的改变:从现今的礼拜日来说,也证明基督的复活。犹太人原来都在第七日即安息日敬拜神,他们的习俗是不易改变的。耶稣在七日的头一日复活后,敬拜神就从第七日改为第一日。后来罗马又把这日定作休息日。如今全世界用礼拜日作为公休日,在这两千年的持续中,它默默无声地传扬了基督复活的真实。
10.人心的改变:基督复活的灵在人心中,能奇妙地改变人心的作用,复活的大能,能使坏人改邪归正。
基督已经复活,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照样在基督里的众人也都要复活。
二、美丽而合理的信仰
1.大自然中充满了复活。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却结出许多粒麦子,“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当你看见冬日枯树的时候,你似乎听见它的微声说:“春天的时候,我会复活的。”美丽的花朵凋谢了,也许你会为它叹息,但是当它的果实初现时,你知道它复活了。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蒸发、消散,但是它在雨水和雪花里复活了。是的,大自然中充满了复活——美丽的复活。
2.所种的是羞耻的,复活的是荣耀的。这是圣经中形容复活的话,你没有看见丑陋的毛虫吗?有一天它会消失于蛹中,而从蛹中竟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自由飞翔。“羞耻的死了,荣耀的复活了”,是的,这臭皮囊,有一天真要在坟墓中发臭,但是在基督的荣耀里得到更新。
3.死河的对岸。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人们以为西班牙的西海岸便是世界的尽头。所以西班牙士兵的军装上编织了“此外无陆”的字样。一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清楚对岸还有广阔的陆地——现今的北美。今天,许多人认为“死后乌有”,但是死河的对岸到底如何?经过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告诉我们,彼岸有更美丽的生命。
4.创造生命的主,能重造生命。奇妙的人体使多少人惊奇不止,它是生命的灿烂花朵,是造物主的杰作。神既能创造这奇妙的生命,难道不能让生命复活吗?
当你把一块银子投入砂酸液中,它便溶化尽不再存在,但是你再倒入盐水,银子立刻又出现了,难道造物主的大能比不上一个化学师?
卫斯理·约翰曾说:“死亡的面貌是美丽的。”是的,一个有基督生命的人,丑恶可怕的死亡竟开启了永生的大门,怪不得这位信心伟人要为“死亡”歌唱了。主已复活,他是你的救主,胜过了死亡。他将美丽荣耀的盼望带给每一位信他的人。
我信耶稣复活
经文:罗6:4-11,4:25
复活节与圣诞节在基督教里都是重要的大节日,二者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假如一定要做一个比较,复活节应该比圣诞节更重要一些。初期教会是很重视耶稣复活的信仰的。犹大死了,教会补选一人为使徒,条件之一是要能够“同做耶稣复活见证”。《使徒行传》记载的使徒讲的最早的讲章,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是重要的内容。从教会历史看,复活节的出现比圣诞节要早得多。在初期教会,也就是在使徒时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信徒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并称这一天为“主日”。到第一世纪末,教会确立了三个节日,复活节是其中之一,另两个是圣灵降临节和显现节。圣诞节要到第四世纪才有的事。
不过,在人们的印象中,圣诞节要比复活节重要得多。我们来看看现实:圣诞节还没有来到,可能一个月前,圣诞贺卡已经满天飞,圣诞老人已经进驻各大商场、各大饭店。圣诞节一到,更是热闹非凡,什么圣诞大餐、圣诞舞会、圣诞礼物、家庭团聚、各种以圣诞名义举行的社交活动。到了圣诞节,是不是应该欢喜快乐一番?当然应该,因为我们得到了上帝赏赐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就是他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到世界上做人。已经信主的人欢喜快乐,还没有信主的人也一起欢喜快乐,这并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到复活节为什么没有同样的欢喜快乐?按理复活节也应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因为主耶稣战胜了罪恶、战胜了撒但,又战胜了死亡。复活节过得相对比较平静,不信主的人会很热衷于庆祝圣诞,对复活节可以理也不理,甚至对这个节日一无所知。他们把圣诞节从基督教的重大节日中孤立了出来,特别加以重视。不信主的人对基督教不了解,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很高的要求。现在问题在我们信主的人中也有重圣诞节,轻复活节的倾向。这样讲,并不是意思叫我们到复活节也搞得热热闹闹。圣诞节的热闹都是表面的东西,并不一定有价值,因为参与在热闹中的人对圣诞节的真意并不了解。我们真正重视圣诞节,就一定要回到圣经中,真正弄明白圣诞节的真意。而要真正明白圣诞节的意义,我们就不能把圣诞节孤立出来。我们如果仅从耶稣的诞生来思考圣诞节,我们是不可能明白圣诞节的意义的。复活节应该与圣诞节放在一起思考,不仅复活节,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就是受难节,也应该放在一起思考。
