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督教宗派

基督教会的四个特征分别是唯一、神圣、大公及使徒所传,出自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尼西亚信经。信经中的表述为“我信唯一、神圣、大公、使徒所传的教会”。天主教会正教会圣公会及很多新教会礼拜时都会诵读尼西亚信经,及教会四特征的表述。

独一:即我等信独一之神.....我等信独一之主耶稣基督......“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描述基督身体的单一。信经的内容讲及耶稣的追随者因为他们的信仰在一个神和一个主中联合。教会是独一的,因为教会的成员都在耶稣中联合起来。《约翰福音17:20-23》记载,耶稣为基督徒的合一祷告,因为这样可以令世人知道祂是神差遣的,参考《尼西亚信经》。

神圣:即分别为圣、祝圣、圣化和成圣。“神圣”即是说“神为了祂的缘故把它分别开来”。它不表示教会成员无罪,他不是说教会不会犯罪。教会神圣因为它是属于基督的。《马太福音16:19》参中说耶稣为了他对世界的救赎和圣化而建立教会,所以基督徒因为基督的神圣而视教会为神圣。

大公:大公教会和大公主义。在《尼西亚信经》将教会描述为“完全的”之前,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发表《萨洛尼卡敕令》,将这个字眼的应用限制于遵守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教导的人。只有他们才获准被称为“完全的基督徒”,其他人被称为异端。

“完全”本意为“完全的,没有缺失的”。“完全的教会”这一神学概念的本意是,基督的教会拥有着完全的真理,在神里面没有任何缺点或谬误。希腊文进入拉丁文和英文后,意义由“完全”转变为“普世”。汉译“大公”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的“公”,义为,基督的教会是普世的、一般的、大众的、所有人的教会,而不是属于某个特定地域、种族、阶级或宗派的。这一特征表示基督教的完整性和完全性。新教徒相信教会包括所有宗派的基督徒,纵使他们各有不同的教义、信念、习惯和对社会的观点。相反,罗马天主教会和正教会把地域上的普世性和真正信仰的完整性分别开来,不论他们接受与否: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马太福音28:18-20》

基督宗教的信仰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因拿撒勒的耶稣称弥赛亚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源头可追述到天启一神论宗教始祖亚伯拉罕,最初系自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基督徒派别,因为他们面向的宣道对象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人,而不再局限于犹太人群体。随着耶路撒冷被罗马帝国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故称“罗马公教”。从公元一世纪到四世纪初,罗马皇帝一再试图消灭教会,但教会势力却不断扩张,获得大量军人的皈依,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发表了米兰敕令,承认了罗马公教合法。狄奥多西大帝在393年发布了萨洛尼卡敕令,以罗马公教为帝国的国教。大公教会这一术语最早见于约公元107年安条克的依纳爵写给士麦拿教会基督徒的《致士麦拿书》,用以劝勉当地基督徒保持与主教的共融,信中写到“教会主教来到何处,哪里就有天主子民”“耶稣基督去向何方,哪里就是大公教会。

李锡尼(263年-325年),罗马帝国东部的皇帝(在位时间308年至324年)。李锡尼出身在色雷斯一个农民家庭,起初他跟随罗马东部的凯撒(副皇帝)伽列里乌斯,并在对抗波斯的战争中受到赏识,伽列里乌斯驾崩后,李锡尼继位。313年李锡尼与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之子)缔结姻亲,娶了君士坦丁的妹妹君士坦提娅,并与君士坦丁共同发布米兰敕令,认可了罗马人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同年稍后李锡尼击败了伽列里乌斯的外甥马克西米努斯而成为罗马东部的唯一统治者,从此与君士坦丁一世分治罗马东、西部11年。但天无二日,两人终归一战,324年君士坦丁一世在哈德良堡大败李锡尼,李锡尼投降,由于君士坦提娅求情的关系,君士坦丁姑且软禁了李锡尼,但翌年君士坦丁依然将李锡尼以煽惑军心、阴谋叛乱的理由绞死,也杀了李锡尼与君士坦提娅的儿子李锡尼二世(Licinius II)。罗马帝国统治权回归君士坦丁一人,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也随着李锡尼的死亡而终结。

2世纪后半叶这一词开始用来表示“正统”,区分教会认为的异端信仰。因为天主教徒认为自身拥有全方面的真理、是完整的教会,而异端则是片面的将某一道理夸张成真理、是局部的教会。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专门用“天主教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来称呼那些遵循同样信仰原则的罗马教宗达玛稣与亚历山大牧首伯多禄。许多其他作家,例如5世纪的耶路撒冷的西里尔与希波的奥斯定将“天主教”(大写“Catholic”)进一步统括为“公教”(小写“catholic”)和全体基督徒的“基督宗教”。学术领域,基督教要晚于天主教成型。

公元5、6世纪时的日尔曼族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东西教会也随之彻底分裂开来。罗马天主教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的权力在天主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但是在欧洲大陆向来联系十分紧密的宗教与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基督新教的产生而破坏;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天主教向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消长,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改变,造成了社会主义对天主教的共融,东方、西方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在信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重新合一的挑战。

“使徒遗传”表示教会的根源和信养源自于耶稣的使徒。教会相信教会的教导是从使徒传下来的,不只是在早期教会,而是在历史流传。正教会和天主教会各自声称他们的教会就是真正的教会,虽然他们相信双方的神职人员都有使徒传承。他们和东方正统教会和东方教会都相信他们各自的主教的权威来自使徒的按手礼。另一方面,新教徒认为使徒的连续性以文字流传,正如Milne所说:“一个教会是使徒所传的,如果它在习惯中承认使徒经文的无上权威。”

天主教中文译作宗徒传承,是指基督教教会的圣职是从耶稣的十二使徒传承开始代代相传,通常与声称是一系列的主教有关这一系列的主教,起初被视为由一个或多个使徒建立的教座的主教,但现在被理解为一系列的主教(不论来自那个教座)受其他主教祝圣,而施行祝圣的主教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受祝圣,一直追溯至使徒。使徒统绪也可以理解成从使徒至今的教义连续性。例如,英国循道宗会议将“真实连续”定为“基督经历的连续,同一灵所赐的团契,属于一主的连续,讯息的持续宣告,使命的持续领受……”。

一些人视按手礼为使徒统绪的重要部分,因新约圣经提及个人的使徒传承(例如从保罗到提摩太和提多)。他们也认为早期教会书信,特别是圣纪文书信。纪文特别提到,使徒委派主教为继承人,并指示主教也应照样委派继承人,因此,这样的教会领袖不能无故罢免。此外,提倡主教拥有个人使徒传承的人指出,早教统一的教会(431年前)普遍奉行这规定。很多新教教派(包括信义宗和归正宗)否定使徒统绪的必要,并质疑这些历史声称的真实性。

使徒座是指宣称自身是由一个或多个使徒所建立起来,维系和传承该使徒权威、教义和宗教实践传统的重要主教座如下:

  1. 圣座:是罗马主教的教务职权,也是天主教会内超乎众教座之上的主教教座,承继自使徒之首彼得和保罗。
  2.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是东正教会的首席大主教区,最高领袖称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继自使徒安德烈。
  3. 亚历山大港教区:是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和亚历山大及全非洲地区东正教会的教区,最高领袖称为亚历山大港牧首,承继自使徒马可。
  4. 安提阿教区:是安提阿正教会(现驻大马士革),默基特希腊礼天主教会(现驻大马士革),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现驻大马士革),叙利亚礼天主教会(现驻贝鲁特),马龙尼礼教会(现驻贝凯克)的教区,最高领袖称为安提阿牧首,承继自使徒之首彼得和保罗
  5. 耶路撒冷教区:是耶路撒冷正教会的首席大主教区,最高领袖称为耶路撒冷牧首,承继自使徒公义者雅各(雅各伯)

其他教区

  • 塞浦路斯教会,承继自使徒保罗和巴拿巴,自431年成为东正教自主教会
  • 乔治亚正教会:承继自使徒安得烈、奋锐党的西门和等同使徒的圣徒尼诺,自486年成为东正教自主教会
  • 埃奇米阿津圣座: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首席教区,位于瓦加尔沙帕特的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承继自使徒巴托罗缪、使徒达太和等同使徒的圣格列高利
  • 泰西封座堂:是东方亚述教会的教区,最高领袖称为东方亚述教会牧首,承继自使徒多马
  • 印度喀拉拉邦的圣多马基督徒教会,承继自使徒多马。
  • 埃塞俄比亚正统台瓦西多教会,承继自传福音者腓利,以及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
  • 圣公会,承继自英格兰天主教会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奥古斯丁的使徒系统,从1530年代起脱离罗马天主教会自立为圣公会
  • 瑞典教会,承继自瑞典乌普萨拉大主教的使徒系统,从1530年代起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成为信义会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称约瑟·斯密在1829年从彼得、雅各、约翰获得祭司的职分

基督教主要分成三大宗派,即天主教会正教会新教会。新教会因为教义的些微差异,又分为不同教派,如路德宗长老会浸信会等,而小教派则可能仅有几个教会。本列表多数情况下不标明教会相对大小。另外,基督新教中的某些跨越多个教派的运动,在翻译到中文时也冠以什么派,所以让部分人误以为也是一个宗派,如基要派福音派灵恩派等。本章对各派的细微差别或复杂性不予详细描述。有些被外人视为教派的群体则尽力反对被贴上教派的标签,他们并没有正式教派具有的结构、权威或大范围的记录存档;复原主义(Restorationism)教派中的某些派系即属此类。

本视图仅展示基督教教派多样性,并不求全。各教派神学人士、和学者之间对哪个宗派可称为正统基督徒存在争议,主要争议源于派系教义的差别,进而延伸至传统的组织结构不同。为简单起见,本视图仅反映各教派自我认知。

大公教会共同的信仰特征“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教会自早期教会自古以来的连续性”。许多单一教派、或有着共同识别特点的共融教派、或其他共同体,都是历史可证的教会。根据五城联邦的理论,早期合一的教会乃鼻祖罗马、亚历山大港、安条克并后来增加的君士坦丁堡与耶路撒冷五位牧首创立。罗马主教乃当时公认的首位,并于381年第二次大公会议写入教规第三条。这“首位”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首位但平等”和335年提尔会议提到“罗马拥有教义或教务纠纷的最终仲裁权”。罗马主教亦被认为拥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利,直到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他的影响力开始受到罗马皇帝挑战。

但尽管如此,罗马主教认为自己的权威来自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宗徒而非皇帝,二人被公认为殉道并埋葬于罗马,罗马主教亦是伯多禄殉道之直接遗志继承人。但教会在那之后因教义分歧并罗马帝国统一国内思想、国家解体等因素陷入不断的分裂。431年第三次大公会议使天主教会第一次分裂,聂斯脱利派被破门绝罚,形成亚述教会。451年第四次大公会议,亚历山大港和安条克被判绝罚,天主教会第二次分裂,形成东方人正教会。1054年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互判处绝罚,那次是罗马天主教会和希腊正教会的东西教会大分裂。1438年罗马开始推动合一,形成东方礼天主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第二次大分裂,他们被称作“抗议宗”。19世纪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教宗无谬写入教会法,这次是一些老派天主教会的分离。

国际上许多基督徒和基督教派都主张自己的教会是大公教会,特别是宗徒继承。他们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意见集团:天主教会认为,承认在罗马的教宗权威且与罗马天主教会完全共融的基督徒就是天主教徒。例如“定制教会”(particular Church)的“拉丁教会”(Latin Church)与“东方天主教”(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它们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礼拜仪式,但都“与罗马同在”(in union with Rome)。正教会及东方正统教会认为,正教会继承自宗徒,是保留原始教会制度的正统、完全的教会。早期教会不存在教宗至上论的集权制度。旧天主教会、圣公宗及部分信义宗等教会认为,教会继承早期教会的按立,是从宗徒不间断传承下来的教会。罗马天主教认为,圣公宗与信义宗都是通过独立运动对立于“至公精神”的“抗议派”,是“新教”而非天主教,且只承认部分“老天主教”为天主教。“属灵者”认为自身继承宗徒,但对历史上的教会不置可否,也不认为自己是一名“天主教徒”。认为自身宗徒继承中断,但通过牛津运动等恢复运动来恢复传统,且尝试与罗马方面交流,寻找双方可以互相接受的共识。例如美国信义会、加拿大信义会,以及圣公宗和老天主教。

第三类教派与前两类教派拥有共同的三个特点,即教会是一体性的普世教会(universal Church)、教条是完全上下一致的、唯一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前两条是天主教与狭义新教的改革宗以后教派之最大区别,而第三条则是对“神”的理解一致。它们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处于分离状态,故而罗马教廷通常用“公教”(小写“catholic”)或“大公教会”(catholic Church)称呼处于分离状态的普世天主教,而避免用狭义上指“罗马天主教”的“天主教”(大写“Catholic”)。它们全部相信“宗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也就是“我信……唯一至圣的天主与宗徒教会”或“我信……唯一的圣而公教会”。它们通常用“基督教”来总称。而不是“天主教”。因为相对而言,基督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实际口语或学术研究之中,“天主教”亦单指“罗马天主教”。而中国则通常指“中国天主教”或“罗马天主教”。

天主教会:自从3世纪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直到5世纪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教会开始独立发展。最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就是现在的正教会;而西罗马帝国的教会以原首都罗马的教宗为首,就是现在的“罗马天主教会”,亦称作“罗马大公教会”或“大公教会”。天主教会认为他们是源自耶稣的正宗,他们的论据来自《马太福音》第16章第18节记载的耶稣对圣伯多禄(或译“彼得”)说的话:“你是彼得(磐石),我要将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上。”彼得的名字“矶法”在亚拉美语中正是“磐石”之意。天主教徒相信圣伯多禄是第一位罗马主教,现在的教宗就是他的继承人、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天主教会的领土曾经称为教宗国,现在的教宗则是梵蒂冈城国的元首。在天主教会内,除了拉丁礼教会外,还有在东欧的东仪天主教会(主要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在苏联时代曾被迫并入东正教会)、在黎巴嫩的马龙派天主教会、在埃及的科普特天主教会。它们与其他教会不同,承认罗马教宗的首席地位和领导权,与教宗共融。

正教会:正教会的神学氛围实际上比较包容,比如,公教会和新教会通常认为只有一部分人得救,正教会则认为所有人都和只有一部分人得救都是有可能的;公教会和新教会通常认为基督的死就是纯粹的一命换一命,正教会则有许多关于基督的死的不同理论,包括献祭的比喻,也有他的生命胜过死亡,也带领我们胜过死亡、回归上帝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罪的代价乃是死”并非神的惩罚,而是必然的、脱离神完全的生命的后果,因为惩罚除了泄愤并没有挽回现状的作用,而基督则以完美的生命胜过死亡,也藉着圣灵(圣体和圣血)赐予我们完美的生命以胜过死亡这一既成事实。胜过死亡需要先面临死亡、经受死亡,好比打倒大魔王需要先进入他的城堡,进入大魔王的城堡就是打倒他的代价,死亡就是基督战胜死亡的代价,献祭不是主观的一物换一物、一命换一命,而是客观的因果关系简化后的比喻。此外,正教会对于圣经的解释也不只是纯粹按照原意或纯粹按照喻意义,甚至对于同一段经文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却同等合理的解释。

对于天主教会的态度:在东正教会与罗马大公教会分裂之后,正教会认为天主教会已偏离了真正的大公教会。主教并非掌握更多权力,而是担负更多责任;教宗虽然受特殊的尊敬,但并不比其他主教更加神圣,没有统治甚至奴役其他主教的权力。约公元1136年,在小亚细亚尼科米底亚的尼西塔斯大主教给在教宗治下德国哈弗尔贝格的安瑟莫主教的信里写道:“我至为亲爱的弟兄,我们不否认罗马宗主教区在五个宗主教区(亚历山大、安提阿、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和罗马)中是首位;我们认可她(罗马教区)在大公会议上最受尊敬的席位。但她坚持行与我们分裂的事,在傲慢之中她夺取了不属于她职责的君王的权力......我们怎么能接受她发出的那些没有经过我们商议,甚至我们一点都不知道的命令?如果罗马的教宗,坐在他荣耀而华贵的宝座上,意欲向我们发出雷霆般的吼声——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抛给我们一个个指令,又意欲审判我们,甚至统治我们和我们的教会,不是凭着共同的会议,而是凭着他自己的任意而为,这是什么样的弟兄,退一步来说,这是什么样的父亲?我们成了这教区的奴隶,而不是子女,罗马教宗也不是子女们虔诚的母亲了,而是奴隶们残酷、专横的女主人。”

对于新教的态度:正教会虽然不完全认可天主教会,对于新教会的改革也不完全支持。新教会的改革虽然有一些进步,但也有不少世俗化和贬低传统的倾向。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信基督得财富、浮于物质和世俗而非不朽的属灵生命的功利主义倾向,只要信不要行、浮于表面信仰和敬拜而非真正属灵成长的信仰简化倾向,和一些复生的、例如区分耶稣和基督神性和人性区别(聂斯脱里主义)的异端倾向。