耶稣的生、死、复活是一个整体。耶稣的生有它本身的重大意义,因为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只有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而父怀里的独生子所以能将上帝表明出来,是因为道成肉身。道成肉身就是父怀里的独生子降生做人。但耶稣的生还有更重大的意义,就是他的生是为了死。耶稣的生不是为了到世界上来旅游一番,也不是像一些神仙故事说的,神仙思凡,到世界上来寻求人间的快乐。耶稣是带着父上帝的伟大使命来世上做人的。这个使命就是:把世人从罪孽里救出来,为此他要成为赎罪的羔羊。赎罪的羔羊一定要被杀,一定要流血,一定要死。所以耶稣的生就是为了死。但是耶稣的死又不是他道成肉身的最后结局,因为他又复活了。如果耶稣死了,就结束了,就完了,没有复活,人们就会怀疑耶稣的死有没有救赎的功效?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与我们一样,死了就完了。耶稣死了,又活了,这就证明:耶稣的死是大能的死、荣耀的死。人的死是一生的终结,是一篇文章最后的句号。耶稣的死不然,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步,是文章中间的一个逗号。耶稣的死与他的复活应该结合在一起认识。有过几位弟兄姐妹问我:为什么有的十字架有耶稣,有的十字架没有耶稣?有耶稣的十字架是让我们想到耶稣的死,而没有耶稣的十字架是让我们想到耶稣的死,也想到耶稣的复活。所以一个空的十字架能够帮助我们,把耶稣的死与他的复活结合在一起思考。
保罗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这一节圣经有的解经家认为,是福音的大纲,是全部福音的缩写。从文字上看,这一句话分为上半句与下半句,而上半句与下半句写成对偶的形式,像诗句一样。上半句“为我们的过犯”对下半句“为我们称义”;上半句“被交给人”对下半句“复活”。这样的句子使人比较容易记得。所以也有解经家认为,这节圣经是初期教会信徒传诵的一句格言,或者是信经的一个片断。这样看来,这节圣经是一节很重要的圣经。我们都认为《约翰福音》3章16节是圣经中最重要的一节圣经,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罗马书》4章25节与《约翰福音》3章16节有一样的重要性,而且比后者阐述上帝的救恩更清楚。《约翰福音》3章16节仅说了上帝将他的独生爱子赐给人,《罗马书》4章25节就说了耶稣的死与复活。
《罗马书》4章25节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福音的内容。这福音分为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耶稣的死,一是耶稣的复活,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空的十字架,耶稣死了又复活了。
《罗马书》4章25节的重要不仅在于把耶稣的死与复活结合在一起,而且把耶稣的死与复活和我们的关系阐述得清楚明白。耶稣的死与复活不仅仅是研究耶稣生平所应该知道的两件大事,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两件大事与我们有怎么样的关系。
耶稣的死,也就是保罗说的,他被交给人,是为了我们的过犯。天使向马利亚报信她要从圣灵怀孕生子,叫马利亚给孩子起名叫耶稣。耶稣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耶稣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他自己就必须死。我们或许会问:耶稣的死是不是必须的?耶稣要拯救世人从罪孽里出来,是不是自己一定要死呢?好像救一个落水的人,自己不是必须死的。
上帝要拯救世人从罪孽里出来,这是上帝的大爱所决定的。这就是《约翰福音》3章16节说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但上帝也是公义的。他对罪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违背他的旨意就是罪,犯了罪一定要死。圣经中记载上帝对人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上帝对人讲的第一句话记载在哪里?在《创世记》2章16-17节,不是在《创世记》1章28节。后者是上帝对亚当、夏娃两人说的话,前者是上帝对亚当一个人说的,那时还没有夏娃。这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呢?圣经这样说:“耶和华上帝吩咐他(即亚当)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上帝对人说的第一句话当然是一句很重要的话,但我们想不到上帝对人讲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一句死命令。这个非常严肃的命令反映了上帝的公义。摩西的律法是什么?是上帝的公义。保罗把上帝的公义归结为一句话:罪的工价乃是死。上帝是爱,所以上帝要把人从罪孽里救出来;但上帝又是公义,罪的工价是死,不能改变。上帝的爱与他的公义发生矛盾了吗?当然上帝不可能自相矛盾。上帝爱我们爱到底,把他的独生爱子赐给我们,让他来承担我们犯罪的后果,替我们受死。耶稣的死既反映了上帝的大爱,又满足了上帝义的要求。在耶稣的死中,上帝的爱与上帝的义统一了起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的死是多么重要,在上帝的救赎计划中不可缺少。
但是,耶稣的死却不是他生命的终结。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要把一切的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最后的仇敌就是死(林前15∶25-26)。《希伯来书》2章14节说:上帝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所以,耶稣必须死,又必须复活。耶稣如果不死,就没有复活这件事,也就无从知道耶稣是不是能够把死服在自己的脚下。《希伯来书》告诉我们:上帝特要借着死,请注意“特要”二字,说明是上帝特为的安排,也是上帝奇妙的计划,叫主耶稣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主耶稣曾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但在原文里,这句话是:“我是复活,我是生命。”所以耶稣死了,却不能被死幽禁,他要从死里复活。耶稣复活,从他的神性来说,必须如此。