抗议宗:天主教(Catholicism)是“普世宗教”(universal)的意思,当天主教(大写“Catholic”)一词称作“大公”(“catholic”)时,许多主流之抗议宗亦视自己为“大公教会”(小写“catholic church”)的一部分。例如英格兰教会信仰清教主义的基督徒曾在1646年的《威斯敏斯特信条》里提到“大公的或普世的教会乃无形的教会、完全由神选民所组成。已被拣选者或还未被拣选者,都将在基督里聚首”“合为一体的身体,充满一切。”浸会在《1689年浸会信条》(1689 Baptist Confession of Faith)里改动《威斯敏斯特信条》“大公教会乃无形的教会”为“……可称之为无形的教会”,苏格兰教会则正式宣誓“苏格兰教会是神圣的大公教会与普世教会”(The Church of Scotland is part of the Holy Catholic or Universal Church)。

某些路德宗团体,例如瑞典教会、部分美国的小众路德宗教会、路德宗正教会、盎格鲁礼路德宗天主教会都认为自己是“天主教徒”。绝大多数“高教会派”(High Church)这样的传统派更正教会亦留恋于天主教,例如20世纪20年代之“高教会派路德宗”运动旨在构建“福音派天主教信仰”(Evangelical Catholicity),达成自身信仰与天主教敬拜礼仪、教义的整合。信义宗团体通常会缺乏宗徒继承的主教,特别是在德国。改革派教会里亦有一个“隐秘天主教”(Scoto-Catholic)团体,即长老宗之苏格兰教会。这些教会指出它们会坚持早期教会的天主教学说,而苏格兰教会在1921年写入教会法的文章里指出自身是“大公教会及普世教会的一部分”。盎格鲁宗(又译英国国教、安立甘宗或圣公会)的入门学术作品里,大多会提到它是一个“天主教与改革宗”的结合体。这是英格兰宗教改革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确立的一种“改革宗天主教”(Reformed Catholic)。

其他的统绪:在西方教会里,普世圣公宗、持续圣公运动(Continuing Anglican Movement)、旧天主教会、解放派天主教会(Liberal Catholic Church)、宗徒天主教会(Apostolic Catholic Church)、菲律宾自立教会(Philippine Independent Church)、非洲正教会(African Orthodox Church)、美国波兰国立天主教会(Polish National Catholic Church of America)并其他许多的独立派天主教会都直接或间接与拉丁礼天主教会相近,仅视教会为不与罗马主教共融的“天主教”,拒绝罗马的地位与权威。

圣公宗源自英格兰国教会和爱尔兰教会及其于世界各地衍伸出来的教会之总称。2011年时,全球圣公宗基督徒超过8500万人。“盎格鲁宗”(Anglicanism)此一音译词,意译是盎格鲁式教会,形容制度、教会、礼仪传统和神学思想,起源于英国宗教改革时亨利八世领导的英格兰国教——英格兰教会,创立于16世纪,逐渐成为普世圣公宗。这个词语亦可形容其他采用圣公宗的其他教会,他们因为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为普世圣公宗的一员。因一切教义、体制与旧教相差不大,因此圣公宗又被称为“新教中的旧教”。托马斯·克兰麦、理查德·霍克、休·拉蒂默等是圣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路德、克尔文、诺克斯、慈运理和卫斯理等神学家。

所谓普世圣公宗团契,是神圣、大公及使徒所传的教会的一部分,是与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员教会构成的一个教会,是既大公又经过改革的教会。普世华人基督徒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在美国及苏格兰等的强调圣公会非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地区,使用名称“The Episcopal Church”称呼教会,用Episcopalian称呼圣公宗信徒。“Episcopal”意思为主教制的。1842年来华。早期名为“安立甘会”,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为“中华圣公会”。普世华人、台湾、韩国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圣公会”为公用名称。十七世纪时英国圣公会开始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等地创立教会。从十八世纪起,由一批圣公宗传教士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建立圣公宗教会。英国圣公会派遣史丹顿牧师到香港成立圣公会,为圣公宗在华播教之始。独立自主的成员教会有完全的权限管辖本教会内部事务,不受英格兰教会或者其他外国成员教会的干涉,并通过和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共融成为普世圣公宗教会的一部分。

圣公宗具有完整的使徒统绪,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品圣职:主教(会督)、祭司(会长)和执事(会吏)。此制度是七件圣事之一圣佚圣事。教会纲领和礼文书《公祷书》(全球圣公会)经过圣公会与罗马天主教的分裂,圣公宗在神学,崇拜礼仪等方面有些轻微改变。16世纪改革初期陆续推出了一些信纲,如《三十九条信纲》,但是因为圣公会受到英国法系的影响,并不使用成条文的信纲作为依据,因此这些信纲很快就不被使用,而是通过统一的公祷书规范教会的活动和组织,进而作为评判信仰的基本原则。圣经、传统、理性作为圣公会的其中一个的信仰根基。圣公会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两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还有其如五项圣事,坚振圣事、婚配圣事、圣秩圣事、修和圣事、傅油圣事,与天主教七件圣事似。承认普世神圣大公教会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兰柏会议是全球普世圣公宗主教的一个定期会议。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请才可出席。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150年以来,在重大议题上,例如同性恋和按立女主教等,它主导着圣公宗思想。

兰柏会议(Lambeth Conference)是全球普世圣公宗主教的一个定期会议。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请才可出席。兰柏会议始于1867年。150年以来,兰柏会议已经成为圣公宗内,四个象征圣公宗团结个体(四大支柱)中,最具影响力一个。在十九世纪殖民时期,由于加拿大圣公会担心英国枢密院的一项决定,会导致他们的教会被其他圣公会以外的法政牧师管核,以致最后沦为天主教的一个独立分支,提议举办一个定期的全球主教会议。1851年,美国佛蒙特州约翰·亨利·鹤健斯主教代加拿大圣公会,向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朗尼博士提出这样的建议。随后,坎特伯雷大主教正式接纳建议,并在1867年邀请所有一百四十四位主教,在1867年9月24日于兰柏宫出席四天私人会议。虽然这样,但仍然有许多主教反对兰柏会议存在,并拒绝出席。当中一位是约克大主教。他和他的副主教们更质疑举办兰柏会议的用处。另外一位便是不欢迎外来教士的西敏寺史丹利主任牧师,他拒绝将他管辖的教堂,借给兰柏会议作为闭幕场地。

虽然,正如朗尼大主教所说,兰柏会议的主要功能,只是讨论实际有用途的议题,把决议作为将来行动的纲领,并不会颁布旨令,但实际上,兰柏会议一次又一次的决议经已被日益看重。 最后,只有七十六名主教接受了邀请并出席。随后每次会议的开幕仪式都选择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举行,并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圣奥古斯丁之座上致辞。随后,每次兰柏会议的首五天均会有会议,休会两星期后,利用最后五天的会议时间,听取报告、表决和发表公报。自1978年起,兰柏会议改在坎特伯雷肯特大学校园内举行,以方便主教们的起居和祈祷生活。

第十一次会议(1978年)由哥谨大主教主持,承认每间属下教堂有其自决权,亦有合法权力对女牧师(的按立)作出独立的决定。谴责死刑。会议第一次在肯特郡大学的坎特伯雷校园内举行。第十二次会议(1988年)由伦茜大主教主持,518名主教出席。会议讨论国际圣公宗机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婚姻家庭人权贫穷债务环境军国主义正义和平等事项。会议决定尊重每间属下教堂有按立女牧师的自决权。第十三次会议(1998年7月18日-至8月9日)由加利大主教主持,749名主教和11名女主教出席。会议中最具争议性的议题是圣公宗内的有关同性恋情况,其间以526票对70票,通过以“听证会”探讨情况。 另外,会议以小比数通过,同性性行为(但不是取向)与圣经教导不符。随后182名主教(包括8名来自巴西加拿大中非爱尔兰新西兰苏格兰南非威尔士主教长)又向圣公会同性恋人士发出一个公开道歉声明。这个道歉声明惹来的争议和分裂,持续了往后十年之久。《包容教会》的 Giles Goddard随后一语道出了这十年的情况:“大家用了十年时间来解开兰柏会议1.10决议对圣公宗所带来的损害。”

第十四次会议(2008年7月16日至8月4日) 由罗恩·威廉斯大主教主持,发出了880个邀请。这次会议没有邀请的包括有: 公开同志身份的罗宾逊主教和脱离了美国圣公会后,加入了尼日利亚圣公会的维珍尼亚洲马田·棉斯主教。2008年, 38位主教长中有五位表明他们不会出席兰柏会议,原因是不满美国圣公会按立罗宾逊牧师为主教。这五位主教长来自的教省包括尼日利亚肯雅乌干达卢旺达南美洲。另外,属于保守派的圣公会雪梨教区的几位主教,亦宣布他们不会出席。这些保守派圣公会大主教、主教们随后组成圣公会南半球联盟,并筹办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在2008年6月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举行。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被认为是为是除兰柏会议以外,一个为保守派而设、并反对按立同性恋人士为牧者的全球性会议。棉斯主教、尼日利亚的艾坚奴拿大主教和其他保守派主教出席了全球圣公宗前途会议在兰柏会议开幕前的一个月,有关同性恋的争议进一步加深圣公宗的分岐。2008年6月,西敏寺的彼得·卡维奥牧师与新西兰圣公会的大卫·罗特牧师在圣公会教堂举行了祝福礼。

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继承了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的使徒统系,为全英格兰主教长(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兰圣公会的主教长暨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坎特伯雷教省的首席主教,也是坎特伯雷教区的教区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两个主教座位坐落于英国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座堂。今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有以下的角色:坎特伯雷教省大主教暨坎特伯雷教区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and Canterbury Diocese)全英格兰主教长(Primate of All England)普世圣公宗精神领袖(Spiritual leader of the worldwide Anglican Communion)他主持自1867年起的每10年一次的普世圣公宗主教会议,虽然他在会中没有绝对的决定权,但他作为为普世圣公宗中的首领,负责协调普世圣公宗的所有成员教会,并作为普世圣公宗的首领对涉及整个普世圣公宗或者同时涉及多个成员教会的事务具有最终裁定权。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英格兰“第一主教”(the "first bishop" of England),实际上为既定的英格兰国教会之首,以及象征意义上的全世界普世圣公宗之首。从6世纪至16世纪,坎特伯雷大主教与教宗以及罗马主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英格兰宗教改革期间,教会起初只是暂时脱离了罗马教宗权威,到后来就永久与后者决裂。自此,大主教一直领导着独立的国教会,并表面上继承了罗马天主教堂。在中世纪里,任命大主教和其他主教的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不同时期,大主教由坎特伯雷座堂的法政牧师、英格兰国王或教宗选出。宗教改革之后,教会明确自身为国教会,教会由英国君主选出属于合法。如今,在任命一事上,先由提名委员会在候选名单中选出两名候选人,然后再由首相选定一人,并将人名呈交君主。今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有以下四种主要角色:

      • 他是圣公会坎特伯雷教区教区主教,其教区包括肯特郡南部以及萨里郡最偏远的东北地区。该教区由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创建于597年,是英吉利教会最早的主教辖区。这个角色大多数托付给副主教多佛主教(有时被称为“坎特伯雷主教”)担任。
      • 他是坎特伯雷教省都主教,其中包括位于英格兰南部三分之二地区的三十个教区。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剩余的十四个教区,从属于约克大主教保护下的约克教省。位于威尔士的四个教区,在1920年威尔士教会政教分离之前,从属于坎特伯雷教省。
      • 作为“全英格兰主教长”,他是英格兰教会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英国君主是教会的“最高管理者”)。
      • 作为圣公会信徒象征性的精神领袖,大主教被认为是普世圣公宗主教长中的同辈者之首。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Lutheranism),源自16世纪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腐化早为各欧洲邦国有识人士所不满,当中,马丁路德为反对教会售卖赎罪券,于1517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威登堡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展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17年至1520年间,马丁·路德通过出版书籍、小册子,凌厉抨击当时天主教会的腐败、陋习,提出改革。很多基督教神学家都认同他的主张,他们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诉求。马丁·路德遂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农人尊他为民族英雄贵族起誓保护他,日耳曼诸侯也希望借此摆脱罗马教会的势力,使内政得以独立。但马丁·路德因此得罪支持圣座的权贵,更是与教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怨。

1520年,为了解决路德的“问题”,教宗与罗马天主教会向路德发出教宗印函,督命路德放弃主张,并致杀身威胁的言外之意。(此前,罗马教会曾以这种方法杀害过呼吁改革的人,如捷克的改革者杨·胡斯即被火刑烧死。)但1520年12月,路德拒绝收回变革主张,并与他的支持者们当众焚毁了这份印函。1521年1月,教宗正式发教谕将路德处以破门律,而新继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亦同意要驱逐路德及其支持者,但幕僚力劝,认为路德在民众中声望殊高,所以若施以压制,会引起暴动。更重要的是,路德所在的萨克森公国的统治者腓特烈三世智者腓特烈)坚拒让自己的臣民未经审判而被定罪。于是,路德受传召参加沃尔姆斯会议,罗马教会授意路德在会议上公开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当着查理五世和罗马教会官员的面,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

除非用圣经的明证或清晰的理性说服我,(我不能惟独信任教宗和议会的权威,因为众所周知,他们经常犯错并且自相矛盾。)因我被自己援引的圣经所束缚,我的良心受上帝之道所左右,我不能够也不愿意撤销任何东西,由于违心之事既不安全,也不适当。愿上帝佑助我,阿们!

赴沃尔姆斯会议之前,路德曾获得安全来回的承诺,可是这承诺并不可靠——当年扬·胡斯遇害前亦有同等待遇。趁夜幕浓重,路德的支持者从沃尔姆斯协助他逃走,使他免于被囚甚至受刑。路德隐居了一段时间,一边继续写作、思考。发现路德出逃之后,查理五世发布沃尔姆斯法令,驱逐路德及其支持者,并将他们定为异端,路德的作品亦遭禁。

信义宗教会强调“因信称义”,认为罪人单单藉上帝所赐的信心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于上帝恩典,而不是出于人的善功、行为,这有别于罗马天主教与东正教认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须加上足够的善功(“补赎”)之教义。另外,信义宗认为圣经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权威,否定天主教等关于圣经与教会传统具同等地位的教导。与很多新教改革宗教会不同,信义宗保留许多大公教会礼仪和习俗,更强调教会圣餐和洗礼的重要性,认为这两个圣礼与圣经中的福音信息一样,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现时全球约有8000万至1亿信义宗信徒,当中最大的国际性教会组织世界信义宗联会(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于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两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路德会(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与世界路德宗认信联会(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继成立。

信义宗标志路德玫瑰——因信称义。信义宗根据圣经认为,上帝创世之先,世界是完美和圣洁的。然而,当亚当及夏娃不服从上帝的命令,屈服于撒旦引诱之后,他们便失去了原有圣洁的形象。信义宗认为上帝的审判临到他们:“你们必定死”(创世纪2:17)。信义宗神学指出,由于亚当及夏娃的原罪,从由那时起,所有的人都在罪孽受孕、出生(诗篇51:5),心里只有恶念(创世纪8:21),“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翰福音3:6)。由于所有人均死在罪中与上帝隔绝(以弗所书2:1),他们不能藉自己的努力及行为与上帝和好[4]。信义宗相信耶稣基督是父上帝差来,为要把人类从罪恶与惩罚中买赎回来。信义宗根据圣经认为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为承担“我们众人的罪孽”(以赛亚书53:6),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献上作赎罪祭,成为众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因人类的罪的缘故而死,替代罪人死亡(哥林多后书5:21)。信义宗坚信耶稣复活,完全肯定了上帝已接纳耶稣为代罪羔羊的确据(罗马书4:25)。信义宗相信上帝已把所有罪人称义(普世称义),宣告所有罪人因着基督的缘故称义,“因(耶稣)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马书5:18)。信义宗认同这是圣经的核心信息,正是教会存在的意义。信义宗相信每个人藉着上帝所赐的信心领受这份礼物,而非藉着人的善行(以弗所书2:8,9)。路德信仰中所指称义的“信”就是信赖基督及祂救赎的伟大工作,这“信心”紧守上帝在基督里预备的救赎(罗马书3:28;4:5)。信义宗坚信,虽然基督为所有人死,不以信心接受上帝赦罪的人将失去基督为他们赢取的赎罪(约翰福音8:24),“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16:16)。

路德教会《施马加登信条》清楚解释“称义”的概念,指出“因信称义”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这是第一条,亦是最重要的条款: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上帝和主,他受死,是为我们的过犯;他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马书4:25)。唯独祂是上帝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约翰福音1:29),上帝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以赛亚书53:6)。世人都犯了罪,却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的买赎,凭着耶稣的血,就白白地称义(罗马书5:23-25)。由于人必须相信这事,而不能以任何行为、律法或功劳获得它,所以唯独此信称人为义,这是明确的真理……即使天、地及今世的事物都要毁灭,在此条款上都不会有什么退让、妥协,更不会认同任何与此相违背的教导。路德教会于1541年出版的瑞典文圣经。信义宗教会藉“五个唯独”(Five Solas)去陈述圣经当中上帝的真理:

  • 唯独恩典(Sola gratia)
  • 唯独信心(Sola fide)
  • 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
  • 唯独基督(Solus Christus)
  • 唯独荣耀上帝(Soli Deo gloria)

马丁路德起初确立了“唯独圣经权威”、“唯独得救恩典”及“唯独因信称义”;其他改革者把这三个“唯独”串连起来,指出圣经表明一切从上帝而来的恩典和真理,都是借着信心的对象耶稣基督而有的,便成了第四个“唯独”(“唯独基督”);信义宗教会认为信徒要一生“荣耀上帝”(意指让上帝得到赞美)回应上帝的作为,这提倡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个“唯独”(“唯独荣耀上帝”)。“五个唯独”成为改革时期的重要理据,信义宗认为能以此理据,“凭借各种的辨证,指出了教会在信仰及教义上种种错误”,恢复信仰纯正。路德宗信徒相信圣经(律法与福音)是上帝给所有人无误、完整的启示,在对内牧养和对外宣教当中,教会都强调使用圣经所包含的两大信息,就是“律法”和“福音”,信徒亦须清楚分辨两者。“律法”宣告在上帝眼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律法并警告上帝因为罪(意即违背律法)要施行惩罚:律法的主要作用或力量,乃是将遗传罪及其各种后果表现出来,并指示人知道,他的本性如何堕落到极点及如何败坏。“福音”就是耶稣把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好消息,上帝的拯救表明了祂的爱。信义宗相信整本圣经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指出在旧约圣经中上帝屡次应许一位把人从罪恶死亡拯救出来的神圣救赎者。另外上帝在新约圣经中宣告这应许的救赎者“道成肉身”,成为拿撒勒人耶稣。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腐化早为各欧洲邦国有识人士所不满,当中,马丁路德为反对教会售卖赎罪券,于1517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在威登堡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展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17年至1520年间,马丁·路德通过出版书籍、小册子,凌厉抨击当时天主教会的腐败、陋习,提出改革。很多基督教神学家都认同他的主张,他们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诉求。马丁·路德遂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农人尊他为民族英雄,贵族起誓保护他,日耳曼各诸侯也希望借此摆脱罗马教会的势力,使内政得以独立。但马丁·路德因此得罪支持圣座的权贵,更是与教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结怨。1520年,为了解决路德的“问题”,教宗与罗马天主教会向路德发出教宗印函,督命路德放弃主张,并致杀身威胁的言外之意。(此前,罗马教会曾以这种方法杀害过呼吁改革的人,如捷克的改革者杨·胡斯即被火刑烧死。)但1520年12月,路德拒绝收回变革主张,并与他的支持者们当众焚毁了这份印函。

1521年1月,教宗正式发教谕将路德处以破门律,而新继任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亦同意要驱逐路德及其支持者,但幕僚力劝,认为路德在民众中声望殊高,所以若施以压制,会引起暴动。更重要的是,路德所在的萨克森公国的统治者腓特烈三世(智者腓特烈)坚拒让自己的臣民未经审判而被定罪。于是,路德受传召参加沃尔姆斯会议,罗马教会授意路德在会议上公开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当着查理五世和罗马教会官员的面,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

“除非用圣经的明证或清晰的理性说服我,(我不能惟独信任教宗和议会的权威,因为众所周知,他们经常犯错并且自相矛盾。)因我被自己援引的圣经所束缚,我的良心受上帝之道所左右,我不能够也不愿意撤销任何东西,由于违心之事既不安全,也不适当。愿上帝佑助我,阿们!“

赴沃尔姆斯会议之前,路德曾获得安全来回的承诺,可是这承诺并不可靠——当年扬·胡斯遇害前亦有同等待遇。趁夜幕浓重,路德的支持者从沃尔姆斯协助他逃走,使他免于被囚甚至受刑。路德隐居了一段时间,一边继续写作、思考。发现路德出逃之后,查理五世发布沃尔姆斯法令,驱逐路德及其支持者,并将他们定为异端,路德的作品亦遭禁。早于公元10世纪,由一位名叫鲍格米尔的修士所教导为核心的运动兴起,对被称为清洁派或阿尔比派的基督教派改革,产生了影响。这是盛行于公元12世纪法国南方的宗教改革派。在路德运动中,其他的宗教改革者也推波助澜,如早期的领袖之一菲利普·墨兰顿(他是路德在维滕堡大学的同事)、胡尔德莱斯·慈运理和约翰·加尔文(加尔文派的奠基人)。

原本在神学院内的学术交锋,现在已经泛化为社会与政治的冲突。路德与他的支持者将矛头直指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统治着低地国家、新大陆和神圣罗马帝国,而日耳曼地区亦属其中)与教宗,双方势均力敌。冲突愈演愈烈,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气氛之下,酿成宗教战争。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三政会在施派尔相商,作出如下协定:在常委会裁决路德的著作属性之前,沃尔姆斯法令不必强制执行,各公国领主可自主决定是否允许路德在领土内传道。到1529年,三政会在施派尔再作商议,推翻了上次的协定,无视各公国及自由城邦的异议。路德派思想成为分离运动的象征。1530年,查理五世企图压制日益壮大的新教思潮,遂在奥古斯堡召开会议。在会上,菲利普·墨兰顿呈交了一份路德思想的摘要,这份文件史称奥古斯堡认信。几位日耳曼公国领主(后来又有其他国家的国王和诸侯加入)在文件上签字,为“路德派”教会辟领地。这几位诸侯于1531年结盟,施马尔卡尔登联盟成立。宗教战争的双方,即施马卡尔登联盟与查理五世辖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施马加登战争结束后,查理五世致力在赢得的领土上推行罗马基督教会的教条。然而,路德派运动所赢得的领土更为辽阔。1577年,路德派运动的第二代继承人搜集整理前人学说,为路德派教会的承传奠下理论根基,这份文件世称《协和信条》。到1580年,前后共十二份认信文(Confessions of faith)都归集为《协同书》,流传至今。路德与其后继者因圣座于1521年的逐教令被迫离开罗马天主教会,反令点燃宗教变革之火的路德,被尊为宗教改革之父,历史上更被视为新教之父。

严格来说,福音的内容乃是:要从上帝获得赦罪,人应当相信上帝的儿子-我们的主基督-曾亲身担负律法的咒诅,补赎偿还我们一切的罪孽,以致唯独藉基督我们再领受上帝恩典,藉信心获得赦罪,脱离死亡及罪的一切刑罚而永享救恩。凡赐安慰和上帝慈悲及恩惠给违反律法者,可严格称为福音,即佳美欢乐的信息:上帝不愿意刑罚罪过,愿因基督的缘故赦免罪。乌尔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信义宗认为上帝藉“施恩的工具”给与罪人一切的属灵福分,施恩具就是圣经里的福音信息和两种圣礼:洗礼和圣餐。路德教会认圣礼就是上帝的话语与外在媒介联系起来,借此建立、加强信心,使领受的人罪得赦免。1530年《奥斯堡信条》第五条指出:因为借着道和圣礼,好比工具一样,就有圣灵赐给人;祂随时随地照上帝所喜悦的,在听福音之人的心里生出信来;这信,就是说,上帝非因我们自己的功劳,乃因基督的缘故,称那凡相信因基督的缘故得蒙恩宠的人为义。路德教会认为圣灵藉洗礼这圣礼,向罪人赐下福音,给他们重生(提多书3:5)、除去他们一切的罪(使徒行传2:38)。路德教会相信,当主耶稣应许“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16:16)的时候,已清楚地指出这是洗礼带来的福分。路德会相信洗礼是耶稣为所有人设立的(马太福音28:19),当中包括婴孩(使徒行传2:37-39)。教会认为婴孩和成人都是生而有罪(约翰福音3:6),都需要重生,也都应该藉着洗礼得到信心(约翰福音3:5)。

路德宗教会相信所有参与圣餐的人在领受饼和酒时,同时领受主的真身体及真宝血–“基督在没有改变的饼与酒之内,与饼和酒同在,在饼和酒之下”(in, with and under the bread and wine)(哥林多前书10:16)。路德教会坚信,当信徒领受主的真身体和真宝血时,他们也同时得到罪的赦免(马太福音26:28),但未认罪的信徒、非信徒和拒绝承认基督真身体临在于圣餐的人,若领受基督的身体和宝血,只会令他们被定罪。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哥林多后书11:27-29》。信义宗教会强调,在创世之前,上帝已经拣选了谁人可“在适当的时候藉福音得救”,“并保守他们在信里(Preservation of faith)直至得到永生(罗马书8:29-30)”,但与归正宗教会不同,信义宗教会并不认为上帝预选或拣选谁人受永远惩罚(“预定受罚”),因为《圣经》亦清楚指出,上帝愿意所有人得救(提摩太前书2:4;彼得后书3:9)有别于很多新教宗派,信义宗并不认同“千禧论”,即一些声称耶稣基督会在地上统治一个有形国度的千禧年说法。路德教会认为“千禧论”,不论千禧年前论抑或千禧年后论,都没有充分圣经根据,更认为这学说错误地引导信徒把期望建立在一个地上的政治国度之上。(约翰福音18:36)

路德改革运动中一条重要的标志性教义主张是“唯独圣经”。信义宗相信,《圣经》是传道与授教的唯一准绳。信义宗也认为,《协同书》是对《圣经》的解释说明。依照传统,信义宗的牧师、教会和教徒均须学习《协和信条》,以理解上帝的话语。神学立场上比较保守的教会很多都自称为“认信路德宗”。虽然路德教会普遍相信《圣经》确切无误,但也有一些信义宗教会认为《圣经》固然为上帝的话语,但却是出于人手的文献,因此不免会有所弊漏。信义宗认为,基督教会应当合一,基督信仰也只有一个。这种观点植根于信义宗的认信中,因此他们否认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教会分裂运动。信义宗认为不仅教会,国家、政府,都是上帝所设。“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罗马书13:1)。认为基督徒因为良心的原故,要顺服管辖他们的政府(罗马书13:5),除非政府命令他们不顺从上帝(使徒行传5:29)。同时,信义宗相信上帝给予教会及国家不同的责任。教会的责任是呼召罪人悔改,宣布赦罪,和鼓励信徒能过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国家的责任是:维持良好的秩序及和平,惩罚犯错的人和安排一切社会大小事务(罗马书13:3,4)让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摩太前书2:2)

信义宗强调礼拜仪式的重要性。音乐在传统礼仪中举足轻重。信义宗教会大都设有音乐部,包括唱诗班、手铃乐队、儿童唱诗班,建有钟塔的教堂甚至会组建钟乐队。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就是虔诚的信义宗教徒,他的作品多为信义宗教会创作。信义宗也很注重教育,教会中多设儿童部门。信义宗教徒建立了大量主日学、护士学校、小学、神学院和大学。牧师往往使用当地的日常用语。信义宗相信好行为是信心的表现之一,因此教徒创办了很多慈善组织,遍及国际到地区层面。其中,信义宗世界救济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该组织尤其致力于灾害救济。世界信义宗联会及罗马天主教自1965年成立了工作小组尝试修补两教派间的宗教裂痕及展开对话。及至1997年2月,世界信义宗联会与天主教会发表《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惟双方仍存在分歧,声明亦未得到天主教教廷的认可。在1999年10月31日,双方在德国奥格斯堡签署文件确认《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循道宗亦肯定两教会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于2006年7月23日于韩国首尔加入联署有关声明,并附上一份循道卫理宗教会对“称义”的理解文件,两份文件的中文译本亦已于2014年5月24日于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九龙堂,由三方教会签署领袖确认。至于另外两大国际信义宗合一组织,包括国际路德会与世界路德宗认信联会,则对《因信称义联合声明》普遍持否定态度,认为签署双方在信仰最核心的“救恩”问题上,依然各说各话。

归正宗(Reformed church)也称加尔文宗、更正宗、改革宗。狭义的归正宗(Continental Reformed church)即欧洲的加尔文主义教会,广义的归正宗(Reformed church)还包含全世界清教、结盟宗、长老会及公理会等所有信奉加尔文主义的教会。欧洲大陆的归正宗早期兴盛于瑞士与荷兰,长老会和公理会则早期兴盛于苏格兰、英格兰与美国。长老会与狭义的归正宗教会在教会治理上都采用长老制,但公理会采用会众制。若用来指一整套信仰生活与价值观,称为归正宗信仰(Reformed Faith)。如果是指神学,是指加尔文主义(或称归正神学、改革宗神学)。上述含义源头都来自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其著名国际组织有普世改革宗教会协会(The 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加尔文主义(Calvinism)亦称为归正主义,是16世纪法国与瑞士基督新教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毕生之主张,以及支持加尔文的其他神学家意见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由加尔文论述发展而来的主要基督教宗派即归正宗,下有法国的结盟宗、荷兰的改革宗、苏格兰的长老宗与英格兰的清教、公理宗等。因加尔文等人认为教义应当回归《圣经》,应该恢复被天主教会所遗弃的奥古斯丁曾经传讲过的“选民说”、“独作说”,并把这两者组合成教义中最重要的《预选说》,因加尔文派之神学传统常被称为“归正神学”或“改革宗神学”(Reformed Theology)

天主教会主流意见认为,人除了信仰神之外,还必须行善才能有得救的机会,是为“神人合作论”。但是加尔文等人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因信称义”是指一个人获得拯救,只是神的恩典、单藉信心仰赖耶稣基督而得救,而不是靠着个人的善行。加尔文反对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与路德等新教教派都承认人因信称义,不需行善。但加尔文派不同于其他宗派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预选说,二是独作说,加尔文派认为上帝早已择定天选之人,这些人即将得救且获得永生,另外的人则会永堕地狱,总而言之,人只能凭借神的力量得救,关于得救这件事,人类是毫无力量的。加尔文的思想精华,以其钜著《基督教要义》为代表。这是一本经典的神学著作,内容触及所有基督信仰最核心的教义,并且处处引用《圣经》,以所谓的“五要点”作为加尔文主义的内容归纳,是不太准确的说法。

所谓的加尔文主义五要点,严格来说应该称为“加尔文主义预选说五要点”,或称为加尔文主义对阿民念主义五要点之回应。加尔文本人与其弟子未曾主动归纳出这五要点的教义,乃是加尔文派神学家们,在1618年在荷兰多特召开的多特会议中,因应阿民念派提出的五个关于救赎论的论点,而后在该次会议写成《多特信经》。后世的加尔文派人士为了便捷记忆、了解《多特信经》对阿民念派的回应,遂发展出加尔文主义五要点及TULIP(Tulip,郁金香)的背诵口诀。

  • 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或完全无能力(Total inability),人类由于亚当的堕落导致原罪,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灵性上的善事。
  • 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selection),上帝无条件地拣选得救者,并非因为该人的行善积德,也非预言了该人即将因信称义。
  • 限定的代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之死是为那些天选之人而赎罪,不是为世上所有的人。
  •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又称有效的恩典(Efficacious grace),神威赫赫,人无法拒绝神的救恩,神恩是无法拒绝的条件。
  • 圣徒恒忍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又称永远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一旦得救永恒得救(Once saved, always saved,OSAS)已得到的救恩不会丧失,神必能保守并引导天选之人在信仰的路上得胜。

这五点教义的英文首字字母恰好能拼成“Tulip”,即“郁金香”之义。

加尔文主义的教会体制上,通常会由神职的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长老通常是由信众选举出来的代议士。加尔文派学者反对专制或集权,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在加尔文派掌权的地区,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受到重视。由长老治理教会,长老由教徒直选,牧师由长老聘任。这种代议制教会体制因此也被叫做“长老宗(Presbyterianism)”、“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源自十六世纪的苏格兰改革。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其是苏格兰长老会基本完全延续着加尔文及其门徒的教义。20世纪以来,长老会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相当的参与。反对天主教的圣餐“质变说”,也反对路德的“同质说”,主张信徒透过信心可以领受到属灵却不可见的实体圣餐。教会采长老制,设牧师(Pastor)、传道(Minister)、执事和信徒群众选出的长老,共同处理教会事务。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管理地区教会的制度。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宗教改革,长老教会于1560年由约翰·加尔文的学生约翰·诺克斯在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时正式建立。爱丁堡的圣吉尔斯大教堂有时被认为是世界长老会的母会。长老教会主要分布于台湾、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荷兰、法国、巴西、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地。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1505年—1572年)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1560年返回到苏格兰后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有一些长老派的传统采取了1647年创作的《西敏信条》当他们唯一的信条,作为本会牧师受训练的教条标准。

1555年开始,法国开始有大批贵族和市民皈依瑞士知名的神学家约翰·加尔文,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的和平条约签订后,大量操法语的瑞士加尔文派传教士,从日内瓦来到法国传教,产生了一大批加尔文派的新教徒,有72个这种信仰加尔文主义的法国长老制教会,组织起来,“宣誓结盟”,成为一个派系,自称是“归正宗”(Reformed Church)。同一时期,天主教会开始用“结盟者”(Huguenot,意为“宣誓结盟”,音译为“胡格诺”)来称呼这些加尔文的信徒。也有人说“胡格诺”名称的由来,是纪念卡佩王朝的创立者胡格·卡佩。1560年胡格诺派信徒暴增至30万人,部分野心者发起昂布瓦斯阴谋夺权,遭血腥镇压。同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即位,年仅十岁,由太后凯瑟琳·美第奇垂帘听政,她利用当时法国贵族两派不和(一派是以东北部的吉斯家族为首,仰仗罗马教廷支持;一派是以西南和中部波旁家族为首,信奉胡格诺派),使之彼此互相制约来摄政,她在1561年宣布停止对胡格诺派迫害,释放被捕的新教徒,这使得新教徒人数大大窜升,谓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胡格诺派因与法国人信奉的传统旧教不容而受到宗教迫害,因此新旧教信徒在两派贵族煽动下,彼此仇视,甚至发展成武装对抗。这样的状况持续一年多,终于在1562年3月1日爆发瓦西惨案,肇因于二代吉斯公爵路经瓦西镇,正值胡格诺派信徒举行礼拜,双方发生冲突,吉斯公爵的武装随从袭击他们造成死伤两百多人。这就是与天主教会发生的胡格诺战争,此内战历时30多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十次战役。