但是,耶稣必须复活,又是对我们说的。耶稣的死是上帝拯救世人的方法,所以我们说,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全了救法。救法就是拯救的方法。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叫我们得救。但得救是什么意思?得救是不是仅仅免去刑罚?本来应该判死刑受死的,现在因为耶稣代替我们死,我们就可以免去一死,是不是仅仅这样?回答可以这样说:是这样,但不仅仅是这样。得救当然有免死的意思,但耶稣的拯救,不仅仅让我们免死。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不至灭亡”就是免死,但后面还有一句:“反得永生”。上帝救我们,是要叫我们得永生。得永生又是什么意思?是永远不死吗?是的,但又不仅仅是。永生最重要的含义不是这个生命时间的长短,而是品质的优劣。上帝要给我们一个新生命,就是基督的生命。基督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不能被死拘禁的生命。耶稣死是替我们死,为了满足上帝义的要求。他死是真死,但死又不能幽禁他,因为他就是生命,就是复活。所以,主要给我们的生命,是一个不能被死幽禁的生命,是品质上全新的生命,也是时间上永远长存的生命。
如果耶稣仅仅替我们受死,没有复活,事情会怎么样?我小时候在主日学里听过一位传道人来讲十字架救恩的道理。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叫好几个小朋友都感动得哭了。故事说:有兄弟二人,哥哥很好,弟弟很坏。弟弟犯了死罪,被关在监狱里等候执行死刑。哥哥十分爱他的弟弟,但他无法改变这个判决。他就买通了狱卒,混进了监狱,与弟弟调包。这样,被执行死刑的不是弟弟,而是哥哥。哥哥替弟弟死了。这个故事很动人,但不能全面说明耶稣的救恩。我们想一想:哥哥一死,弟弟与哥哥的关系也就终止了。哥哥的死,仅仅使弟弟不死,如此而已!耶稣若死了,没有复活,我们也不过是一个免受死刑的人。我们与替我们死的人,也没有再多一点的关系。
主耶稣替我们死了,又复活了。接下来我们就有很多文章可做。至少我们应该到他面前去表示感谢,到了他面前,我们恐怕不能让他看见我们原来的那个在罪中的人。我们面对着复活的主,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我接下来应该怎样活?我们在对主越来越认识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主为我们死,我们应该为主活。再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为主活,怎样为主活?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称义”两个字。“称义”就是我们与上帝之间有合宜的关系。耶稣若仅仅死,没有复活,就不会有这一连串的问题,“称义”的问题当然也提不上来。所以,耶稣的复活,是为我们称义。主耶稣复活的道理是十分重要的,保罗说:“基督若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耶稣复活是为我们称义,叫我们与上帝有一个合宜的关系,向罪死,为主活。保罗劝勉我们:“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5)彼得告诉我们:“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彼前1∶3)这些话都是说明,耶稣复活是为了叫我们更好地活。
我们的信仰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灵魂永远不死,我们信仰的根本目的是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我们的信仰是既信耶稣的死,也信耶稣的复活。《罗马书》4章25节是全面的福音,耶稣被交人,是为我们的过犯;耶稣复活,是为我们称义。有人解释这节圣经说:这两个方面好像一扇门上装着两个铰链,这扇救恩的大门就可以为我们开启了。如果这扇门上只有一个铰链,这扇门就很难打开。
I wish to show appreciation to the writer just for rescuing me from this particular crisis. Just after browsing throughout the world-wide-web and seeing ideas which are not powerful, I was thinking my life was well over. Existing devoid of the answers to the issues you’ve solved as a result of the blog post is a serious case, as well as those which could have badly damaged my career if I had not noticed the website. Your main knowledge and kindness in touching all the stuff was valuable.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if I hadn’t come upon such a step like this. I am able to at this point relish my future.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reliable and result oriented guide. I will not think twice to refer the website to any individual who requires tips on this topic.
I and my pals were reading through the best tips and tricks located on the blog then unexpectedly I got a terrible feeling I never expressed respect to you for those techniques. Those men came so thrilled to read through all of them and have in effect clearly been making the most of those things. I appreciate you for indeed being quite thoughtful and then for selecting this sort of decent subject areas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re really eager to understand about. My personal honest regret for not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sooner.