1572年发生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又称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旧教徒开始大开杀戒,屠杀胡格诺派人士,此残暴的行为持续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杀不断进行着,原只在巴黎的暴行甚至延烧扩展到其他的都市,如此残酷镇压胡格诺派教徒的事件,堪称是历史上最污秽的残酷罪行之一。可惜,这场屠杀不但没有使内战结束,反倒为内战带来更多的冲击。野史称旧教徒展开大屠杀的暗号,是当日巴黎城的钟都同时敲响。这样的斗争一直持续至查理的下一任国王亨利三世的年代,并且变成为“三个亨利之间的冲突”,所谓三个亨利是指中庸路线的国王亨利三世;旧教徒的领袖三代吉斯公爵亨利;以及胡格诺派领袖波旁的亨利。后来,亨利三世国王下令谋杀吉斯公爵亨利,没想到吉斯亨利被杀后,亨利三世自己也因为敌方的报复而遇刺身亡。所以,在1589年时,唯一生存的波旁亨利便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不过波旁亨利心想,法国大部分的人民仍是旧教徒,尚无法容忍属新教的国王统治他们,于是于1593年宣布自己信奉旧教,然后在1594年,风光地进入巴黎,成为亨利四世国王,创建波旁王朝。

1598年,亨利四世曾提及他本人曾是胡格诺派的首领,但他之后皈依天主教,据传亨利四世曾说过这句话:“巴黎值得一场弥撒。”不论亨利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现在的历史学家大多接受他改宗的事实。其实,他改宗的目的除了继承法国王位之外,还是为了让准许新教徒享有信仰自由,甚至赋予他们有武装自卫的权利,他颁布《南特敕令》后,胡格诺派在法国的南部保留两百多个城镇的武装团练,以作为国王的敕令履行担保,《南特敕令》实在是带有宗教宽容的精神。宽容的亨利四世执政当时,仍偶有零星的战斗发生,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法国再一次陷入战火,许多法国人民都逃到邻近国家甚至新大陆去避难,直至1628年胡格诺派的根据地拉罗舍尔被攻占,这是零星战斗中最严重的一次。1629年,胡格诺派在法国冰消瓦解,但是,他们仍以独立教会的形式继续生存下来。好景不长,到了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废除《南特敕令》,宣布新教为非法。约20万名胡格诺派教徒因此大举外迁,主要定居于北美、英国、荷兰、瑞士、普鲁士等地。刺杀美国总统詹姆士·加菲的查尔斯·吉特奥是胡格诺派移民的后代。胡格诺派的特殊标志是胡格诺十字(croix huguenote),现则为法国新教教会的正式标志。

枫丹白露敕令(法语:Fontainebleau)为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于1685年10月18日所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又称为废除南特敕令。路易十四的祖父亨利四世原为结盟宗(又称胡格诺派)信徒,为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但他在1598年发表南特敕令,给予结盟宗信徒宗教自由与武装特权。路易十四认为,要获得无上的权力,就必须统一法国人的宗教信仰为天主教,因此开始取缔结盟宗信徒,推翻了亨利四世所颁布的南特敕令。许多历史学家将枫丹白露敕令与1492年的阿兰布拉诏书和1609年至1614年的驱逐摩里斯科人相提并论,三次事件的起因都是由于宗教不宽容演变为大规模驱逐异教徒,从而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一系列影响。路易十四为了铲除结盟宗信徒,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派遣天主教教士前往结盟宗势力地区传教,另外专门设立皈依基金,奖励那些主动改宗天主教的人,但收效甚微。为了加速进程,路易十四派龙骑兵进驻结盟宗传播的地区,加紧迫害异教徒,同时颁布敕令剥夺结盟宗信徒的一切求职机会,敕令下达后结盟宗的教堂被摧毁,新教的学校被关闭。路易十四的这个命令迫使大约21万至90万结盟宗教徒被迫离开法兰西王国,移居荷兰共和国、勃兰登堡-普鲁士、英格兰、瑞典、瑞士、丹麦、神圣罗马帝国新教地区和北美、开普殖民地。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敕令的颁布和实施导致法兰西王国遭受大量的人才外流,因为许多这些结盟宗信徒,大多是非常好的手工业者,虽然他们未带走大量财富,但他们的技术和知识随着他们一起流亡国外。这些流亡者,给他们到达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勃兰登堡的“大选侯”腓特烈·威廉在同年10月底颁布《波茨坦敕令》给结盟宗信徒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移民勃兰登堡-普鲁士,吸引了两万多结盟宗难民,移居其地。然而对路易十四和他的大主教们来说,一个统一的法兰西王国就是一个天主教的法兰西,这也得到大多数法国人民的支持拥护。1685年,《南特敕令》被废除,路易十四在1686年1月17日宣称,法兰西王国境内的结盟宗信徒从八、九十万人,下降至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但结盟宗信徒毕竟人数众多,远非路易十四所宣称的那样大幅度改宗,不少改宗的人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天主教,而在私底下保持原先的结盟宗信仰,结盟宗在法兰西王国被迫转入地下,信徒主要集中在王国西南部、塞汶山区和阿尔卑斯山区一带,塞汶山区的结盟宗信徒卡米撒派依托当地地形和政府军展开长达两年的游击战,从1702年至1704年间多次击败政府军的围剿,因力量过于悬殊于1704年告终,但零星的抵抗依然持续十多年。当路易十四去世时,留在法兰西境内的结盟宗信徒在塞汶山区召开第一届全国宗教会议,该地区成为新教在法兰西王国的秘密据点之一。该敕令最终于1787年11月7日由国王路易十六颁布凡尔赛敕令予以废除。1985年10月,也就是该敕令颁布300周年之际,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向全世界当年受到该敕令迫害而被迫流亡的结盟宗信徒后裔发表正式公开道歉。

公理会(Congregational Church)信奉新教卡尔文主义的传教组织。在教会组织体制上主张各个堂会独立,会众实行自治(即公理制)。公理会的信仰比较自由化,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尊重个人理解上的差异。该宗主张各教堂的会众组成独立教会,并由其教徒公众自治管理,全体信徒对教会事务行使平等权力,民主选举执事,聘任牧师。由于该宗主要从教会的管理体制来划分,故它的一些教堂可能在别的方面又属其他宗派,如浸礼会的一些教堂,也采用公理制的管理体制。公理宗强调信徒民主自治,强调个人信仰自由,认为国家应对各种不同的信仰采取宽容态度。该宗主要分布在英语世界

公理宗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是针对于英国国教而形成的新教宗派。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e)于1592年著书宣传建立独立于国教的自治教会,不赞成设立统管各教会的上级领导机构(教区制度),仅允许设立各教会自由参加的联谊性机构。全体信徒对教会事务行使平等权力,民主选举执事,聘任牧师。发展不久,便形成称为公理会的新宗派。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迫害非国教派别,罗伯特·布朗被囚禁,不少公理会成员逃亡荷兰。1620年,102名流亡者乘五月花号帆船抵达北美新英格兰地区。其后,新英格兰地区建立了6个以公理会为官方宗教殖民地,分别是在麻省康涅狄格新罕布夏佛蒙特缅因罗得岛。进入20世纪,公理会的影响力急剧下降。1961年美国公理会与福音归正会合并为美国联合基督教会。信徒只有1,296,652人。比19世纪以前的黄金时代已经下降很多。有部分没有加入美国联合基督教会的公理宗堂会联合基督教会的公理宗堂会,另组成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gregational Christian Churches (NACCC)。

裨治文(1801年4月22日-1861年11月2日),又名高理文、贝满(Elijah Coleman Bridgman)响应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R.Morrison)的呼吁,而来华的第一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30年2月25日,他从波士顿来到广州。当时中国尚不可能公开传教,他主要是向马礼逊学习汉语,以及进行其他一些准备工作。担任英文《中国丛报》的编辑,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丰富了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奠定了美国汉学的根基。并利用其所长参与1844年《望厦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的工作。在华最著名作品为介绍美国的《大美联邦志略》。

裨治文是最早关注中国鸦片贸易问题的西方传教士之一,对鸦片的流弊表示了极大的愤慨。1832年3月,他在《传教士先驱》发表文章抨击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将鸦片描述为“折磨中国社会最大的罪恶之源”,并对中国毒品严重泛滥进行了深度描写。这是美国传教士首次公开地在西方杂志上评论在华鸦片贸易问题,也是第一次使美国公众震惊地了解西方商人在中国的鸦片走私活动。1841年获纽约大学的神学博士的学位。1847年以后,他移居上海,参加《圣经》的翻译工作。直到1861年在上海去世。完成的裨治文文理译本(Bridgman Version)将“God”翻译为“神”而不是“上帝”。一般认为,这个译本比以前的其他译本译笔忠实,切近原文。1854年5月,随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从上海进入太平天国辖区考察,回上海后发表《调查报告》,否定太平天国。在上海期间,在翻译圣经之余,他和妻子裨爱利莎还创办了上海第一所女校裨文女塾(1850年,在老西门外,后来的裨文女中)。裨治文逝世后,其遗孀裨爱利莎于1864年在北京创办了贝满女塾。

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年9月22日-1884年2月16日),19世纪传教士汉学家,语言学家。卫三畏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由提卡,就读于特洛伊伦斯勒理工学院。1833年6月15日,20岁的卫三畏受美国公理会差会派遣,前往中国广州,负责印刷。1837年乘Morrison号去日本,虽然正式而言只是送回搁浅的日本水手,却是一次打开美日贸易的非正式尝试。从1848年到1851年编辑《中国丛报》。1848年辑有《中国总论》一书。1853年,他作为翻译参加了马休·佩里远征日本的行动。1855年任美国驻华专员署(广州)秘书,次年完成英粤字典《英华分韵撮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任中美谈判签订《天津条约》的美方副代表,要求中国对基督徒宽容。1860年任美国驻华公使馆(北京)临时代办,1876年10月25日退休。1875年在中国将创世纪马太福音翻译成日文,但尚未出版,手稿被烧毁。1877年他返回美国,任耶鲁大学汉学教授,成为美国第一个教汉学的教授。1881年2月3日担任美国圣经公会主席。1884年2月16日病逝。

伯驾(1804年6月18日-1888年1月10日 Peter Parker 彼得·帕克),美国麻省人,是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医师外交官鸦片战争时期曾参与《望厦条约》的谈判,后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1831年伯驾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834年获得医学士学位,随后进入神学院,并得到传教于中国的委派。由于他卓越的医疗技术,伯驾成为第一位在华专职医疗传教士。因为广州十三行不允许外国人学习汉文,他先去新加坡学习了一段时间中文,然后于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广州。他先在外国人驻地开了一间药房,开始为中国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后来,他的药房扩展而成一家眼科医院,即博济医院。这家医院日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著名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学医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他亦曾短暂地作为中华医学传教会澳门医院的负责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伯驾关闭了博济医院回到了美国,两年后他再一次回到中国,重开博济医院,并且增加了医院人手和扩大了规模。伯驾将西方医疗技术带到了中国,他医术精湛,被誉为“用柳叶刀(即手术刀)传福音”。1844年,伯驾获得委任,参与《望厦条约》的谈判与签订。1847年,他担任美国驻华公使代办,1855年正式被委任为美国驻华公使。伯驾作为美国政府的代表,对华态度强硬,积极谋求扩大美国在华权益。伯驾有一句名言:“中国人不服从,就毁灭。”(Bend or Break)。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呼吁美军英军法军分占舟山台湾朝鲜国。出于健康原因,伯驾于1855年回到美国。但于同年,他被委任为美国派华专员,负责修订《望厦条约》。伯驾在中国工作直到1857年,再一次由于健康原因卸任,回到美国。此后,他常居华府,1888年去世。

伯驾在大中华近代医学史上首创多项纪录,如割除扁桃腺(1836年)、割除膀胱结石(1844年)、使用乙醚麻醉(1847年)、采用氯彷麻醉方法(1848年)等。晚清知名外销画家关乔昌,为答谢博济医院免费收治华人,也为感谢伯驾收其侄子入读医校,在1836到1855年受伯驾委托,免费(仅一次画作有收报酬)绘制了一系列病患肖像,被用作医学生授课材料。而在旧日博济医院等候区,也挂有这些病人手术前后的画像,也可能用于鼓励病人。伯驾曾受中国林则徐便委托和袁得辉合译瑞士法学家艾默瑞奇·德·瓦特尔的著作《万国律例》,协助林则徐处理与英国的案件。

雅裨理(David Abeel,1804年6月12日-1846年9月4日),19世纪基督教新教早期在中国大陆的传教士。他在中国大陆(当时为清朝统治)时期与徐继畬的交流,也影响了徐的地理观。徐之后的著作《瀛环志略》有关西方各国的译名,如西班牙葡萄牙等,便是参照自雅裨理的闽南语发音转译为汉字定名的。1804年6月12日,雅裨理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皈依基督后开始学习医学。1826年,他毕业于新不伦瑞克神学院,被按立为美国归正会牧师,在纽约州的雅典任职。1828年冬由于健康原因去西印度群岛疗养。1829年,他被传教的使命感所推动,由于美国归正会到1857年才正式组织海外差会,因此他先加入美国水手公谊会(the Seamen's Friend Society),在1829年10月,和公理会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同船前往中国,1830年抵达广州。先在广州向外国水手宣教一年,同时学习闽南语马来语暹逻语,同年成为公理会牧师。1831年,雅裨理前往爪哇访问当地的荷兰归正会,然后前往新加坡曼谷,为公理会进行探索性工作。1833年由于健康原因回国,途经英国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在会议上代表中国差会演讲。1839年他回到广州,由于鸦片战争即将爆发,他转往婆罗洲访问当地的荷兰归正会。1841年回到中国,1842年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厦门鼓浪屿创办差会,成为首先进入厦门的传教士。他同美国医生甘明一同开设诊所从事医疗宣教事工,该诊所之后成为保赤医院。1845年由于严重的肺结核回到美国,次年在纽约州奥尔巴尼去世。

徐继畬在自己著作《瀛寰志略》中有至少十次提及引用雅裨理的解说,虽然确切的时间并没有提及,不过可以从雅裨理的日记中得知。1844年1月27日,他在日记中称,稍早时候,他和另一名传教士,与一个仅次于当地省长的官员见面,而且他可能成为下一任的省长。这个官员向他们询问了很多外国的问题,于是他们花了一个下午向那位官员解释各国的位置和资讯,那位官员相当高兴,他们向他赠送了基督教书籍与新约,以及其他书籍;2月19日,他们再去拜访了这位官员的副官,副官说他们已经读完了新约全书,又向他们询问了很多外国地名人名,雅裨理祈祷这位官员能理解上帝的真义。而第二次的记载是在1844年5月,雅裨理再次拜见了《瀛寰志略》的作者,他是五台人。雅裨理说这位官员“Su Ki-Yu”(徐继畬)是个友善的人,他又询问了很多外国的农产经济历史等问题,对他们带来的图文很感兴趣,他们又花了一个下午向这位官员解说了一般的知识。

内里生命派——十七世纪时,在天主教中间,有一班属灵的人被兴起来,开始注重基督徒内里的生命。其中一位名叫莫里诺斯(Molinos),是一位很属灵的人。他曾写下了《灵程导引》(Spiritual Guide)一书,教导人如何舍己,如同与主同死,成为当时一极有影响力的著作。同时期有一位盖恩夫人(Madame Guyon),她对于如何与神的旨意联合、如何舍已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她写了一本传记,名为《馨香的没药》,是一本生命很深的书。约翰韦斯利受盖恩夫人帮助很大,他甚至认为每一位信徒都应该读读盖恩夫人的信息。与盖恩夫人同时的,还有一位芬乃伦(Fenelon)主教。他极肯为主受苦,与盖恩夫人二人同工,释放了很多属灵的道,是当时最注重内里生命的一班人。之后到了十九世纪,另有一班人被兴起来,继续这条内里生命的线。1875年,神得着了一个卖磁器的商人,名叫史密斯(Pearsall Smith)。史密斯看见人乃是因奉献而成圣,这种成圣与韦斯利所说的成圣不同。史密斯的成圣,乃是借着信心与奉献;韦斯利的成圣,乃是人在奉献之后所要逐步达到的。事实上,两者都是真理。延续史密斯的路线,汉纳史密斯(Mrs. Hannah Smith)写了一本《基督徒喜乐的秘诀》(TheChristian’s Secretofa Happy Life)。同时,霍普金(Evan Hopkins)与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等人,也起来延续盖恩夫人所传舍己的道。他们在德国、英国等地召开年度大会,这些大会就是后来开西大会(Keswick Convention)的前身。大会由霍普金主讲,他接受史密斯与盖恩夫人的属灵帮助,对当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尽管盖恩夫人所释放的真理,并未在教会历史上大放异彩,但却对许多人有极深的属灵影响。借着这位十七世纪的姊妹,神带进了十九世纪的流。

除了霍普金以外,特朗布尔(H.C. Trumbull)也在开西大会中,释放得胜生命的信息。这些信息为基督徒对得胜生命的认识,以及经历这生命所过的生活,带进了大的恢复。之后,神兴起了宾路易师母(Mrs.Jesse Penn-Lewis)。宾路易师母早期身体十分软弱,常病卧在床,在病中读到盖恩夫人之著作,只是她当时很难相信这种完全的舍己、信靠和完全的爱是可以付诸实行的。有一次,在与神的争执中,她迫切求主带她进入这些真理的实际。主听了她的祷告,从那时开始,她就被神兴起,传扬十字架的真理。宾路易师母乃是一个真正背十字架的人。因着她的经历,许多信徒受吸引开始追求十字架的真理。借着这些活的见证,神使更多的人明白,他工作的中心乃是十字架。十字架乃是一切属灵事物的根基,没有十字架的工作,人就不如何谓死亡,何谓罪恶。许多属灵的人都从宾路易师母得到很大的帮助;神借着她所传扬的信息,叫许多人得着拯救。

1904年,英国韦尔斯(Wales)大复兴,在这复兴中,有些地方全城的人都得救了,以致再没有可以传福音的对象。除了福音之外,有许多五旬节的外表现象也在他们中间产生。这复兴的领导人是伊凡罗伯斯(EvanRoberts),他是一个二十二岁的煤矿工人,没有什么学问。他得救以后,常在废矿坑中迫切祷告。他的祷告只有一个,就是:「主阿,折服教会,好叫世人得救。」(Lord bend the church to save the world)。 周围的人一面觉得稀奇,一面深受感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祷告,不久全矿坑都受了影响,许多采矿工人都被兴起祷告。复兴也从这里蔓延到整个英格兰南部。

史百克(Theodore Austin-Sparks,1888年9月30日-1971年4月13日),英国基督教领袖,内里生命派的重要人物。史百克生于英国伦敦,年幼时被送到苏格兰的亲戚家长大,17岁时在格拉斯哥街头热切的传福音所吸引。1912年,24岁的史百克成为伦敦北部司托克纽英顿(Stoke Newington)公理会的牧师。1915年与佛萝伦丝·罗兰结婚。大约10年后,他转任伦敦东南部的贵橡浸信会牧师。1923年,史百克成为内里生命派的重要人物——宾路易师母(Mrs.Jessie Penn-Lewis)的年轻同工,担任她的出版和话语职事,“得胜者见证”(Overcomer Testimony)的国际秘书长。

1926年12月,史百克宣布脱离浸信会,同时也离开宾路易师母,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信徒,在伦敦东南部的贵橡路(Honor Oak Road)租到一所房子,森林山(Forest Hill)House,开始聚会,取名贵橡基督徒交通中心,有不少基督徒来此,住在客人区(guest quarters)一段时间,有一些居住数年,参加圣经课程和教会服事。1931年,又加上一个位于苏格兰Clyde的Firth,克里奎根(Kilgreggan House)的规模较小的夏季特会中心。

史百克及其同工还出版一份双月刊,《见证人与见证》A Witness and a Testimony,(从1923年直到1971年史百克去世),以及史百克著作或讲道记录。史百克的著作很多,其中至少3本被认为是基督教经典著作:基督的学校(The School of Christ,1941年)、耶稣基督那宇宙中一切的中心(The Centrality of Jesus Christ, 1936年)。和The House of God。贯穿史百克著作的是主耶稣基督的exaltation。

史百克曾在英国、美国、瑞士、台湾(1955、1957年)、菲律宾(1964年)等多处传道。许多信息用录音磁带和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史百克于1971年去世,其妻佛萝伦丝于1986年去世。史百克在基督徒交通中心的工作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训练了许多传教士和基督教教师,并且其他国家实行“新约教会模式”的一些著名基督徒领袖关系密切,例如中国的倪柝声,印度的巴辛(Bakht Singh),和美国里奇蒙(维吉尼亚州)的江守道。史百克是一位对倪柝声影响很大的基督教领袖。1933年,倪柝声应弟兄会之邀,第一次访问伦敦期间,接触了史百克。史百克的著作及杂志开始被倪柝声介绍到中国,开始强调“基督是一切﹐在凡事上居首位”。1939年,倪柝声曾有一个时期在伦敦和史百克有很亲密的交通,视他为属灵的导师。两人一同参加了开西大会。史百克与倪柝声相交颇深,但他不同意倪柝声严格的地方教会立场的观点。1950年代,李常受两次邀请他访问台湾(1955,1957),不久,台湾地方教会出现了分裂的局面。1959年,徐尔建等青年同工退出。1962年,徐尔建到马尼拉教会事奉后,史百克派顾弟兄(Bro.C.R.Golsworthy)与其同工,并于1964年,应邀访问了马尼拉。

循道宗(Methodism),又称卫斯理宗(Wesleyans)、监理宗,现代亦以卫理公会之名而著称。是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现传布于英国、美国、香港和世界各地。世界最大的循道宗教会是联合循道会。循道宗原为英国国教盎格鲁宗内的一派,后逐渐独立。1738年由英国人约翰·卫斯理(1703年-1791年)和其弟查理·卫斯理于伦敦创立,即英国循道会。卫斯理兄弟受阿民念主义影响甚深,反对喀尔文派的预选说,认为《约翰福音》告诉了基督徒,神爱世人,必定广渡众生。美国独立之后,美国卫斯理宗脱离圣公会而组成宗派,其后教会分裂为美以美会、监理会、美普会、循理会和圣教会等。1939年,美以美会、监理会和美普会合并成现今的卫理公会。该宗认为传统教会的活动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主张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宣称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

当时盎格鲁宗偏向去向上流社会传福音,而长老会跟浸信会向中产阶级与商人传教,而约翰·卫斯理,就专门向穷苦的工人阶级的人传福音。卫斯理兄弟以感情丰富的方式讲道,但其实在当时的教会文化中并不受欢迎,特别对当时讲求冷静的盎格鲁宗来说,是很大的极端,因此常被赶出教会外,不允许他们以这种热情的方式在会堂里讲道。于是他们只好着力在一些外面的基督徒小组(团契)里讲道,甚至举办露天的大布道会。他们最著名的露天讲道是发生在金斯伍德(Kingswood)的旷野,向众多矿工传福音,宣称“信靠耶稣”来获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许多草根阶层的人深受他的布道所感动,纷纷归信基督教。著名之全球性教会与慈善团体一体的组织救世军,乃是卫理公会旗下牧师卜威廉所创,但为独立于卫理公会的教会组织。

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兄弟查尔斯·卫斯理对循道宗音乐方面有许多的贡献,尤其在赞美诗方面影响深远。他们的创作主要是以消除信徒间宗派的局限性为目的。1735年,约翰与查尔斯·卫斯理在去乔治亚州旅行的路程中遇到了摩拉维亚教徒,他们赞美的形式给卫斯理弟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约翰·卫斯理参与了摩拉维亚信徒的聚会,翻译了许多赞美诗。1737年,约翰·卫斯理在美国出版了第一本圣诗,循道宗于1742年发行了第一本圣歌集,但当时他们的音乐都为单旋律,没有和声。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这段期间,循道宗因是否要使用管风琴而展开辩论。最终结果,允许在较大的教堂礼拜中使用管风琴。而不同意使用管风琴的人最终从循道会分离出去。至今,在循道宗的教堂中不论是管风琴还是其他键盘乐器都皆允许使用。十九世纪末,教会整体对于管风琴和圣歌队的过度依赖,形成了圣歌队和布道者相争的局面。在这之后,循道宗的圣乐逐渐追求外在技巧,不再那么注重内在的经历。1933年,联合教团刊行了新的圣歌集,1934年又成立了相应的协会以促进教会音乐的发展。

卫斯理神学是由一群追随18世纪基督教改革家约翰·卫斯理及其兄长查理·卫斯理的新教基督徒组成之宗教运动。这套神学观是从卫斯理兄弟,与及其同辈约翰·威廉·弗莱彻(John William Fletcher)的崇拜讲章、信件、期刊、日记、诗歌及其他属灵作品中集结而成。卫斯理主义是根据其创始人卫斯理兄弟所命名,为目前循道宗及圣洁运动的团体广泛采用的神学观。1736年,卫斯理兄弟获英国圣公会委派到英属北美的乔治亚州宣教,但不久却带着伤心折返,后来两兄弟,特别是约翰卫斯理在1738年于莫拉维亚弟兄会的基督徒引导下,经历多次特别的宗教经验。他们在英国教会开展强调信心及圣洁的更新运动。约翰卫斯理鼓励新教教会追求成圣,以新约有关神在信徒上的工作为教导根据,鼓励信徒要以基督的形象为效法榜样。此运动在英国教会广泛接纳,也成效甚笃,但当此运动到了美国却变成另一种形态,最后于1784年成立了美国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卫斯理宗教会与圣公会在教会管理及宗教礼仪上的差异不多,衹是相比圣公会更强调个人信心及跟人经验。约翰卫斯理的中心神学思想是强调过圣洁的基督徒生活,就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爱人如己(可参考耶稣的事工)。此外,他亦强调宗教经验及道德责任等。

阿民念主义的出现是试图以别于加尔文主义的方式去解释基督教。阿民念主义是一套由荷兰新教神学家雅各布斯·阿民念提倡的神学系统,其观点与加尔文主义的自由意志论完全不同。阿民念去世后,以伊皮克普斯为首的跟随者合撰了一份名为〈阿民念派的抗议信条〉的文献。另一边厢,卫斯理主义中的神学观是从英国的传道者约翰卫斯理的崇拜讲章、期刊、神学、灵修及基督教历史等作品集结而成。由于两套神学理论在细节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随后亦融会成为一套神学观。阿民念主义在1610年正式提交给荷兰共和国执政莫里斯亲王,远比卫斯理主义开始发展之时期早150年。阿民念主义的五项基本信条在本质上是根据圣经而写,但其观点与加尔文派提倡的自由意志论却存有矛盾。阿民念相信即使人类堕落后,仍有责任(靠着神的先存恩典)去接受耶稣,才能得救。阿民念的第二项信条提出有条件的拣选,他认为神已预知那些人会接受,而人的“信仰行为”是决定是否得救的条件,因此接受耶稣而获得救恩乃是上帝的恩典。救恩是源于上帝的先存恩典,配合人的自由意志,但只有被选上的才可获救。第三项信条是关乎神的救赎。神爱世人,因此差遣耶稣基督来为我们的罪钉在十字架上,而神的旨意是没有一个人会灭亡。基督受难免去了神的愤怒,让人的罪得赦;而基督的复活亦同时让获赦免的人得以重生。不过,条件是人必须要选择基督。因此基督为每一位曾活,或现今仍然活着的人而死,但只有那些选择跟随基督的人,才会蒙拣选得拯救。第四项信条是认为恩典是有阻隔的。神希望所有人都得救,所以差遣圣灵来感动及劝勉所有人归向基督;不过由于人拥有自由意志,所以人可以选择不接受拯救,甚至抗拒神的旨意。神希望所有人得救,并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祂,但基于爱,神让人有主权去自由选择是否跟随耶稣。因此,在实际的情况下,人有可能会丧失恩典。基于人有自由意志去选择接受基督,所以他既可继续选择救恩,坚持信仰;同时也可选择离开信仰,拒绝基督的拯救。

1770年代初,约翰卫斯理借助约翰·弗莱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带有阿民念主义的神学作品来抗衡英国的加尔文派新教徒。在1778年,他创办一本名为《阿民念杂志》(the Arminian Magazine)的神学期刊。这时期的加尔文派与阿民念主义之间的争论亦促成了阿民念主义及卫斯主义的稳固联系。卫斯理曾到访乔治亚州及德国以了解莫拉维斯弟兄会的信仰,后来更发展了循道卫理运动,为循道卫理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卫斯理的原意不是要创立新宗派,而是希望透过推动追求圣洁来改变国家的属灵情况。不过,卫斯理——阿民念主义的出现却成为了现代教会的流行标准。卫斯理主义对信徒生命的两项重要事件提供了良好的解释:

    • 基督徒生活的门槛是拥有得救的信心,即“称义”,
    • 基督徒的生活目标是拥有全备的信心,即“成圣”。
卫斯理派宣称忠于《圣经》,忠于传统信经教义,并自认为属于新教改革传统,多数接受阿民念主义,认为得救既凭借神恩,亦取决于个人自由选择。所有人都有得救的可能,靠着圣灵,人可以在此生达到对上帝、对他人完全的爱,获得完善的基督徒品格。在神学上,卫斯理派不重思辨,不强求一致,强调圣灵有使人信仰及改造信徒生活的力量。卫斯理派还认为宗教的核心在于人与上帝的切身联系,在社会观点上重视下层社会,主张社会改良。英美两国的卫斯理宗在组织制度上有一些差异。美国卫斯理宗采用会督制,会督由教会总议会选举产生,总议会每4年举行一次,下有教区年会议及地区会议。英国卫斯理宗教会多不赞成会督制,而是由选举产生的平教徒和教士组成全国总议会,在教义、圣职和礼仪上指导地区和地方堂会。圣礼由牧师主持,其他礼仪可由没有圣职的平信徒"传道人"主持,所有圣职人员一律平等。

卫斯理主义重视通过信心,以爱去表达的好行为,与及圣经中启示的重要性。阿民念曾影响不少世代的信徒,其后卫斯理采用了部分理论,更将之发扬光大,成为目前不少信徒生活的基础及准则。根据广泛定义,拥有卫斯理传统意旨那些以约翰卫斯理神学为发展基础的运动及教派。虽然卫斯理传统仍然存留在不少循道派中,例如大英循道会(Wesleyan Methodist)、循理会(Free Methodist)、非洲裔循道宗主教制教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非洲裔循道宗主教制锡安教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Zion)、基督徒美以美会(Christian Methodist Episcopal)、联合卫理公会(United Methodist)及北美洲自由循道会(Free Methodist Church of North America)等,但其传统后来亦发展为其他运动及宗派,包括圣洁运动、五旬节运动及宣圣会等(Church of the Nazarene)。以较狭窄的定义,卫斯理传统与阿民念主义通常会被用以反对改革后加尔文主义。从历史上看,加尔文主义的支持者担心卫斯理主义的发展会渐渐贴近伯拉纠主义,而另一边厢,卫斯理主义的支持者亦怕加尔文主义会渐渐变成唯信仰论,但事实是双方的指控也不完全正确,因为非但加尔文不是唯信仰论的支持者,阿民念或卫斯理也不是帕拉纠的支持者。因信称义对以上两个传统来说是重要的教义。虽然自由意志是两派的主要分歧,但在不少情况下,两个传统所抱持的观点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例如卫斯理曾形容其称义观与约翰·加尔文的,其实分别不大。圣化(而不是自由意志)是分别两者最重要的分水岭。对卫斯理来说,好的神学不能妥协,而是找出平衡点,这可以从他对信心、称义及圣化的观点中看得出来。

在基督宗教中,沉静的人们深信并使这项理念普及,借着圣灵的权柄,属肉体的人性能经由信心洁净,并且透过耶稣饶恕人的罪的一项信仰。有助于包括宣称的属灵权柄以及坚守心灵纯洁的能力(换句话说,思想与目的就罪来说是未堕落的)。典型教导被认为是源自于圣洁会,例如“全然成圣”(entire sanctification),尽管它更广泛地称为“完美基督徒”。十九世纪的圣洁运动,是由循道会创办人约翰卫斯理所提出的,所强调的是得救后应追求全然成圣的属灵经验。1735年约翰卫斯理认为英国的社会太复杂,根本无法过圣洁生活,而为了追求内心的平安和圣洁,决定离开英国,到美洲一个新建的殖民地乔治亚,在那里向印第安人传道,希望能此摆脱他长期陷落的属灵危机。但此行并不成功,不只印第安人,就连白人都拒绝福音。1738年2月他失望的回到英国后,巧遇莫拉维弟兄会的成员—彼得波勒。波勒告诉他,信心可以为他带来“胜过罪的平安心境”和“圣洁的快乐”。于是他开始追求这种经历和全然的圣洁。卫斯理约翰并称这重生活为“全然圣洁”,且以此为目标,他深信不久之将来,一定可以追求得到。就在同年,约翰卫斯理被莫拉维亚派信徒的生活表现深深吸引,觉得他们里外都得救,这也促使他更加积极地去追求“全然成圣”。

而在1739年初的一个聚会中,他得到圣灵感动的经验,他觉得被圣灵彻底充满、被上帝的爱所包围,并借由上帝的义洗涤内心的罪,使之成为新造的人,这样重生的感受他称之为“成圣”的经验。这样“重生”的经验,对约翰卫斯理来说,“重生”不是指我们悔改得救或基督使我们得着新生命,乃是一种很特别的属灵经验,在聚会中,约翰卫斯理感受心中有莫明的火热,在圣灵充满下,觉得自己已不再是罪的奴仆,更感受到内在的恩赐能力被释放出来。这种重生经历不仅对循道主义运动产生相当的影响,对日后基督教的发展,特别是灵恩运动属灵传统的建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英国当时代的背景下,约翰卫斯理的圣洁运动思想,始之于他的属灵危机,他觉得一个信仰认真的基督徒,总应在生活上竭力追求圣洁。这种重生经历的教导,圣洁不是在伦理层面能达到的境界,但却在经验层面上得着全然圣洁的感觉,所以是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圣洁。而要将此主观化为外在的客观化,实为困难。因为约翰卫斯理是一位传统的基督徒,但一直未能感到清楚的得救,因此感到他的得救经验是个突出的经验,而他所追求的成圣经验,又成为另一次突出经验,于是将“得救”的经验和“成圣”的经验分开,后者称为“完全成圣”为“第二次恩典”这也就约翰卫斯理神学思想的特征。