Thanks for every one of your labor on this site. Ellie loves managing research and it’s easy to see why. Most people notice all regarding the lively tactic you produce functional guides on the blog and as well as boost response from website visitors about this situation then our own daughter is now being taught a lot. Take pleasure in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the year. You are carrying out a splendid job.
I’m very pleased tto uncover this great site.
I need tto to thank youu for nes time ddue too his wonderful read!!
I definitelly appreciated every bbit off itt annd I have yoou saved
tto ffav to see new stuff on your site.
Thanks for your own hard work on this web site. Ellie enjoys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and it’s really easy to see why. Almost all know all of the dynamic method you present very important tactics via your web blog and even cause contribution from website visitors on that idea and our own simple princess is undoubtedly discovering a lot of things. Take pleasure in the rest of the year. You’re the one performing a pretty cool job.
Thanks for your own labor on this site. Ellie really loves working on investigations and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Almost all know all relating to the compelling medium you offer advantageous tactics via your web blog and as well as boost participation from people on that topic then our own simple princess is actually starting to learn a lot.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maining portion of the new year. You are always carrying out a remarkable job.
I as well as my guys were digesting the excellent thoughts from your website then at once developed an awful feeling I had not expressed respect to the website owner for those tips. All the men became for that reason thrilled to see them and have now truly been enjoying these things. Thanks for genuinely considerably thoughtful and for going for varieties of outstanding information most people are really wanting to know about. My very own honest regret for not saying thanks to sooner.
I precisely had to say thanks yet again. I am not sure the things I would’ve implemented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opinions discussed by you regarding that area. It was actually an absolute hard issue in my circumstances, nevertheless observing the professional manner you treated it made me to weep over joy. I am happier for the help and thus pray you find out what a powerful job that you’re putting in teaching some other people with the aid of your web site. Most probably you haven’t met any of us.
My spouse and i got really peaceful when Peter could conclude his preliminary research with the precious recommendations he got using your weblog. It’s not at all simplistic to simply find yourself making a gift of helpful tips that many some people have been selling. We really understand we now have you to give thanks to for that. Those illustrations you have made, the straightforward blog menu, the friendships your site help to instill – it’s all astounding, and it’s making our son in addition to the family do think the matter is enjoyable, which is certainly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Thanks for all the pieces!
Thanks so much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s with an extremely marvellous possiblity to read critical reviews from here. It is always so good and also full of a lot of fun for me personally and my office peers to search the blog at least thrice weekly to study the latest items you will have. Not to mention, I am just at all times pleased concerning the attractive pointers served by you. Selected two facts in this article are indeed the most beneficial we’ve had.
I truly wanted to compose a small comment to appreciate you for these unique ideas you are sharing on this site. My time consuming internet look up has now been recognized with really good ideas to go over with my best friends. I would express that most of us visitors are undeniably lucky to live in a really good place with so many marvellous professionals with interesting tricks. I feel really fortunate to have encountered your entire website page and look forward to some more entertaining minutes reading here. Thanks once more for all the details.
I’m also writing to make you be aware of of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my cousin’s princess experienced browsing your site. She noticed many issues, most notably how it is like to possess a very effective teaching mindset to get a number of people just know precisely specific problematic issues. You undoubtedly surpassed visitors’ expectations. Many thanks for rendering those practical, healthy, edifying as well as easy tips on the topic to Emily.
I in addition to my pals have been looking through the excellent items found on the blog while unexpectedly I got a horrible feeling I had not thanked the web blog owner for those strategies. These boys came consequently thrilled to read through them and already have simply bee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m. Many thanks for indeed being considerably kind and also for utilizing variety of important things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re really needing to be aware of. My very own sincere regret for not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you sooner.
I precisely wished to thank you so much once more. I’m not certain the things that I would’ve worked on in the absence of the type of methods contributed by you concerning my area of interest. It seemed to be a very scary scenario in my circumstances, nevertheless being able to see this expert tactic you treated the issue made me to weep with joy. I am just grateful for the advice and thus pray you recognize what a powerful job you were carrying out teaching people all through your webblog. Most probably you have never come across any of us.
Thanks for every one of your hard work on this web page. Kim take interest in managing internet research and it’s really obvious why. All of us learn all about the dynamic tactic you deliver simple techniques through the blog and attract response from other individuals on this subject then our favorite daughter is now becoming educated a lot of things. Take pleasure in the rest of the new year. You’re the one doing a great job.
Thank you a lot for giving everyone a very marvellous opportunity to read critical reviews from this blog. It is often very cool plus jam-packed with a lot of fun for me personally and my office acquaintances to search your site no less than three times a week to read the latest stuff you have got. Not to mention, I’m so certainly impressed with all the eye-popping methods served by you. Selected 3 ideas in this article are definitely the most efficient I have had.
I am commenting to make you know of the impressive experience my girl developed reading through your blog. She realized lots of things, which included what it is like to possess an excellent coaching mood to make other folks very easily comprehend certain very confusing things. You undoubtedly exceeded my expected results. Thanks for giving these beneficial, trustworthy, educational not to mention unique tips about this topic to Janet.
I together with my guys were found to be studying the great secrets and techniques on your web page and so instantly developed an awful feeling I had not thanked the website owner for those strategies. Most of the boys came so very interested to read through them and have truly been loving those things. Thank you for turning out to be simply kind as well as for finding this sort of ideal areas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re really needing to discover. Our own honest regret for not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you sooner.
Needed to create you the very small note so as to give thanks once again on your stunning tactics you’ve featured here. It’s so incredibly open-handed of you to provide publicly what exactly many individuals would’ve supplied as an electronic book to get some cash on their own, principally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you could have done it in case you decided. These strategies in addition served to be the easy way to understand that the rest have the same zeal just like my personal own to find out lots more with reference to this matter. I know there are some more fun occasions up front for folks who read your blog.
Good repliies in return off tthis dicficulty with solid arguments
and explaining thhe whole thing concerning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