卫斯理“圣洁运动”在理论上并不完备,但在那个时代的人太需要对付“罪”了,“圣洁运动”就这样蔓延开来。在1775年的时候,在维真尼亚的成圣聚会中有这样的记录:“圣洁的信仰在这里更为众人所注目,许多人在神面前认罪。”“圣洁运动”注重的是“经历感受”,演变至后来有一部分的人只将注意力放至经历感受,而轻看“真理”和“圣洁的内涵”,而将“感受”作为获得圣洁的标准。甚至有一些激烈分子失去情绪上的控制,也导致许多偏激的现象产生。随着偏激的现象越来越厉害,循道会也召开大会,重新研究卫斯理约翰的著作,为要澄清圣洁运动的本意,以及和当时走偏的“成圣主义”划清界线,这也导致日后循道会的分裂。但不论如何,约翰卫斯理的圣洁运动在当时是为神所祝福的,也成为那时代的大复兴,也影响美国的社会趋向,例如:解放黑奴、提高女权、人们脱离黑社会和禁酒等。

在黑奴争议的美国内战之前,圣洁运动带动了美国第一次大觉醒运动。而内战后的美国道德沦丧、财富不均、贪污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循道会再次呼吁约翰·卫斯理的圣洁运动,以响应战后的道德批判。这样的结果造成了美国第二次大觉醒运动,整个成圣的追求可说在整个美国普遍了起来。在1876年循道会主办一个退修会,这次的聚会非常成功,也成立了跨宗派的“全国倡导圣洁退修会协会”。这样的退修会在全美各地举行,增加的人数也日益增多,追求成圣的风气布满全美。而早在1870年,圣洁运动已经取得全国优势,不仅是循道会注重圣洁运动,其他的教会,如长老宗、浸信宗、圣公宗等各宗派都加入圣洁运动的行列。在二十世纪初,始于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圣洁运动得到决定性的发展。“说方言”的教义在那里开始发展,是信徒受了圣灵的洗礼证明。这个教义开始的时候,1900年代早期,在美南各州得到少部分的支持。然后是1906年,在洛杉矶亚苏撒街的第一次奋兴会上,才正式将灵洗和说方言连在一起。所以可说1830年开始,成圣复兴运动渐渐激发了美国各基督教宗派。圣洁运动虽带动了美国大觉醒运动,但在复兴的退修会四年之后,循道会的内部产生了冲突,因在这圣洁运动中有一小部分的人追求情绪感受过于真理,这样的偏激越来极端,导致循道会的分裂。

自由派(也有人叫现代派或新派)把信仰学术化、科学化,甚至去除或忽略主耶稣的神性,不承认 经的无谬无误,改变信仰的表达以融合现代世俗社会,自由派更多地是在道德、伦理层面讨论信仰,更多地强调爱(或博爱),这是为真正属基督的信徒所憎恶的,也有人在归类时,并不把自由派归入基督教。在中国,很多的三自教会在神学观点上是与自由派(现代派)相通的,但是中国的教会因受到不同的带领,也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在三自教会中,也有很多信主、爱主的兄弟姊妹,所以,兄弟姊妹们也不要随意去贴标签。

一、基要派(Fundamental),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基督新教内兴起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宗派。在美国等地有较大影响。“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一词在20世纪初由美国的长老宗教徒提出,但基要主义运动后来是由浸信会继承和发扬光大。基要派主张“ 经绝对无误”,反对一切自由主义神学(或称现代派神学),反对他们对《圣经》的批判。基要派,注重真理的纯正,强调教义的正确。1895年,由美国保守派宗教领袖界定的“五点要道”∶

  1. 圣经各卷都是神的默示,是永无谬误的;
  2. 耶稣基督是神,神迹的历史真实性;
  3. 耶稣基督是童贞女所生;
  4. 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
  5. 耶稣基督肉身复活,并将以肉身再次降临人间。

1910年美国长老会会议议决,把基督教基要信仰归纳成五点(称为Doctrinal Deliverance of 1910或The Five Fundamentals)∶

  1. 《圣经》无误谬性。(Inerrancy of the Bible)
    耶稣基督乃由童贞女所生,并且就是神。(The virgin birth and deity of Jesus Christ)
  2. “唯独因信得救”的教义。(the doctrine of Salvation by Faith Alone)
  3. 耶稣基督肉身复活。(The bodily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4. 耶稣基督将以肉身再临。(The bodily second coming of Jesus Christ )此处“肉身”(The bodily)是一个神学术语,指基督复活后一种与我们人的身体,在人看来无异,却又却有不同的实体,中文释意是“基督复活的荣耀的身体”

在中国,20世纪初基要派就开始了,王明道丶宋尚节是基要派的代表,基要派神学在中国家庭教会早期,影响是比较大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教会及海外华人教会多偏向福音派和灵恩派的立场,很多人的思想是只管合一,而不管 经原则,虽然教义差别很大,但彼此接纳。牧师也已经不再教导“分别”的教义,很多家庭教会的基督徒不知道分别为何物。

二、福音派(evangelic或evangelical)是西方基督教新教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丶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的中间立场。源自希腊语「ευαγγελιον」「好消息」,原无教派之意。注意福音派与传福音是完全不同的,「福音派」是新教中的一场社会及政治运动,而「传福音」则是宣传圣经中的福音的活动。整体来说,福音派恪守新教传统教义,重视《圣经》权威和学术研究,但不愿被人视为固执无知。福音派比基要派更愿听取不同方面的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教派後,信仰强调信徒个人跟基督之关系。在接纳不同观点方面,福音派常与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合作,但也认为应该限制教会对政治决策和社会丶科学发展的影响,强调“ 经无谬” (infallibility of the Bible)。1994年,福音派与天主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福音教派与大公教合一》,同意以包容手段接纳天主教。福音派教会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相当的参与,但其内部对此仍存在意见分歧。

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跟随者,自称“福音派”,自命为福音的传扬者。当时,这个字词大概表明是改革派或复原派的意思。在其後的各个宗教改革运动中,如18世纪在德国的敬虔主义(Pietism)丶英国的循道主义(Methodism)和在美国的大觉醒运动(The Great Awakening)都一再引起福音派觉醒(Evangelical Awakening)。其中大觉醒运动的领导人,如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丶布道家芬尼(Charles Finney)和德怀特·莱曼·穆迪(Dwight Lyman Moody)等人都被视为福音派的重要人物。十九世纪,随着自由主义神学的兴起,使正兴起的福音派一度衰落。

“基要主义”或“基要派”一词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与福音派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严格讲,当时的是“传统福音派”。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葛培理领导的越来越妥协的福音派运动(现在英文的福音派,中文严格说是“新福音派”,也有人称之为“妥协派”)兴起后,基要派和福音派便开始指代两个很不同的运动,走的道路截然有别。基要派强调的是与世俗分别,不与自由派和天主教对话来往,非常保守,批判异教及天主教和自由派,具有战斗精神,而福音派主张的是与世俗融合丶包容丶妥协,与自由派和天主教对话来往,尊重其他宗教,从中去吸纳信徒。对 经无误谬性上,基要派与福音派的差距也很大。就以创世记第一章六日神创造天地为例∶前者会理解为字面上的六天(每天廿四小时),而从之引申出年轻地球创造论和智慧设计论等说法;而後者则理解为倾向主流科学所理解的数十亿年。面对福音派对基要派保守主义的批评,基要派的回应是,当代基督教的问题是过于自由,过于随便,而不是过于保守,所以无需担心保守的信仰。

三、灵恩派——20世纪初的灵恩运动,开始了灵恩派的发展。就真理来说,灵恩派与基督新教一致,所以灵恩派教会的信仰宣言里不会出现「灵恩派」的名称,他们不愿意被贴上「灵恩派」的标签,但更重视基督徒的个人属灵经验,甚至多了许多基督传统教派所没有的现象,例如∶说方言丶医病神迹丶先知预言。灵恩派和五旬节派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信徒说方言,医病神迹。不过与传统基督教是有一些很明显的分别,所有灵恩派最大特徵是在聚会时也会说一些自己及其他人也不能翻译的方言,灵恩派对此有几个解释,例如是天使的语言丶天上的语言丶自己灵的语言,方言是根 经在使徒时代所提及过的能力之一,不过 经上所出现的方言能力,是能够被翻译的,灵恩派的则不可以。

灵恩派与传统基督教被 灵充满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灵恩派被 灵充满时,不时会引起以下独有的反应抽搐丶抽筋丶狂笑丶狂哭丶跳舞丶滚地丶昏迷..等的现象,虽然以上现象在 经从没有出现过,但灵恩派相信这是由 灵而来的反应,是被 灵所充满後的表现之一,称 灵的充满有助於与神有紧密连接着的关系,也没有证显示这些表现最後会产生不良後果,而传统基督教被 灵充满时,则是没有特殊反应的,只有心里一种特别的感觉,而不会令身体有任何异动。灵恩派称有治病能力,但与 经使徒时代所出现的治病能力不同,现代灵恩派的通常是治疗非永久性的病,例如伤风骨痛受伤等一些身体也有自我复原能力的病痛,而 经以往述说的治病,通常是治好盲丶瘫痪丶 疯..等不能复原的病痛,而从来没有记载治过一些身体可自行复原的病痛。他们一些核心信条和行为包括∶

  1. 相信圣灵并不偏待人,每个人都可以且应当被圣灵充满丶被圣灵掌管。
  2. 认为被圣灵充满,与说方言有相关,若人被圣灵充满,相信不久就会有说方言相关的恩赐。
  3. 相信神的神迹并未随着使徒时代的结束而消失,现今的世代仍有医病丶先知预言存在。
  4. 每位信徒都有圣灵所赐的恩赐,也就是靠着圣灵行神迹。

然而在灵恩派的教导中强调医治和说方言却会在福音传播中显得略有不足。正如神在哥林多前书所说∶“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丌句方言。”以是否说方言而来判定是否被 灵充满是片面的,甚至会被误导。至于医治,忽略主的旨意而一味求医治也过于片面。主的旨意乃是建立荣耀合一的教会,借此在我主基督的身体,即教会里得到神的恩赐,能力与荣耀。

四、奥秘派——奥秘派强调看 灵治死旧人(罗8:10-17),活出基督(成为基督人),进而与主和而为一。属於基督教奥秘派的团体,较明显的有:清教徒丶弟兄会(摩拉维亚弟兄会),另外像开西培灵会等特别聚会。至於个人追求的信徒:在天主教方面较着名的有十架的约翰丶盖恩夫人丶芬乃伦主教丶劳伦斯弟兄丶小德兰姊妹等;在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有马丁路得丶卫斯理约翰(卫理公会创办人)丶影响慕安得烈和卫斯理极大的劳威廉丶建立苏格兰教会的约翰诺斯丶福克斯(贵格会创办人)丶清教徒巴刻(号称牧师中的牧师)丶德国的约翰陶乐丶爱德华滋(美国第一次大奋兴的器皿,近三百年来最伟大的神学家)丶慕安得烈丶宾路易师母和「二十世纪的先知」陶恕。由此可知,奥秘派的服事虽不同於其他派别,但它将清澈的生命之流供应给乾渴的灵,引导人进到属灵的高原。它扮演着教会属灵生命的主流,藉着少数追求的 徒复兴丶造就了整个教会。这些敬虔信徒所追求的是一种与世界分别的 洁生活。凡事讨主喜悦丶时时与主交通丶与神同在,能将属灵的经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上,这也是每一位神的儿女应努力达到的。

盖恩夫人是奥秘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直到如今,凡追求内住属灵生命的人,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她的影响。 但在奥秘派中,盖恩夫人是最小的,奥秘派中最大的一位叫约翰塔勒(John Tarler),他在所有奥秘派的人里面,真理讲得最清楚,他的作品确是合乎真理,马丁路得从他得的帮助最大。奥秘派里面也有不少砂子,为了把劳威廉的作品过滤,神兴起慕安德烈。慕安德烈非常认识 经,他把劳威廉的作品过滤了,使我们今天读劳威廉的书,也没有太大的难处。又如盖恩夫人,她是天主教的奥秘派。神又兴起宾路易师母,将她的作品过滤了。今天当我们唱查理卫斯理的诗歌时,其中有一些宝藏是奥秘派的,因为他们在主里面的确有经历。

但是我们要注意,别人的经历需要用 经去对照,那些是合乎 经的,那些是不合乎 经的。盖恩夫人她的特点在拣选十字架,但她的难处也在那里,很多时候太随人意了。例如:当时她为着受苦,就在每天穿鞋的时候,把一些沙石放在鞋里面,这样,她就感到受苦,她认为受苦的时候,就是学习背十字架了。但这不是 经的教训,这就是砂子,我们不能要。若是金子,我们必须去寻求。又如一个着名的奥秘派苏瑟(Suso),他睡觉的时候穿着一件背心,那背心的内侧布满了铁钉,为的是使他卧在床上的时候,让铁钉刺在背上,流出血来。他以这样去经历十字架,但实在是非常错误的。福音派的长处是跟罪人传福音,带他们信耶稣,他们的短处是信主以後却很少活出基督的新生命。奥秘派的长处是很重视追求生命的长进,活出基督的新生命,他们的短处是跟世界脱了节,以致于很难向世人传福音,带人信耶稣。许多信徒为了达到内在生命的成熟,完全沉湎于个人的灵修,不问世事,使信仰几乎失去了影响世俗生活的能力,落到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危险之中。

神的心意是要我们认识全备的福音。在神国的复兴里面,有两个人是深受奥秘派影响的,第一个是马丁路德,第二个是卫斯理。马丁路德是受约翰塔勒(John Taulor)的影响,塔勒是奥秘派其中最大的一位。而且他是福音派中的奥秘派,这派的人对福音真理是非常清楚的。马丁路德就是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属灵上,有很多的东西是塔勒给他的。

卫斯理两兄弟留给我们一些很宝贝的诗歌,因为他们早期受了劳威廉的影响。劳威廉写了很多书,他不是天主教的奥秘派,乃是基督徒的奥秘派。若要写诗歌,总要有一点内容,总要与主有一点接触,与主有一些真实的交通。奥秘派的人在这方面有实际的经历,从他们身上是有所学习和帮助的。卫斯理两兄弟领受了奥秘派里面的好东西,所以能写出有关经历的美好诗歌来。所以我们说奥秘派有很多东西是宝贵的,但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一定要用 经把它过滤。我们看保罗的一生,他的经历是怎样的呢?若用保罗的经历对照奥秘派,就不难知道那些是砂子,那些是金子了。我们不仅要有基要派的信仰立场、福音派的布道精神、灵恩派的火热事奉,也需要奥秘派的灵命深度。有人这样归纳∶

  • 基要派与福音派重视“悔改重生”,有若过“逾越节”。
  • 灵恩派重视“圣灵充满”,有若过“五旬节”。
  • 奥秘派强调看灵治死旧人(罗8:10—17),活出基督(成为基督人),进而与主和而为一,有若过“住棚节”。

各个流派都有其局限性,或是软肋。唯有主是完美的!灵恩派如果单注重灵恩,超过其他教训,而且在 灵的恩赐方面,特别注重方言、神迹、医治,忽略了 道,就容易偏差。五旬节是发源于各各他。而基要派的里面不注入信仰的深情,往往变成僵硬的教条、冰冷的神学,沦为残酷的原教旨主义。福音派的长处是与人分享福音,引人归主,但其短处在于信主后的栽培,难于引人活出基督的生命。长处与短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奥秘派也该如此。他们要求与世界分别的 洁生活是我们所羡慕的∶凡事讨主喜悦,时时与主交通,与神同在,能将属灵的经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中。但是,奥秘派如果太过了,就跟世界脱了节。许多信徒为了达到内里生命的成熟,完全沉缅于个人灵修,不问世事,使信仰几乎失去影响世俗生活的能力,落到一种自我封闭的危险之中,以致失去了传福音的机会,也是一种的极端。学习奥秘派,这个预防针不得不打。基督徒是入世而又超世,超世而又入世的。我们切不可因独尊一派,而罢黜百家。

2 thoughts on “浅谈基督教宗派”

  1. 基督教(新教)雖然宗派眾多,但究其源流,多屬路德宗、加爾文宗、聖公宗、公理宗、浸禮宗和衛斯理宗。它們的教義、組織制度和禮儀在歷史上曾成為新教之主流,且至今信徒眾多,影響深遠,在西方,稱之為主流宗派。

    一、路德宗(信義宗)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團體之統稱,因其教義核心為“唯信稱義”,故又稱信義宗,它是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物,由馬丁.路德于1529年創立于德國,這一新的宗派的建立,標志著基督新教的誕生。目前其信徒分布在瑞典、丹麥、挪威、德國和美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共有427個獨立的教會團體,信徒約6840萬人。路德宗的信仰依據為1583年編成的《協同書》(Book of Concord),包括《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亞大納西信經》,路德的《教義問答》、《施馬爾卡爾德信條》、梅蘭希頓(Melanchthon)的《奧格斯堡信條》等。該宗派的主要持點如下:

    (一)“唯信稱義”。主張人們唯有對基督的真正信仰,才能成為義人,即無罪的、得救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僅憑遵守教規、道德戒律和外在善功并不能達到正果。人只有具備了純正的信仰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純正信仰的必然結果。

    (二)強調聖經的最高權威,認為《聖經》是上帝的啟示,因而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准則,一切教義、禮儀和制度均要與之保持一致。

    (三)堅持“平信徒皆為祭司”。即每個基督徒在教會中均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權利,都可以擔任神職,故不應有任何持權。

    (四)從“唯信稱義”的原則出發,不重視教會的形式和體制的統一。不同的教會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長老制,在不同的路德宗教會團體中均存在。在北歐該宗擁有國教地位。

    (五)實行洗禮和聖餐兩項聖禮,突出布道和唱聖歌,實行嬰兒受洗,認為聖餐禮是神聖的,表明基督“臨在”于面包和葡萄酒之中。

    路德宗在16世紀傳入北歐諸國和西歐部分地區,至18世紀中葉開始傳入北美。由于移民背景復雜,分散的路德宗教會始終沒有聯合起來。美國內戰更加劇了南北教會的對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路德宗教會才開始著手合并。l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在西方列強大肆進行殖民擴張的同時,路德宗也逐漸傳播到亞、非、拉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二戰結束后,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教會團體的分散和諸多的新問題,路德宗強調加強團結、統一認識,開展傳教和提高教會的作用等新任務。為此,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1947年路德宗世界聯盟(LWF)成立于瑞典,標志著路德宗在世界范圍內的聯合達到了新的階段。此后,該聯盟積極推動教會內外普世合一運動,關注社會與政治形勢的變化。該組織在1957年的尼阿波利斯大會上突出了“自由、團結、改革、服務”的主題。針對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形勢,調整了路德宗的傳教方針,在傳教會議上提出三項任務,即對亞非拉新興的獨立教會從財政上予以扶持,從工作上給與協作,派人培養當地的神職人員。各國的路德宗教會團體也著手解決本國存在的問題并開展活動。瑞典、挪威和丹麥的路德宗教會擁有國教的地位,教會在立法、財政等方面受議會和政府的制約。其神學立場較保守、少變。但是,戰后教會內外要求實現政教分離的呼聲日益高漲。1953年瑞典頒布法律,擴大公民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部分取消了對公共教育和政府公職的宗教信仰限制。瑞典敢府和議會還在60年代初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政教關系。挪威政府和議會也開始注意到擴大教會自主權的要求,但至今無顯著成果。同一時期,北歐教會內還出現了提高婦女地位的呼聲。1958年,瑞典議會通過法案,允許教會向婦女授聖職,1960年開始任命女牧師,但她們的權限與作用仍受限制,教會內對此事也意見不一,直至1979年始正式確認在教會中男女一律平等。

    70年代后,在路德宗世界聯盟的領導下,國際路德宗在普世合一運動、傳教和爭取社會正義與世界和平方面表現十分活躍。在普世合一運動中它倡導“和解的多樣性”(Roconciled diversity)即在承認和保護不同教派特點的前提下,進行對話,謀求聯合。以此為基礎,該聯盟及一些國家的路德宗教會與天主教、長老宗、衛斯理宗、安立甘宗、浸禮宗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對話,就神學和社會問題交換看法,發表了許多有關文件,這種對話且有向基層教會發展的趨勢。除此之外,路德宗還力圖開展與世界其他宗教和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對話。在傳教方面,路德宗世界聯盟極力呼吁其所屬教會大力推進福音傳教工作,鼓勵各國各地區及基層的教會自治自理﹔同時號召它們加強傳教工作的協調與合作。由于70、80年代路德宗在歐美的影響有所減退,而在亞非拉地區卻有所增加,因而它對第三世界更加重視。1977年路德宗第六屆大會在達累斯薩拉姆召開,這是該宗世界性大會首次在南半球國家舉行,反映了第三世界教會地位的上升,也說明第三世界國家教會開始形成一股力量。1987年中、南部非洲和美國的一批黑人神職人員和教徒創立了“黑人路德宗國際會議”(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Black Lutherans),對路德宗的神學合一運動和非洲傳統宗教等問題均提出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在社會問題上,路德宗大部分教會都采取了較為現實的態度和立場,主張本著“公正”的原則處理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和軍備競賽,要求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提倡“人權”,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倡導維護生態環境﹔呼吁消除社會貧困。路德宗流傳已有460余年的歷史。在基督新教各宗派中,它是最早建立的宗派﹔在神學理論上,對其他教派具有較大的影響﹔也是目前人數較多的宗派。其教會團體除少數持基要派觀點外,多數持福音派神學思想,并注意吸收某些新的神學觀點。近年來,它開始重視社會現實問題,注意在各國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和施加影響。

    二、加爾文宗(長老宗、歸正宗)

    加爾文宗(Calvinists)是以加爾文神學思想為依據的各教會團體的總稱。由于加爾文改革了天主教的傳統教義,故又稱“Reformed Churches”,漢譯為歸正宗,該宗實行長老制,由信徒推選長老與牧師共同管理教會,所以亦稱長老宗。該宗是16世紀瑞士宗教改革的產物,由法國人讓加爾文于1541年創立于日內瓦城。后來它廣泛流傳于荷蘭與蘇格蘭、英格蘭等地,為尼德蘭革命和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7世紀后,該宗隨歐洲移民和殖民擴張傳播至北美、南非、亞洲和南美等地。

    目前,該宗共有信徒40,229,501人(據《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354個教會團體,分布于80余個國家和地區。信徒較多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加拿大、蘇格蘭、荷蘭、瑞士、南朝鮮、南非和巴西。其國際組織有二:一為歸正宗世界聯盟(The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建立于1875年,1970年此聯盟與國際公理宗協會合并為“歸正宗世界聯盟(長老會與公理會)”,會刊為《歸正宗世界》(the Reformed World)。此派較開放,傾向于現代派。另一個是歸正宗普世會議(the Reformed Ecumenical Synod),其神學思想較保守,參加者有30個教會團體,信徒約350萬人。(《基督教世紀》1984年)加爾文宗的信仰具有以下特色:

    (一)加爾文宗神學思想的核心是預定論。它突出強調上帝的絕對主權,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存在與變化皆為上帝的意志。上帝以其不可更改的權威決定著人的靈魂得救與否,預定了信徒是稱義而成為選民,還是成為棄民而受懲罰。所以它認為信徒在日常一切行動中都對上帝負有責任和義務,必須努力做好塵世的工作,完善自身道德,才能展示上帝的大能與恩典。而且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也是他被上帝預定為選民的外在標志。因此,真正的基督教徒必須把其塵世生活當作“天職”來對待。這種態度決定了加爾文宗的信徒積極投身杜會生活,追求事業的進取和道德的完善。

    (二)加爾文宗認為耶穌基督是教會唯一的首領,所有教會成員一律平等,一般信徒理應參與教會的管理。因此,該宗教會采用具有共和性質的長老制體制。其主要內容是,基層教會信眾從一般信徒中選舉出長老,由長老選聘牧師共同組成堂會會議管理教會。基層教會再派出長老和牧師各一名組成教區長老會。此會對下層的教會有監督權。各教區長老會再選派人數相等的長老和牧師代表聯合組成上一級的大會。大會具有教會最高立法與司法權。這種制度保証了一般信徒的民主權利。

    (三)實行聖洗與聖餐二項聖禮。其禮儀嚴格排除祭台、聖像等繁文縟節,力求簡朴。加爾文主張聖餐的“參與說”,即信徒在聖餐中“參與”了基督的血與肉,領受了屬靈的基督。也有些歸正教會十分強調布道儀式,不重視聖餐禮。加爾文宗的典章較多。除以加爾文的《基督教原理》為其神學理論基礎外,還有1643年– 1648年威斯敏斯特會議制定的一系列文獻,包括《韋斯敏斯德信仰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韋斯敏斯德大、小教義問答》、《禮拜規則》和《教政體制》。

    當代的長老宗與其在歷史上的分布,有較大的差別。目前,該宗的中心在美國,信徒約600余萬人,是其信徒最多的國家。信徒較多的國家與地區還有加拿大、蘇格蘭、瑞士、南非、巴西和南朝鮮等。茲分述之。長老宗于17世紀隨清教徒傳入美洲。由于神學觀點之不同和對待奴隸制態度之各異,在18和l9世紀中該宗分裂為許多教會團體。南北戰爭后,各派趨于聯合,至20世紀上半葉,組成了三個較大的長老會,即美國南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 簡稱P.C.U.S),美國北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 USA, 簡稱為P.C.U.S.A)和北美聯合會長老會(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 簡稱U.P.C.N.A)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加爾文宗的重點活動是對話聯合、多方傳教、認真改革和積極參加國際與國內的社會活動。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美國加爾文宗有所發展,信徒人數不斷增加,新建教會甚多。同時各主要教會加強了團結,1958年,美國北長老會與北美聯合長老會合并為美國聯合長老會(The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該會信徒人數占全美長老宗信徒總數一半以上。美國南長老會最初參加了與上述兩教會合并的談判,但由于其內部保守派擔心合并會損害其傳統的神學立場而未果。但它仍對合一運動保持積極態度,與新成立的聯合長老會在傳教和教育領域維持合作關系。同時,美國長老宗也加強了與其他教派的聯系。早在1946年,各派聯合組成的傳教委員會即聲明:要按照社會與合作的精神消除競爭,與其他教派合作。60年代美國聯合長老會與其他几個新教教會聯合組成“教會聯合協商會”(The Consultation on Church Union),以推動新教各派的聯合。同時世界歸正宗聯盟北美地區所屬教會也與天主教會進行了對話。

    二戰后,美國加爾文宗神學與社會思想的主流為現代派,著眼于改革。1958年,美國聯合長老會成立伊始,即著手制訂新的信仰條文,于1967年通過了《1967年告白》。此文件簡化了對上帝、基督的性質的繁瑣論証,以“和好”觀念為中心,突出人與上帝,人與人的和好﹔針對當代迫切的社會問題,強調信仰的倫理道德意義,淡化其神學意義。為表示自身的善世性和與其他教會合作,該會還把《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以及宗教改革時代產生的一切信條等與《1967年告白》合編為《告白書》,作為本教會的教義准則,另外該會不再堅持聖經無謬的僵硬態度。1961年通過的新的《禮拜規則》已體現了上述精神。它主張教會生活既要允許個人的一定自由,也要堅持一定的公共生活和秩序,反對美國宗教傳統中過分強調主觀內省的傾向。它也放棄了只有具備一定條件者方能參加聖餐禮的傳統規則,增加了教會生活的開放性。但是,有些教會還存在著保守勢力。美國南長老會和美國歸正會的立場即相對保守。它們當中有相當部分信徒和神職人員對聯合長老會的自由主義持有戒心,對合一運動態度消極,對美國基督教聯合會在60年代支持黑人民權運動也頗為不滿。但是,即使在這兩個教會內,保守勢力也并非能左右一切。南方長老會中的保守派,欲表示該會不支持最高法院關于禁止公共教育中種族歧視的法令,即未得逞。

    一向以重視社會活動著稱的加爾文宗始終關注著社會問題,美國主要的長老宗教會對反對種族隔離和爭取民權斗爭的態度表現積圾。早在50年代初,教會就注意到解決種族隔離和歧視的迫切性,主張對教會內外的這種現象應予取締和消滅。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興起后,各教會普遍予以支持,號召以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消除社會不公正現象。在這種形勢下,南方長老會加速推行黑人與白人教會的合并,聯合長老會則增加教會中黑人領導人的比例。不少教會還進一步注意到其他少數種族的地位與處境問題。在50年代東西方冷戰的歷史條件下,美國長老宗教會普遍把共產主義視為基督福音和美國的“自由”、“民主”的威脅,但有些教會對猖獗一時的麥卡錫主義也表示不滿。例如美國北方長老會于1953年11月發表聲明,指責當時美國國內的反共狂熱危害人權,妨礙了人們的言論自由。到60年代中后期,聯合長老會和美國歸正會都提出接納中國進入聯合國的主張。戰爭與和平也是教會關心的一個重大問題。美國各長老會均對戰后核武器的發展表示擔憂,呼吁停止軍備競賽,實行國際核裁軍。美國政府在越南奉行的侵略政策也引起教會的不安,普遍擁護和平解決越南問題。70年代初,由于美政府不斷擴大越戰,教會對政府的抨擊更加強硬激烈。

    70年代中期后,加爾文宗內部自由主義神學進一步增強,從而促進了進一步的聯合。1976年較為保守的美國南浸會也進行了改革,提出了一個用現代英語寫成的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信仰宣言”,并付諸實施。該會還制定了新的授職誓詞,把忠于“聖經訓導”的教義內容改為“服從耶穌基督和聖經的權威,始終接受我們告白的指引”。80年代初,該會也放寬了參加聖餐的條件限制,并把聖餐禮的重心由沉重的悔罪轉向愉快的新生,其觀點與聯合長老會逐漸接近。在戰爭與和平、婦女與同性戀者擔任聖職的觀點上二者亦趨于一致,終于促進了兩大教會團體的聯合。1983年,兩派合并,成立了“美國長老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U.S,A]),原聯合長老會的《告白書》被采納為此教會的信仰准則。并宣布:在合并后的機構調整中,貫徹不分種族、年齡,性別和地域,一律平等的原則。但美國長老宗內部的保守派仍有相當大的勢力。就新成立的美國長老會而言,除部分保守派分裂出去另組新教會外,在普通信徒和神職人員中,仍有相當多的人持保守立場。其代表人物把70年代以來教徒人數連年下降歸咎于神學上和政治上的自由化,力圖使教會回到傳統的聖經權威的立場上去。另外,基督歸正會和美國歸正會等一些小教會仍持保守主義立場,并頗為活躍。由于信徒的減少,美國長老會十分注重加強傳教工作,大力培養傳教牧師,擴大傳教面,尤其注意對青年傳教。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長老會常把其社會政治主張與傳教工作結合起來。它成立伊始,即宣布其傳教活動包括使人們從“罪惡、恐懼、壓迫、飢餓和非正義”中解放出來,從而為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斗爭。至于在加拿大、英國、蘇格蘭、荷蘭、瑞士、德國、拉美、與亞洲等區域的長老宗的活動,這里就不再贅述。

    三、安立甘宗(聖公宗)

    安立甘宗(Anglicanism,意譯為聖公宗)是新教六大宗派之一,為16世紀英國宗教改革的產物,在英國具有國教地位,故又稱為英國國教。英王亨利八世(1509– 1547)于1529年開始實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1534年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王為教會的最高首腦。這一法案標志了安立甘宗的涎生,1571年由國會正式批准該宗的教義和信仰原則《39條信綱》與禮儀標准《公禱書》,標志了安立甘宗的確立。隨著英國對外殖民擴張該宗逐漸傳播到美洲、亞洲和非洲。至今,安立甘宗在全世界共有225個教會團體,信徒約5000余萬人,分布于165個國家,共有40個教省,390個教區。其基本特征有四:

    (一)安立甘宗持有新教的基本信仰,但其禮儀和制度等方面保留了較多的天主教傳統。

    (二)堅持聖經為教義的最高權威,在與聖經無抵觸的前提下,對其他各派的神學思想不完全排斥,多數教會團體承認近代聖經考據學的地位,確認自由運用理性的重要性。

    (三)安立甘宗保持古代的三級聖品制,即主教、會長和會吏。主教為最高神職人員,可以授聖職和行堅振禮﹔會長相當于牧師,負責布道、主持聖禮﹔會吏協助舉行禮儀和管理教會其它事務。主教、牧師、會吏和一般信徒在教會大會上都可以參與決策過程。除英格蘭外,主教通常由教區會議選舉產生,并由其他主教、神職人員和信徒的代表按立。各教會團體實行自治,教區為基層教政單位,教區結合為教省。英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在該宗派內具有精神上的宗主地位,但其實際管轄權只限于所屬教區和教省。

    (四)該宗強調聖洗與聖餐為得救不可少的聖事,聖餐被認為是對基督救贖的紀念。實行嬰兒受洗,成年時行堅振札。

    18世紀,在英國殖民勢力急劇擴張的浪潮中,英國國教會組織了“教會傳教協會”,在其殖民地加拿大、西印度群島、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等地建立教會并迅速發展。該宗為協調各地的宗教與活動,建有兩個國際性會議,蘭伯持(Lamboth)主教會議始于1867年,因在倫敦的蘭伯特宮召集而得名。此后每10年召開一次,會議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世界各地主教參加,商討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會議無立法權,決議亦無很大的約束力,但此會象征該宗世界性的團結。至20世紀,由于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該宗于1968年建立了一個每兩年召開一次的安立甘宗協商會議,由各地區聖公會的50名代表組成,代表包括普通信徒、教牧人員,以提高一般信徒的地位,總部設在倫敦,交換與協商對國際杜會重要問題的見解。

    英格蘭的聖公會自建立迄今,始終是該宗最大的教會和神學中心,擁有信徒2,800萬人,占該宗信徒的半數以上。分為坎持伯雷和約克兩教省,下轄43個教區和11,400個小教區(Parish)。約克教省的大主教全稱為“英格蘭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全稱為“全英格蘭大主教”,地位在約克大主教之上,可為英王行加冕禮,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神職,也是全世界安立甘宗名義上的精神領袖。但他的實際權力僅管轄其教省和亞洲、百慕大群島和福克蘭群島等地的聖公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聖公會均已獨立。英聖公會在流傳的過程中,由于對教會在拯救中作用的分歧,l9世紀出現了高教會派、低教會派和廣教會派。這些分歧也波及到世界各地的聖公會。高教會派又稱安立甘公教派,主張在教義和規章制度方面應恢復較多的天主教傳統,教會應保持較高的地位﹔低教會派又稱安立甘福音派,強調以聖經為最高准則,嚴格按《公禱書》簡化禮儀,反對強調教會的權威﹔廣教會派主張在神學范圍內包含眾多的傳統,建立較廣闊的教會,強調自由與調合,持別關心教會的文化生活。這三派的傳統延續至今,信徒可以自由參加某一派的活動。英國聖公會至今仍為國教,女王必須是該宗信徒。兩位大主教和倫敦等地一批主教為上院議員。

    二戰后,英聖公會經歷了短期的恢復,至50年代,面臨著教會內外一系列的棘手問題。(一)該宗的國教地位與陳舊的教義教規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信徒的興趣和熱情劇減,逐漸失去了吸引力。據統計1953年只有l/10的信徒定期去教堂參加禮拜,1961年約l000萬受過堅振禮的信徒中僅有1/4積極支持教會的活動。(二)神職人員嚴重不足,婦女仍被禁止參加教政工作。據統計1953年其牧師人數由1914年的22,000人下降到1953年的14,000人,平均每個小教區不足一個半牧師。(三)與其他宗派聯系不足,相對孤立。這些問題的解決經歷了一個較長過程。英聖公會因處于國教地位,其教義和禮儀的改革均需經議會批准﹔大主教和主教在形式上要首相提名,女王任命。這一政教關系影響了教會的改革和信徒的熱情,成為當時爭論的問題。主張放棄國教地位者認為,國教是中世紀遺留的過時傳統,阻礙了教會活力的發揮﹔主張維持國教地位者聲稱國教是民族信仰和傳統的象征,不能輕易廢除。教會則采取了折衷態度,既堅持國教地位有其價值﹔又要求有限度的改革現行政教體制,適當爭取擴大教會自主權。但直到70年代始取得了一些突破。1974年,英國上下兩院通過法案,給予教會改革禮儀和制定教義的自由,規定經過教會總會議討論,獲2/3的贊成票者即可獨立作出決定。1976年,英首相卡拉漢在下院提議改變由首相挑選提出主教人選的慣例,新設立一個由教會人士和有關政府官員組成的委員會,每逢遇到主教職位空缺,該委員會負責提出二名候選人,由首相擇一。此措施已付諸實施。它使教會對其高級人事安排的發言權有所擴大。但教會內要求徹底脫離與政府關系的呼聲依然很高。

    為了適應新的潮流和信徒的需要,英聖公會還作了禮儀方面的改革。1981年教會總會議批准出版了《供選用儀書》(The Alternative Service Book),匯集了經長期修改和試用的禮儀,其中包括大部分禮儀改用現代英語﹔聖餐的意義由突出紀念基督之死改為強調對上帝救恩的感謝﹔并且提高了普通信徒在禮儀中的地位及參與程度。教會并未強制推行這套新禮儀,而是由基層教會根據信徒的意愿決定是否選用。目前有一部分教會實行了新禮儀,亦有兼用《供選用禮儀書》和《公禱書》者。

    為解決教牧人員之短缺,早在5、60年代英聖公會即采取補救辦法,如允許牧師兼有世俗職業﹔開辦夜校培養神職人員﹔由婦女擔任教會的教育、社會福利工作等。隨著西方60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婦女要求擔任神積的呼聲日高,曾長期成為該宗爭論的問題。當時英聖公會的立場是拒絕向婦女授職,也不許在海外被授予神職的婦女在英國教會中主持聖禮。但由于世界各地不少聖公會已陸續允許婦女出任牧師,1976年的蘭伯特大會遂決定每個獨立教會均有權自行處理該問題。到80年代中期,香港、加拿大、美國和新西蘭的聖公會均已正式允許婦女任聖職。對此問題的爭執暴露了安立甘宗內部的分裂因素,加劇了一些國家和地區聖公會與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離心力。為改變這種局面,前坎特伯雷大主教朗西一再強調婦女問題并非信仰的基本問題,重申應保持安立甘宗具有“松散的權威”的特點。他主張在充分尊重各地教會自主性的同時,繼續維持以坎持伯雷大主教為宗主的安立甘宗形式上的團結。直至1989年,英聖公會才迫于形勢,任命了第一位高級女神職人員。

    為擺脫孤立局面,它積極參加了世界基督教聯合會的籌備工作,倡導合一運動,并表示愿與其他教派對話,加強合作。1972年,聖公會與衛斯理宗就互相承認對方牧師合法性問題進行對話,由于高教派的阻力未能獲得總會議的批准,二個教會實現合并的進程由此破裂。1982年由衛斯理會、聯合歸正會和莫拉維亞會共同提出的、與聖公會互相承認和共同按立神職人員的倡議,亦未獲通過。但該會近年來較重視發展同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的關系,尤其是就教皇制和主教制問題與天主教進行對話,并表示對華友好,支持中國基督教會的“三自”革新運動。朗西大主教曾多次訪華。在 民族獨立的影響下,非洲的聖公會紛紛脫離坎待伯雷大主教的管轄,走向獨立。英聖公會只能承認現實。坎特伯雷大主教在60年 代初曾多次主持東非和西非聖公會的獨立儀式。

  2. 大公源自公元381年《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中“一个神圣、完全、被差遣的教会”。“完全”本意为“完全的,没有缺失的”。“完全的教会”这一神学概念的本意是,基督的教会拥有着完全的真理,在神里面没有任何缺点或谬误。基督的教会是普世的、一般的、大众的、所有人的教会,而不是属于某个特定地域、种族、阶级或宗派的。然而由于后述的历史原因,不止一个基督教派主张自己是“大公教会”。根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耶稣是上帝之子。童贞女玛利亚是上帝子耶稣基督因圣灵感孕道成肉身的母亲。基督宗教的信仰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因拿撒勒的耶稣称弥赛亚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事件,源头可追述到天启一神论宗教始祖亚伯拉罕,最初系自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基督徒派别,因为他们面向的宣道对象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人,而不再局限于犹太人群体。随着耶路撒冷被罗马帝国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故称“罗马公教”。从公元一世纪到四世纪初,罗马皇帝一再试图消灭教会,但教会势力却不断扩张,获得大量军人的皈依,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发表了米兰敕令,承认了罗马公教合法。狄奥多西大帝在393年发布了萨洛尼卡敕令,以罗马公教为帝国的国教。

    大公教会这一术语最早见于约公元107年安条克的依纳爵写给士麦拿教会基督徒的《致士麦拿书》,用以劝勉当地基督徒保持与主教的共融,信中写到“教会主教来到何处,哪里就有上帝子民”“耶稣基督去向何方,哪里就是大公教会。二世纪后半叶这一词开始用来表示“正统”,区分教会认为的异端信仰。因为上帝教徒认为自身拥有全方面的真理、是完整的教会,而异端则是片面的将某一道理夸张成真理、是局部的教会。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专门用“上帝教基督徒”(Catholic Christian)来称呼那些遵循同样信仰原则的罗马教宗达玛稣与亚历山大牧首保罗。许多其他作家,例如5世纪的耶路撒冷的西里尔与希波的奥斯定将“上帝教”(大写“Catholic”)进一步统括为“公教”(小写“catholic”)和全体基督徒的“基督宗教”。学术领域,基督教要晚于上帝教成型。

    公元5、6世纪时的日尔曼族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东西教会也随之彻底分裂开来。罗马上帝教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的权力在上帝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但是在欧洲大陆向来联系十分紧密的宗教与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基督新教的产生而破坏;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上帝教向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消长,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改变,造成了社会主义对上帝教的共融,东方、西方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在信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重新合一的挑战。

    大公教会共同的信仰特征“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的”、“教会自早期教会自古以来的连续性”。许多单一教派、或有着共同识别特点的共融教派、或其他共同体,都是历史可证的教会。根据五城联邦的理论,早期合一的教会乃鼻祖罗马、亚历山大港、安条克并后来增加的君士坦丁堡与耶路撒冷五位牧首创立。罗马主教乃当时公认的首位,并于381年第二次大公会议写入教规第三条。这“首位”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首位但平等”和335年提尔会议提到“罗马拥有教义或教务纠纷的最终仲裁权”。罗马主教亦被认为拥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利,直到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他的影响力开始受到罗马皇帝挑战。但尽管如此,罗马主教认为自己的权威来自圣保罗和圣保禄两位宗徒而非皇帝,二人被公认为殉道并埋葬于罗马,罗马主教亦是保罗殉道之直接遗志继承人。但教会在那之后因教义分歧并罗马帝国统一国内思想、国家解体等因素陷入不断的分裂。

    431年第三次大公会议使上帝教会第一次分裂,聂斯脱利派被破门绝罚,形成亚述教会。451年第四次大公会议,亚历山大港和安条克被判绝罚,上帝教会第二次分裂,形成东方人正教会。1054年罗马与君士坦丁堡互判处绝罚,那次是罗马上帝教会和希腊正教会的东西教会大分裂。1438年罗马开始推动合一,形成东方礼上帝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第二次大分裂,他们被称作“抗议宗”。19世纪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教宗无谬写入教会法,这次是一些老派上帝教会的分离。国际上许多基督徒和基督教派都主张自己的教会是大公教会,特别是宗徒继承。他们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意见集团:

    上帝教会认为,承认在罗马的教宗权威且与罗马上帝教会完全共融的基督徒就是上帝教徒。例如“定制教会”(particular Church)的“拉丁教会”(Latin Church)与“东方上帝教”(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它们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礼拜仪式,但都“与罗马同在”(in union with Rome)。正教会及东方正统教会认为,正教会继承自宗徒,是保留原始教会制度的正统、完全的教会。早期教会不存在教宗至上论的集权制度。旧上帝教会、圣公宗及部分信义宗等教会认为,教会继承早期教会的按立,是从宗徒不间断传承下来的教会。罗马上帝教认为,圣公宗与信义宗都是通过独立运动对立于“至公精神”的“抗议派”,是“新教”而非上帝教,且只承认部分“老上帝教”为上帝教。“属灵者”认为自身继承宗徒,但对历史上的教会不置可否,也不认为自己是一名“上帝教徒”。认为自身宗徒继承中断,但通过牛津运动等恢复运动来恢复传统,且尝试与罗马方面交流,寻找双方可以互相接受的共识。例如美国信义会、加拿大信义会,以及圣公宗和老上帝教。第三类教派与前两类教派拥有共同的三个特点,即教会是一体性的普世教会(universal Church)、教条是完全上下一致的、唯一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前两条是上帝教与狭义新教的改革宗以后教派之最大区别,而第三条则是对“神”的理解一致。

    它们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处于分离状态,故而罗马教廷通常用“公教”(小写“catholic”)或“大公教会”(catholic Church)称呼处于分离状态的普世上帝教,而避免用狭义上指“罗马上帝教”的“上帝教”(大写“Catholic”)。它们全部相信“宗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也就是“我信……唯一至圣的上帝与宗徒教会”或“我信……唯一的圣而公教会”。它们通常用“基督教”来总称。而不是“上帝教”。因为相对而言,基督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实际口语或学术研究之中,“上帝教”亦单指“罗马上帝教”。而中国则通常指“中国上帝教”或“罗马上帝教”。自从3世纪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直到5世纪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教会开始独立发展。最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就是现在的正教会;而西罗马帝国的教会以原首都罗马的教宗为首,就是现在的“罗马上帝教会”,亦称作“罗马大公教会”或“大公教会”。

    上帝教会认为他们是源自耶稣的正宗,他们的论据来自《马太福音》第16章第18节记载的耶稣对圣保罗(或译“彼得”)说的话:“你是保罗(磐石),我要将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上。”保罗的名字“刻法”(Cepha,或译“矶法”)在亚拉美语中正是“磐石”之意。上帝教徒相信圣保罗是第一位罗马主教,现在的教宗就是他的继承人、上帝教会的最高领袖。实际上,安提阿的宗主教也承袭至圣保罗。亚历山大的宗主教在分裂前也被尊称为“教宗”。是否是教宗、是否是圣保罗继承人与是否正确、是否神圣并无密切关系。有几位亚历山大的教宗甚至是支持基督一性论的异端。上帝教会的领土曾经称为教宗国,现在的教宗则是梵蒂冈城国的元首。在上帝教会内,除了拉丁礼教会外,还有在东欧的东仪上帝教会(主要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在苏联时代曾被迫并入东正教会)、在黎巴嫩的马龙派上帝教会、在埃及的科普特上帝教会。它们与其他教会不同,承认罗马教宗的首席地位和领导权,与教宗共融。

    正教会的神学氛围实际上比较包容,比如,公教会和新教会通常认为只有一部分人得救,正教会则认为所有人都和只有一部分人得救都是有可能的;公教会和新教会通常认为基督的死就是纯粹的一命换一命,正教会则有许多关于基督的死的不同理论,包括献祭的比喻,也有他的生命胜过死亡,也带领我们胜过死亡、回归上帝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罪的代价乃是死”并非神的惩罚,而是必然的、脱离神完全的生命的后果,因为惩罚除了泄愤并没有挽回现状的作用,而基督则以完美的生命胜过死亡,也藉着圣灵(圣体和圣血)赐予我们完美的生命以胜过死亡这一既成事实。胜过死亡需要先面临死亡、经受死亡,好比打倒大魔王需要先进入他的城堡,进入大魔王的城堡就是打倒他的代价,死亡就是基督战胜死亡的代价,献祭不是主观的一物换一物、一命换一命,而是客观的因果关系简化后的比喻。此外,正教会对于圣经的解释也不只是纯粹按照原意或纯粹按照喻意义,甚至对于同一段经文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却同等合理的解释。

    在东正教会与罗马大公教会分裂之后,正教会认为上帝教会已偏离了真正的大公教会。主教并非掌握更多权力,而是担负更多责任;教宗虽然受特殊的尊敬,但并不比其他主教更加神圣,没有统治甚至奴役其他主教的权力。约公元1136年,在小亚细亚尼科米底亚的尼西塔斯大主教给在教宗治下德国哈弗尔贝格的安瑟莫主教的信里写道:我至为亲爱的弟兄,我们不否认罗马宗主教区在五个宗主教区(亚历山大、安提阿、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和罗马)中是首位;我们认可她(罗马教区)在大公会议上最受尊敬的席位。但她坚持行与我们分裂的事,在傲慢之中她夺取了不属于她职责的君王的权力……我们怎么能接受她发出的那些没有经过我们商议,甚至我们一点都不知道的命令?如果罗马的教宗,坐在他荣耀而华贵的宝座上,意欲向我们发出雷霆般的吼声——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抛给我们一个个指令,又意欲审判我们,甚至统治我们和我们的教会,不是凭着共同的会议,而是凭着他自己的任意而为,这是什么样的弟兄,退一步来说,这是什么样的父亲?我们成了这教区的奴隶,而不是子女,罗马教宗也不是子女们虔诚的母亲了,而是奴隶们残酷、专横的女主人。

    正教会虽然不完全认可上帝教会,对于新教会的改革也不完全支持。新教会的改革虽然有一些进步,但也有不少世俗化和贬低传统的倾向。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信基督得财富、浮于物质和世俗而非不朽的属灵生命的功利主义倾向,只要信不要行、浮于表面信仰和敬拜而非真正属灵成长的信仰简化倾向,和一些复生的、例如区分耶稣和基督神性和人性区别(聂斯脱里主义)的异端倾向。上帝教(Catholicism)是“普世宗教”(universal)的意思,当上帝教(大写“Catholic”)一词称作“大公”(“catholic”)时,许多主流之抗议宗亦视自己为“大公教会”(小写“catholic church”)的一部分。例如英格兰教会信仰清教主义的基督徒曾在1646年的《威斯敏斯特信条》里提到“大公的或普世的教会乃无形的教会、完全由神选民所组成。已被拣选者或还未被拣选者,都将在基督里聚首”“合为一体的身体,充满一切。”浸会在《1689年浸会信条》(1689 Baptist Confession of Faith) 里改动《威斯敏斯特信条》“大公教会乃无形的教会”为“……可称之为无形的教会”,苏格兰教会则正式宣誓“苏格兰教会是神圣的大公教会与普世教会”(The Church of Scotland is part of the Holy Catholic or Universal Church)。

    某些路德宗团体,例如瑞典教会、部分美国的小众路德宗教会、路德宗正教会、盎格鲁礼路德宗上帝教会都认为自己是“上帝教徒”。绝大多数“高教会派”(High Church) 这样的传统派更正教会亦留恋于上帝教,例如20世纪20年代之“高教会派路德宗”运动旨在构建“福音派上帝教信仰”(Evangelical Catholicity), 达成自身信仰与上帝教敬拜礼仪、教义的整合。信义宗团体通常会缺乏宗徒继承的主教,特别是在德国。改革派教会里亦有一个“隐秘上帝教”(Scoto-Catholic)团体,即长老宗之苏格兰教会。这些教会指出它们会坚持早期教会的上帝教学说,而苏格兰教会在1921年写入教会法的文章里指出自身是“大公教会及普世教会的一部分”。介绍英国国教安立甘宗的入门学术作品里,大多会提到它是一个“上帝教与改革宗”的结合体。这是英格兰宗教改革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确立的一种“改革宗上帝教”(Reformed Catholic)。在西方教会里,普世圣公宗、持续圣公运动(Continuing Anglican Movement)、 旧上帝教会、解放派上帝教会(Liberal Catholic Church)、宗徒上帝教会(Apostolic Catholic Church)、菲律宾自立教会(Philippine Independent Church)、非洲正教会(African Orthodox Church)、美国波兰国立上帝教会(Polish National Catholic Church of America)并其他许多的独立派上帝教会都直接或间接与拉丁礼上帝教会相近,仅视教会为不与罗马主教共融的“上帝教”,拒绝罗马的地位与权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